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的探讨_第1页
推动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的探讨_第2页
推动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的探讨_第3页
推动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的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推动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的探讨推动城乡一体化示乡镇的探讨很多经验证明,凡是区域经济发展快、城市综合实力强的地方,都是城乡一体化搞得好、农村经济发达、农民收入高的地方。xx镇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意见精神,紧紧抓住当前我县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从全镇各村发展实际出发,扎实做好村庄整治工,大力推进中心村和集镇建设,探索农村新社区发展模式,着力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实现新发展。按照全镇城乡一体化工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确定xx镇为区域性中心型城乡一体化建设示乡镇。结合各村发展实际把xx一村、xx二村为中心村试点,双河村为新农村社区试点村,确定三合村、西兴村、沾河

2、村为村庄整治工重点试点村。同时,着力加强小河村、大河村畜牧业发展。力争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镇容村貌焕然一新,共秩序明显好转,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格局。一、积极探索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 1、土地利用集约化。科学编制规划,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布局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的生产、生活用地,坚决整治违章建筑,积极开展农民宅基地整理,规农民建房秩序。完成泥草房改造户19户,新增土地面积487平方米。修订xx镇2322年建设总体规划,完善xx镇经济发展规划。 2、农民居住集中化。按照交通不便的村庄向交通便

3、利的村庄集中,规模小的村庄向规模大的村庄集中,集镇附近的村庄向镇区集中的原则,利用泥草房改造优惠政策的普遍实施,重点建设xx村泥草房改造示小区7平方米新居工程,不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将宁家屯、东新屯 七站村的农户拆迁还建64户,逐步推进人口向集镇、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集中。 3、产业开发聚集化。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农田向土地规模经营股份合社集中,实现农田规模化经营,实施面积4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2%;争取项目资金建设1万元农机合社,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以上;新增抗旱灌溉机井6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顷以上;维修农田路4里,新增排水沟13延长米,改造中低产田顷以上,全面实施粮食安全工程;

4、重点扶持2个农业现代化示村,每年建设高标准农业示园区顷以上,重点实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大豆专业新品种、深松整地、大豆小大垄密植等农业示项目。借助扶持招商引资有利时机,推进商贸向镇内集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新增加就业岗位46个,不断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力1人,实现劳务收入7万元。畜牧业重点发展双河村千头猪场、小河黄牛、一村獭兔、西兴村野猪千头扩繁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4、管理服务城镇化。积极推进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加快建立6个中心村和3个农村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完善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着力建设居民饮水22万元工程(在建),镇内排污76万元

5、项目工程(省发改委立项),集商贸、化、休闲广场11平方米项目建设,加强商业、医疗卫生、化教育、休闲娱乐等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引入生产、生活市场化服务体系,新增各类专业合社1个,不断提升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二、大力抓好村庄整治一是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制定规划是开展村庄整治工的首要任务,规划设计要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性,同时要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充分发挥群众的建设主体用,并按计划分步骤开展各项建设。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重点突出、有序推进的原则,实现道路硬化1%、给水入户率1%、活动中心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建设任务,以实际的建设成果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继续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工程,兼顾花坛、水沟、垃圾池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美化净化村庄环境。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是村镇整治的落脚点,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用,严把建设资金使用关和工程质量关,履行议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