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2000字_第1页
《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2000字_第2页
《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2000字_第3页
《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2000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幻想即现实读书笔记2000字梦想即现实读书笔记20XX字假如不是王子君战友的赠予,我大约不会看这本书。今年过年时,王子君向我推举几本书,我说:“有没有你看过的,感觉不错的,书里有你的勾画点评就更好了”。她说回去找一下。几天后,她把整理好的书邮过来了。收到后,发现这几本书看起来像盗版的,字迹不清,封面上有很多水印,好像被雨淋过。书放在客厅的沙发上始终没看。前几天出差去北京,我拿起其中的一本梦想即现实放进包里。真正开头看这本书是在返程路上。那时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好。整本书是由一系列短文组成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两个真实案例和对心理学的思索。许多文章看完后都引起了我的沉思。文中语句的描述精准之极,经常让我

2、惊叹太他妈精确了。在一篇文章讲解并描述,一个女孩是被姥姥姥爷养大的,每周她的父母接她回家两三次,所以她经常混淆谁是她的父母。这里用了混淆一词。我们四周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和孩子分开一段时间,孩子不认识他的父母,或者怯生生的。有时是孩子忘了父母的样子,有时是混淆了。在“唯有暖和御风寒”一篇里,严肃的驳斥了忠言逆耳这句话。对于许多人中国人,这句话从小就像被真理一样灌输到脑子里,几乎成为我们脑神经回路的一部分,经常打着忠言的幌子对他人发动一次次着攻击。逆言的后面是一个人要实施掌握,是对不满的一种发泄。即便刨除心理学的因素,说话是为了说服,假如你的逆言毫无效果,那么逆言还有什么用呢?文末说:以逆言处世的

3、人,境况肯定不怎么样。书里还提到,人的底色是什么?这是个很好玩的问题,前天的饭桌上,一位老兄还在津津乐道的谈起当年他的上级点评他们的故事。这位老兄看我说“比方这位,死老倔的”。这是别人对我的评价,不管认不认可,别人眼中我肯定存在倔强,固执的成分。一个人的底色是由他成长的环境确定的,大多数人的成长环境就是他的原生家庭。人要认清自己的底色,现实清晰了才好进步,那么,看看你四周人的底色是什么呢。看清他人底色才好相处,或者确定相不相处。这本书属于看着很爽很嗨的书,书还没看完我就确定写书评。看的太嗨也让我警觉,会不会里面有套路的成分,这是心理学家写的东西啊。这本书戳中我的是,语言描述的精确到位。他把我们

4、冗杂的心情用语言精确的表达出来。就像李笑来说的,意料之中情理之中。没说出来时,我们不明白那是什么,说出来的瞬间让人恍然大悟。从产品的角度来说,一本让人很爽的书,也满意了人们的某种心情,满意人们的爽点。这本书就是说出了原来我说不出来的感觉和心情。书中的一篇篇文章就像一枚枚炸弹,不断的对我轰炸,最终炸开了我的防护层,让我对这本书放开了心扉。我在书里做了许多划线、评语,看书时我不断发出惊叹。读后感心理学家就这么厉害,仅凭文字就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同时我也捕获到这位的一点东西,很喜爱喝酒尤其是好白酒,书里几次提到酒,一次是茅台,一次是剑南春。所以当你找询问时,可以顺便带瓶好酒,他会毫不客气的收下。如今

5、还没有提到本书的,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心理询问师曾奇峰。这本书的思想和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专栏一脉相承,有了武志红心理学专栏的基础和观念的认同,读起来比拟轻松。写书的动身点就是写给平民的书。这本书的豆瓣评分8.4分,399人评价。这算是高分了,评价人数上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毕竟相比那些名声在外的著作,这类书盛行度不高,不易被看见。假如用公众号的标准来评判,那么书里充满了10万加的文章。这本书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索。文章带给人的愉快也给我们写作提供了启示和典范。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你好好读的书,而且读的不要太快,由于你必定要面对许多思索。后记:原来应当第二天写读后感,结果第二天手受伤,入院治疗。开

6、头找班长请假,但我想到写作不能断,断了再接还是需要时间的,就用印象笔记写出来。入院时,大夫看我一个人来的,很是好奇,想八卦一下,我意识到了这点,还是守住了爱护层,太苦痛了,还是别说了。20XX年4月18日,骨科医院A座,1527病房。后后记:昨天将书全部看完,最终一篇的读者问答也给我很大惊喜。一、每个人都是看他想看的东西。所以,当看到你反感的东西时,千万别走开,停下来认真想想,你反感的究竟是什么?你的反感很可能是命运所在。二、有读者问,为什么学了许多心理学学问,但是感觉和人还是很隔膜?这有点像近年来很盛行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懂这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曾老师答复,那些心理学的道理在你和他人之间形成可了一道墙壁,将你们隔开。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我在书上画了一个竖线,在线上写下“道理”二字,左边是我,右边是他人。心理学的道理将我和他人隔开了。最近一年来,我始终学习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专栏。我用学到的学问分析他人的行为和动机,这些分析里会有高傲、偏见和我心情的投射,这些道理给我建立了一堵墙,这堵墙爱护了我的自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