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仁布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1页
日喀则仁布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2页
日喀则仁布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3页
日喀则仁布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4页
日喀则仁布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日喀则仁布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解析:略。 2爸爸妈妈在看电视时,高兴地笑了出来,旁边搭积木的宝宝看到了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幼儿情绪具有( )A.社会性B.冲动性C.感染性D.深刻性 答案:C解析:情感的感染作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题干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幼儿情绪具有感染的作用。 3教师引导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 )

2、 A.把鼻涕吸进鼻腔B.先捂一侧鼻孔,再轻擤另一侧C.同时捏住鼻翼两侧擤D.用手背擦鼻涕答案:B解析:擤鼻涕时应让幼儿上身稍微前倾,先用手指压住幼儿的一侧鼻翼,让幼儿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翼的鼻涕;在用同样的方法擤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故B正确。 4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在幼儿面前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是由于()。A、幼儿的心灵脆弱敏感,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B、孩子也喜欢美好的形象C、一般园长都要求教师这样做D、幼儿教师大多是女性 答案:A解析:教师难免会有烦恼和痛苦,但作为幼儿教师,如果将一些消极的影响带到幼儿园,带到工作中,就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和

3、敏感的,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 5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答案:B解析:幼儿从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辨别对方的左右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上课时,要采用“镜面示范”的方式示范动作,即要求儿童伸出左手,教师伸出右手来示范。故选B。 6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 答案:A解析: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小班的孩子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

4、为的,如知道打人、咬人是不好的;中班孩子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如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就是幼儿对别人行为方面的评价,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故选A。 7()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 答案:D8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 ) A、遵守纪律的习惯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自我保健的技能 D、艰苦朴素的习惯 答案:B解析:合理的生活制度最主要的作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9(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

5、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性别角色D.攻击性行为答案:C解析:性别角色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要方面; 10健康是指人()的健全状态。 A.心理与社会适应B.心理适应C.身体与心理适应D.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答案:D解析:健康不仅能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 二、解析题11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解析:答:3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这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范围扩大。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进

6、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幼儿园。新的环境对幼儿最大的影响是: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更多老师、同伴的新环境。对于没有进入幼儿园的孩子,由于他们活动能力的提高,也开始扩大活动范围,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2)认识依靠行动。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他们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34岁的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或自己说话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他们的注意也与动作联系在一起。(3)情绪作用大。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这期幼儿情绪很不稳

7、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的影响,易冲动。所以教师要善于理解、引导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4)爱模仿。34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他们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现象。模仿是这一时期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由于他们爱模仿,所以在这个年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重要,它们常常是在幼儿的模仿下形成和巩固下来的。 三、问答题12试论述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解析: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他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

8、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他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阶段1:(出生到18个月)信任对怀疑;阶段2:(18个月到3岁)自主对羞愧;阶段3:(3岁到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4:(6岁到12岁)勤奋对自卑;阶段5:(12岁到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6:(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阶段7:(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阶段8:(成年晚期)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总体来看,埃里克森将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考察其个性的整体发展,他强调自我与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从研究的广度上,他将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是最早研究毕生发展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对不同年龄

9、阶段人格发展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13说明教师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解析:(1)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平时注重创造合适的言语条件,加强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 (2)选择合适的教法。儿童学习语言有两种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在模仿和强化的基础上,儿童会有自己的创造性。儿童往往通过模仿学习语言,因此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榜样。在教孩子说话过程中,强化原则常用于指导孩子学说话,练习说话和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 (3)鼓励言语创造性。儿童学习、使用语言中的创造性不可低估,在言语活动中,有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相结合,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创造。 (4)培养“前读写”兴趣。幼儿

10、在幼儿期时,其书面语言方面处于准备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们在为读写做准备,应以培养前读写兴趣为重点,对读写要求不要过于严格,多鼓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14简述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 解析: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包括以下几方面:(1)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2)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3)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4)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5中(二)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往很有礼貌,可家长却说,孩子在家不是这样的,有客人来了很少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奶发脾气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8分)、教育目

11、标(6分)、3种教育指导内容与方法(16分)解析:(1)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表现不一的原因在于:1)由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对家庭和幼儿园的状况有敏锐的感知力。在家里,孩子能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能受到家长的关注,有安全感,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有实现的可能,所以会放心大胆地表现自己。在幼儿园里,环境生疏、老师的注意力分配到很多孩子身上,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会表现得更好一些。2)由家庭的原因造成。许多父母存在溺爱孩子、过度保护孩子的倾向,包办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的缺点不严加管教,放任孩子,导致孩子在家过于不受管束,没有礼貌等。(2)教育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12、在家庭和幼儿园内表现一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办法:1)在幼儿园内开展“文明礼貌比一比”活动,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孩子间的游戏,让孩子了解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家进行文明礼貌活动,提高孩子的文明礼貌意识。2)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看图片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文明礼貌的重要性。3)讲解一些文明用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3)教育方案的实施1)教学准备让孩子搜集整理文明用语,准备好相关的文明礼貌儿歌。2)教学过程播放儿歌,让孩子跟随儿歌跳舞,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老师带动孩子唱儿歌。老师询问孩子所知道的文明礼貌用语,进行文明礼貌用语接龙,并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进行角色游戏,让孩子分别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带动孩子用文明礼貌用语做游戏。孩子掌握文明礼貌用语后,让孩子边唱儿歌边跳舞。教学结束时,让孩子把所学的文明礼貌用语带回家,展示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并要求第二天上课汇报情况。 16根据你所学的幼儿美育教育理论,你如何看待当今幼儿教育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音乐、美术等幼儿特长班,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做好幼儿教育阶段美的启蒙教育? 解析:美的启蒙教育包括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 其中,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是基础,是优先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发展表现美的能力,二者之间的顺序不能颠倒。表现美的方法很多。绘画、音乐(唱歌或器乐)、舞蹈、手工、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来表现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