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管理手册_第1页
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管理手册_第2页
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管理手册_第3页
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管理手册_第4页
都江堰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都江堰市环境爱护局依法行政建设制度(一) 一、行政执法治理方法 二、内部监察工作暂行条例 三、执法公示制度 四、信访实施细则 都江堰市环境爱护局 行政执法治理方法(试行) 为了加强我局行政执法治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维护治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四川省环境爱护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爱护工作的决定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法。 一、行政执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循

2、依法治国差不多方略,认真贯彻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建立职责明确、关系协调、人员精干、治理科学的执法队伍和权责一致、程序清晰、运作高效的运行机制。 (二)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执行的原则;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5、坚持以教育、整改为主的原则。 二、行政执法职责分工 行政执法是指依法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确保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实施的一种行政治理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我局的工作职责,我局具有对全市行政区划内环境监管的行政执法职

3、能。 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全市环境污染处置行政执法工作。 环境污染治理科负责全市相关企业的污染源操纵行政执法工作。 建设项目环境治理科(自然生态爱护科)负责全市“三同时”建设、自然生态爱护行政执法工作。 三、行政执法监督治理机构 局办公室是我局行政执法监督治理机构,指导和监督全局的行政执法,组织实施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其它行政执法。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起草、制定行政执法规章制度; (二)制定和治理规范性行政执法文书; (三)治理行政执法队伍和培训行政执法人员; (四)申领和治理行政执法证件; (五)指导和监督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及其人员依法实施行政执法; (六)组织执法经验交流,研究执法中的问

4、题; (七)同意和处理治理相对人因行政执法而进行的投诉、举报; (八)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范围见第七部分); (九) 对治理相对人因市环保局机关或托付的单位实施的行政执法不服而提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负责应诉或安排由相关科室应诉;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交办有关行政执法的其它事项。 四、行政执法执行机构 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科室是我局的行政执法执行机构,负责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应认真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具体行政执法制度; (二)负责行政执法人员的治理、监督和教育工作; (三)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在法定权限内或局行政授权范围内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执法权,履行应尽的义务,并

5、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执法水平; (五)调查处理行政违法案件; (六)配合、协助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七)罚没收入依法全额缴入同级财政,严禁挪作他用; (八)法律、法规、规章或局行政给予的其它职责。 各执行机构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行政执法权以及实施其它侵害治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因不当行政执法行为造成治理相对人损害而引起行政赔偿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执行机构不能正确行使行政执法权或者严峻违法实施行政执法、多次违法实施行政执法坚持不改的,责令改正,并能够暂停、变更或者取消行政执法权,对要紧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五、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 各

6、行政执法执行机构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日常治理,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建立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执法队伍。 (一)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直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在岗人员; 2、遵纪守法、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作风正派、责任心强; 3、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4、经岗位培训,考试考核合格; 5、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书。 (二)下列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1、不直接从事行政执法的; 2、受过刑事处罚的; 3、受党内纪律处分或行政记过以上行政处分不满两年的; 4、因违法或违纪行为正在同意审查的; 5

7、、国家公务员考核不称职的; 6、未经行政执法资格培训,或虽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 7、其它不符合行政执法条件的。 合同工、临时工、借调人员等非本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三)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享有下列权利: 1、监督、检查治理相对人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2、依法查处辖区内的环保行政违法案件,检查与案件有关的场所、工具和物资等,经市经委负责人批准,对违法标的物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3、对违法行为人、见证人等进行调查、询问; 4、查阅、抄录和复制与行政违法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向被调查的单位或个人提取有关证明材料。 (四)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承担下列义务: 1、严格按

8、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程序进行行政执法,不得超越权限和范围执法,也不得违反程序执法; 2、必须妥善保管并依法使用行政执法证件,不得在非执法活动中使用执法证件,不得把行政执法证件借给他人使用; 3、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和业务知识,掌握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要求; 4、主动向被检查、被处罚的单位或个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应当态度诚恳,耐心细致; 5、为举报行政违法行为的单位、个人和被查阅、复制的文件、资料保密; 6、认真负责、秉公执法,承担错误查处的责任; 7、承办行政执法机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五)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情节轻微、阻碍不大的,给予批判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峻、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

9、予行政处分,收回执法证件,清理出执法队伍: 1、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不向治理相对人出示执法证件,态度恶劣的; 2、使用失效或涂改执法证件的; 3、在非执法活动中使用执法证件或者将执法证件转借他人使用的; 4、超越规定权限和范围执法的; 5、以权谋私、违法违纪、侵害治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6、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重大过失、给治理相对人造成损害的; 7、打击、报复投诉、举报者。 8、有其它违法执法行为的。 行政执法监督治理机构和执行机构要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严肃纪律、严格治理、强化监督,对徇私枉法、欺压群众的必须坚决依法处理,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 六、行政执

10、法的程序规定 行政执法以及行政违法案件的处理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方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所谓行政违法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治理法律法规规章依法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案件。 (一)管辖 全市行政区划内环境行政执法,由市环保局管辖。 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行政违法案件,应当及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部门;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市政府相关部门决定。 (二)立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 1、在监督治理中发觉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现场处罚的案件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经初步核查,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 3、有关部门移送并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 4、同

11、级政府或者上级部门交办的。 5、其它需要立案的。 民事违法案件不得作为行政违法案件立案。 (三)回避 行政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四)行政执法文书 行政执法文书须报局办公室备案。 (五)行政执法依据 实施行政执法必须认真负责,以事实为依据,严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地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上级规章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事实依据和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而实施的行政执法无效。 (六)调查与处理 行政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调查事实应当全面、细致,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12、,经局领导负责人批准,能够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案件调查结束后,执法人员应当将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材料,提请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处理。 各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审查,依照不同情况分不作出处理: 1、对违法事实清晰,证据确凿,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不属于职权范围的,按程序报请处理。 2、对违法事实清晰,情节轻微可免予行政处罚;但能够依法责令停止危害和违法行为,责令改正或限期整改,责令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3、对查无实据或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处罚。 4、对需要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处理的,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七)行政处罚 1、行政处

13、罚,应当坚持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旨在教育、纠正违法行为,重在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2、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行政处罚不能成立;不得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3、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得限制人身自由,需要对治理相对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交由公安机关行使;发觉犯罪行为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 4、行政处罚应当告知治理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

14、辩权、申请复议权和起诉权等权利;并认真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开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并在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五日内报局行政执法监督治理机构备案,局行政执法监督治理机构发觉处罚决定有错误的,有权予以撤销 (八)送达 行政执法文书的送达由行政执法人员负责,交付当事人签收,当事人不在场的,受送达人是公民的,交由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拒绝签收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讲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处罚决定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宅,即视为送达;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要紧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

15、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直接送达确有困难的,邮寄送达或者公告送达。 (九)结案 行政违法案件一般应当在2个月内结案,需要适当延长的报局要紧负责人批准。结案后必须写出结案报告,按照档案治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立卷归档,重要的案件还需交行政执法监督治理机构备案。 (十)监督 我局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法制办和市法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行政执法执行机构、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证件、执法行为、执法文书的使用、办案效果等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政执法行为和不当行政执法行为予以纠正,对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理。 我局还将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 治理相对人对

16、行政执法行为不服的,能够向市经委反映。 七、行政复议的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执法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八、附则 本方法自二OO五年六月三十日起施行。 都江堰市环境爱护局 内部监察工作暂行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内部监察工作,使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加强和改善各级行政治理,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政令畅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全局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内部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监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实行内部行政监察制

17、度,局行政监察小组依照本条例对其局各科室、局属单位实施监察。 第三条 局行政监察小组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 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 第五条 监察工作应当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 第六条 监察工作应当依靠职工群众,行政监察小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局内外干部、群众及局外群众关于本条例所管辖的监察对象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行政监察小组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第二章 行政监察小组和监察人员 第七条 我局内部各级监察工作由局党组负责人领导,负责本单位的监察工作,对本单位党组负责人和上一级监察部门负责并报告

18、工作,监察业务以上一级监察部门领导为主。 第八条 局行政监察小组负责人的任免,由局党组决定。 第九条 监察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 第十条 监察人员必须熟悉监察业务,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第十一条 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爱护。任何科室、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监察人员。 第十二条 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 监察部门职责 第十三条 局行政监察小组为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 ()检查所实施监察全局范围内的科室、单位、个人在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决定、命令中的问

19、题;在遵守和执行上级单位、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中的问题;()受理对所实施监察范围内的科室、单位、工作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所实施监察范围内的科室、单位、工作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所实施监察范围内的工作人员不服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行政监察小组受理的申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行政监察小组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四章 监察部门权限 第十四条 内部监察部门履行监察职责,有下列权限: ()依照监察工作需要,行政监察小组负责人能够参加本单位行政领导主持的有关办公会议,监察人员能够参加被监察科室、单位与监察事项有关的会议;行政监察小组负责人有权召开

20、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要求被监察的科室、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帐目及其他有关的材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要求被监察的科室、单位和人员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讲明;()责令被监察科室、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行政纪律和损害国家利益、单位利益、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暂予扣留、封存能够证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文件、资料、财务帐目及其他有关的材料;责令案件涉嫌的内部科室、单位和涉嫌人员在调查期间不得变卖、转移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建议有关单位暂停有严峻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执行职务。 第十五条 行政监察小组依照检查、调查结果,能够对下列事项向有关科室、单位提

21、出监察建议: ()拒不执行法律、法规或者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单位、本单位的决定、规章、制度,应当予以纠正的;()下级单位做出的决定,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或者和上级单位做出的有关决定、规章、制度相抵触,应当予以纠正或者撤销的;()给国家利益、单位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奖惩决定明显不适当,应当予以纠正的;()违反行政纪律依照国家规定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的;()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7)其他需要提出监察建议的。 第十六条 行政监察小组依法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科室、单位无正当理由的

22、,应当采纳。 第十七条 行政监察小组对控告、检举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功人员,能够建议给予适当奖励。 第五章 监察工作程序 第十八条 行政监察小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检查: ()对需要检查的事项予以立项。立项要紧紧围绕职工群众关怀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控告、检举的重要问题;紧紧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从本局的实际情况动身,主动参与环保业务和各项行政治理工作;()制定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方案包括检查内容、对象、目的、时刻、方式、方法、工作步骤及人员组成等,检查方案经局党组负责人批准后,由行政监察小组组织实施;()向本单位行政负责人或者上一级监察部门提出检查情况报告;依照检查结果,提出监察建议。 重要检

23、查事项的立项,应当报上一级监察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监察部门按照下列程序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对需要调查处理的事项进行初步审查;认为有违反行政纪律的事实,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予以立案;()组织实施调查,收集有关证据;()有证据证明违反行政纪律,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做出其他处理的,提出监察建议,提交局党组和局行政处理。 重要、复杂案件的立案,应当报上一级监察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行政监察小组关于立案调查的案件,经调查认定不存在违反行政纪律事实或者不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应当予以撤销,并告知被调查单位或者被调查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重要、复杂案件的撤销,应当报上一级监察部门备

24、案。 第二十一条 行政监察小组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两个月内结案;因专门缘故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能够适应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应报上一级监察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行政监察小组在检查、调查中应当听取被监察的科室、单位和人员的陈述和申辩。 第二十三条 监察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有关单位、部门或者有关人员。 第二十四条 有关科室、单位和人员应当自收到监察建议之日起五日内将采纳监察建议的情况通报监察部门。 第二十五条 本局所属各科室、单位、部门行政治理人员对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能够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行政监察小组或上一级监察部门提出申诉。复查期间,不停止原决定执行。 第

25、二十六条 在本局对行政监察小组监察建议有异议的,能够自收到监察建议之日起五日内向做出监察建议的监察部门提出,行政监察小组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十日内回复;对回复仍有异议的,由行政监察小组提请局领导班子或者上一级监察部门裁决。 第二十七条 行政监察小组在办理监察事项中,发觉所调查的事项不属于行政监察小组职责范围内的,应当移送有处理权的单位、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提请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 行政监察小组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时,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应当提交局纪律检查组共同调查处理。 第二十九条 行政监察小组对办理的监察事项,应当建立监察档案,按照规定治理。

26、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被监察的科室、单位和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局行政或党组责令改正,对单位、部门给予通报批判;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证据的;()有意拖延或者拒绝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及其他有关材料和其他必要情况的;()在调查期间变卖、转移涉嫌财物的;()拒绝对监察部门所提问题做出解释和讲明的; ()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有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情节严峻的。 第三十一条 对申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

27、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监察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局所属各科室、单位。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与国家和有关部门公布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国家和有关部门公布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都江堰市环境爱护局 执法公示制度 为了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促进和保障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依照相关规定,制定执法公示制度,内容包括执法依据、

28、执法范围、执法权限、执法职责、执法程序、收费标准、执法监督。 执法依据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价法。 二、法规 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排污费征收使用治理条例、环境爱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方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治理方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治理方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爱护验收治理方法、污染源监测治理方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爱护治理条例等。 执法范围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爱护监督治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

29、章和方针政策,指导和协调全市环境爱护行政执法工作。 二、负责本市环境监管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工作。 三、完成各级政府和省、成都市环保局交办的其他执法工作。 执法权限 一、行政许可 1、建设项目环境爱护行政审批。 2、环境污染操纵、治理。 3、排污申报。 4、排污许可。 5、环境污染投诉、举报、事故的调查处理。 二、行政处罚 1、警告;2、责令整改;3、罚款;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 三、行政监督 依照法律法规对本市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治理,整顿和规范其排污行为。 执法职责 一、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对应当及时履行的职责不拖延,严禁不正确履行职责以及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 二、严格遵守法定

30、程序,依照法定的方式、步骤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工作。 三、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平等对待当事人,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不刁难、不阻碍当事人行使正当权利,不违反规定增加当事人负担。在行政执法中坚持文明高效、公开透明、科学规范、老实守信。 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事实不清不处罚,法无规定不追究,严格依法行政,不弄虚作假,不徇私枉法。 五、严格罚没款治理,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罚缴分离、收支分离,行政执法不得与经济指标相联系,不得与经济利益挂钩。 执法程序 一、行政许可程序 (一)资料审查:对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应提交的文件、证件、有关技术资料和填报的有关表格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及时进行当面审

31、核,材料不齐全的要一次性告知应补充的相关资料。 (二)受理:对申请的单位和个人所提交的资料经审查合格,应办理受理手续。 (三)许可发证:对受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实质审查(包括技术评审或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在规定期限内颁发许可证。 二、行政处罚程序 (一)简易程序:对公民个人处罚款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实施。 (二)一般程序:分为立案、调查、调查终结、审核、审批、制作处罚决定书、送达、执行、立卷归档。 三、行政监督程序 (一)拟定打算;(二)事先通知;(三)实施监督检查; (四)检查结论;(五)反馈意见;(六)督促整改。 四、行政强制程

32、序 由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后按法律。 收费标准 收费标准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执行。 执法监督 建立内部执法监督制度,完善执法监督考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和效能监察。执法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主动同意各级人民政府、上级环保部门的行政监督,各级人大及其代表的权力监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以及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特邀环保监督员的社会、舆论监督。保证各项执法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都江堰市环境爱护局 信访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爱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依照国务院新修订、颁布的信访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

33、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纳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环保部门处理的活动。 采纳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第三条 全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并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同意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必须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以及任何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第四条 信访工作应当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

34、、及时解决问题,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 第五条 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 领导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并坚持周三公开接待信访制度。 第六条 信访工作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 (二)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 (三)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四)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 (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七条 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细则的规定,

35、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考核体系,实施奖惩。 第二章 信访渠道 第八条 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刻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 在“12369”投诉中心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第九条 能够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 第十条 必要时,信访工作应当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 第三章

36、信访事项的提出 第十一条 信访人对我局有关人员的履行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有关人员的公务行为,能够向我局提出信访事项。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第十二条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纳书信、传真书面或口头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对采纳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第十三条 信访人采纳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周三在信访接待室,其余时刻在“12369

37、”投诉中心)。 多人采纳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第十四条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第十五条 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办公场所周围非法聚拢,围堵、冲击办公大楼,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 (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

38、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信访事项的受理 第十六条 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分不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对差不多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其他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市人民政府决定。 (三)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能够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相关科室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按照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有关科室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 第十七条 信访人按照国家信访条例规定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八条 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传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第十九条 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信访事项,由所涉及的行政机关协商受理;或报市信访办。 对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