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题库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题库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题库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题库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A.自然观B.历史观C.人生观D.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 )。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历史观.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B ) oA.自然性B.社会性C.抽象性D.生物性.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关系的 总和决定了(B )。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

2、.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A.人生价值B.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D.人生道路.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 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些事例告诉 我们(A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D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

3、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 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的是(C)。A.玩世不恭B.怨天尤人C.勇于开拓D.悲观怯世.人生观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A ) oA.人生目的B.人生境遇C.人生价值D.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 位的是看他(A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马

4、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 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 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B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矛盾的、对立的B.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 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C )。A.个体在社会中

5、的地位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 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C )。A.个人价值就是社会价值B.社会价值就是个人价值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D )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C.社会舆论对个人的积极评价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社会评价标准是(D )。A.

6、拥有财富的多少B.拥有知识的多少C.拥有权力的大小D.对他人和社会贡献的大小.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 A )。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值得当代大学生终身遵奉和践行的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B ) oA.金钱至上的人生目的B.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C.以个人为中心的人生目的D.满足个体感官需要和快乐的人生目的.在人生的社会价值中,居于第一位的是(B ) oA.个人的社会存在B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D .个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何人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都应该协调好人与自然、 自我生理与心理、

7、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D )。A.个人完全被动地由社会决定B.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C.个人只能适应社会而不能改造社会D.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关系表述正 确的是(D )。A.个人只能被社会所决定B.社会的存在不依赖于个人C.个人可以不依赖于社会而存在D.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个人的生存发展二、多项选择题.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 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人生目的一经确定,就居于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 (ABD)A.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B.持

8、什么样的人生态度C.处于什么样的人生境遇D.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ABD)。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道路D.人生价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的有(ABC )。A.自强不息,自制自励 B .身处逆境而能够百折不挠C.用乐观的心态看待周围世界D .在顺境当中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 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积极进取的 人生态度的有(BD )。A.今朝有酒今朝醉B.笑对人生,乐观向上C.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D.身处逆

9、境而百折不挠.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能够(ABC ) oA.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B. 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C.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D.使人一直生活在顺境之中. “每个人是手段的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表明(ABC )。A.人是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B.人生价值具有双重属性,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C.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个矛盾统一体D.个人和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互助原则.走好人生之路,创造有价值的

10、人生,需要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有关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个人完全由社会所决定,对社会不具能动作用.个人应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C.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条件D.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BC )。A.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B.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D.人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大学生要科学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勇敢面对和正确处理各种人生矛 盾。因此,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ABCD )

11、。A.生死观B.荣辱观C.顺逆观D.得失观三、简答题.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案要点:(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 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恰当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要点:(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 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答案要点:(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 体自身条件出发;(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树立正确的得失观?答案要点:(1)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2)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12、3)不 要惧怕一时的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试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 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案要点:(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 促进;(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3)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四、材料分析题挫折也是垫脚石一天,农夫的一头驴掉进一口枯井里, 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但几个小时 过去了,驴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年纪 大了 ,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 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

13、井中的驴埋了, 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人手一把铲 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 儿,这头驴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 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的背部时, 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 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很快地,这只驴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 情中快步跑开了。就如驴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 各式 各样的“泥沙”会倾倒在我们身上, 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 将 “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

14、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 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 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 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 井里,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要点:面对挫折,应保持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不自暴自弃, 应满怀希望,主要靠自己积极寻找方法和途径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简单中的伟大郭明义,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几十年来,他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 己的人生追求”,连续15年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相当于多奉献了 5年的工作量; 连续20年先后55次无偿献血、捐献血小板,累计

15、近 6万毫升;连续16年为希 望工程、工友、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可是,他一家至 今还是住在一间不过40平米的旧楼房里。有人曾不解地问郭明义,你这么做究 竟值不值得? ”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 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 “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0年来,郭明义 就像一支火把燃烧着自己,也燃烧着志愿者和社会上更多人的爱心。 他8次发起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得到1700多人的响应;他7次发起献血的建议.600 多人无偿献出15万毫升热血;他发起成立遗体(器官)捐

16、献志愿者俱乐部,汇聚 了 200多名志愿者;他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联队”,从12人已经发展到2800 多人,捐款40余万元、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郭明义的精神是一块磁石,在鞍 钢、在辽宁、在全国吸引汇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行动,为他人奉献、为社会 分忧、为国家尽责,凝聚成巨大的道德力量,推进着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体现了 “简单中的伟大”。摘编自人民日报从人生价值角度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答案要点:(1) “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体现出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 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辩证关系,是郭明义的人生价值观的集中反映。 人生的自 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

17、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时代楷模”一一钟杨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他从事植物学、 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多年,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生物信息学、 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2001年,复旦大学征集选派援藏干部,钟扬第一个报名。他认为西藏是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 方,要研究种质资源,必须去西藏。但后来复旦大学对口支援地区改为甘肃,钟 扬就自己联系西藏大学自费援藏,这一去

18、就是 10多年。为盘点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他带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西藏,走 进那些最偏远、最荒凉、最艰苦的地方。他的学生耿宇鹏回忆:”一次外出采样,钟老师说去阿里。我们都提出质疑,别人都不去阿里,那里海拔太高、生活条件 太苦,而且物种较少,辛苦一天只能采几个样。钟老师却说,正是因为别人不愿 去,我们必须去!”钟扬深知,西藏每一个特有物种,对国家而言都是无价之宝。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收集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 他和团队已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他们在雪域高原追踪数年,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一一拟南芥;他带领学生花了整整三年,将全世界仅存 的3万多棵西藏

19、巨柏全部登记在册,并为珍稀巨柏筑起保护屏障钟扬曾说过:“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 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他是西藏学科“神话”推动者,但无限拉伸的皮筋竟 也有它的极限一一这位永远在路上的魁梧汉子, 2017年9月25日,在内蒙古鄂 尔多斯市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53岁的生命戛然而止。他去世后,同事帮他的家人一起整理遗物,发现他缺少很多常人常穿的衣物, 没有羊毛衫,没有羽绒衫,牛仔裤是几十元一条的。名利于他从来不算什么,但是他捐助别人却从不犹豫。2015年尼泊尔地震,影响到了西藏地区,有位学生 家住震区,钟扬一次就捐了一万元。就在去世前不久,钟扬到西藏墨脱最偏远的背崩

20、乡上钞希望小学,为那里 160多名门巴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钟扬看到学校破败的情况,当即提出捐助10 万元。但是校长拒绝了: “比起钱,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您给他们带来科学的火种。” 钟扬毫不犹豫地承诺要定期来。但是,一向信守承诺的他这一次却无法兑现自己 的诺言了。这世上有一种人,他生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让自己 的光和热来照耀别人如何评价钟杨日勺一生?答案要点: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是否对社会和他人做出了贡献。 钟杨 义无反顾奔赴西部边陲,撒播科学良种,收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为国 家生态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正如钟扬教授留下的种子将会孕育无数新的生命,他 的攀登也必将激励更多后来者的坚定前行。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