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安全生产管理与实务_第1页
电信安全生产管理与实务_第2页
电信安全生产管理与实务_第3页
电信安全生产管理与实务_第4页
电信安全生产管理与实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信安全生产管理与实务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论第一节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第二节安全生产的方针及任务第三节安全生产的内容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第三节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第四节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第五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第六节事故报告与处理第七节管理原则和原理第八节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第九节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第三章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及主要危险源第一节电信安全技术概述第二节电信生产与安全特点第三节电信生产流程第四节电信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第五节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第四章电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信线路作业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及案例分析第三节电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第五章电信机房作业安全技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信机房作业中常见的事故类型第三节电信机房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第四节电信机房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第五节事故发生后的自救与逃生第六章道路交通安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道路交通安全要素及特征第三节机动车辆驾驶技术第四节电信机动车辆及驾驶员安全管理第七章企业安全文化第一节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内涵第二节安全文化背景及展望第三节安全文化的作用及其重要性第四节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第五节安全文化建设途径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论安全生产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节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一、安全生产概念安全,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比如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道路交通中的人身和车辆安全等等。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简言之就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工作。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电信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通信中断,将造成社会和人民生活秩序的混乱以及国民经济的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电信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然要讲求经济效益。如果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搞不好,就会导致成本上升,效益降低。可见,搞好安全生产是电信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要条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使之有健康的身体,以充沛的精力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反之,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可见,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第二节安全生产方针及任务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它是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围绕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国家一项基本政策。这一方针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要求。认真贯彻这一方针,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促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第一,是说明人与物、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的关系;预防为主,是说明安全工作中防与救、事前防范与事后处理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防范胜于救灾的指导思想。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的一条普遍规律。安全第一与预防为主又是互相联系的。安全第一,指出了安全工作的方向、目标,而预防为主,则是实现这一方向、目标的有效途径,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建国初期,国家推行了安全生产的措施,使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减少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但是,当时的私营企业里,有的资本家只顾自己赚钱,不管员工的安全健康;在国营企业里,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有的人受旧思想的影响,重视机器不重视人,存在着只抓生产、不管安全的现象,没有积极改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劣生产条件和劳动环境,所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还相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1952年,毛泽东主席对劳动部的工作报告批示中指出:“在实现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员工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在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会议上,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安全生产方针,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必须把关心生产和关心员工统一起来,同时还规定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而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井邑煤矿时指示:“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I960年,当我国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在触礁沉没后,周恩来总理对当时的交通部长说:“你们搞航运的,也需要安全第一。”后来“安全第一”写入了我们党和政府的许多文件里,国务院在[1983]85号《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1987年1月26日,国家劳动人事部在杭州召开会议,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可见,安全生产方针是在发展中提出,经过反复实践,最终确定下来,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二、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劳动者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劳动条件,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节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奖励与处罚等。二、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伤害预防;车辆伤害预防;电气伤害预防;火灾预防;有毒有害气体预防;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伤害的预防;化学性灼伤、烫伤的防护;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检测装置的设置等。三、劳动卫生。主要是防止职业病、职业中毒和物理伤害,确保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例如:低温、高温等异常条件下作业健康的防护;高频、微波、紫外线等放射线物质对员工健康危害的防护;静电危害与预防;预防控制噪音对员工听觉系统的危害;防止强光和照明不足对员工视觉的危害。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主要是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的规定;执行国家有关年度休假和探亲假规定;严格限制加班加点等。五、女工及未成年工保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女工保护法规;对女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实行特殊保护;严禁未满16周岁的人员从事生产工作;严禁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员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和有害健康的工作。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法律法规(一)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规,制定该法的目的是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以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法包含以下内容: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加以规范;明确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对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强化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等。该法于2002年6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二)劳动法《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部劳动法典,在完成劳动人格、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确认了劳动者所应享有的劳动保护权、休息权及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并为这些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劳动法》法于1994年7月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三)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工伤待遇标准,并明确了用人单位、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医疗机构等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和多种监督形式,切实维护和保障员工基本权益。条例还体现了无责任补偿的原则,对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无论其在事故中有没有责任,都应依法得到补偿。该条例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这说明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各行各业的临时工、农民工和合同工正式确认为从业人员的一部分,同样享受工伤保险。为了使《工伤保险条例》更具操作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随后发布《工伤认定办法》、《因工死亡员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条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经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令第375号),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四)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有关道路交通的法律。该法对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等作出了规定。与以往的道路交通法规比较起来,这部法律其中的很多内容更贴近民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道路交通安全法》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于2004年5月1日施行。(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是指导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搞好安全生产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我国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举措。它在科学分析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确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三是出台了一系列过硬的政策措施。四是突出了企业的责任主体作用,强调要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五是对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六是强调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于2004年1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二、中国电信集团安全生产规定(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国电信集团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是中国电信集团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基本规定。内容涉及各级安全生产机构和安全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员工的教育与培训、监督检查、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各类设备的安全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处置、通信线路的安全作业、驾驶员的安全管理、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治疗、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等。(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办法《中国电信集团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办法》是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补充。它明确了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内容,对消除企业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各类事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三)员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暂行办法《中国电信集团员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暂行办法》是对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原因所导致的伤亡事故进行登记、统计、调查、报告和处理的一种制度。旨在分析和研究伤亡事故的原因和规律,发现和解决生产管理上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四)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暂行规定《中国电信集团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暂行规定》对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和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对防护用品的质量标准及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五)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办法《中国电信集团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办法》对各级领导、职能部门、班组长(项目经理)乃至每位员工的责任和职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就事故发生后对主要负责人、职能部门管理机构、班组长(项目经理)及员工的责任追究及处罚作出具体的规定。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有效地减少伤亡事故发生。(六)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的暂行规定《中国电信集团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的暂行规定》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旨在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使从业人员免遭职业病的危害,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这和以往的体制有了相当大的区别,这一新的格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既反映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体现出《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一、政府统一领导是指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统一要求。无论何种所有制形式或经营方式的生产经营单位,政府对其安全生产的要求都是相同的,无一例外,都必须保障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物质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二、部门依法监管是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督管理和某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在当前大部分专业部委撤销、政企脱钩、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下放地方的新形势下,显然“行业管理”的提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在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方面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三、企业全面负责首先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政府简政放权、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扩大的必然结果,因此,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突出强调了企业的责任。企业负责的另一个方面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团体,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或经济责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事故责任者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或行政的、经济的惩处。四、社会监督支持是指要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除群众监督外,还包括各个层次、各种方式的监督,既有行政手段又有法律手段、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等等方面的监督。几个层面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体系,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第三节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必须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各项工作能够分配给各个部门和成员,使他们形成一个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作的统一整体。组织机构是发挥管理功能实现管理目标的工具。成功的组织机构设置会帮助企业顺利实现安全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形成整体力量的汇聚放大,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卓有成效。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对于组织机构的设置,《安全生产法》有明确的规定:“……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安全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是根据规模及行业危险性决定的。企业规模越大,组织机构层次越多,机构和人员分工也就越细。反之,企业规模越小,组织机构层次就越少,管理人员负责的工作范围也就越广。因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整体组织机构的一个部分,所以其层次不宜过多。对于大型企业,其安全管理机构相对健全。如中国电信集团,由于企业规模较大,因此需要一个组织层次较多、功能完备的安全管理机构,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分工明确,按专业实施精确化管理。一、安全生产委员会电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涉及企业内各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管理与各部门业务交叉较多,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统一协调各个部门工作的非常设机构一一安全生产委员会。企业行政最高管理者或由其授权的安全管理者代表担任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安全生产委员会是由企业行政最高管理者(或由其授权的安全管理者代表)和综合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保卫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及工会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任务是:全面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定期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上的问题;发布指令性的职业安全卫生措施和计划。二、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办公室的任务是:(-)负责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的组织协调、检查与考核工作;(二)负责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所涉及的单位实施定期检查和监督;(三)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的要求;(四)负责安全生产评估活动的实施;(五)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与部分支持性文件的组织编写、评审和颁布;(六)主管安全生产的信息交流;(七)负责安全生产管理运行中出现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并对各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运行效果进行考核;(八)负责各类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三、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一)省公司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二)本地网分公司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三)本地网县分公司配置专(兼)职安全员;(四)部室配置兼职安全员;(五)班组配置兼职安全员。(六)车辆管理部门应配置交通安全员或车辆安全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和车辆安全技术人员应相对固定。安全管理人员和车辆安全技术人员应相对固定。第四节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首先在于提高经营管理者及员工做好安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其次,是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一、安全生产教育特点和作用据权威机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表明,90%的事故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这说明了人的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是企业实现生产安全的关键所在。安全生产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向员工灌输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等安全知识,使员工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安全,在行动上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劳动纪律,按章操作,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实现生产安全。(一)安全生产教育特点1、长期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经营环境和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员工的新老交替,以及员工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等,决定了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2、广泛性。企业的员工,在各自生产岗位上,由于人、机、环境的不匹配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对每位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要做到因人施教和因岗施教。3、专业性。安全生产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有自己的理论基础,独特的内容和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方式。4、时效性。当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出台时,应及时开展教育活动,使全体员工领会精神并贯彻落实。(二)安全教育的作用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而进行的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1、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所谓安全意识就是安全生产重要性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程度。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的,研究证明,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与事故发生概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安全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能使员工对安全生产有正确的认识,增加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最终达到“我会安全”,珍惜生命,关注安全,成为员工在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共同安全价值观。2、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要防止伤亡事故发生,员工不仅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识,更要有过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知道岗位安全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固然重要,但还远远不够,熟悉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在通信机房发现了火情,员工不但要知道如何报告,还要懂得火灾扑救的方法,掌握逃生知识。3、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关键是对人的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感,只有人人都感觉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关系到自已的切身利益,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才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总之,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二、安全生产教育的对象及内容(一)经营管理者1、经营管理者应按《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取得由省级及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任职条件培训合格证书》。2、经营管理者获得《安全生产任职条件培训合格证书》条件如下:(1)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本行业的有关安全卫生标准;(2)基本掌握安全分析、安全决策及事故预测和防护知识,具有审查生产建设规划、计划、大中修施工方案的安全决策知识;(3)能够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在考核年度前一年内没有发生由本人负主要领导责任的重大伤亡事故。(4)对经营管理者安全教育与培训主要应进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教育内容。(5)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二)安全管理人员1、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文件;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员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120个学时。(三)部门负责人1、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统安全工程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2、部门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四)班组长(安全员)1、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及本企业、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因素;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2、班组长和安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五)员工1、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2、班组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事项,典型事故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3、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三、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安全生产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专门培训和经常性教育。(一)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公司、部室和生产班组(岗位)的三级安全教育。1、公司安全教育。是对新员工和调换工作岗位的人员在未分配到基层单位前进行的安全教育,目的是使他们树立起安全生产观念,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熟悉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保证生产安全。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重要性及其意义;一般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的特点、概况;伤亡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教训等。2、部室安全教育。是对新员工和调换工作岗位的人员分配到基层单位后进行的安全教育。目的是使他们知道本部室的危险部位、有害作业的情况,本部室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3、班组(岗位)安全教育。是对新员工和调换工作岗位的人员分配到固定工作岗位,开始工作前进行的安全教育。目的是使他们知道本班组安全生产概况;岗位的作业环境、危险部位;本岗位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等。(二)特种作业专门培训。按国家标准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考核管理规定》,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在电信行业中属于特种作业范围的主要有: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和线路施工和维护登高作业等。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经过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持证上岗。培训内容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三)员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经常开展。随着企业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流程、岗位等都要适应市场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员工掌握新的安全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技能,如果不经常使用会逐渐淡漠;再说生产任务繁忙时,“安全第一”的思想往往会动摇。因此,安全工作要时常提醒,警钟长鸣,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十分有必要。经常性安全教育主要方式有:1、坚持班前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班后会讲评安全情况。2、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扩大宣传。3、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专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4、召开事故现场会,分析事故原因及教训,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在安全教育中,要注重方式、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动机和热情,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五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管理缺陷所导致的。在电信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通信设备、通信线路等不断发生变化,有可能从安全状态变为不安全状态,或者存在潜在的不安全状态。人在生产作业过程,其行为由于受到环境、管理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不安全行为或酿成不良习惯。这些不安全因素,称之为“隐患”。如果隐患不及时消除,就有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检查,就是要发现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以及潜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不安全因素,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安全生产检查可以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促使其自行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安全生产检查还可以达到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和交流学习的目的。因此,安全生产检查是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办法,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一、安全生产检查形式(一)按检查的时间划分,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二)按检查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普查(全面检查)和专业检查。(三)按检查的组织主体划分,分为自查、互查、抽查。定期检查:是按一定时间周期进行的安全检查。包括每日、每周、每季、每年、节假日和季节转换期等时间周期所进行的安全检查。不定期检查:是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不受时间周期限制,是指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边作业边检查或突击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普查:即全面安全检查。是指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检查。特点是普查涉及面广、检查内容多、检查时间长。专业检查:是针对特殊作业、特殊设备、特殊作业场所等进行的检查。如电气、起重设备、车辆运输等方面的检查。自查:是指单位对自身作业场所进行的安全生产检查。互查: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进行的安全生产检查。抽查:是指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进行的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二、安全生产检查内容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办法》,安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具体内容如下:(一)安全生产管理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情况;2、企业内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3、是否落实了各级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并按要求配备监督检查人员;4、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5、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数据、档案资料是否齐全;6、基本建设与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的执行情况;7、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合理使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情况;8、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9、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情况(对新员工进行三级教育,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10、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的执行和对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案情况。(二)劳动安全1、生产场所是否布局合理,安全通道畅通,照明充足,环境整洁;2、通信设备是否按标准维护,各种机械电器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3、通信线路施工、维护必须是否符合《电信线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锅炉、压力容器、升降设备的购置、安装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是否符合安全规定;5、企业员工执行岗位安全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6、生产指挥人员、操作人员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7、各种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安全管理情况;8、在重点部位、危险部位有无明显的标志。(三)劳动卫生1、生产场所有无毒害物质,毒害物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有无防护措施;2、防暑、防寒措施是否落实;3、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是否建立了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四)其他方面1、国家颁布的《女员工劳动保护条例》、《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是否得到贯彻执行;2、单位是否依照《劳动法》及相关规定,结合电信生产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本单位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年度休假。三、安全生产检查方法安全生产检查方法很多,主要采取听、问、看、测、评的检查方法。听:是听取检查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可采用汇报、座谈会、调查会等形式。问:针对检查内容,主动询问单位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技员、安全员、班组长和部分员工有关安全生产检查内容的情况。看:查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台帐等安全管理情况,到作业现场,查看劳动条件、场所、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状况。测:使用安全监测仪器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空气、噪声、照明、辐射、温湿度等劳动条件进行定量监测。评:通过听、问、看、测等方式,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差距,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四、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整治安全生产检查不仅要发现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而且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治,消除事故隐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检查结束后,检查单位应向被检查单位通报检查情况,交流检查信息。必要时,检查单位可向被检查单位发出《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对安全生产检查查出的问题,被检查单位要登记造册,并逐项落实整改。对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做好对隐患点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要及时报告,请求上级支持。对因能解决而长期不解决的隐患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单位或个人要八0 第六节事故报告与处理一、事故的定义和分类(一)事故的定义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可能造成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暂时或永远中止,同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的后果有以下三种情况:人身受到伤害、财产没有损失;人身没有伤害、而财产遭受损失;人身受到伤害、财产也遭受损失。因此,对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用伤亡人数的多少和经济损失的大小来衡量。企业员工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指员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二)事故的分类总体上说,事故可分为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两大类。自然事故是指非人为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如地震、台风、洪水等造成的事故。人为事故是指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常用事故的分类有以下三种方法:1、现有的通用事故分类有:(1)交通事故:分道路交通事故和铁路交通事故。(2)水运事故:称为“海事”或“海损”事故。(3)航空事故:空难事故。(4)火灾事故。(5)企业员工伤亡事故:称为工伤事故或生产事故。员工伤亡事故又分为因工伤亡事故和非因工伤亡事故两类。2、按事故伤亡严重程度的分类有:(1)轻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未构成重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而没有死亡的事故。(3)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4)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的事故。(5)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及10人以上的事故。二、事故报告(一)伤亡事故的报告和登记1、企业负责人在接到重伤、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采取电话、电报、电传等快速方式,立即报告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组织。2、事故报告的内容为:企业名称、隶属关系,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者的姓名、年龄、工种和事故类别、伤害程度,事故简要经过、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3、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按有关规定立即逐级上报。4、特别重大事故报告按《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执行。5、特大伤亡事故,国务院认为应当由国务院调查的特大伤亡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成立特大伤亡事故调查组。一般地,由省级人民政府或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成立特大伤亡事故调查组。三、事故处理(一)伤亡事故的审批权限1、重伤事故,由企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批复,并将批复抄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2、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由该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查批复。3、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批复结案。4、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按国务院第302号令第19条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自调查报告提交之日起30日内,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对特大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二)事故处理的执行企业、企业主管部门所在地政府在接到事故处理的结案批复文件后,应对责任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处分手续,并在适当场合宣布批复意见和处理结果,同时将事故调查报告、处理报告及批复文件归档。需要追究责任者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三)防止重复事故的措施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认真总结教训,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产生和存在的管理原因,从教育、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1、教育措施。主要时指新员工岗前三级教育,变换工种教育,特殊作业人员教育,管理员教育等,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防范能力。2、技术措施。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工艺、设备、操作、原材料使用和作业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改进措施。3、管理措施。针对事故暴露出的管理缺陷,包括对人、对物、对工艺技术上的管理缺陷,修订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克服管理上的疏漏。四、事故统计与分析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是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的员工伤亡事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宏观上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科学分析研究。(一)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制度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快报制度,二是月报制度。1、快报制度。企业发生任何伤亡事故都必须立即快速报告。2、月报制度。是要求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企业员工伤亡事故月报表,采取一月一次定期报告的形式,向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企业员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各种隶属关系的企业要在每月终了后的三日内,向企业归口管理部门报送月报表。(二)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方法事故分析的方法很多,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事故发生、发展规律,以利于提出有普遍意义的、同时又是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1、伤亡事故计算方法(1)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表明报告期内,平均每千名员工中,因工伤事故造成死亡(重伤)人数。其计算公式:死亡(重伤)人数千人死亡(重伤)率= X1000年平均从业人员数(2)歇工工日计算:员工因工受伤事故的歇工总日数,是指负伤人员工作中断时起至伤愈恢复工作或确定为残废之日止的连续丧失劳动能力的日数。恢复工作后,因旧伤复发再次休息的,其歇工日数不再计算。(3)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它包括以下费用: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费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②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它包括以下价值和费用:①停产、减产损失价值;②工作损失价值;③资源损失价值;④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⑤补充新员工的培训费用;⑥其他损失费用。五、伤亡事故的建档档案主要有伤、死亡事故调查报告、处理报告,批复结案有关文件及其附件材料。如现场调查记录、图纸及照片,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物证、人证材料,事故责任者自述材料,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等。第七节安全生产的管理原则和原理长期以来,国家颁发过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电信企业监管部门颁发过一系列有关通信安全生产的规定。这些法规与规定,是安全生产长期和反复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开展电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些法规和规定以及有关的管理理论,可以总结归纳出若干指导原则和管理原理,作为电信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准则。一、安全生产的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电信企业安全生产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为使这一根本原则落到实处,电信企业安全生产还须遵循如下一些原则。(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在生产工作中必须做到“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二)责权统一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企业最高管理者负总责,谁发证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收益谁负责。(三)“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事故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四)“全过程管理”的原则从规划、设计、安装、调试到生产运行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全面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共同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实现。(五)“齐抓共管”的原则党、政、工、团各部门在各自主管的工作范围内,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围绕统一的部署,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优势,充分发动群众,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围绕抓好安全生产,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综合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和手段,抓好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控制,优化各种安全生产要素的组合,努力取得安全生产良好的综合效果。(六)“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切实把安全生产建立在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七)“宏观与微观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从宏观控制着眼,杜绝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从微观控制着手,加强班组安全建设,落实防范措施,保证人身伤亡和重、特大事故零目标的实现。(A)“五同时”原则。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和法规,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九)“三同时”原则。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中,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坚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正确有效地处理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最优目标。实践表明,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动力原理、弹性原理和法治原理,对电信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一)系统原理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原理要求我们把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联系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注重系统的整体和综合效应的研究分析。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综合效应,就是通信网络的安全,保质、保量、不间断。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从安全生产的整体综合效应出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二)整分合原理整分合原理是指管理中把集中统一与分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整体规划,职责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寻求最佳综合安全效果。安全管理必须形成有序多级管理体系,各层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下一层次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调控,才能保证整体稳定和有序运作,提高效益。在管理中讲究管理等级,或者说不同层次应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安全组织层次结构,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决策层的职责是全面、统一考虑安全的重大问题;管理层的职责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有关的操作规程,实施有效监督;执行层的职责是具体执行规程、制度和实施相应的具体措施;操作层则按具体的安全规定、要求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三)反馈原理反馈原理是指安全管理决策信息输送出去之后,把作用结果返送回来,与原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然后作出调整,重新输出信息,使安全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反馈实际起到输出与结果之间的桥梁作用,使系统不断对输出进行偏差调整。反馈是控制的重要特点,是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运作。安全管理中,应把各项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随时反馈到安全管理有关部门,以便有关部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判断,制定新措施。国外推行PDCA管理(四字母分别代表计划、执行、检查、评价)循环往复,实际上是反馈原理的应用。(四)封闭(控制)原理封闭(控制)原理是指一个系统内的执行机构要与监督机构组成封闭的回路。对上级的指令和决策执行的正确与否实施监督、检查、管理;把监督检查得来的情况,通过信息返回给决策机构,对决策进行修正,再去执行,才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五)动力(激励)原理动力(激励)原理是指人的行为和持久性,在明确目标之后受激励因素驱动的结果。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该运用信息、精神、物质激励三种动力,使员工了解安全动向和差距,有利于学习先进,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在实现安全目标后给予精神嘉奖的同时,给予物质激励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正确运用安全生产管理的动力原理,为安全生产服务。(六)弹性(权变)原理弹性(权变)原理是指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在制定管理工作计划时考虑一切不利因素的出现,也应考虑执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变化信息的反馈。因此,安全管理计划应留有余地。弹性原理避免情况变化时僵化执行,对安全管理失去适应性而失败。第八节企业现代安全管理一、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知识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知识主要包括安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从生产环境方面提出了预防事故的方法;安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剖析了事故临界时的心理状态,从人的心理上分析事故产生和发展和特点;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功能、建立的途径,企业安全文化对于提高整个企业安全意识的意义;风险、保险,保险合同、财产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知识;微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效率,提高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管理水平。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有了质的进步。其特点是:注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安全管理;注重研究人与物两大要素的辨证关系;注重从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去认识事故,寻找事故的源点,推行“前级事件”分析研究;注重安全动态管理;注重由表及里地按系统结构与功能去分析系统中安全问题;注重安全目标管理;注重安全经济学和危险损失的研究;注重人机工程和安全心理的研究和运用。这里重点介绍三种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二、安全目标管理(一)企业安全目标管理的概念企业安全目标管理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至每位员工从上到下围绕企业的安全总目标,制定各自的安全目标,确定行动方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施,并对安全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严格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二)企业安全目标管理的特点安全目标管理具有目的性、分权性和民主性三个主要特点。目的性是指当前一个时期内,实现企业安全的任务并使其转化为全体员工步调一致的明确目标,使每个员工都有奋斗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利于上级领导、检查和考核。在企业、生产(维护)部门、班组制订具体安全目标时,应包括达到的程度、完成期限、保证体系和考核奖惩。分权性是指安全总目标在企业内部逐层分解、展开,还要逐层下放目标管理的自主权。实行分权,即在目标制定以后,上级根据目标的内容授予下级人、财、物权力,使其运用这些权力来完成目标。民主性是指安全目标实施制定要有全体员工参与,并在实施过程中发扬民主。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依靠全体员工,集中全体员工智慧和力量,制定有号召力的、经过努力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领导制定的安全目标在经过讨论通过,然后编制各级安全目标,层层展开,层层落实;围绕目标制定主要措施,落实责任者和进度要求,以形成目标连锁。发扬民主的过程,实质上是达到有效地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过程,进一步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三)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可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第一,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加强企业全面计划管理。随着企业生产和社会改革的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内分工越来越细,而企业安全生产已渗透各部门各环节,通过企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班组,乃至每位员工的安全目标及其责任措施的落实和考核管理,将有利于实现企业全面计划管理。第二,安全目标管理通过企业目标与员工利益密切结合,实行有关权限下放和自我管理,目标、责任、权力、利益互相挂钩,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经济效益。从效益角度出发,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在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下,抓住安全生产目标,运用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围绕安全开展全面管理,就抓住了安全是最大效益这个主要矛盾,就能促进成本、利润、销售、质量目标的实现。(四)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实施的基本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应确定目标,以此为指针开展安全活动,并以完成目标和程度来评价其结果。在安全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可按如下程序进行:首先确定总目标并使其数量化。总目标可分为静态和动态目标。数量化是指目标值,主要是在国家或上级规定的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安全的具体指标数值,如死亡人数、人身重伤率、设备事故次数、事故率等。其次,围绕安全总目标,层层展开工作。各生产部门和相关部(室)应围绕企业的总目标具体扩展成各自的目标,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提倡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三、安全评价方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源或非危险源在内外因素变化的作用下失去控制或防范不周,便会发展为危险,就会发生事故。事故的可能性既然存在,就应充分认识危险性,正确评价危险。由此,安全评价方法便应运而生。所谓安全评价及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辨识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并根据其形成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一)安全评价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赋值法、指数法、概率法等。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检查表赋值法。安全检查赋值法即制定标准化的安全检查表,并对各个检查项目赋以量值。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方便检查和评审。使用安全检查表赋值法,应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检查表,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然后,根据国家、行业、本企业安全标准、规范和规程,提出标准的评价。表格的应用应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容易掌握。表内还可以注明改进措施和要求,为复查整改留有依据。(二)安全评价的程序1、收集资料。如生产流程、原材料理化特性、设备结构、各种规范、同类生产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等。2、研究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深入地进行研究,将可大大缩短分析和评价地过程。例如,根据原材料的理化特性进一步讨论其反应性能,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从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入手,探讨工艺过程的合理性;研究设备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别是通过可操作性研究,全面了解生产的动态状况等。3、确定评价方法。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评价方法,不论使用那种方法都应把危险性辨识出来。如果使用安全评价表法,则要把危险性系统地按其重要程度排列出来。如使用指数法,则要讨论各种附加系数和补偿系数。4、确定危险源及其等级和安全措施。经过评价之后,企业危险源及其等级便易于确定,随之决定采用哪些安全措施,控制和消除危险。企业安全评价的分类企业安全评价有企业固有危险性评价、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评价和企业现实危险性评价。这三种评价各有各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评价目的,三种评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三者的结合即构成了企业安全总体评价。四、PDCA循环PDCA是英文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oin(处理)四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即一切工作必须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通过这样的方式的循环,一步步提高管理水平。PDCA循环最初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现已成为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之一。(一)PDCA循环的程序和内容。PDCA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分为八个步骤进行。第一阶段是制定计划(P)。主要分析企业安全现状和问题,根据主要原因制定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具体有以下四个步骤:1、分析企业安全现状,找出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反馈安全信息,掌握安全动态,运用排列图、直方图等工具找出企业安全管理上或硬件上的隐患或问题。2、采用因果分析图等方法,找出存在隐患和问题的原因。3、找出影响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4、针对找出影响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对策计划。对策和计划的拟定过程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说明为什么要制定各项安全计划和措施。哪里干?说明哪些部门负责在什么地方进行。干到什么程度?说明要达到的目标、谁来干?说明措施的主要负责人。何时完成?说明完成措施的进度。怎么干?说明如何完成,即对策措施内容。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D)。具体有一个步骤:5、实施计划。即按照预定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Oo具体有一个步骤:6、检查效果。将实际执行情况与所有制定的对策计划对比,找出不协调的地方加以改进。第四阶段是处理阶段(A)o具体为两个步骤:7、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把经验、教训纳入有关安全标准和制度中,以便有所遵循的借鉴。8、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根据检查找出未解决的问题并查出原因。不能立即整改的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作为下一个循环计划制定的依据。(二)PDCA循环的运用1、以月PDCA循环为核心,确保全年目标实现。只有抓好月初计划、月中实施、月底总结提高,确保当月计划的完成,不发生任何事故(或控制在规定频率内),才能保证全年安全计划的实施。2、灵活运用、方法得当。PDCA循环方法运用范围较广,不仅安全计划管理能用,其他各项安全工作都能使用。如企业开展劳动安全评价工作就可分为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并制定相配套的保证措施,周而复始不停地运转,才能确保安全工作的连续性。在具体运用PDCA循环的过程中,应正确使用有关数理统计方法。一般常用的有主次因素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对策表、相关图、系统图等。3、以年度或跨年度为周期,不断推进企业安全管理上台阶。PDCA循环要年年进行,安全管理部门应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选定出跨年度(不超过两年)课题,实行跨年度的PDCA循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九节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一、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各个企业必须切实保护广大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基础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基础和基层)工作、落实企业责任主体的基本途径。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而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经过近几年的整治,全国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根本的好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技能等都有所提高。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企业与国外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生产基础仍然很差,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比较薄弱,特别是安全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生产安全。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现阶段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二、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思想现阶段我国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树立典型、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对安全生产投入,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三、加强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企业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应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开展,要特别加强市一级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落实工作职责,并积极做好宣传发动、标准制定、编制达标规划、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等工作,在体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制定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四、制定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范围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的范围包括矿山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和其他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等。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内容涉及需要强制执行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等的为强制性标准;其他为推荐性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鼓励有关政府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校等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事安全生产标准工作。制定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应当包括如下内容:(一)劳动防护用品和矿山安全仪器仪表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及劳动防护用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的安全要求;(二)为实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而规定的有关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和安全技术要求;(三)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检测、检验、废弃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四)工矿商贸安全生产规程;(五)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六)应急救援的规则、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七)安全评价、评估、培训考核的标准、通则、导则、规则等技术规范;(A)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规范与规则、标准;(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技术要求。五、制定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项目建议的内容(-)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二)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三)标准的主要内容;(四)完成时限;(五)其他有关情况。第三章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及主要危险源

第一节电信安全技术概述电信安全技术是指为防止电信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从业人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性技术措施的总称。电信企业的安全技术可分为电信生产安全技术和辅助生产安全技术。辅助生产安全技术是指在电信企业中为电信生产服务的其它生产(如:电力供应、设备维修、采暖通风、物资供应等)过程中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电信生产“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要求参与电信生产的所有设备、设施的技术性能要安全、可靠;要求操作、使用这些设备、设施的从业人员具有迅速、准确、安全的操作技能,因此,在研制、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时,应首先考虑该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可靠性;其次,在电信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例如:电信线路施工、维护和机房作业中由于强电侵入、易燃易爆和有害气体渗透以及高处作业可能造成电信作业人员触电、烧伤、中毒、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发生;在辅助生产过程中锅炉、压力容器和雷管的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均可使劳动者受伤;雷电、静电等自然因素有时亦可使电信生产人员受到伤害。这些危险因素的消除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在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时应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把关系到全程全网的重大安全技术措施抓紧、抓好,确保电信生产正常进行。伤亡事故是由于物的危险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出现问题,就不能修复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制约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不但要考虑如何提高物的可靠性,注重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应当从管理上规范人的行为,使之符合安全的需要。提高物的可靠性可通过对各种设备、设施、场所等物的条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环境因素可通过监测、察看来实现;人的安全行为则通过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将其劳动的行为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来保障。只有从物与环境和人的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健康和电信生产的健康发展。第二节电信生产与安全的特点一、电信生产的特点电信通信生产具有全程全网的统一协作配合;生产过程与用户消费过程的不可分割;不生产实物,通过传递信息和实物产生效用等之外,由于电信通信的性质和特殊的生产方式,使其还具有如下特点:(一)具有高度的时效性。时效性是电信通信的灵魂。时效性的核心的就是“快”,否则将完全失掉电信通信的意义,“快”本身也包括有准确的意义。如果电信通信不能发挥时效性的优势,将没有生命力。根据这个特点,要求电信通信生产必须做到:保持通信线路、设备运行良好状况;科学地组织由各电信网点和电信线路有机联接起来的电信通信网;按照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二)电信通信的生产活动,不是实物原件的传递,而是信息的复制和再现。所以,要求电信网络的传输质量良好和全程全网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严密配合。(三)电信通信的生产活动用户直接参与共同进行。用户使用通信手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电信信息传递,所以必须进行广泛宣传和具体指导。(四)信息来源和结构受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影响很大。(五)技术密集、复杂程度高。电信传递信息主要靠技术设备,没有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完成。电信通信发展较快,其增长率很高。再者,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通信的新业务不断出现。二、电信生产安全的特点(一)电信安全生产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电信通信是为党、政、军、民沟通服务的,城乡人民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地方一般都有通信机构和通信设施。电信通信的施工、维护,涉及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市政管理、园林绿化、供电供水、污水管道、煤气管道、热力管道、地下电力电缆等与通信线路的交叉跨越,都会导致通信生产过程中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电信传输线路穿越各种地域、空间,使得线路施工和维护长期在露天作业,直接受到外界自然条件(如强烈阳光、风、雨、雪、雷、电)的影响,同时还经常在山区、丘陵、沙漠、沼泽、草原、高空、深坑、水下等环境下作业,这些都给电信生产的现场作业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二)电信通信生产点多、面广、线长,内部分工繁杂细致,技术工种与业务工种交错并存,内勤与外勤环境条件差异很在,管理难易不一。例如内勤的机务、报务、话务、测量等工种,人员相对集中,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优越,不安全因素少,而外勤工种(主要是线路施工和维护人员)长期流动、分散、独立作业,定位性差,难以集中统一管理和相互照顾、相互监督检查,不安全因素较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安全的难度。(三)触电、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由于电信通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程度高。员工在生产中,空中作业或使用现代化的机械动力设备等,都具有速度快、电压高、频率高、动力大等特点,若稍有疏忽大意或违章操作,往往容易发生触电、坠落、机械伤害和中毒、窒息事故。实际上,触电、坠落连同车辆伤害事故已连续多年成为电信行业伤亡事故率最高的“三害”问题。(四)预防有毒有害工作任务较重。电信生产环节中经常接触到

电缆封焊作业中产生的铅蒸气、查漏电缆所用的乙醛、电缆人孔中产生的甲烷、一气化碳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电力蓄电池中挥发的硫酸气体,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电信生产中预防有毒有害因素的危害,预防职业病,是电信生产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三节电信生产流程电信生产作业流程可以从电信通信信息流程分为:电信线路施工、线路维护和机房作业。电信线路施工和维护,是指布设和维护电信的架空明线、架空电缆、直埋电缆、管道电缆和无线电、微波等设备,其主要作业流程为:电信物质器材的运输和装卸;地下电缆沟的挖掘和地下管道的敷设;用专门机械或人工立拆电杆;使用登高工具上杆操作;用机械或人工布设电缆;接续、封焊电缆;立杆塔安装天线等。电信机房作业,是由专门的值机员、机务员来完成,从电信通信信息流程图可以看出其电信生产主要作业流程为:值守、维护、检修电话、传真、电报、微波、小灵通、卫星和电力等电信通信设备,电信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在线路施工、线路维护和机房作业过程因机,量换输红机械伤害分线电信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在线路施工、线路维护和机房作业过程因机,量换输红机械伤害分线盒F主要危害如1,,由于杂产使用多种机械设备,有时

管道施工过程中有些沟壁支撑不牢固,发生局部坍塌,砸伤施员工员;立杆、拆线施工中,因杆根不牢、操作程序不当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力时,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倒杆伤人事故;在通信或过公路施工时,有些路过的机动车不服从施工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强行通过施工现场将通信线拉倒,造成施员工员伤亡;机动车辆拖运器材,由于人货混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还有些线路维护人员安装用户电话时,将电话线甩到供电线路上,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电信线路维护作业中,由于部分通信线路与电力线、广播电视线间距过近,遇有电力线搭碰通信线、电力线搭碰广播电视线而广播电视线又搭碰通信线、高压电感应通信线、雷电侵入通信线等情况时,会发生线路维护人员触电伤亡事故;线路维护人员上杆维护线路时,因安全带和脚扣缺陷、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容易发生坠落事故;线路维护人员在管道入孔井作业时,有时因侵入和自身的有毒有害气体、通风不良等原因,发生中毒和爆炸事故。电信机房作业中,由于信号线与动力线部放不规范,有时高压电侵入通信机房,造成作业人员伤亡和设备毁坏事故;机务人员在蹬高维护设备时,有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发生伤亡事故;电力机务人员在维护动力设备时,有时发生触电、烫伤等事故。第五节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一、危害因素的产生所有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危害因素。(一)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所产生的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1、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害因素。例如,锅炉、爆炸危险物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高处作业(或吊起的重物等)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或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等)的动能,噪声的声能、高温作业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各类事故;静止的物体棱角、毛刺、地面等之所以能伤害人体,也是人体运动、摔倒时的动能、势能造成的。这些都是由于能量意外释放形成的危险因素。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例如,作业场所中由于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窒息性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当它们直接、间接与人体或物体发生接触,能导致人员的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危害因素。(二)失控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