草履虫试验报告_第1页
草履虫试验报告_第2页
草履虫试验报告_第3页
草履虫试验报告_第4页
草履虫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草履虫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一实验课题名称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 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 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1】。国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 的研究颇多,其中,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候勇, 张会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 改进【2】。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3】,还有学者 对草履虫的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4】。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 “J”字型生长都

2、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密度很低,资 源丰富的情况下。而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 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 r,使r值降低。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 K表示,当 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 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 1/K, N个体利用N/K空 间,剩余空间为1-N/K。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 S”型。“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曲线上 升是平滑的。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

3、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蒂方程。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 5个时期:(1)开始期,由 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 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 K的 一半,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 逐渐变慢;(5)【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 K值而饱和。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 增长进行了测定。参考文献:【1】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J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1672 7177(2010)04004405【2】候勇,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及改进【JJ

4、四川动物2009, 10007083(2009)03 0450 02【3】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生物学教学2010,第9期,35卷【4】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的测定【J】2010,12【5】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文库网2007, 12三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 制作用。.学习种群大小的检验、种群增长模型的建立、参数的估计以及 种群增长曲线的拟合等实验技术。四实验条件(包括实验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1.实验材料:水沟里的草履虫(Parameciumcaudatunr

5、j) .2.鲁哥 氏固定液3.显微镜,凹玻片,100ml锥形瓶,1ml移液管,量筒,纱布, 橡皮筋五实验原理与方法世代重叠种群在无限环境中呈现 J -型增长。但在现实生态环境 中,种群不可能长期而连续地按指数增长,往往受到有限的环境资 源和其它必要生活条件的限制。随着密度的上升,种内竞争加剧, 必然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种群每员瞬时增长率随着密 度上升而下降,一直到种群停止增长,甚至使种群数量下降,增长 曲线呈现S型。草履虫在1820c环境中,每天分裂1次,种群增长速度快。 草履虫主要以细菌为食,同时也吞食有机质。草履虫个体较大,观 察计数方便,适于初学者完成实验操作。1、准备草履虫原

6、液从湖泊或水渠中采集草履虫。2、制备草履虫培养液称取干稻草5g,剪成34cmrfe的小段。在1000mL杯中加水800mL用纱布包裹好干稻草,放入水中 煮沸10分钟,直至煎出液呈淡黄色。或者根据学生的人数多少制备 一定量的稻草培养液。将稻草煎出液置于室温下冷却后,经过过滤,即可作为草履虫培 养液备用。3、确定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的初始密度用0.1mL移液管吸取0.1mL草履虫原液于凹玻片上,当在实体显 微镜下看到有游动的草履虫时,再用滴管取一小滴鲁哥氏固定液于 凹玻片上杀死草履虫,在实体显微镜下进行草履虫计数。按上述方法重复取样4次,对4次计数的、草履虫数求平均值, 并推算出草履虫原液中的种群密

7、度。取冷却后的草履虫培养液50mL置于50mL杯中。经过计算, 用移液管吸取适量的草履虫原液放入培养液中,使培养液中草履虫 的密度在510只/mL左右。此时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密度即为初始种 群密度。用纱布和橡皮筋将实验用的烧杯罩好,并做好本组标记,放置在 0c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定期检测和记录在实验开始后8天内,每天定时对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密度进行检 测,具体方法同方法与步骤 3中的(1)和(2),求出其平均数。 将每天的观测数据记录在观测数据记录表中5 .环境容纳量K的确 定将8天中得到的草履虫种群大小数据,标定在以时间为横坐标、 草履虫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的平面坐标系中,从得到的散点图中不仅

8、可以看出草履虫种群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还可以得到此环境条 件下可以容纳草履虫的最大环境容纳量K。通常从平衡点以后,选 取最大的一个N,以防止在计算ln(K - N)/N的过程中真数出现 负值。最大环境容纳量K还可以通过三点法求得。三点法的公式为:K=2N1N2N3-N22(N1+N3)/(N1N2-N22)式中:N1, N2, N3,分别为时间间隔基本相等的三个种群数 量,要求时间间隔尽量大一些。6 .瞬时增长率r的确定瞬时增长率r可以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首先将Logistic方程的积分式变形为(K-N) /N=ea-rt两边取对数,得:ln(K-N)/N尸a-rt如果设 y=ln(K-

9、N)/N) , b=-r , x=t ,那么 L ogistic 方程的积分 式可以写为:y=a+bx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只要求出 a和b,就可以得到L ogistic方 程。根据一元线形回归方程的统计方法,a和b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得:a=?y-b?xb=*E(xi -?x)(yi- ?y)+/ E(xi -?x)2将求得的a、r和K代入Logistic 方程,则得到理论值。在坐标纸上绘出L ogistic方程的理论曲线。看看理论曲线与实际值 是否拟合得好。七实验数据的处理八实验结果与分析Logistic 方程的积分式:前三天 y=-3.15x+6.63 ;后五天y=1.15x-4.016 ;根

10、据公式求出Logistic 方程理论值, 见上表。分析:(1) 0-3天时,b=-r,r=3.15,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y逐渐减小,当K一定时,N逐渐变大,由于草履虫种群空间,食物均丰富, 呈现J 型增长。4-8天时,r=-1.15 ,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y逐 渐增大,当K一定时,N逐渐变小,随着密度的上升,种内竞争加 剧,由于空间拥挤,食物大量消耗,且积累了大量的有害代谢物质, 种群密度逐渐下降,直至为零,种群消亡。(2)种群在达到最大值之后有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培养 液0-3天时,草履虫种群由于空间,食物均丰富,呈现J 型增长。3-4天时,草履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原因可能是前 3天,随着密度的上升,种内竞争加剧,第 3天时,草履虫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 由于空间拥挤,食物大量消耗,故第 3-4天时,草履虫种群密度急 剧下降。第4-5天时,种群密度有所回升,第5天以后,种群密度 逐渐下降,直至为零,种群消亡,由于食物几乎耗尽,且积累了大 量的有害代谢物质。九实验小结(实验存在的问题讨论,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提 出适当的建议,实验的收获和体会等).取草履虫溶液时,一定要搅拌,且需多次重复取样,以免影 响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对每天草履虫密度计数时,液滴表层常常有覆盖 物,需用解剖针小心挑去,再计数。.草履虫初始种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