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省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省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省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4页
省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旅游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样旅游业在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就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很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明确旅游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国家统计年鉴和浙江省统计年鉴采集了2000-2016年的GDP、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等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浙江省旅游业发展近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也会推动当地旅游

2、产业发展,且实际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实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约 0.66%;实际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实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约 0.83%。关键词: 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GDP;格兰杰因果检验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creation industry in Zhejia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constant

3、ly improving,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tend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tourism. This way,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local economies.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

4、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pecific rol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llected data on GDP, tourism foreign exchange income, and total tourism reve

5、nue from the National 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the Zhejiang Statistical Yearbook.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Zhejiang Province. Researches and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6、industry will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will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When the actual total tourism revenue increases by 1%, the actual GDP will increase by approximately 0.66%; the actual foreign exchange revenue from tourism F

7、or every 1% increase, the actual GDP will increase by about 0.83%.Keywords:tourism foreign exchange income; total tourism income; GDP; Granger causality test目录 HYPERLINK l _Toc17021_WPSOffice_Level1 1 引 言1 HYPERLINK l _Toc1210_WPSOffice_Level1 2 文献综述2 HYPERLINK l _Toc31699_WPSOffice_Level1 3 数据来源和指标

8、解释4 HYPERLINK l _Toc16093_WPSOffice_Level1 4 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6 HYPERLINK l _Toc1210_WPSOffice_Level2 4.1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6 HYPERLINK l _Toc31699_WPSOffice_Level2 4.2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9 HYPERLINK l _Toc16093_WPSOffice_Level2 4.3 聚类分析11 HYPERLINK l _Toc25008_WPSOffice_Level1 5 浙江省旅游产业对当地区域经济影响的综合分析12 HYPERLINK l _Toc2500

9、8_WPSOffice_Level2 5.1 旅游收入依存度13 HYPERLINK l _Toc18063_WPSOffice_Level2 5.2旅游业贡献率13 HYPERLINK l _Toc15451_WPSOffice_Level2 5.3旅游业拉动率14 HYPERLINK l _Toc18063_WPSOffice_Level1 6 浙江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4 HYPERLINK l _Toc2161_WPSOffice_Level2 6.1 平稳性检验14 HYPERLINK l _Toc2989_WPSOffice_Level2 6.2 协整关系检验15 HYP

10、ERLINK l _Toc15280_WPSOffice_Level2 6.3 误差修正模型16 HYPERLINK l _Toc28151_WPSOffice_Level2 6.4 格兰杰因果检验17 HYPERLINK l _Toc15451_WPSOffice_Level1 7 结论与建议17 HYPERLINK l _Toc479_WPSOffice_Level2 7.1 结论17 HYPERLINK l _Toc12509_WPSOffice_Level2 7.2政策建议18 HYPERLINK l _Toc2161_WPSOffice_Level1 参考文献20 HYPERLINK

11、 l _Toc2989_WPSOffice_Level1 附录231 引 言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带动性的特点。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产业的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也是居民高质量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居民的消费水平才能提升、才能向更好的生活方式转变。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绿色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对环境也没有危害,所以国家大力提倡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说国家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较晚,但是近几年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对国家的经济

12、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国民经济平稳上升的发展背景下,旅游业发展对我国GDP的贡献不断上升。经研究发现,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增加国民经济收入、解决就业问题、拉动居民消费等的影响和作用已是十分显著。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

13、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浙江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省内所有的十一个省辖市,地形复杂。浙江省各地形中属山地和丘陵所占面积最多,达70.4%,比如温州、台州、丽水的山地。浙江平原和盆地也属于常见地形,浙江北部如杭州、嘉兴、湖州、

14、绍兴等多是平原地形。除此之外浙江还拥有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地形。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中国东南文化区”,其主体构成是吴越文化。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3个。著名景点有杭州西湖,嘉兴乌镇,湖州南浔古镇等,因此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主要通过聚类分析等横向比较浙江省地级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通过建模分别研究旅游外汇收入与旅游总收入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并给予相关对策建议。2 文献综述旅游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历来是旅游学界的焦点,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完善

15、。国外关于旅游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较早,在1899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Bodio发表了一篇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的论文,揭开了旅游经济研究的序幕。国外有关旅游产业的影响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旅游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旅游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Khan、Phang和Toh等(1995)通过对新加坡服务业的乘数效应研究,发现旅游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Balaguer和Jor-da(2002)在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假说,讨论了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影响。Lee和Chan(2008)等对韩国入境旅游

16、的研究也发现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Oh(2005)在对韩国的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始于 1990 年,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地位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判断。从宏观方面研究我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有吴国新、柳思维、屠文雯、刘长生、王维国、申振东、查芳、曾国军等,其中,吴国新(2003)运用回归分析得出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的结论;柳思维(2007)等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经济增长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屠文雯(2008)等构建了一个用于测度经济增长与国内旅游之间量化关系的协整模型,发

17、现它们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国际旅游存在单项因果关系;查芳(2011)运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检验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李江帆等(1999)、宋增文(2007)利用投入产出表等相关数据对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具有广泛的影响作用;瞿华(2011)等利用回归模型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刘迎辉(2009)等基于1993-2007年的历史数据,构建了计量模型来分析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GDP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三者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但也有学者与上述

18、观点态度不同,如杨勇(2006)在对中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时认为我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而只存在由经济增长到国内旅游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白洋等(2015)利用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模型,以2012年的截面数据对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进行定量测算与分析;对我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庞丽(2006)、吴忠才(2007)等学者认为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而蒋满元(2008)研究认为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也不能确定其相互间因果关系的次序。从微观层面,李志青、林刚、韩勇、李兴绪、魏

19、卫、林源源、谷新辉等学者,分别以不同区域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研究方法,肯定了旅游产业对区域 GDP、财政收入、就业容量和行业关联度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黎洁等(2010)依据江苏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旅游细化社会核算矩阵,并分别计算出了旅游业的居民收入乘数、就业乘数以及增加值乘数,通过相关计算结果,得出了旅游活动对江苏省的居民收入、总产出、就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程晓丽等(2014)运用Eviews等统计软件对安徽省旅游收入与GDP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与GDP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戴魁早(2010)运用VAR模型对桂林市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0、,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但后者不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王霞等(2009)利用多元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增长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双向 Granger 因果关系,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得出国内旅游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较大,国际旅游对第三产业贡献较小的结论;张晨(2009)运用协整方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 VAR 模型,发现上海入境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存在单一的协整关系,入境旅游收入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目前有关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采用投入产出、灰色关联法、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旅游乘数、基于VA

21、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协整,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本文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2000-2016年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对浙江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做时间序列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浙江省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发展。3 数据来源和指标解释描述旅游业发展的指标很多,比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者人数、旅游创汇收入和旅游投资额等。旅游产业对GDP的影响是一个表征旅游经济影响的重要指标,亦是衡量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以中国统计年鉴和浙江省统计年鉴中20002016年的数据为依据,选择浙江省旅游总收入作为

22、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记为TRt;选择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记为IRt;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记为GDPt。考虑到统计年鉴中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均为名义值,未剔除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本文利用2000-2016年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记为CPI)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记为GDPI),CPI 和GDPI可以反映物价的变化,可以客观地评价经济的实际变化,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实际的旅游总收入和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根据2000-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外汇收入转化为人民币,计算出

23、实际的旅游外汇收入。在计算过程中以2000年为基期年,公式如下:GDPIt=GDPItGDPI2000*100实际TRt=名义TRtCPIt*100实际IRt=名义IRtCPIt*100实际GDPt=名义GDP2000*GDPIt/100原数据见附录,处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 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和GDP实际值及相关指数(20002016)时间GDPIt (上年=100)GDPIt(2000=100)CPIt (上年=100)CPIt(2000=100)实际TRt(亿元)实际IRt(亿元)实际GDPt(亿元)2000年111100101100472.55 42.55 6141.03 20

24、01年110.6110.699.899.8588.68 57.96 6791.98 2002年112.6124.599.198.9718.50 77.66 7645.58 2003年114.7142.8101.9100.8761.41 71.64 8769.39 2004年114.5163.5103.9104.7964.76 102.81 10040.58 2005年112.8184.4101.3106.11298.96 132.51 11324.06 2006年113.6209.5101.1107.31566.73 158.45 12865.46 2007年114.7240.3104.211

25、1.81806.89 184.18 14756.90 2008年110.1264.6105117.41916.52 178.90 16249.17 2009年108.9288.198.5115.62287.37 190.49 17692.31 2010年111.9322.4103.8119.92779.23 221.90 19798.68 2011年109351.4105.4126.43223.89 232.07 21579.58 2012年108379.5102.2129.23716.10 251.71 23305.21 2013年108.2410.6102.3132.24187.59 25

26、2.64 25215.07 2014年107.6441.8102.1134.94670.57 261.99 27131.07 2015年108477.1101.4136.85218.67 309.07 29298.85 2016年107.6513.4101.9139.45805.76 354.06 31528.05 表2 自然对数值时间LTRtLIRtLGDPt时间LTRtLIRtLGDPt2000年6.15813.75068.72272008年7.55835.18689.69582001年6.37794.05988.82352009年7.73525.24969.78092002年6.5772

27、4.35248.94192010年7.92995.40229.89342003年6.63524.27179.07902011年8.07835.44719.97952004年6.87194.63289.21442012年8.22045.528310.05642005年7.16934.88669.33472013年8.33995.532010.13522006年7.35675.06549.46232014年8.44905.568310.20842007年7.49945.21599.59952015年8.56005.733610.28532016年8.66665.869510.3586为了避免计算中

28、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需要对数据进行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变换。实际旅游外汇收入、实际旅游总收入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值分别用LIRt,LTRt和LGDPt表示,用DLIRt,DLTRt和DLGDPt表示相对应的一阶差分。因为对数处理不但不会改变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反而使其线性化,方便模型构建。处理的数据如上表所示。4 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4.1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4.1.1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经济萧条,旅游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旅游产业尚未形成。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我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已经成国民

29、经济的重要产业。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国内旅游收入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收入从2006年的6,229.70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34,195.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00%。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逐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上的愉悦,所以旅行就变成了一项很重要的方式。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样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很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年出行的人数的数量就在不断地增加。这样来说,国家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很迅速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图1 近10年

30、来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和国内游客人数变化2016年国内旅游总人数44.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9390亿元,入境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及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4.1.2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不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呈现阶梯性态势:在第一阶段,游客的旅游大体是观光,目的是看世界,丰富经历,出行方式大多是团队出行,选择的目的地主要是名胜古迹、名山名水,以拍照为主,游客在此过程中往往较疲惫。第二阶段,游客旅游目的增加了休闲的需求,目的地不再局限于名胜古迹,城市周边、自然山水、农家乐园和休闲文化主题公园成为人们的徜徉之地,从容游玩日益成为一种爱好和时尚,消费程度加深,出行方式中

31、散客、自驾游的比例大大增加,开始超过团队出行方式,出国旅游也日渐增加。到了第三阶段,人们的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多样化,目的地选择更在乎环境的优雅和设施的品位,停留时间大大增加,一地滞留型和第二家园式的休闲旅游日渐成为有消费能力者的爱好。其目的不再是为了猎奇或是长见识,而是休憩身心,尽享天伦和自然之乐,借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我国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很快,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部门,具有典型的产业关联度高、波及效应明显的特点。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需要吃住和购物,这就带动了旅游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经调查发现,观光旅

32、游仍处于主体地位,这样人们就需要在景点附近的酒店和饭店住宿、就餐,这就带动了当地餐饮行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会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物品作为纪念品,这就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一些快要消亡的传统手工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从游客们旅游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来看,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带动作用是很明显的。但我国旅游业目前尚处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渡的阶段,还没有真正进入休闲度假旅游时代。4.1.3 城镇居民依然是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与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基本保持在8:2比例左右,城镇居民旅游依

33、然是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下图为2007年至2016年我国旅游收入结构图:图2 我国旅游收入结构从人均旅游花费看,近十年来旅游人均花费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城镇居民旅游人均花费从2007年的906.9元上升至2015年的1009.1元,增幅11.27%;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从2007年222.5元增长至2015年576.4元,增幅159.06%,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增长速度远超过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与城镇居民旅游人均花费的差距正在缩小。图3 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对比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旅游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强,未来农村居民旅游人均花费将进一步增长,对旅游业的贡献

34、将不断增加。4.2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浙江省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经济产业,拥有较明显的产业优势。我省旅游业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开发了一大批新的景点景区,具备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旅游环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体系,旅游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实现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旅游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并被定位为我省的支柱产业。4.2.1旅游业整体上呈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2001年浙江省旅游产业增加值为310.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6.2%,比全省G

35、DP增幅高5.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4.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省旅游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01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4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5%,接待国内旅游者6895万人次,增长17.5%。200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5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旅游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的地位初步确立,它不但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旅游业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4 浙江省实际GDP与旅游产业占GDP比重情况4.2.2传统旅游业不断发展,新兴旅游业蓬勃兴起近年来,我省不仅发

36、展传统的观光旅游,而且根据我省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注重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节庆活动等各种综合型旅游项目,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度假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如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已超过了300万人次,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各种类型的节庆和会展旅游蓬勃兴起,如杭州西湖博览会、宁波投资贸易洽谈会、钱江观潮节,舟山国际沙雕节等等,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多层面地展示了浙江独特的旅游资源、多渠道的吸收国际国内游客,成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4.2.3 区域旅游业发展存在差异浙江省共11个地级市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

37、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18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然而,旅游业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之间却面临着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区域内协调发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下表为2016年浙江省各地级市旅游业基本情况。表3 2016年浙江省各地级市旅游业基本情况地级市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杭州2571.831.4911313.72宁波1446.49.178686.49温州959.946.045101.56嘉兴850.882.173862.11湖州882.55

38、3.582284.37绍兴890.932.984789金华957.526.483684.94衢州361.50.61251.59舟山655.891.731241.2台州942.670.653898.66丽水535.839.211210.24表4 描述统计量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地区生产总值111210.2411313.724302.173198.51旅游总收入11361.52571.81005.0827588.70旅游外汇收入110.631.496.73648.77有效的N11以旅游业收入这一项为例,2016年浙江省省旅游业总收入合计8093.56亿元,其中杭州市旅游业收入高达25718亿元,

39、占全省旅游业收入31.78%,而衢州市旅游总收入却只有361.5,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不同区域之间旅游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4.3 聚类分析从2000年到2016年浙江省各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都有提高,其中杭州发展最快,下面用SPSS软件对所取的2016年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便了解浙江省各地级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表5 聚类分析进度表阶群集组合系数首次出现阶群集下一阶群集1 群集2群集1群集214100.0540022460.1261053370.1990054890.2670075340.3433266350.49150878110.9094088381.539679923

40、5.2110810101224.83090图5 聚类分析结果图由此可得前5位排名: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5 浙江省旅游产业对当地区域经济影响的综合分析结合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旅游业扩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借鉴前人所采取的指标和方法,选取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3个因子来验证浙江省20002016年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依存与贡献程度,表6为浙江省20002016年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3个因子的具体计算结果。表6 20002016年浙江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指标时间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GDP增长率2000年7.69%2001年8.

41、67%17.84%1.89%10.60%2002年9.40%15.21%1.91%12.57%2003年8.68%3.82%0.56%14.70%2004年9.61%16.00%2.32%14.50%2005年11.47%26.04%3.33%12.78%2006年12.18%17.37%2.36%13.61%2007年12.24%12.70%1.87%14.70%续表6 20002016年浙江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指标2008年11.79%7.35%0.74%10.11%2009年12.93%25.70%2.28%8.88%2010年14.04%23.35%2.78%11.91%20

42、11年14.94%24.97%2.25%9.00%2012年15.95%28.52%2.28%8.00%2013年16.61%24.69%2.02%8.19%2014年17.21%25.21%1.92%7.60%2015年17.81%25.28%2.02%7.99%2016年18.41%26.34%2.00%7.61%5.1 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收入依存度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占本国或本地区GDP的比重,反映了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经济对于旅游产业的依赖程度。计算公式:TIDt=TRtGDPt*100%式中:TIDt为旅游收入依存度;TRt是当年旅游业总收入;GDPt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

43、表6显示:浙江省旅游收入依存度从2000的7.69%增加到2016年的18.41%,表明浙江省GDP对于旅游业的依赖程度在逐年增加,同时说明旅游业在浙江省经济中所占的百分比在逐年扩大。20002016年浙江省的旅游总收入从472.55亿元增长至8093.23亿元,同时2016年的GDP值为47251.36亿元,17年间浙江省的生产总值增长显著,这表明了旅游业是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从经济收入的增长中可以发现旅游产业在浙江省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5.2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是指旅游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旅游业贡献率用来衡量某国或地区旅游消费的增长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所

44、做的贡献,其计算公式为:TCRt=TRt-TRt-1GDPt-GDPt-1*100%式中:TCRt为旅游业贡献率,TRt-1为上一年旅游总收入,GDPt-1为上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从表6看出,旅游贡献率指标在2003年较2002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在2008年较2007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从2011年开始就稳定在24%左右,说明浙江省旅游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很大,旅游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很大的作用。5.3旅游业拉动率旅游业拉动率用来测量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其公式可表示为: TPRt=TCRt*GRt*100%式中:TPRt为旅游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率;GRt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增

45、长率。 从2011年开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是由于西湖申遗成功,吸引了更多旅游者前来参观,同时加强了地区的建设,扩大周边市场的宣传促销等,基本形成了市、县、重点景区、重要节点的全方规划体系,激活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6 浙江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6.1 平稳性检验利用单位根检验中的ADF检验对LTRt、LIRt、LGDPt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表7 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检验类型(C,T,L)ADF检验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LIRt(c,t,0)-1.902996-4.728363-3.759743-3.324976LTRt(c,t,0)-1.282609-4.728363-3.7

46、59743-3.324976LGDPt(c,t,0)-2.019718-4.886426-3.828975-3.362984DLIRt(c,0,0)-3.802069-3.959148-3.081002-2.681330DLTRt(c,0,1)-4.540001-2.792154-1.977738-1.602074DLGDPt (c,0,0)-1.728120-2.754993-1.970978-1.603693根据表7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10%显著水平下,LIRt、LTRt和LGDPt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相应的一阶差分DLIRt,DLIRt、DLGDPt为平稳时间序列。6.2 协整关系

47、检验在以上平稳性检验中,LTRt、LIRt和LGDPt均为1阶单整序列,即时间序列经过一次差分即变为平稳,因此,利用EG两步法进行检验,以LGDPt为回归方程的因变量,LIRt,LTRt为自变量,建立浙江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再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于回归方程产生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单位根平稳,则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否则不存在。利用最小二乘法对LGDPt和 LIRt、LTRt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构建模型如下:LGDPt=0+1 LIRt+et1LGDPt=0+1 LTRt+et2第一步,通过Eviews6软件,利用OLS方法对LGDPt和LIRt、LTRt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

48、归结果为:LGDPt=5.4204+0.8329 LIRt+et1 (1) (t=23.6593) (t=18.4697)LGDPt=4.6635+0.6576 LTRt+et2 (2) (t=60.3019) (t=64.4573)根据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浙江省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会增加大约0.83%;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会增加大约0.66%。说明浙江省旅游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入境旅游促进的力度更大些。第二步,检验残差的单整性。对残差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8。表8 残差的ADF检验变量检验类型(C,T,L)ADF检验值1%临界值5%临

49、界值10%临界值et1(c,0,0)-2.454454-2.717511-1.964418-1.605603et2(c,0,0)-4.946998-2.728252-1.966270-1.605026由表8可看出,ADF检验残差et1的绝对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的绝对值,所以在1%显著性水平下et1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残差et1绝对值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的绝对值,所以在5%显著性水平下et1是平稳的时间序列。ADF检验残差et2绝对值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的绝对值,所以在1%显著性水平下et2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在5%显著性水平下,LGDPt与LIRt、LGDPt与L

50、TRt之间均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6.3 误差修正模型为了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DLGDPt=1+1DLIRt+1et-1DLGDPt=2+2DLTRt+2et-2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回归结果如下:DLGDPt=0.0851+0.1256DLIRt-0.3579EMCt-1 (3) (t=13.2059) (t=3.4096) (t=-3.9395) EMCt-1= LGDPt-5.4204-0.8329 LIRt (4)DLGDPt=0.0671+0.2252DLTRt-0.1648EMCt-2 (5)(t=4.0542) (t=2.2594) (t

51、=-1.8196)EMCt-2= LGDPt-4.6635-0.6576 LTRt (6)根据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20002016年浙江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产生影响。总收入和外汇收入系数分别为0.2252,0.1256,从系数值来看浙江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产生影响还是有限的。从公式(3)、(5)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分别为0.3579,0.1648,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数,这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即上一期偏离长期均衡越远,本期对偏差的修正量越大。对于LGDPt与LTRt来说,当其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0.1648的调节力度使其恢复到均衡状态。

52、对于LGDPt与LIRt,当其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0.3579的调节力度使其恢复到均衡状态。由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模型的对比还可以看出,对于LGDPt与LIRt和LGDPt与LTRt比较而言,当其偏离长期均衡时,LGDPt与LIRt系统的调节力度较大些。这说明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与以上协整回归方程分析相一致。这说明相对国内旅游市场,对浙江省而言,入境旅游市场的外部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需要更多外部力量的介入。6.4 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的结果可以表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而这种长期均衡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验证。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分析2个变

53、量之间的长期均衡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这是由Granger于1969年提出的,它是选定滞后期内,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验证长期中2个变量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9。表9 格兰杰检验结果滞后阶数零假设观测值F统计值概论P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或接受1LGDPt不是 LTRt的格兰杰原因166.077190.0284拒绝LTRt不是 LGDPt的格兰杰原因0.599290.0339拒绝LGDPt不是 LIRt的格兰杰原因3.280010.0933接受LIRt不是 LGDPt的格兰杰原因6.499060.0242拒绝由表9可以看出,在 5%显著性水平下,除“LGDPt不是 LIRt的格兰杰原因”这一

54、零假设被接受外,其余三个零假设都被拒绝。说明 LGDPt是LTRt的格兰杰原因、LTRt是LGDPt的格兰杰原因、LIRt是LGDPt的格兰杰原因,而LGDPt不是 LIRt的格兰杰原因。进行归纳表述就是,LTRt与LGDPt互为格兰杰原因,LIRt是LGDPt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其进一步的经济学解释就是,在浙江地区,总体上看,旅游产业的发展影响到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但从入境旅游看,浙江省的入境旅游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当地的经济发展却对入境旅游还没有显著影响。7 结论与建议7.1 结论根据2000-2016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

55、验等方法,对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浙江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协整检验也发现浙江省的实际旅游总收入、实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实际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实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约 0.66%;实际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实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约 0.83%。这说明浙江省旅游产业收入的增加对其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可知,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作用较小,当实际旅游总收入增加1%时,其地区实际生产总值仅增加0.2252%;当实际旅游外汇收入增加1%

56、时,其地区实际生产总值仅增加0.1256%,说明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短期作用并无显著影响。通过对误差修正模型的对比可知,相比于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通过对浙江省实际旅游总收入、实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浙江省实际旅游总收入与地区实际生产总值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即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也会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浙江省实际旅游外汇收入是实际地区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而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并不是实际旅游外汇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即入境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但当地经济增长并不会让入境旅游所产生的外汇收入增加。

57、7.2政策建议7.2.1 扩大开发规模,注重品牌建设旅游活动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发展时,旅游产业的边界也变得可以无限延伸。浙江省要在传统旅游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培养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配套产业,促进旅游与体育、农业、工业、商贸等融合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区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融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如杭州市重点促进旅游业与科技教育业融合;金华市重点促进旅游业与文化演艺业融合;绍兴市重点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等,构建“旅游 + X”的泛旅游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产业功能的不断扩大。同时为了加大旅游业的贡献率与拉动作用,加大旅游投资、旅游开发力度及提高旅游景点的品味高度

58、,提升浙江省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已成为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扩大开发规模以及包装景区景点,促使浙江省的旅游资源开发在精品和形象上更上一个台阶。7.2.2旅游产品系列化丰富的旅游资源造就了浙江省相对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涵盖了观光、休闲、生态、文化、乡村、都市等多样旅游产品,基本能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但随着旅游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浙江应在立足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做到以文化旅游为特色、以休闲旅游为重点、以专项旅游为延伸,做精观光旅游、做特色文化旅游、做强休闲旅游、做亮专项旅游,重点构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运动、文化体验、会展商务和自驾游等旅游

59、新产品,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参考文献1白洋,杨晓霞,樊昊:“我国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及其省际差异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6):85-90。2查芳:“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基于1994-2009年的经验数J.统计与决策,2011(11):115117。3程晓丽,王逢春:“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3):182186。4戴魁早:“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桂林市19802008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广西社会科学,2010(8):4650。5谷新辉:“江西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60、J.统计与决策,2011(12):120123。6韩勇,郑远强:“海南省旅游业对经济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2003,21(3):5053。7蒋满元:“旅游外汇收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8):3033。8李江帆,李美云:“旅游产业与旅游增加值的测算”J旅游学刊,1999(5):16-19。9黎洁,连传鹏,黄芳:“旅游活动对江苏居民收入的贡献基于2002年江苏旅游活动细化社会核算矩阵的研究”J人文地理,2010(1):111117。10李兴绪,牟怡楠:“旅游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2004(3):4345。11李志青:“旅游业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