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重心教学问题设计策略_第1页
低重心教学问题设计策略_第2页
低重心教学问题设计策略_第3页
低重心教学问题设计策略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重心教学问题设计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能够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真正 的教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的美。”现在的教学与这一 境界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们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的良好学 习习惯尚未养成,要到达这一境界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低重心教 学”的策略。一.紧扣教学目标,于重点、难点处设计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引领 性和规范性,目标不正确的教学是无的放矢。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前应全面 分析一节课的各个知识点,理清重、难点,于重点、难点处具有设计指导性的 问题,化难为易,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

2、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以到达深 刻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原电池”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学生难以 理解的,考虑到学生对锌与稀硫酸反响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响已根深蒂固,设计 学生实验: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然后设置以下问题 串,引导学生得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铜片外表有气泡产生,会溶解吗? 怎样证明? (2)铜外表的气体是什么?如何生成的? (3)铜片上的电子从何而来? (4)从氧 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两金属片上各发生什么反响?(5)怎样证明装置中产生了电 流?电流方向如何?怎样证明?通过对以上五个问题的求解,从而进一步让学 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二.选准恰当时机,在新旧知识

3、衔接处设计问题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开展的。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 时候,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铺垫性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沟通新 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到达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含有盐桥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教材中直接给出结论,导致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 间的跨度过大,为此可设计两个实验:一是根据反响Zn+CuS()4=Cu+ZnSO-4设计原 电池,比拟实验现象与理论现象的差异;二是增加一个含有盐桥的验证试验, 提出问题(1)为什么要在装置中引入盐桥? (2)盐桥的作用有哪些? (3)引 入盐桥后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通过以上问题使学生思维清晰,找到新旧知识

4、的结合点。这样既回顾了旧知识,又在此过程中解决了新内容,培养了学生的 知识迁移能力。三.重视学情反响,在思维阻滞处设计问题有研究说明,学生有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强烈愿望,这个时 候是给学生答疑解疑的最正确时机。例如,在演示电解CuCb实验结束后,教师提 问:为什么通电时CuCk分解成Cu和Ck,而水不分解?该问题跨度大,学生可 能表现出惑而不解,教师假设将其分解成系列问题:(1)通电前,CuCk溶液中有 哪些离子?其运动情况如何?(2)通电后,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情况有何变化? (3)在两极附近,分别聚集有哪些离子?它们的放电倾向如何? (5)在阴、 阳两极最易放电的分别是哪一离子?(4

5、)两极的电极反响和总反响怎样表示? 等等。这些“问题组”起到了 “跳板”的作用,学生可轻松回答,也就顺理成 章地理解了电解的原理。这种用组合式问题构成的台阶,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 和排除思维障碍。四.创设问题情景,设计问题的呈现方式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例如,学习“铝的性 质”时,为了了解铝外表易生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可通过实验创设如下的情 景:(1)用出土用钳夹住一块铝箔,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学生会观察到熔化 了但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入氧化膜的概念。(2) 是不是把铝箔外

6、表的氧化膜去掉以后再加热,铝箔熔化后就会滴落呢?为了验 证这一想法可取一块打磨好的铝箔,再加热熔化。学生观察到熔化的铝仍不滴 落,又是为什么呢?进一步研究铝与氧气的反响,探讨氧化膜的形成机理。(3) 假如铝外表不能形成致密的氯化膜,情况又会如何?让学生进行铝条的“毛刷 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好奇。(4)回归日常生活中一些铝制品外表的 氧化膜是自然生成的还是人为处理成的?通过一步步设计问题,一层层解决问 题,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开展是自然而然的,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 知识,从而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五.理清学生思维,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从多元智能角度分析,由于每个学生的智能有差异,造成他

7、们理解问题的 方法和程度也不同。而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就能有效的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 使每一层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收获。如教“钠的氧化物”,设计一组问 题:(1)什么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有什么性质? (2) Na20是不是碱性 氧化物?为什么? N&02呢?为什么? (3)写出Na/)、岫2。2分别跟水、盐酸和 COZ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酚酸滴入N&02溶液中有何现象?为 什么?如果用品红溶液呢?又有何现象?为什么? (5) Ne02有何特性? (6) 结合以上事实说说N的02的主要用途。(7)你学过的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哪些? 各自的漂白原理是否相同?(8)将7. 8gN

8、a2()2投入92. 2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 数是多少?以上问题组成了层次清楚的台阶模式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爬上一 级台阶,思维随着问题的深入到达高潮,教学任务便随着问题的解答而圆满完 成。 六.拓展学生视野,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 能满足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 开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学习“Fe?+与Fe*的相互转化”时,设 计如下问题(1) Fe?+能否转化为与Fe?假设能转化,需要什么条件? (2) Fe3+ 又能否转化为与Fe呢?假设能转化,又需要什么条件? (3)请你提出假

9、设并分 别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学生可运用已学知识,推测加入氧化剂可使Fe2+转化 为与Fe+,而加入还原剂可使Fe,+转化为Fe?+。但是,又能通过什么实验去分别 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可以相互转化,而又怎么证明它们确实转化了呢?这就给了 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针对关键问题课堂上讲,黑板上练,作业中做,考试中考,最后达 到熟记模型于心中。落实四个低重心的目的是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信心。因 为只有让学生夯实了基础,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他们就会感受到进 步给他们带来的那种快乐;只有学生有了自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他们 就能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 击后,学生就成了差生;怎样让一个差生变好?让一个孩子反复享受到成功的 喜悦,这个差生就变好了。”每一个考入高中的学生都是优秀的,没有理由让 他变成差生。所以降低教学的重心、降低考试难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是 教师应该遵循的教育规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开展。一个学校 在社会上有多大影响力、有多大名气,在多大程度上被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认 可,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的。将来学校的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