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防渗加固工程初设报告_第1页
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防渗加固工程初设报告_第2页
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防渗加固工程初设报告_第3页
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防渗加固工程初设报告_第4页
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防渗加固工程初设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楚雄州大姚县大坝水库挑灌干集防濠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云南诚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八月责任表批准:马晓平核定:李勇校核:张永茂张永茂编写:杭刚李张永茂工作人员:马晓平李勇张永茂杨雪 TOC o 1-5 h z 前言1兑明2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1工程概况2J力:2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1.1.2干渠工程概况2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1.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 HYPERLINK l boo

2、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水文分析4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工程地质5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1干渠工程地质5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3.2建筑材料5工程任务和规模5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1背景、原则和依据5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4.2设计标准6 HYPER

3、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1.4.3工程任务6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1.5工程布置和建筑物6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1.6施工组织设计6 HYPERLINK l bookmark191 o Current Document 1.8工程管理7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1.9水土保持设计7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

4、nt 1.10环境保护设计7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1.11投资概算7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12经济评价7 HYPERLINK l bookmark40 o Current Document 2水文分析8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1流域概况8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1.1自然地理8 HYPERLINK l bookmark46 o Current D

5、ocument 1.2气候特征8 HYPERLINK l bookmark48 o Current Document 1.3水文特征9 HYPERLINK l bookmark50 o Current Document 2基本资料9 HYPERLINK l bookmark52 o Current Document 2.1基本资料情况9 HYPERLINK l bookmark54 o Current Document 2.2基本资料综合评价9 HYPERLINK l bookmark56 o Current Document 3设计洪水11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6、Current Document 3.1暴雨洪水特性11 HYPERLINK l bookmark60 o Current Document 3.2洪水重现期12 HYPERLINK l bookmark62 o Current Document 3.3暴雨途径推求设计洪水12 HYPERLINK l bookmark64 o Current Document 4设计洪水成果选用14 HYPERLINK l bookmark66 o Current Document 5断面洪水计算15 HYPERLINK 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6灌区排涝模数24 HY

7、PERLINK l bookmark70 o Current Document 3工程地质25 HYPERLINK l bookmark72 o Current Document 1区域地质概况25 HYPERLINK l bookmark74 o Current Document 1.1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25 HYPERLINK l bookmark76 o Current Document 1.2地质构造27 HYPERLINK l bookmark78 o Current Document 1.3区域稳定及地震27 HYPERLINK l bookmark80 o Current D

8、ocument 1.4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28 HYPERLINK l bookmark84 o Current Document 2干渠地质条件30 HYPERLINK l bookmark86 o Current Document 3建筑材料303.3.1玉-、.”“.303.3.2砂料31 HYPERLINK l bookmark90 o Current Document 3.4结论31 HYPERLINK l bookmark92 o Current Document 4工程任务及规模31 HYPERLINK l bookmark94 o Current Document 4.1灌区

9、概况31 HYPERLINK l bookmark96 o Current Document 4.2设计标准31 HYPERLINK l bookmark98 o Current Document 4.2.1设计水平年31 HYPERLINK l bookmark100 o Current Document 4.2.2灌溉设计标准31 HYPERLINK l bookmark102 o Current Document 4.2.3建筑物设计标准31 HYPERLINK l bookmark104 o Current Document 4.2.4设计洪水标准32 HYPERLINK l book

10、mark106 o Current Document 4.3灌溉规划设计32 HYPERLINK l bookmark108 o Current Document 4.3.1灌溉范围及面积32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o Current Document 4.3.2农作物种植结构32 HYPERLINK l bookmark112 o Current Document 4.3.3灌溉制度设计344.3.4灌溉水利用系数46 HYPERLINK l bookmark130 o Current Document 4.3.5农田灌溉需水量47 HYPERLINK l book

11、mark132 o Current Document 4.3.6水土.资源平衡分析48 HYPERLINK l bookmark134 o Current Document 4.3.7供需平衡结论51 HYPERLINK l bookmark136 o Current Document 44程规模51 HYPERLINK l bookmark138 o Current Document 4.4.1干渠灌溉设计流量51 HYPERLINK l bookmark140 o Current Document 4.4.2干渠排水流量51 HYPERLINK l bookmark142 o Curren

12、t Document 4.4.3工程规模的确定56 HYPERLINK l bookmark144 o Current Document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6 HYPERLINK l bookmark146 o Current Document 1设计依据56 HYPERLINK l bookmark150 o Current Document 5.1.2地震设防烈度56 HYPERLINK l bookmark152 o Current Document 1.3设计基础资料56 HYPERLINK l bookmark154 o Current Document 2工程技术设计的方法56

13、HYPERLINK l bookmark156 o Current Document 3工程布置57 HYPERLINK l bookmark158 o Current Document 3.1工程总体布置57 HYPERLINK l bookmark160 o Current Document 3.2明渠工程布置57 HYPERLINK l bookmark162 o Current Document 3.5渠系建筑物布置58 HYPERLINK l bookmark164 o Current Document 4水力计算59 HYPERLINK l bookmark168 o Curren

14、t Document 5结构计算61 HYPERLINK l bookmark170 o Current Document 6施工组织设计621施工条件626.1.1自然条件62 HYPERLINK l bookmark175 o Current Document 6.L2交通运输条件62 HYPERLINK l bookmark177 o Current Document 6.2水、电供应63 HYPERLINK l bookmark179 o Current Document 6.3建筑材料63 HYPERLINK l bookmark181 o Current Document 6.4工

15、程施工63 HYPERLINK l bookmark183 o Current Document 6.4.1施工布置63 HYPERLINK l bookmark185 o Current Document 6.4.2各部工程施工63 HYPERLINK l bookmark187 o Current Document 6.5施工进度安排65 HYPERLINK l bookmark189 o Current Document 7工程占地658工程管理65 HYPERLINK l bookmark193 o Current Document 8.1管理单位的任务及职责66 HYPERLINK

16、l bookmark195 o Current Document 8.1.1管理单位的主要任务66 HYPERLINK l bookmark197 o Current Document 8.1.2建设中的职能职责66 HYPERLINK l bookmark199 o Current Document 8.1.3建后管理的职能职责67 HYPERLINK l bookmark201 o Current Document 2管理范围68 HYPERLINK l bookmark203 o Current Document 3管理设施69 HYPERLINK l bookmark205 o Cur

17、rent Document 4经费来源69 HYPERLINK l bookmark207 o Current Document 8.5工程运行管理69 HYPERLINK l bookmark209 o Current Document 9水土保持设计70 HYPERLINK l bookmark211 o Current Document 9.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70 HYPERLINK l bookmark213 o Current Document 2编制依据71 HYPERLINK l bookmark215 o Current Document 3水土流失预测71 HYPERLINK

18、 l bookmark217 o Current Document 3.1水土流失特点71 HYPERLINK l bookmark219 o Current Document 3.2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71 HYPERLINK l bookmark221 o Current Document 3.3弃渣量预测71 HYPERLINK l bookmark225 o Current Document 4水土流失防治方案72 HYPERLINK l bookmark227 o Current Document 4.1防治责任范围72 HYPERLINK l bookmark229 o

19、 Current Document 4.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72 HYPERLINK l bookmark231 o Current Document 5防治措施实施进度73 HYPERLINK l bookmark233 o Current Document 6水土保持投资概算73 HYPERLINK l bookmark235 o Current Document 7水保效益分析73 HYPERLINK l bookmark237 o Current Document 10环境保护设计74 HYPERLINK l bookmark239 o Current Document J0.1施工废水

20、处理74 HYPERLINK l bookmark241 o Current Document 2空气质量保护设计74 HYPERLINK l bookmark243 o Current Document 3废渣处理74 HYPERLINK l bookmark245 o Current Document 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74 HYPERLINK l bookmark247 o Current Document 11工程概算75 HYPERLINK l bookmark249 o Current Document 工程概况75 HYPERLINK l bookmark251 o Curren

21、t Document 投资主要指标75 HYPERLINK l bookmark253 o Current Document 编制依据75 HYPERLINK l bookmark255 o Current Document 基础单价76 HYPERLINK l bookmark257 o Current Document .4.1人工工资76 HYPERLINK l bookmark259 o Current Document 4.2风、水、电价76 HYPERLINK l bookmark261 o Current Document 4.3施工机械台班费77 HYPERLINK l boo

22、kmark263 o Current Document 11.5取费标准77 HYPERLINK l bookmark265 o Current Document 11.6分部分程概算编制78 HYPERLINK l bookmark279 o Current Document 12经济评价85 HYPERLINK l bookmark283 o Current Document 12:2国民经济评价85 HYPERLINK l bookmark285 o Current Document 2.1费用计算85 HYPERLINK l bookmark287 o Current Document

23、 2.2效益计算85 HYPERLINK l bookmark289 o Current Document 2.3经济评价86 HYPERLINK l bookmark293 o Current Document 3供水成本计算及水价测算88 HYPERLINK l bookmark295 o Current Document 3.1供水成本计算88 HYPERLINK l bookmark297 o Current Document 3.2水价测算8812.4经济分析评价及结论89大坝水库排灌干渠始于大坝水库,渠道全长11.49km,沿途经过腊子箸、田房、河对门、山脚底、代家冲、王家箸、郭家

24、湾后汇入大姚西河。目前灌区的水利工程仍以土质明渠为主,渠系水利用率低,且经几十年的运行,现已存在严重的淤积、塌岸现象;部份渠段,过水断面被挤占,严重影响输水渠道的正常运行。灌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日趋增大的趋势,与现状供水能力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更好地为灌区服务,本次对大坝排灌干渠进行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的采取工程措施。减少渠道渗漏量,增加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工程实施后,将对大姚县今后节水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灌区实际状况确定本期干支渠防渗工程的实施项目如下:此次计划对渠道尾段3.49km进行处理,里程8+00011

25、+490。大沟渠首设计流量17.21m7s,加大流量20.65m3/s,干渠控制灌溉面积0.32万亩,本期建设项目受益面积为0.25万亩,设计排水流量17.21-21.53m7s。按2011年8月份价格水平编制的大姚县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防渗工程总投资为520.0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383.12万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34.58万元,临时工程14.32万元,独立费用55.06万元,预备24.35万元。水土保持工程6.57万元。环境保护工程2.01万元。主体建筑工程量:土石方开挖15643m3,回填土石方7482m砌石方12865m3,佐281m3.主要材料用量:钢筋14.86t,水泥4439t,

26、汽油3.14t,炸药0.95t,块石15074m3,碎石5884m3,砂9613nl)施工总工时15.92万个。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可改善控制灌溉面积0.25万亩,项目区工程实施后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由现状的0.5左右提高到0.6,灌溉水利用系数将从现状的0.50提高到0.55;年节约水量38.24万淀;灌溉效益28.10万元。当社会折现率为7%时,经济净现值196.4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2.5%,经济效益费用比为L368。这些评价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说明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说明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项目的建设后在经济效益显著的同时可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整个灌区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示范

27、起到积极作用,为今后规模化推广应用积累宝贵的经验,使灌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由于灌水效率的提高使灌水高峰期争水灌溉等一系列民事纠纷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使得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效益,提高了农业高稳产能力,因此灌区干渠防渗加固工程的社会效益极为显著。1综合说明工程概况大坝水库概况大坝水库位于大姚县城西北约18km的西河支流鲁村河上游,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位于七街乡凉桥村,控制径流面积23km2,水库原设计总库容290.7万一,兴利库容258万能防洪库容25万加.2干渠工程概况大坝水库排灌干渠始于大坝水库,渠道全长IL49km,沿途经过腊子箸、田房、河对门、山脚底、代家

28、冲、王家箸、郭家湾后汇入大姚西河。目前灌区的水利工程仍以土质明渠为主,渠系水利用率低,且经几十年的运行,现已存在严重的淤积、塌岸现象;部份渠段,过水断面被挤占,严重影响输水渠道的正常运行。灌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日趋增大的趋势,与现状供水能力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渠系防渗工作,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使有限的可利用水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灌区内缺水问题,是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不仅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迫切的。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但目前灌区缺

29、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严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灌区地处滇中腹地,交通和地理位置优越,灌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加之灌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灌区年平均气温16.5,灌区日照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518h,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同时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达834.7mm,具有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灌区耕作历史悠久,土壤以水稻土、壤土为主,土壤肥力充足。从水土平衡的情况看,目前灌区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严重,灌区经济发展受水资源的严重制约。项目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要进一步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主要靠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干支渠防渗是进一步提高灌区项目区

30、农作物产量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有效方法。目前,灌区经济作物的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许多农民通过发展核桃、蔬菜等山区、半山区经济作物摆脱了贫困,通过干支渠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灌溉水的保证率,确保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措施,可减少水量耗损,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灌区缺水问题,促进灌区经济发展,因此,防渗是十分必要的。大坝排灌干渠因多年修缮投入不足,加之区内的渠系普遍不配套,骨干渠道为土渠,坍塌、淤积堵塞严重,加上土质疏松,输水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系数偏小,无效耗水大,有限的可供水量不能很好

31、地发挥作用,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进行干渠的防渗工作,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区缺水问题,是促进整个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不仅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迫切的。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项目区发展潜力巨大,复种指数和作物产量还可明显提高,防渗加固的经济效益显著由于灌区水利投入的不足,致使灌区目前灌排渠系配套差,缺水严重,作物单产低,灌区总产不高,目前灌区主要作物水稻单产为372kg/亩左右,通过灌区的建设,灌溉用水将得到保证,水稻单产可提高到550600kg/亩,复种指数亦由现状的179.5%提高到规划水平

32、年的188.6%,在粮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使灌区农民生活水平从保证温饱向小康水平发展,经济效益显著。从节水效益来看,通过干支渠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可以年节约水量38.24万m:/年,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节水效益十分显著。(2)项目区水源有一定保障,但水资源利用率低,通过防渗加固,巩固灌区配套成果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投资省见效快。(3)项目区防渗加固技术上没有大的难题,建设资金有保证,技术可行。(4)管理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建设管理和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群众节水意识普遍树立,地方积极性高涨。由此可见,灌区防渗不但是十分必要,同时也是确实可行的。水文分析表2.4大坝排

33、灌干渠各断区间洪水成果对比表项目2.0%3.33%5.0%10.0%20.0%参数移置法腊子箸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2.11.91.81.41.1洪量(万m3)4.03.53.22.62.0代家冲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7.36.55.94.73.4洪量(万m3)18.816.515.012.19.2山.脚底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8.57.66.95.53.9洪量(万m3)24.821.719.615.912.0参数查图法腊子箸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2.42.11.91.61.2洪量(万m3)4.43.93.52.82.2代家冲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8.2

34、7.26.55.23.9洪量(万m3)20.918.416.513.210.3山脚底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9.68.57.66.04.5洪量(万m3)27.524.221.617.313.4工程地质1.3.1干渠工程地质渠道工程区域构造运动控制了地貌的发展、外力地质作用装饰了地形地貌,二者综合形成了现代的地形地貌。该区地处金沙江水系,地壳运动以大面积持续上升缓慢,以剥蚀地形为主,切割不激烈。测区内发育的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以水系源头侵蚀、冲刷为主,地表水侵蚀、冲刷源头分水岭仍在进行,冲沟源头两岸陡坎峭壁发育,局部有坍塌、崩塌发生。在第四系的松散地层中冲沟发育,局部有坍塌,其它物理地质现象基

35、本不发育。1.3.2建筑材料砂石料的选用,在满足质量和数量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已有料场供料。经实地勘查,就本工程实据情况,砂料采用大姚龙街砂。可从县城购买,石料采用赵家店石料场购买。1.4工程任务和规模1.4.1背景、原则和依据2007年省委、省政府又作出重大决策,决定从今年开始连续四年每年增加10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2月16H,省政府第48次常务会强调指出,水利建设是云南发展最大的问题,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中最关键的是水,水是严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下大决心来抓。4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水利建设动员大会,把水利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面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加快发展已

36、经成为我省水利工作的主旋律,抓实做好“润滇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小(一)型水库工程、小(一)型及以上水库干支渠防渗工程“五件大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着力点。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及48次常务会议精神,认真负责地抓好前期工作,对每年新增10亿元用于“五件大事”的水利建设资金,做到既有四年总体规划,又有具体实施的年度计划;为此,云南省水利厅组织开展了云南省水库干支渠防渗工程“十一五”及远景规划,拟对我省小(一)型及其以上水库的0.3m3/s以上已建干支渠系进行防渗规划,达到合理利用资金,20072010年每年计划实施完成1000km干支渠防渗任务,节水增效

37、,缓解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目的。1.4.2设计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划区所在地属水资源缺乏地区,作物以水稻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在7095%之间,结合本灌区实际,灌溉保证率取P=75%.4.3工程任务此次计划对渠道尾段3.49km进行处理,里程8+00011+490。干渠渠首设计流量17.21m7s,干渠控制灌溉面积0.32万亩,本期建设项目受益面积为0.25万亩,设计流量17.2121.53m7s.工程布置和建筑物大坝水库排灌干渠工程渠道总长11.49km,此次计防渗渠段3.49km。渠道防渗加固工程基本沿原渠段线路布置,对于过水能力低、管理困难的渠段进行适

38、当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和浆砌石支砌和佐浇注,而控制工期关键在于浆砌石砌筑和混凝土浇筑。根据此项工程的工程量及工程布置特点,工期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首先安排水田、旱地渠段的施工,尽量避开大小春收割与栽插时节,最大限度降低临时征地补偿费用。因此计划总施工工期为6个月。总体要求渠道施工在旱季的一个用水低谷时段完成。工程占地本期项目实施干渠尾段3.49km,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万亩以上灌区干支渠岸顶宽度不应小于2.0m及设计断面统计,接合实际情况统计的干渠新增永久占地L59亩,其中水田0亩,旱地0.50亩,林地1.09亩。临时占地为

39、21.85亩,均为水田。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种种弊端如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工程失修,病险突出;水价偏低,良性的水价机制难以形成;经费短缺,经营困难等等问题长期存在,导致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效益衰减。不但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而且影响全镇乃至全县的经济发展。水管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不尽快从根本上解决,今后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的大批水利工程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水土保持设计编制大坝水库排灌干渠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以及其它有关法规文件的精神,正确

40、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开挖将对原地貌造成破坏,并且开挖产生的大量弃渣如果堆弃不当,将造成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影响区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因此,分析、预测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拟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总体设计中,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环境保护设计本工程环境保护的任务是通过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减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工程所需砂料、石料来自于外购,不设料场。弃渣置于渠道两岸,只要进行相应处理即可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投资概算按2011年8月份价

41、格水平编制的大姚县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防渗工程总投资为520.0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383.12万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34.58万元,临时工程14.32万元,独立费用55.06万元,预备24.35万元。水土保持工程6.57万元。环境保护工程2.01万元。经济评价从国民经济评价来看,用现行市场价计值计算,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2.50%,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is=7%时,为196.42万元,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is=8%时为1.368,大于1。这些评价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说明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通过以上的经济分析表明,该项目有显著的工程经济效益,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可行的。项目的

42、实施,可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对大坝水库排灌干渠进行防渗加固,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率,减少输水损失,节约了水量,并为沿线灌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有利条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速脱贫致富步伐,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2水文分析流域概况自然地理大坝水库位于大姚县城西北,属七街乡凉桥村,距大姚县城金碧镇18Km,流域重心为东径1011127,北纬254335,属金沙江水系,龙川江一级支流蜻蛉河支流西河支流鲁村河上游。径流面积23K/,主河道长7.91Km,流域平均坡降13.0%。流域最高峰海拔高程2200m,坝址海拔高程1950m。流域内植被良好。2.

43、1.2气候特征大坝水库排灌干渠径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受海拔高低差异性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暖干旱、秋凉湿润、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雨集中、干湿分明、降雨随高程增加而增加的立体气候特征。根据大姚县气象站(海拔高程1879m)多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6C,平均日照时数为2570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3.0C(1993年6月4日)极端最低气温-6.1C(1982年12月20日)。多年平均降水量793.1mm,年内分布不均,汛期510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1%,7、8月两个月占49.2%,枯季(11次年4月)占9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749.9mm(20cm)多年平

44、均相对湿度65%。多年平均风速3.5mm/s,主风向为西南和偏南风。年无霜期220天左右。3水文特征本流域径流主要靠降雨补给,径流与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一致,11月次年5月枯期径流只占年径流18%。流域受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北干冷气团控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暴雨多集中在68月份。暴雨历时短,为单点暴雨多发区。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产生,与暴雨相应,产生本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低槽、切变、冷锋低槽、冷锋切变、付高边缘。本区洪水多发生在降雨集中的78月份。洪水汇流时间短,峰型瘦,暴涨暴落,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洪水特征,洪水过程一般呈单峰型式。根据设计流域洪水特性,确定设计洪水历时为24h

45、。2.2基本资料2.2.1基本资料情况设计流域主要涉及大姚气象站资料,气象站的资料由县气象局负责观测、整编、审核。大姚气象站具有19592008年共50年降雨和最大1、6、24h短历时暴雨及最大一日暴雨量资料。2.2.2基本资料综合评价(1)可靠性分析大姚气象站具有19592008年共50年降水和最大1、6、24h短历时暴雨及最大一日暴雨量资料,其资料年限较长,均由专业人员观测,观测场地固定、四周开阔,仪器设备性能良好,降水过程控制完整;降水量随历时加长而增大合理,无异常现象,其资料成果由县气象部门观测、整编并由省气象部门审核,因此,大姚气象站资料系列基本可靠。(2)一致性分析大姚气象站历年降

46、雨系列受人为因素影响极小,具有随机特性,且各站均处于同L天气系统之下,其天气变化和降雨成因具有一致性,所以各站降雨资料满足一致性要求。(3)代表性分析大姚气象站具有19592008年连续50年的实测降雨资料。根据流域内各站降水量观测资料的实际选择系列较长精度较高的大姚气象站作为流域降雨系列代表性分析的代表站。大姚气象站有19592008年连续50年的实测短历时点暴雨资料,从该资料不难看出该站点暴雨系列已随机地分布有大暴雨(日降雨量大于100mm,如1978、1983年)、中等暴雨(日降雨量在50100mm之间,如1981、1998、2000年)和一般暴雨(日降雨量小于50mm,如1972、19

47、84、1992年等),充分说明在该系列中已包含有大、中、小暴雨量,该站实测点暴雨样本系列基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对大姚气象站19592008年实测年降水量资料系列分别近似做总体,用逆时序分析的方法,做降水系列的累进平均值、差积曲线、累进Cv值分析,见图2.2-1。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资料系列逆时序累进至1977年,其均值、Cv值均趋于稳定,接近长系列(19592008年)计算值,且具有较为完整的丰、平、枯周期,所以大姚气象站年降雨量系列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图2.2-1大姚县气象站年降水量系-0.220102000199019801970-0.2201020001990198019701960 年份(年

48、)19504 2 1 8 6 4 1 1O.O.O. (UX/1X)wa工)M 三 3综上所述,大姚气象站点暴雨及降雨量资料具有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满足本阶段使用要求。2.3设计洪水此次洪水计算主要是大坝水库排灌干渠干流腊子箸、代家冲和山脚底三个控制断面的设计洪水计算,即大坝水库排灌干渠与腊子箸交汇断面的设计洪水计算。即大步排灌干渠与腊子箸交汇断面、大步排灌干渠与代家冲交汇断面和大步排灌干渠与山脚底交汇断面的设计洪水计算。大坝水库排灌干渠上建有小(一)型水库大坝水库一座,总库容338万m3,考虑大坝水库滞洪削峰作用,其设计洪水采用洪水地区组成,即各断面设计洪水由大坝水库同频率洪水调洪下泄流量

49、与各区间同频率洪水组成。限资料条件,本次设计洪水计算采用暴雨途径推求。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邻近地区具有较长实测暴雨资料的站点是大姚气象站;大姚气象站距大坝水库排灌干渠水库直线距离15km,站点高程1879m,大坝水库坝址高程1920m,同为金沙江水系;大姚气象站与大坝水库直线距离较近,站点高程相差不大,因此选大姚气象站为参证站,移置该站长系列点暴雨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暴雨统计参数(该方法简称“暴雨移置法”);根据资料情况、山区河流洪水特性,暴雨统计参数可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简称“省暴雨图集”)中相应等值线图得(该方法简称“参数查图法”)。2.3.1暴雨洪水特性本流域径流主要靠降雨补给,径流与

50、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一致,11月次年5月枯期径流只占年径流18%。流域受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北干冷气团控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暴雨多集中在68月份。暴雨历时短,为单点暴雨多发区。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产生,与暴雨相应,产生本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低槽、切变、冷锋低槽、冷锋切变、付高边缘。本区洪水多发生在降雨集中的78月份。洪水汇流时间短,峰型瘦,暴涨暴落,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洪水特征,洪水过程-一般呈单峰型式。根据设计流域洪水特性,确定设计洪水历时为24h。2.3.2洪水重现期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表3.3.3、表3.3.4对灌排建筑物、灌溉渠道设计防洪标准的

51、划分要求,大坝水库排灌干渠属灌溉、治涝工程,排水流量大于10.0m:/s,工程等级4等,建筑物级别4级,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0年,干渠的衬砌标准为5年。2.3.3暴雨途径推求设计洪水一、暴雨统计参数分析由于大坝水库排灌干渠流域缺乏洪水观测资料,不能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故大坝水库排灌干渠设计洪水计算采用暴雨途径推求。暴雨统计参数可移置同流域的大姚气象站19592008年50年长系列短历时点暴雨并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得;也可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得。大坝水库排灌干渠邻近地区具有较长实测暴雨资料的站点是大姚气象站;大姚气象站距大坝水库排灌干渠水库直线距离15km,站点高程1879m,大坝水库坝址高程

52、1920m,同为金沙江水系;大姚气象站与大坝水库直线距离较近,站点高程相差不大,因此选大姚气象站为参证站,移置该站长系列点暴雨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暴雨统计参数,对大姚气象站(19592008年)50年长系列计算经验频率,矩法初估统计参数,按PIH型线型用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鉴于设计洪水主要考虑稀遇频率情况,适线时着重中上部点线配合最佳为原则来确定统计参数。结果如下表1.2.3-1和图1.2.3-1o由于大坝水库排灌干渠为无实测资料地域,流域中心处点暴雨统计参数查云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简称“省暴雨图集”)中相应等值线图得,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其点暴雨统计参数成果是可靠的。由表2.31可见,随历时

53、增长,暴雨量随之增大,符合暴雨基本现象;Cv值随历时增长而减少,符合当地暴雨特性;由以上图中亦可看出,随历时增长样本系列增大而合理,综合频率曲线分布协调,在使用范围内无交叉现象,保持合理间距,因而各频率曲线参数是合理可靠的。表2.3T点暴雨参数成果表项目lh6h24h均值Cv均值Cv均值Cv长系列点暴雨统计参数(19592008年)29.100.4447.200.4063.200.50大姚气象站查“省暴雨图集”暴雨统计参数32.000.4250.000.5070.000.42大坝水库腊子箸区间查“省暴雨图集”值31.000.4248.000.4870.000.47大坝水库代家冲区间查“省暴雨图

54、集”值31.000.4248.000.4870.000.47大坝水库山脚底区间查“省暴雨图集”值31.000.4248.000.4870.000.47大坝水库腊子箸区间移置大姚气象站值29.100.4447.200.4063.200.50大坝水库代家冲区间移置大姚气象站值29.100.4447.200.4063.200.50大坝水库山脚底区间移置大姚气象站值29.100.4447.200.4063.200.50图2.3-1大姚气象站点暴雨频率曲线(19592008)99.999.9999.999.99频率P(%)0.0001 0.0010.01 0.05 0.2 0.5 1 2 3 4 51

55、0 1 5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90 95 9799二、暴雨分区与产、汇流参数查“省手册”得:各区流域中心所在暴雨分区为第6区。产流分区为CQ=4,对应的参数分别为Wm=100mm,Wo=82mm,fc=l.8mm/h,R=10mmo汇流分区为FQ=4,对应的参数分别为:Cm=0.6,Cn=0.810三、设计洪水计算当各参数确定后,即可计算各断面设计洪水,其顺序依次为:按分区中的产流参数对设计暴雨过程进行产流计算(初损后损法),推求设计净雨过程及地下设计净雨量(亦称时段稳渗量);根据主净雨强度及流域特征值按分区综合设计流域单位线汇流参数经验公式计算水库以上流域汇流参

56、数n、k值;按纳须瞬时单位线数学表达式计算瞬时单位线u(t);根据流域面积及计算时段将瞬时单位线转换为时段单位线q(t);根据设计净雨过程及时段单位线计算地表设计径流过程;按概化三角形且峰值为地表径流终止点的处理方法计算地下设计径流过程;基流根据流域面积折算为一定常数。地表、地下和基流三部分线性迭加即为流域出口断面设计洪水过程,最后将洪水过程作滑动统计后求得出口断面设计洪水特征值(洪峰流量、24h洪量)。表2.3-2大坝排灌干渠暴雨移置法各断面洪水成果表项目2.0%3.33%5.0%10.0%20.0%腊子箸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2.11.91.81.41.1洪量(万m3)4.03.5

57、3.22.62.0代家冲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7.36.55.94.73.4洪量(万m3)18.816.515.012.19.2山脚底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8.57.66.95.53.9洪量(万m3)24.821.719.615.912.0表2.3-3大坝排灌干渠参数查图法各断面洪水成果表项目2.0%3.33%5.0%10.0%20.0%腊子箸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2.42.11.91.61.2洪量(万m3)4.43.93.52.82.2代家冲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8.27.26.55.23.9洪量(万m3)20.918.416.513.210.3山脚底与大坝水

58、库区间洪峰(m3/s)9.68.57.66.04.5洪量(万m3)27.524.221.617.313.42.4设计洪水成果选用根据资料条件,河道断面的设计洪水分别采用参数分析法、参数查图法两个途径估算,为便于分析比较,现将各方法计算结果汇列于下表表2.4大坝排灌干渠各断区间洪水成果对比表项目2.0%3.33%5.0%10.0%20.0%参数移置法腊子箸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2.11.91.81.41.1洪量(万m3)4.03.53.22.62.0代家冲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7.36.55.94.73.4洪量(万m3)18.816.515.012.19.2山脚底与大坝水库区间洪

59、峰(m3/s)8.57.66.95.53.9洪量(万m3)24.821.719.615.912.0参数查图腊子箸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2.42.11.91.61.2洪量(万m3)4.43.93.52.82.2表2.4大坝排灌干渠各断区间洪水成果对比表项目2.0%3.33%5.0%10.0%20.0%法代家冲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8.27.26.55.23.9洪量(万m3)20.918.416.513.210.3山脚底与大坝水库区间洪峰(m3/s)9.68.57.66.04.5洪量(万m3)27.524.221.617.313.4暴雨途径两种方法中,暴雨移置法以大姚气象站为参证站

60、,由于大姚气象站资料年限较长,为50年,满足规范要求,考虑水库流域与气象站的高程相差不大,移置大姚气象站实测资料并经频率分析计算所得的暴雨统计参数取值合理;但由于大姚气象站位于平坝区,点暴雨均值偏小,移置大姚气象站暴雨至大坝水库排灌干渠各断面,没有充分考虑面上情况;参数查图法,“省暴雨图集,资料年限到1998年,暴雨均值能反映流域实际情况,两种方法洪水成果的差异主要是点暴雨统计参数的差异造成的。综合比较暴雨移置法和参数查图法,“省暴雨图集”所使用的站点较多,站网密度较大,资料年限较长,参数计算精度和区域代表性较高,“省暴雨图集”等值线的分布编制符合自然地理特征,且考虑了特大暴雨资料对参数分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