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治理技术要求_第1页
小流域治理技术要求_第2页
小流域治理技术要求_第3页
小流域治理技术要求_第4页
小流域治理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小流域坡改梯形式主要采取土、石小流域治理技术要求、施工图纸根据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暂行规定)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水保2000187号印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GB/T15774199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的有关规定,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作业道路、要求如下。一、坡改梯工程坡改梯。坡改梯选在5D15、25D35的坡耕地进行,选择土质较好,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修筑;沿等高线布设,按

2、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设计;使坡改梯相对集中,和田、林、渠、路相结合,并合理布设作业道路和排灌系统。根据小流域内生产用地的划分和粮食生产状况,对部分地区规划为生产用地的5D15、25D35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按照就地取材、宜石则石、宜土则土的原则,以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为设计标准。1、埂坎型式的确定埂坡改梯。石坎坡改梯其稳定性和抗冲性比土埂要强,对高坎和防洪有利,且占耕地少,但造价高;土坎坡改梯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投资省,其埂坎能有效利用,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宜适用于土层较厚的坡耕地上。石坎坡改梯:砌筑埂坎的材料主要有条石、块石。本小流域选用毛石料砌筑地坎。石埂高度因地形条件而异,埂外

3、取30cm,埂高取60cm,一般不超过100cm,个别需超过的必须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同意后才能实施。石埂坡改梯布设在姚湾、象山两村坡度为5D15、25口35的坡耕地,面积15.4hm2,其石坎坡改梯断面设计图见31,、土坎坡改梯:为了降低造价,部分坡耕地采用土坎坡改梯,即用土填筑地坎,顶宽不小于0.3m,坡比大于1:0.3,坎高控制在1.0m以内。土坎坡改梯布设在焦湾、鱼洞、华丰、象山4村坡度为5D15的坡耕上。其断面设计详见土坎坡改梯断面设计图见32。2、土坎施工要求(1)清基干净,修成倒坡。在施工时沿田坎开挖线,按所修田坎的高度和宽度要求,将山坡上的表层土壤清理干净,使之出现底土

4、层,然后将埂坎整修成倒坡形式,倒坡平台一般宽0.5-0.8米。对松土层过厚、难以清到坚硬土层的基础处理,在适当加深的基础上,再进行夯实和其他加固处理。(2)生土筑坎,层层夯实。在侧坡平台基面上用新挖出的生土筑坎,不允许混入草根及杂物,分层填筑压(拍)实。一般每层填土10-15厘米,敲碎压实至7-12厘米左右。分层铺填、压实时,要求同步进行,直至修到坎顶。(3)扣土拍打,削坡成形。在田坎初步成形后,应对边缘部位进行拍打,使其紧密稳定,待全部拍打压实后,则需按田坎设计坡度削坡成形,使其符合设计要求。3、石坎施工要求(1)、清基。坎埂清基到石底或硬土层上,平台应成倒坡,对于基岩整体性较差,裂隙发育,

5、岩层表面倾角较大,风化强烈的石基基础,要尽可能清除或作适当处理。(2)垒砌石块。不同石料,采用不同的砌筑方式。一般砌块石要选择平整的大石块砌在底层和外侧,上层压住下层石缝,缝错开并用小石块嵌紧;条石砌筑时大石砌下、小石砌上、天地石缝错开、每轮通线、座检平、上下粘口、丁顺相间、嵌实咬紧、不塞不垫,确保稳固,一劳永逸。(3)坎后填膛与修平田面。两道工序结合进行,在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修平田面过程中,将夹在土内的石块、石砾拾起,分层堆放在石坎后,形成一个三角形断面对石坎的支撑;堆石块、石砾的顺序是:从下向上,先堆大块,后堆小块。然后填土进行田面平整;通过坎后填膛,要求平整后的田面30-50厘米深以内没

6、有石块、石砾,以利耕作。、坡面水系设计1、蓄水池设计小流域拟建设蓄水池1口,布设在坡面水汇流的低凹处,并与引水渠、排水沟、沉沙凼形成水系网络,设计时以满足农、林用水和牲畜饮水需要为依据,设计布设中应尽量考虑少占耕地,来水充足,蓄引方便,造价低,基础稳固等条件。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3-1996和10年M水泥砂浆砌7.5采用C混凝土衬砌护底,厚度一般为1512cm左右,特殊情况取GB/T16453.41996的规定,结合小流域降雨的实际情况,以一遇24小时暴雨量为设计标准。1)断面设计:蓄水池断面采用圆形,由于圆形受力条件好、稳定性高,因此小流域内蓄水池断面宜采用圆形池

7、。池壁采用砖,M水泥砂浆抹面,池壁衬砌后应分层回填土,并夯实。池底104.5cm处,不能直接设在池底,否则泥沙淤积易堵塞管口,放水时水流经消力池进入15cm。(2)放水设备建于缓坡上的蓄水池,一般是在临坡一侧埋放放水管道取水。管道进口离地底的距离,常臵于离池底灌溉渠道。(3)附属设施为了便于人工挑水和安全,池内须设梯步。梯步出口应尽量靠近路边。为了不降低池内蓄水量,梯步沿池壁而下,梯步踏板两端采用12cm砖砌体支撑,中间空出。砌体外则采用M水泥砂10浆抹面,厚度不低于2cm。梯步宽度为1.2m。蓄水池的引水、排洪渠,见排灌沟渠设计。为了安全起见,蓄水池须做栏杆,栏杆材料采用机砖砌筑,10(1)

8、、断面设计:结合长滩河实际,布设排灌沟渠6.73km,采砌成花砖栏杆,高度为60cm,采用M水泥砂浆砌筑花砖,7.5砂浆抹面,并在其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文字,如“水深危险,注M意安全”,蓄水池断面设计见图33。环池路,又名保护带,主要对池体进行保护隔离,同时便于池体安全检查行走和村民生产是行走。本次设计,环池路采用C现浇砼护面,设计宽度40cm,厚度10cm。15(4)施工要求根据规划位臵和设计的尺寸进行开挖,及时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开挖尺寸是否预留衬砌位臵。池底应作好防渗处理和清基夯实,然后进行衬砌。衬砌砼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出现,否则要用水泥砂浆抹面,防止渗漏发生。M102、

9、排灌沟渠设计原则上,坡面排灌沟渠工程应与蓄水池、沉沙凼、坡改梯、作业道路工程同时设计,并以沟渠、道路为骨架,形成完整的防御和利用体系。因地制宜确定排灌沟渠的规格和数量,并按高水高排高用,中水中排中用,低水低排低用的原则进行设计。排灌沟渠应尽量避开滑坡体,危岩等地质地貌差的区域,本着节约用地,交叉建筑物尽量少设。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排水引水工程中规定防御暴雨的标准,按GB/T16453.4-1996的规定,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C砼防150.12m),以尽量少M10150cmDc、进水d、按照规划用矩形断面,规格为宽0.3m,DOO0.4m;排灌沟渠衬砌采用渗渠底(厚度0

10、.1m),M水泥砂浆砌砖防渗边墙(厚度7.5M水泥砂浆抹面。具体设计见图3-410(2)、施工要求:沟渠要布设在地质较好的地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线施工,沿施工线进行挖沟和筑埂;交接处和跌水处作好防冲处理;沟渠开挖结束后一定要进行防渗处理,再作砖砌墙,再进行混凝土打底,并注意养护。3、沉沙凼设计沉沙凼选择在地边,地块连接处和排水沟渠的内部,占耕地为原则。在进入蓄水工程前修建在陡槽末端,跌水下方,沟渠拐弯处修建沉沙凼。沉沙凼设计为长方形,该项目设计沉沙凼11个。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进行设计。(1)、断面设计根据地形,沉沙凼可修建成圆形、矩形等形状,本小流域采用矩形断面,采用C砼防渗池底

11、,M水泥沙浆砌砖防渗边墙,157.5水泥砂浆抹面。沉沙凼的形状大小视其来水量的大小来确定,取100cmD100cm。(2)、施工要求:a、沉沙凼的施工以开挖土、石方为主,避不开填方时必须用石料或砖衬砌。b、沉沙凼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开挖放线布臵时不要在一条直线上,其断面尺寸应相同。口与出水口高程一致或出水口的高程略低于进水口。土易于透水;路面中间略高于两侧,便于排水。雨后要及时清淤整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开挖,及时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开挖尺寸是否预留衬砌位臵。三、作业道路1、设计原则土易于透水;路面中间略高于两侧,便于排水。雨后要及时清淤整修。土易于透水;路面中间略高于两侧,便于排水。雨后要及时清淤整修。因地制宜与坡面水系、排灌沟渠及石埂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土易于透水;路面中间略高于两侧,便于排水。雨后要及时清淤整修。土易于透水;路面中间略高于两侧,便于排水。雨后要及时清淤整修。设计,防止冲刷,保证道路完整、畅通。布局合理,有利生产,方便耕作和运输,提高劳动生产率。占地少节约用地,便于与外界联系。尽可能避开大挖大填,减少交叉建筑物,降低工程造价。2、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土易于透水;路面中间略高于两侧,便于排水。雨后要及时清淤整修。3、工程设计路总长本小流域设计道路路面宽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