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考纲考点解读_第1页
高中化学选修3考纲考点解读_第2页
高中化学选修3考纲考点解读_第3页
高中化学选修3考纲考点解读_第4页
高中化学选修3考纲考点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纲解读考点考纲内容分析解读.原子轨道.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离能递变规律.电负性递变规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 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 式表小鬲见兀系(1-36 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 的运动状态。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 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 的某些性质。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 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 了解其简单应用。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 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 的关系。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 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内 容上除考查核外电子排布、 电离能等知识外,还可综合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 素周期律等知识进行命题, 突出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

2、的考查。重点难点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4、对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推断5、理解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知识网络图.陶隈/咏 洪特艇1J-品于根外用于悻布值表示方法的忸理一子一汨一律|前一亨原子结构与性质电孑人眄*成及争兑 泉 里子奇 不用吁MM.的空间.|前一亨原子结构与性质电子云与3忙鞭的共整 1电离鞋_ 元赠同鸵表中厘注具牝告行的任金盅受及理口二电会号砒帼累(aahj也皿机a律 1元”律所何述内事口1 -I=元樽与元尊相断1司主宸元蕈(ALt到不)性酒的逆变槐辖

3、2元第阉期4与K甯UnF的矢算方法规律总结:第一节原子结构1、构造原理 . TOC o 1-5 h z 一6 &一。OO:c;DOi*GmG*i)8&面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 布。(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的主要依据之一。(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 E (3d) E (4s)、E (4d) E (5s)、E (5d) E (6s)、E (6d) E (7s)、E (4f) E (5p)、E (4f) E (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v ( n-2 ) f (n-1 ) d MgA

4、lSiPSCl同主族元素(比较原子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的原子半径依 次增大。如:LiNaKRbCs , F-Cl-Br- Na + Mg 2+ Al 3+3、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2.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金3.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电解中在阴极上得属判电子的先后)性断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比依5.若xn+y x+y m+则y比x金属性强较据6.原电池反应中负极的金属性强7.与同种氧化剂反应,先反应的金属性强8.失去相同数目的电子,吸收能

5、量少的金属性强4、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非1.与H2化合越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判金薪2.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电解中在阳极属WT上得电子的先后)方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性法4. A n-+B Bm-+A则B比A非金属性强比5.与同种还原剂反应,先反应的非金属性强较6.得到相同数目的电子,放出能量多的非金属性强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点考纲内容分析解读.共价键的键参数.等电子原理及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两 种类型.杂化轨道理论.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 的影响.溶解性了解共价键的

6、主要类 型,能用键能、键 长、键角等说明简单 分子的某些性质。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 键情况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 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能用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 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 者离子的空间结构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 作用力的区别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 质性质的影响,能列 举含有氢键的物质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 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内 容上除考查分子极性等知识 外,还可综合原子结构、元 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知 识进行命题,突出对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点难点1、应用键参数说明简单分子的结构和性质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7、的含义知识网络图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配位键的特点及配合物理论,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范德华力的实质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履知识网络图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配位键的特点及配合物理论,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范德华力的实质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履口湎杂K除用杂化铀品的老小2.梨有已诂中!7为分.式群性舒C与不琴忏京化列科中心晶子的余北方式 般制重构代般汽鼬i .号层电子词自斥用三二木化物冶等迳与竹子7牛色里的关塞配修近的旧居阴因加化函配

8、也牝制mb藏im充示力诲掌卬的目贴离子1例的项n旭分子iftfr活斛/=妙子的结相与性质工分子何他丽赢翘)理性助的话作3共种辨咫分子化学性月犷光同方法规律总结:第一节共价键共价键的三个键参数概念对分子的影响键长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距离(米)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形成的分子越 稳定键能对于气态双原子分子 AB,拆开1molA-B键所需的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强,越牢固,形成 的分子越稳定键角键与键之间的夹角键角决定分子空间构型(1)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键角决定分子空间构型和分 子的极性。(2)键能与反应热:反应热=生成物键能总和-反应物键能总和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1、等电

9、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许多性质是相似 的,此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1)等电子体的判断方法:在微粒的组成上,微粒所含原子数目相同;在微粒的 构成上,微粒所含价电子数目相同;在微粒的结构上,微粒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相 同。(等电子的推断常用转换法,如CO2=CO+O=N 2+O= N 2O= N 2+ N = N 3-或SO2=O+O 2=O 3=N +O 2= NO 2 )(2)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利用等电子体的性质相似,空间构型相同,可运用来 预测分子空间的构型和性质。2、价电子互斥理论:(1)价电子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ABn型分子(离子)中中心原子 A周

10、围的价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主要取决于价电子对数(n),价电子对尽量远离,使它们之间斥力最小。(2) ABn型分子价层电子对的计算方法:价层电子对数目中心原孑工的价电孑数,配位原孑口提供的价电子数小价层电子对数目中心原孑工的价电孑数,配位原孑口提供的价电子数小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二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按提供的价电子数 5+1x5 二 TOC o 1-5 h z . = j计算,如:PC15中 之O、S作为配位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作中心原子时价电子数为6;离子的价电子对数计算54-1x4-1 用=4如:NH4+:2; SO42-3、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能量相

11、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杂化后的轨道一头大,一头小,电子云密度大的一端与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沿 键轴方向重叠,形成b键;由于杂化后原子轨道重叠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比原有原子轨 道形成的共价键稳定。杂化轨道能量相同,成分相同,如:每个sp3杂化轨道占有1个s轨道、3个p轨道。杂化轨道总数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2) s、p杂化轨道和简单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杂化类型spsp 2sp 3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夹角180 120 10928中心原子位置口 A, 口 BmAIVAV AVIAW A中心原子孤对电子数000123分子几何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字形直线形实例BeCA

12、HgCl2BF3CH4、SiCl4NH3、PH3H2。、H2sHCl(3)杂化轨道的应用范围:杂化轨道只应用于形成b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加成键的孤对电子(4)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双键或叁键,如果有1个叁键,则其中有2个汽键,用去了 2个p轨道,形成的是sp杂化;如果有1个双 键则其中有1个汽键,形成的是sp 2杂化;如果全部是单键,则形成的是 sp 3杂化。4、分子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和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离子)中心原子价 电子对杂化类型VSEPR模型分子空间构型键角分子的极性C022sp直线直线形180 非S023sp 2平面三角V字形极H20、0F2、3sp

13、 3平面三角V字形极HCN2sp直线直线形180 极NH34sp 3正四面体三角锥形107 18 极BF3、S033sp 2平面三角平面三角形120 非H30+4sp 3正四面体三角锥形10718,CH4、CC44sp 3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形10928非NH4+4sp 3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形10928非HCH0、C0Cb3sp 2平面三角平面三角形极第三节分子的性质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没有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 He、Ne 等。双原子分子:若含极性键,就是极性分子,如HCl、HBr等;若含非极性键,就是非极性分子,如 02、I2等

14、。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主要由分子中各键在空间的排列位置决定分子的 极性。若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均匀,即排列位置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等。若分子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即排列位置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H3、S02根据ABn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价电子是否全部参与形成了同样的共价键。(或A是否达最高价)2、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相似相溶原理的适用范围:“相似相溶”中“相似”指的是分子的极性相似。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相反,无 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第三章晶体结构

15、与性质考点考纲内容分析解读.晶体与非晶体得到晶体的途径晶胞1. 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 晶体、离子晶体、金 属晶体的结构微粒、 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4.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2.理解金属键的含义, 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原子晶体的特点.金属键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 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内 容上除考查晶体结构等知识7.金属晶体的几种堆积模型征,能描述金刚石、 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外,还可综合原子结构、元 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知8.离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 系。识进行命题,突出对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晶格能几种常见的晶体模型确定晶体组成的方法晶体密度(或微粒

16、间距离)的计算4.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 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 性质重点难点1、晶胞的概念,计算晶胞中的粒子个数2、晶体类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4、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5、能用离子键的有关理论解释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知识网络晶悻与#晶体2晶悻与#晶体2.得到晶体的逾使33晶胞的肾念及符点1 -分子晶触勺结掩特点 二分于晶体与原子晶体1 -分子晶触勺结掩特点 二分于晶体与原子晶体2 -版子晶体的第相特点1 1 .原子储棒(金刚石和二氧化珪】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住质五几种常见的晶信模型2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住质五几种常见的晶信模型2 -方于晶体六品怵性底的应用

17、L鼠赤类型的利曲2,六品怵性底的应用L鼠赤类型的利曲2,比诳物底的熔湃点4循定尿体中住学诞数目一的子数目等5.物质结构与性感的综合考这1 .确定晶怵组戌的方法一均挪法七晶体的有关计算2七晶体的有关计算2晶恬索臂(或器时间距离)的计宵3,3,阿伏把礁罗常数的印求典方法规律总结:1、四大晶体的比较方法规律总结:1、四大晶体的比较类型:匕较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勾成晶体微粒阴、阳离子原子分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成晶体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微粒间的静电作用物 理 性 质熔沸点较高很高低有高、有低硬度硬而脆大小有高、有低导电性不良(熔融或水溶 液中导电)绝缘、半 导体不良良导体传热性不良

18、不良不良良延展性不良不良不良良溶解性易溶于极性溶剂, 难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任何溶剂极性分子易溶于 极性溶剂;非极 性分子易溶于非 极性溶剂中一般不溶于溶剂,钠等 可与水、醇类、酸类反应典型实例NaOH、NaCl金刚石P4、干冰、硫钠、铝、铁2、典型晶体的结构特征NaCl属于离子晶体。晶胞中每个 Na+周围吸引着6个C广,这些C厂构成的几何图形是 正八面体,每个 C厂周围吸引着6个Na+, Na+、C厂个数比为1: 1,每个Na+与12个 Na+等距离相邻,每个氯化钠晶胞含有 4个Na+和4个Cl oCsCl属于离子晶体。晶胞中每个 C(或Cs+)周围与之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 Cs+ (或 C)共

19、有8个,这几个Cs+ (或C)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立方体,在每个Cs+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 Cs+共有6个,这几个Cs+在空间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一个氯化葩晶胞含有1个Cs+和1个C。(3)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 C原子和4个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成为正四面体结 构,C原子与碳碳键个数比为1: 2,最小环由6个C原子组成,每个 C原子被12个 最小环所共用;每个最小环含有 1/2个C原子。4) SiO2属于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Si 原子周围吸引着4 个 O 原子,每个O 原子周围吸引着 2 个 Si 原子,Si、O 原子个数比为1 :2,Si 原子与SiO 键个数比为1 :4, O 原子与 Si O 键个数比为1 : 2,最小环由12 个原子组成。( 5)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晶胞中每个 CO2分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 CO2有12个。1个晶胞 中含有 4 个 CO2。( 6)石墨 TOC o 1-5 h z 属于过渡性晶体。是分层的平面网状结构,层内C 原子以共价键与周围的3 个 C原子结合,层间为范德华力。晶体中每个C 原子被 3 个六边形共用, 平均每个环占有2个碳原子。晶体中碳原子数、碳环数和碳碳单键数之比为2: 3。( 7)金属晶体金属Po (针)中金属原子堆积方式是简单立方堆积,原子的配位数为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