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1页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2页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3页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4页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29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镒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 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 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故常加以测定。一、原理过氧化氢酶(catalase )属于血红蛋白酶,含 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 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可根 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在反应 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 应后,用标准高镒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 氧化氢。即可求生消耗的 H2O2的量。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2、一)材料:小麦叶片(二)仪器设备:1.研钵;2.三角瓶;3.酸式滴定 管;4.恒温水浴;5.容量瓶。(三)试剂:1. 10%H2SO4; 2. 0.2 mol/L pH7.8 磷酸 缓冲液;3. 0.1mol/L 高镒酸钾标准液称:取 KMnO4(AR 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储水配制成 1000ml,再用0.1mol/L 草酸溶液标定;4. 0.1mol/L H2O2 市售 30%H2O次约等于 17.6mol/L ,取 30%H2O27夜 5.68ml ,稀释至 1000ml,用标 准0.1mol/L KMnO4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5.0.1mol/L 草酸:称取优级纯

3、H2C2O4.2H2OI2.607g ,用蒸播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 o三、实验步骤(一)酶液提取:取小麦叶片2.5g加入pH7.8的磷酸缓冲溶液少量,研磨成匀浆,转移至 25ml容量瓶中,用该 缓冲液冲洗研钵,并将冲洗液转至容量瓶中,用同一缓冲液 定容,4000rpm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的粗提 液。(二)取50ml三角瓶4个(两个测定,另两个为对照), 测定瓶加入酶液2.5ml ,对照加煮死酶液 2.5ml ,再力口入2.5ml 0.1mol/L H2O2同时计时,于30c恒温水浴中保温 10min, 立即加入 10%H2SO42.5mJ用0.1mol/L KMnO4

4、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现粉红色(在 30min内不消失)为终点。四、结果计算酶活性用每g鲜重样品1min内分解H2O2的mg数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H2O2mg/g/min) = (A B) x VT/(W x VSX 1.7 x t)式中:A对照KMnO4W定ml数;B酶反应后KMnO4商定 ml数;VT提取酶液总量(ml);VS反应时所用酶液量(ml); W羊品鲜重(g); t反应时 间(min);1.71ml0.1mol/L KMnO4 相当于 1.7mgH2O2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在植物体中,黄素氧化酶类的代谢产物常包含H2OZ如光呼吸中的乙醇酸氧化酶、呼吸作用中的葡萄糖氧化酶、氨基酸氧化

5、酶、醛氧化酶等。H2O2的积累可导致破坏性的氧化作用,而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则可以清除H2O2 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活性氧清除系统之一。其活性还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密切关系,本实验利用高镒酸钾 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一、原理:过氧化氢酶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H2O2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R(Fe+2) + H2O2=R(Fe+3OH-)2R(Fe+3OH-)2 + H2O2=R(Fe+2)2+ 2H2a O2合并上式:2H2O2=2H2O O2据此,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 力大小。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

6、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镒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氧化氢。5H2O2+ 2KMnO务 4H2SOQ 5O2+ 2KHSO4+ 8H2O+ 2MnSO4即可求生消耗的H2O2量。二、仪器和用具:研钵、三角瓶50cm3X 4、铁架、酸式滴定管、恒温水浴、容量瓶三、试剂:10%H2SO4 0.2mol/l 磷酸缓冲液 pH7.8 ;0.1mol/l高镒酸钾标准液:3.1605gKMnO4 (AR) 用新 煮沸的蒸储水配制成1000ml,用0.1mol/l的草酸溶液标定;0.1mol/l H2O2 : 市售 30%H2O狄约等于 17.6mol/l , 取30%H2

7、O2溶液5.68ml稀释至1000ml,用标准0.1mol/l KMnO给液(在酸性条件下) 进行标定。四、方法:.酶液提取:取小麦叶片2.5g加入pH7.8的磷酸缓冲液少量,研磨成匀浆,转移至 25ml容量瓶中,将研钵冲洗干净,冲洗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用同一缓冲液定容,4000rpm离心,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取50ml三角瓶4个(两个测定两个对照),测定加入酶液2.5ml ,对照为煮死酶液.5ml; 再加入 2.5ml 0.1mol/l H2O2 ,同时计时间, 于30 c恒温水浴中保温10分钟,立即加入 10%H2SO4 2.5ml。.用0.1mol/l KMnO标准溶3滴定 H

8、2O2至生现粉红 色(在30分钟内不消失)为终点。.结果计算:酶活性用每克鲜重样品在10分钟内分解H2O2的毫克数表示:(A-B)*Vt/V1*1.7酶活(酶分解的 H2O2 mg/g 鲜重)=W式中:A-对照用 KMnO4 ml数 B -酶反应后KMnO4定ml数V t-酶液总量ml V 1-反应所用酶液量 mlW 样品鲜重(g)-1ml 0.1mol/l KMnO4相当于 1.7mg H2O2注意.所用KMnO4容液及H2O2溶液使用前要经过标 定,0.1mol/l H2O2 要新配制。实验48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 它与呼吸作用、

9、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 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映莫一时期植物体内代谢的变化。一、原理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 470 nm处有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 470 nm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 物酶活性。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马铃薯块茎。(二)试剂. 100 mmol / L磷酸缓冲液pH6.0 (见附录)。.反应混合液:100 mmol / L磷酸缓冲液(pH6.0 )50 mL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 28以l ,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

10、,加入30 %过氧化氢19以l ,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三)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研钵,恒温水浴锅,100 mL容量瓶,吸管,离心机。三、实验步骤.称取植物材料1g ,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以 4000 r / min离心15min,上清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残渣再用5 mL磷 酸缓冲液提取一次,上清液并入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贮于低温下备用。.取光径1 cm 比色杯2只,于1只中加入反应混 合液3 mL和磷酸缓冲液1mL,作为对照,另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3 mL和上述酶液1mL (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

11、nm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读数 一次。四、结果计算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AA 470/min , g (鲜重)表示之。也可以用每 min内A 470变化0.01 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 u )表7K 0过氧化物酶活性u/( g min )=式中:A A 470 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W 一一植物鲜重,g。T 提取酶液总体积,mL os 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 ,mL omin蒲圻贝母 Fritillaria puqiensis G.D.Yu et G.Y.Chen 是贝母属中一新种,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含量较高,止咳效果 显著1, 2o其中的蒲贝酮碱的效果与可待因相似,且无

12、成瘾性,已被国家新药办立项进行一类新药开发。但由于蒲 圻贝母以野生为主,连年的采挖已使其资源逐渐枯竭,难以 为新药开发提供资源保证,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组织培养。 蒲圻贝母鳞茎切块培养 22d左右,可直接从切片边缘长生多 个小鳞茎,以后小鳞茎逐渐长大。 为了探讨鳞茎发生的机理, 并为研究提高组培贝母鳞茎的生长率,诱发多鳞茎形成的方 法,我们在培养的不同时期取材,对鳞茎形成过程中的可溶 性蛋白,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变化进行了分析。1材料和方法材料蒲圻贝母F.puqiensis 取自湖北省蒲圻市,经中国药科 大学生药教研室李萍博士鉴定。新鲜的蒲圻贝母鳞茎在流水下冲洗 3h, 0.1%氯化汞表

13、面 消毒20min ,无菌水冲洗 5次,切成 0.5cm x 0.5cm x 0.2cm 的小块接种于 MS附加BA 2mg/L-1 , IAA 1mg/L-1 的培养基 上,在25c黑暗条件下培养,获得无菌材料。分别在培养的 不同时间取材,并以未进行培养的新鲜贝母鳞茎为对照,进 行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方法试剂的配制与凝胶的制备:参考文献:3的方法。分离胶浓度为 7.5%,间隔胶浓度为2.5%。样品制备:称取新鲜的贝母鳞茎 1g,在低温冰箱 内放置1h后,加少许石英砂,加 3ml提取缓冲液(0.1mol/L pH 8.0 的 Tris-HCl 缓冲液,其中含 0.5mo

14、l/L 蔗糖,0.06mol/L 抗坏血酸,0.006mol/L 半胱氨酸),在低温下研磨后离心 20min, 5000r/min ,取上清液置-20 C下保存。电泳: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加入 澳酚蓝作为指示染料。稳定电流强度为1224mA可溶性蛋白的点样量为50以l ,用含0.05%考马斯亮蓝的12.5%三氯乙 酸溶液染色4ho过氧化物同工酶的点样量为30以l ,用抗坏血酸-联苯胺染液染色,具组成为抗坏血酸70.4mg,联苯胺储存液20ml(2g联苯胺溶于18ml文火加热的冰醋酸中,再 加水72ml) , 0.6%过氧化氢20ml,水60ml。酯酶同工酶的点 样量为50以l ,按

15、薛应龙:4方法,即凝胶在0.2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1)预浸10min,然后移入含有7%昔酸 -a-蔡酯的丙酮溶液0.5ml ,坚牢蓝 12.5mg, 0.2mol/LTris-HCl 缓冲液(pH 7.1)1ml ,水 23.4ml的染色液中染色 1030min,棕红色的同工酶谱带即呈现。2结果与分析按谱带颜色的深浅程度将其划分为重带、次重带、轻带,并按迁移率的大小划分为3个区,Rf在0.10.3为慢速区(A),在0.40.6为中速区(B),在0.70.9为快速区(C)篇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次11农学一班 组别XX30010110题目

16、影响 酶促反应的因素 姓名 梁志雄日期【实验原理】1、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作为催化剂,与一般的有机和 无机的催化剂相比较,有其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特异性。酶 促反应的速度要比一般的催化剂催化的反应速度要快得多, 本实验比较生马铃薯糜(含活泼过氧化氢)、熟马铃薯糜(已 将过氧化氢钝化)、铁粉对于这个反应的催化效果,放生的 氧气气泡越多,反应速度越快。酶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其催化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 化一个反应或者是一类反应。本实验分别研究淀粉酶和蔗糖 酶的专一性。根据蔗糖酶和淀粉酶催化的反应方程式可知, 反应生成的单糖都是还原糖,利用还原糖与本乃狄试剂试剂 中的铜离子反应,生成转红丝的Cu2O沉

17、淀,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反应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来判断是否有产物还原糖 生成,从而确定莫种底物的存在是否有酶促反应的发生。在3中不同的pH条件下,比较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能力的大小,反应后加碘液,蓝色越深,证明淀粉残留越多, 该反应的酶活性越低。蓝色越浅,淀粉残留越少,该反应的 酶活性越高。4、5、在0C、37C、70 C 3个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催化反应 后淀粉的残余情况,加碘液后蓝色越深,残余淀粉越多,该 反应酶活性越低。能够使酶促反应速度升高的化学物质称为激活剂。能够 使酶促放映速度下降的化学放映物质称为抑制剂。本实验在 淀粉酶催化的反应系统中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和CuSO4比较反应后淀粉

18、的残余量。蓝色越深,酶活性越低,蓝色越 浅,酶活性越高。【实验材料和试剂】马铃薯块茎处理、淀粉酶、1%1粉溶液、蔗糖酶粗酶液、 本乃狄试剂、碘液、2%氧化氢溶液、2姆糖溶液、缓冲液、 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1、配制适宜浓度的唾液淀粉酶溶液2、酶催化的高效性实验,取四支试管,编号 14,按照 表1加入过氧化钠和各种催化物质,立即观察各管气泡由 现的情况,在下表中填入数据2、酶催化的专一性实验,取试管 6支,编号16,按照 表2的顺序加入试剂,并进行保温处理,处理后将各管的颜色变化记录在表2中,把颜色变化填入表 2中表2酶催化 的专一性实验3、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 取试管3支,

19、编号13, 按照表3的顺序加进相应的试剂和保温处理,最后加入碘液 观察各个试管颜色的变化4、温度对于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取试管3支,编号13,按照表4的顺序加入相应的试剂和保温处理,最后 加入碘液后观察各管颜色的变化表4温度对于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5、酶的激活与抑制剂实验,去试管 3支,编号13,按 照表5的顺序加入试剂和保温处理,观察各试管中颜色变化【实验记录】 记录情况在表格中【实验结论】上述的5个实验,探究了酶的高效性、专一性,还有温 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于酶活性的影响,从实验现象可 以知道,酶作为催化剂,与一般的有机和无机催化剂相比较, 催化能力较强,一种酶只能催化一个或者是一类反应

20、,酶具 有高度的特异性,由于酶的结构关系,酶只有在最适宜温度 和pH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作用,该温度称为最 适温度,该pH称为最适pH,最后一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激 活剂可以提高酶促反应的速度,而抑制剂即可以使酶促反应 的速度下降,利用这两种物质,在工业生产中,就可以根据 生产的要求适当控制酶反应的速度。篇三:实验2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2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镒酸钾滴定法)一、实验目的熟悉用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过氧化氢酶(catalase )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 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 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 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镒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 余的过氧化氢。即可求生消耗的 H2O2的量。5H2O2+2KMnO4+4H2SO4 = 5O2+2KHSO4+8H2O+2MnSO4三、实验器材1材料:植物叶片2仪器设备:研钵; 酸式滴定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