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忠教授安全基础理论与交通安全管理_第1页
马国忠教授安全基础理论与交通安全管理_第2页
马国忠教授安全基础理论与交通安全管理_第3页
马国忠教授安全基础理论与交通安全管理_第4页
马国忠教授安全基础理论与交通安全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基础理论与交通安全管理马国忠 教授主要内容车辆安全管理4安全基础理论1交通安全管理概述2驾驶员安全管理3事故处理5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一、系 统 观 系统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特性 整体性有序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内部联系的整体性 功能的整体性 与外界联系表现出的整体性 结构的层次性 发展的有序性 集合性功能性 与外部的交换性整体性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 系统分类系统组成为自然物自然系统外物质系统复合系统系统组成为人类自然与人造系统的组合概念系统人造系统 系统基本结构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二、安全原理 安全定义 定义1定义2

2、定义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受损 失,人员受伤害,任务受影响或时间的损失。.安全是指不存在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 设备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从社会角度的定义针对一般生产系统的定义对定义2的提升和拓展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 关于安全定义的补充定义的内涵1 安全性一般指系统对人 是否有损害 2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不出 故障 安全是一种状态的反映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是一种个体存在的状态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安全性与可靠性 3 安全性与可靠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 交叉 a 可靠不一定安全 b 安全不一定可靠

3、 c 不可靠可能导致不安全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 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是运用系统的观念,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对系统进行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与控制,使系统在实现规定功能的条件下,具有最佳的安全品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核心规划 设计 制造 对系统中的危险进行辨识 与控制。 .运营维护报废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1.事故定义人们在进行有目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违反人意志的事件,致使该行动暂时或永久地中断。2.事故的基本特征010203 事故是一系统因素,是因果关系连续发生的结果偶然性事故是一随机事件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偶然性中存在必然性潜在性隐蔽性与突发性再现性类似性可预测性规律性:因

4、果关系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与可预测性 事故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 海因里希法则300291 该法则揭示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程度之间的一般性规律。 说明:1.一般事故与重大事故之 间存 在相关性。 2.事故后果具有随机性。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三、事故模式理论 多米诺骨牌理论伤亡事故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呈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 。 理论:指出了事故与事故原因间呈链式关系且具有传递性。 实践意义:可通过破链以阻断事故的传递途径,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 以人的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人失误的定义:错误地或不恰当地回答了一个刺激。是是否否

5、刺 激 失误否? 危险否?机会因素无伤亡事故伤亡事故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 事故结构模型集中性连续性复合型:是集中性和连续性的综合,更符合实际。特点:各因素分别独立,联合作用引起事故特点:以某因素为起源,顺序引发若干因素,导致事故第一部分 安全基础理论四、关于“原因”的有关概念132间接原因主要原因4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内容车辆安全管理4安全基础理论1交通安全管理概述2驾驶员安全管理3事故处理5第二部分 交通安全管理概述一、 交通安全管理什么社会私家车、私营运输企业行人步行者,骑自行车者管理人员执法者,生产管理人员驾驶员运输公司公交公司人准入技术状态车货车客车大巴中巴轿车交通环境信号设施、各类

6、标志、交通渠化路与环境道路环境道路、纵断面、宽度、断面结构自然与人文环境高速路、城市道路123第二部分 交通安全管理概述二、管理机构及其功能制定法规、规范、标准(全国城乡)贯彻、监督、指导、制订各类交通法规、规 范、标准执行各类法规、规范、标准.公安部交通部运输企业第二部分 交通安全管理概述三、管理内容(运输企业) 执行国家的法规、规范、标准 建立、制定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各类技术标准 安全检查、安全竞赛、经验交流(经常性工作) 驾驶员技术培训 交通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研究提高管理水平预防性的管理第二部分 交通安全管理概述四、我国的交通法规类别法规名称道路管理中华人民共和

7、国公路法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驾驶员与车辆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汽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办法机动车管理办法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运输活动安全管理运输法规: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汽车旅客运输规则汽车货物运输规则行车安全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事故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等 第二部分 交通安全管理概述五、国内外交通安全概况全世界中国美国 1886 2004年 110年间 死亡近3000万人 1970 2000年 死亡人数由1万/年10万/年 1996 2004年 死亡人数每年以平均5000人递增拥有公路630万公里,汽车1.2亿辆,平均

8、死亡人数近4万人 (1965年最高达5万人)美国 2.5人/万车 日本2人/万车 中国35人/万车指标对比第二部分 交通安全管理概述六、我国交通现状基本原因分析1.2. 3. 4.行人安全意识人管理人员执法不严 人情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车维护技术状况差使用驾驶水平低混合交通路低等级道路多交通设施差法规不健全交通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主要内容车辆安全管理4安全基础理论1交通安全管理概述2驾驶员安全管理3事故处理5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一、驾驶员交通特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驾驶员责任事故占总事故的80%1.驾驶员操纵特性 驾驶模式 感知分析判断反馈信息操作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感知 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

9、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心理过程。 注:(1)由感知引起的事故占 55 60% (2)由分析判断引起的事故占 35 40% (3)由操作引起的事故占 5% (4)外界信息由视觉感知占 80% 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几种危险信息突然出现的信息 (前车突然制动, 行人、自行车突 然闯入驾驶空间)突显信息信息量过少,难于引起注意 (转弯灯不够亮等)微弱信息某种征兆信息 (油,发动机声音)先兆信息隐蔽信息 ,车辆故障 (转向,制动系统)潜伏信息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2. 驾驶员反应特性回答某种刺激所产生的动作行为。反应反应时间计算从感官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反应时间 = 感觉时间+信息传递

10、时间+信息加工时间+肌肉反应时间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简单反应与复杂反应酒精与药物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刺激强度刺激物数量疲劳驾驶年龄车速刺激物对比度复杂反应时大于简单反应时视觉 0.15 0.20 秒,听觉 0.12 0.16秒光强,声强等对比愈强,反应时间越短18 29岁最佳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二、驾驶员心理与生理特性1. 驾驶员心理特性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性: 注意的强度与稳定性 注意的集中与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范围与注意分配 个性心理性格,气质,能力心理过程感知,注意,情绪与情感,意志心理特性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情绪与情感 A. 情绪

11、与机体的某种需要是否满足和联系的体验 B. 情感 反映精神世界,带有个性色彩的一种内心体验 理智感道德感 荣誉感,羞耻感职业道德安全行车情绪状态情感心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猛烈迅速爆发的情绪状态应激高度紧张情绪状态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意志意志 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好的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坚持,自制性格 性格 对待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性格特征:理智型,意志性,情绪性气质典型,稳定的个性心理。分为多血质、胆汁质、液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抑郁质 优柔寡断,不适于救护车与消防车液汁质 安静沉着,反应较慢,适于长途车驾驶多血质 活泼,

12、敏捷 ,适于驾驶公交车与短途车胆汁质 精力充沛,易冲动敢冒险,多加教育多血质液汁质胆汁质抑郁质气质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对气质的分类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80%视觉14%听觉2%嗅觉2%味觉2%触觉信息接受感官的比例图2. 驾驶员生理特性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视觉特性 (1) 视觉过程光角膜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视觉 (2)视力 辨别物体间最小距离的能力。视力静视力动视力夜视力人与视标处于相对静止的视力人与视标处于相对运动的视力 三种: 人动、物动、全动暗环境下的视力(黄昏、车速)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3)视野头部不动,两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两眼视野: 垂直

13、110 130 ; 水平200 。 a. 车速越高,视野变窄,辨认时间增大; b. 不同颜色,视野不同,按顺序白、蓝、黄、绿。(4)视觉适应 a. 明适应:由暗 明 1分钟; b. 暗适应:由明 暗 36分钟。(5)眩目强光引起的视觉障碍,视力下降25%, 恢复需要310秒。 夜间行车:会车使用近光灯(150m外);同车行驶后车不能使用远光灯。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听觉特性听觉过程听觉范围听觉使用声波 耳道 鼓膜 鼓室 洞户 听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 听觉频率 16HZ 20KHZ 声压 0120dB判断方法,距离,车辆故障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驾驶员生物节律(1)生物节律 人体内的生理生物循

14、环. 体力(23天) 情绪(28天) 智力(33天) 体力、情绪、智力曲线状态t高潮体力情绪智力临界点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生物节律的计算 t = 365.25 周岁数 X (天) 例: 1935年10月15日生,计算1987元月29日 总天数 t = 365.25 (19871935) (224215) = 18734 天18734 23 = 814 12 (体力周期余数)18734 28 = 669 2 (情绪周期余数)18734 33 = 567 23 (智力周期余数)体力 1211.5 体力节律为临界期 情绪 2 14 情绪节律为积极期 智力 23 16.5 智力节律为消极期计算出

15、生日至出车日的总天数 t求周期余数余数与半周期比较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动作缓慢, 反应慢 服装颜色标志不明显 活泼好动视野狭窄缺乏判断力 反应较慢 危险情况下, 判断力差 精力充沛,反应快 好胜心老年人少年女性青壮年行人的一般特性:自由度大;从众心理;侥幸心理自行车防护装置不全, 起车、拐弯不易察觉骑车者交通特性易受气候影响三、行人与骑车者交通特性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四、驾驶员安全管理1.驾驶员职业适应性选择 研究表明: 驾驶员中存在少数具有事故倾向性者, 这些人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较差. 方法: 实验心理学方法; 深度知觉动作协调性动视力速度估计测试问卷式性格测试心理品质测试脑电图视

16、野测试选择反应时间深度知觉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人体工程学方法(1)素质指标测试测试种类内容行为调节测试 了解驾驶员的判断,动作的调节特性 行为调节参数 : 判断时间常数T0 ,动作时间常数T1若T0 ,T1都小为敏捷型; T0 大, T1 小 为轻率型 T0 小, T1 大 为慎重型; T0, T1 都大为迟钝型 判断力测试数字认读动作速度测试以简单反应时代表动作速度素质评价x=1/6(3x1+2x2+x3) x1 行为调节当量值 ; x2 大脑判断当量值x3 动作速度当量值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驾驶技能测试 驾驶技能评价: 式中: 避让能力当量值 注意力品质当量值 敏捷度当量值 第

17、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 驾驶适应性评价因子: 素质 x 驾驶技能 y 驾驶适应性评价: 驾驶适应评价表 Z 值驾驶适应性值驾驶适应性019不适应5079适应2049基本适应80100优秀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2.驾驶员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技术教育安全,节能操作技术 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技术有关劳动生理与心理知识紧急避险技术需要设备a诚信教育b文明服务,礼貌行车教育a交通法规b有关法律知识教育内容第三部分 驾驶员安全管理安全例会每日一次制造舆论形成声势全员轮训针对典型事故驾驶员教育的方式安全活动月岗位培训安全教育主要内容车辆安全管理4安全基础理论1交通安全管理概述2驾驶员安全管理3事故处理

18、5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一、车辆技术状况 有关资料表明,因车况差而引起的事故占总事故的10。车辆技术状况 制动系 制动器间隙过大;左右轮制动间隙不等 制动气使膜片断裂;制动控制阀失灵;制动管泄漏;制动踏板行程过大等转向系 转向轴弯曲及转动部件磨损 转向节、转向节臂弯曲变形 转向传动装置磨损 行驶系 钢板弹簧断裂; 左右轮胎气压不等 爆胎灯光、灯光、仪表、信号故障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二、车辆安全运行条件1.行车视距 (1)停车视距能在障碍物前把车停下来所需要的距离 停车视距D驾驶员反应距离S1车辆制动距离S停车后安全距离S0 制动初速(km/h) 道路附着系数 0.290.44 反应时间(秒)

19、取0.31秒 取510m 制动系协调时间(秒) 制动操作反应时间 取 0.51.5秒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湿润路面制动距离与停车视距v0(km/h) s1 (m)s (m) s1+s (m)1200.2970.7141.32121000.358.994.8153.7800.3147.158.7105.8600.3337.434.872.2500.3531.222.854400.3824.913.438.3300.4420.88.129.9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2)超车视距双车道,当对面有来车时起车,驾驶员能安全地超越前车所需要的最小距离。超越车被超车其中: 超越车从v0加速到v1的时间, 取

20、2.74.5秒 超越车车速达v1后到超车结束 所用时间,取811.4秒 取30100m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超 车 视 距超越车计算速度1008060504030被超车速度80654537.53020超车速度700550350250200150最小超车视距500300250200150100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2.车辆最小安全距离 运行中的同向车间距。即前车突然紧急制动,后车亦紧急制动而不撞上前车的距离。安全距离 两车停车后安全距离 5m 两车行驶速度(同速度) 后车制动操作反应时间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道制动方式(液压制动t0.51.2秒,气压制动t0.81.5秒)路附着性能:路面质量,气候条件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原则规定:中速,在冰雪道路上为50m以上;公路为30m以上;市区20m以上;街道5m以上。影响道路安全距离的因素01道路安全行驶距离规定02第四部分 车辆安全管理三、车辆的安全行驶速度车辆规定超速对安全影响安全车速a.小型车:城市街道(有双实线)为70km/h;公路为80km/hb.大巴、货车:城市街道(有双实线)为60km/h;公路为70km/h动视力下降视野变窄辨别近物的能力下降制动距离延长在凸型路面,易失去控制;在凹型路面,易损坏轮胎,钢板研究表明,5080km/h是较安全的速度。主要内容车辆安全管理4安全基础理论1交通安全管理概述2驾驶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