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1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2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大全/d-438148.html《案例分析》试卷的题型总揽(1)题量:预计会出五道大题;(2)题型:肯定全部是生产现场或场景题第一题,14分,客观题,单选3个,多选4个;第二题,16分左右,客观题,单选3个,多选5个;以上两题合计占30分;第三题,主观题,20分左右;第四题,主观题,25分左右;第五题,主观题,25分左右。(3)三个主观题:※以企业“应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案例分析题※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防范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案例分析题X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査、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试卷的特点和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一、《案例分析》试卷的特点1.给出的题目全部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现场或场景,并据此引申出ー系列的问题;2,考査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这三本书所包含的安全知识的综合应用;3.各题目给出的问题,其答案应该说全部在前三科之中。二、考査基本要求和主要知识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生产检査与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总局16号令.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 职业病防治法.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生产法19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安全教育培训——总局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相关方安全管理——AQ/T9006.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AQ/T9006.安全文化建设 AQ/T9004-5.应急管理(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应急准备与响应、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吿、调査、处理——193号令.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经济损失统计: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案例一:X年X月X日17时35分,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火灾烧毁了部分电缆和仪表线路,造成企业生产中断一天多,所幸没有人员伤亡。5月21日为周末,白天三班人员接班后,企业5机运行,合成氨、尿素系统均运转正常。交接班时,合成车间二班班长对三班工长交班:

エ艺、设备都正常,只是外委施工单位白天要加班干活,搞直径为8叨mm氨合成塔并网前的配管工作,如要动火,要办理动火手续,并同时要监护好。5月21日16时30分,外委施工人员要在2号循环机北侧处动火割二楼蔥子板,以便800mm合成塔与循环机配管。当班班长让本班分析エ取样分析,确定合格后,拉来胶皮管通上蒸汽,并同时提来灭火器。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外委施工人员动火割金属网状萱子板。按要求需割开5个孔,前4个孔顺利割开,割至第5个孔时,监护人即当班班长发现下面循环机出口三通法兰处有火苗,忙令停止动火,2人分别用蒸汽和灭火器灭火。但灭火无效,火势越来越大,火苗上窜约有1m髙。凭经验,当班班长迅速作循环机停机处理,但火势仍无法控制,上窜的火苗烘烤旁边的管道,致使又出现2处法兰冒火现象。喷出的火焰将厂房内的电缆引燃,厂房二楼浓烟弥漫。当班人员迅速作全厂紧急停车处理,并通知调度及有关领导。厂调度迅速报了火警。在消防官兵的配合下,大火于18时30分被扑灭。ー、单项选择题.《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C)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エ、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C安全设施 D环保设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该厂应当对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条件每(D)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A半 BlC2 D3.如果该厂生产装置为新建项目,开エ试运行后进行安全版收评价,应依据的技术文件是该项目的()A可行性研究报告 B该项目的立项批复建议书C施工图设计C施工图设计D设计说明书及试运行资料二、多项选择题.该厂生产装置为ー合成氨装合成氨罐区储罐采用球形储罐,在评价过程中从危险物质危害性分析罐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A火灾爆炸 B中毒窒息 C化学性灼伤 D物理爆炸E高处坠落.下列危险性中,()是有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A急性中毒B火灾 C爆炸D化学性灼伤E设备故障F噪声三、简答题.依据国家标准《企业职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及其他有关事故调查的法律、法规,试分析该起事故的原因。.从该起事故中应吸取哪些教训?.如果你是该厂的负责人,让你来负责进行整改,你会提出哪些方面的整改措施?案例二:某年6月30日,某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死亡37人,重伤12人;“损毁厂房、仓库、民房1020m2和大・设备、原材料;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经事故现场勘察、调査询问及专家组调查、试验分析后认定:此次事故为包装二车间装配工王某操作不当所致。事发当时,王某正用气动钉枪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某(事故中死亡)正领完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又引爆了二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烟花半成品和成品;继而引爆厂内其他车间、仓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总药,约为7吨TNT当量,整个厂区瞬间夷为废墟。调查确认:王某在事故前1个多月进厂,先做清洁エ,事故前3天未经培训被安排到包装二车间装配エ序打气钉。ー、单项选择题L下列选项中,()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A装配工操作不当将气钉打错位里B厂方擅自扩建厂房,改变部分厂房用途。致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距离过近,不符合安全标准C厂内原料和成品、半成品存放量过大,不符合规定要求D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编制招用大批工人.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烟花爆竹归入()。A易燃固体B氧化剂 C爆炸品 D自燃物品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A厂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位B操作エ违章操作C上级公司有关领导严重失职,租赁后放弃对烟花厂生D当地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カ.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应当对()等危险エ序的工人进行专业技培训,经有关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A车间生产统计 B药物混合C装药D压药.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規定,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对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立()登记制度。

A购买BA购买B销售C领用D检验三、简答题.请列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生产烟花爆竹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中的6项。.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国家对哪几类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主观题中:可能提出的各类问答题汇总(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防范控制措施.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指出该企业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根据《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指出灌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按《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エ艺单元。.按《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类,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给出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选作以下两题中任一个:(1)找出该电厂两处危险源及名称;(2)计算出两处危险源中任一处的储.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根据《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诱发因素。.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根据《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根据《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指出该厂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场所。外说明燃炸的性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要说明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并指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指出上述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该灌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提出上述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这一方面的问题极有可能涉及以下专业ノ行业领域:机械加工ー金属切削机械、铸造、锻造、热处理等;特种设备——起重设备、锅炉压カ容器、电梯;危险化学品——油库、有毒有害物质、常见的危险物质防火、防爆——建筑物(构筑物)防火、厂房防爆,以及火灾爆炸基本知识;电气安全技术。纯知识型方面的问题:一般这种题与给出的现场或场景没有直接关联的关系,题目给出的资料/信息,答题一般也用不上,属于纯知识型问题。如:(1)简述火灾爆炸的发生条件/三要素;(2)影响可燃性混合气爆炸极限的因素;(3)简述制定预防可燃性混合气发生火灾爆炸措施的原则并按每项原则举出三个实例;(4)简述某装置/设备运行/生产过程/作业活动中应有的安全附件/安全设备/应急装备;(5)简述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安全要求;(6)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7)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安全要求;(8)危化品储存单位应具备的条件;(9)主要负责人的法定安全职责;(10)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措施。课后练习:1、请对回答上述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主观题中:可能提出的各类问答题汇总(2)(三)应急预案方面的问题.指出该厂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不足或不正确的做法。.指出该厂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指出该厂应急演习中的不正确的做法。.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指岀该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不足。.该厂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简要说明该厂在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时,危险分析应提供的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该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什么、不得做什么?.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四)事故报吿和调査处理方面的问题.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技术问题。.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管理问题。.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矿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请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防范)措施。.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部门组成?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指出此次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成员构成。.列岀该起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简要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请确定这起事故的性质,并说明理由。.写出有关责任人的错误事实。.指出甲、乙、丙3人在操作过程中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要说明该厂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守的安全规定。.指出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请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该企业安全标准化应包括哪些内容?.结合本起事故,分析在此类人机系统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机械伤害有哪些形式。.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指出本案中E钢铁公司棒材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E钢铁公司棒材厂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课后练习:1、请对回答上述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案例分析》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第4讲考试内容ー、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熟悉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制措施。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曜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素的综合作用:-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在GB6441-1986《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夕设备等13大类;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见表1-1。分类号分 类分类号分 类0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01.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01.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01.9机器超速运转01.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01.10违章驾驶机动车01.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01.11酒后作业01.4忘记关闭设备01.12客货混载01.5忽视警吿标志、警告信号01.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01.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01.1401.15工作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01.7奔跑作业01.16其他

分类号分 类分类号分 类02造成安全:裝置失效06.9私自搭乘矿乍02.1拆除「安全装置06.10在鮫!车道行车02.2安全装置屮蜜、失掠「作用06.1)未及时除钿02.3明整的钵黑造成安全装n失效华、・不安全位騎(如平台护栏、02.4其他U7军吊蜘)03使用不安全设备()8住起E物ア作业.停加03.1临时便j口不率固的没施机㈱运转时加1油、修理、检在、调03.2使川无安全装的的设备打等工作03.3共他10的分散注感カ行为04尹代普匚,1操作在必须使川个人防护川岛MIH的f04.1川r代杵「动エ共忽视其使用04.2Hi丁清除切州11.1未戴护[1傥或面駅04.3不用來具同定、用F量エ件迸行机加工11.2未戴防护于分物体(饰成猛、半成A占、材料、EJI-»切ノガ和11.3未穿安全粗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11.4未戴安全帽06冒除进入危险场所11.5衣似戴。乎吸护1106.1“险进入涵洞11.6未做臧安全带06.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睡)11.7未触匚作用06.3采伐、条材、运材、装年H九未向危险区11.8其他06.4未经安全监案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12不安全装束06.5未“做梱冋顶”开始作业12.1在.イJ族梏岑部件的设备労作业穿泡06.6石迸佰号12.2探圾带イj旋转’写脛件的设备时域r06.706.8明车场超速L:下,:明燃防爆场<1•明火12.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命处則饰合• 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四大类: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表1-2〇

分类号分 类分类号分 类0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01.1.6(电气)未接地01.1无防护01.1.7绝缘不良01.1.1无防护罩01.1.8局通无消音系统、噪声大01.1.2无安全保险装置01.1.9危房内作业01.1.3无报警装置01.1.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01.1.4无安全标志 |01.1.11其他01.1.5无护栏或护栏损坏01.2防护不当

う〉为ッ分お分奪リ分 为01.2.1皿/ル、田木れ這ノ品《也賛03.1え个人馭/“、"JM、ハ1丄101.2.2函ザ,装宣网但不,华03.2WHiw/ifHj.w.,ハ“し不付rr安イO1.2.3垃皿徊迸、miJFiW"Ft不当04’!シ〜 1:>0岫丹”あイぐ出01.2.4必k不う04.1九收不现O1.2.5紫チ屹.饮H作セ玄令:胸,“不绯04.1.1然应不圮01.2.60g竹,业陶质所打快f04.1.2ね7レ必岫烟容一、妳收注1例不抽O1.2.704.1.3O1.2.K“他04.2皿以不從02れ络.れ他・エれ・WTW・哈04.2.1龙J.以02.1设trイくセ・爲シ枷不介安个蜜ホ04.2.2通风不比牧中低0.3风流灿此02.1.2曲]动装kハ软阳04.2.4分,乜泞以“40破竹セ02.1.3安全不"04.2.5R1RH你收入玷如」安全:出1支用破ぞ02.1.4六、g的软昭04.2.6MlMFrAdPH02.1.3[イイイ骨和6刎、6山04.2.7Jい也02.1.6&械匕イ・貞甲J便1倭04.317レ必,リティ大小02.1.7“他04.4竹7ト5岫氽ペt02.2如W健不g04.4.1I二1し、仞A厶、柯・4好攸不安企02.2.1M,械祖,宜不B04.4.2求イセ口ケ.木"“安仝!fl”02.2.2他缘屮n疋不B04.4.3迎r1何、ヤ■»»す・疥,快伸太作々02.2.3E内,E物g御水不介玄生変J火04.4.4M他02.2.4・他04.S女随松畤めrkiia不安个02.3坟曷住休疋就状Wド山行04.G柿竹:1jym卜皿new不容个02.3.1世協利ッ••猫”运M04.7岫向班02.3.2同伍侦匕“04.7.1岫兩イ」油皿M他淞体02.3.3“他04.7.2冰FI«敵02.4•ゆ、则iE不直04.7.3JtkiftiイyUM助わ物02.4.1母的失修04.RKイ,カ球不女生02.4.2他向不y04.9ケ也调use、ね,座不ッ02.4.3供”不T、叫的安M02.4.4JC他个人Mザ,E品ル Mザ”M、TIt.if 安全管理的缺陷可参考以下分类:(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 安全管理的缺陷可参考以下分类:(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⑵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3)エ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4)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⑸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03及mi車.ケ哦柵Trガ"只、所カル、口.’女今,情・女个E、安七”尋缺少皿イ,9M(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此外,一些客观因素,如温度、ナ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也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导致危险、有害物质和能,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可归纳为ー下三种:0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GB/T13861-1992)0参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GB6441-1986)0 按职业健康分类(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联合发文)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类。GB/T13861-2009:4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搞清整以下的因索!!于上述的那一大类。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⑴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カ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者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カ性噪声、其他噪声等);(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カ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丫射线、a粒子、B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タ辐射、超高压电场等);⑺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邻(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液体、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位,气温过髙,气温过低,气压过髙,气压过低,髙温髙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显示不准及其他信号缺陷等);(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及其他标志缺陷等);(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及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⑵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及其他有毒物质等);(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液体、固体及其他腐蚀性物质等);(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其他致病胜微生物等);⑵传染病媒介物;⑶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听カ、视カ及其他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⑶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辨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别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⑶监护错误;(4)其他错误;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⑴撤举重物;⑵作业空间;(3)工具不合适;(4)标识不清。参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GB644L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楚将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朝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人、绞、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创(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髙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指火焰烧伤、髙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髙处坠落指在髙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有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iRj/nn%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有害因素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附录ー中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ー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右;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i q? qn++ +>1QlQ2 Qn单元的定义ー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ー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提出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实际工作中,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分为: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的储罐区(储罐),易燃、的库区(库),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压カ管道,锅炉,压カ容器,企业危险至>贮罐区(贮罐)>生产场所>贮罐区(贮罐)>生产场所>锅炉>煤矿(井エ开采)A尾矿库库区(库)压カ管道压カ容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第5讲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遵循的原则⑴科学性ー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而并非研究防止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际措施。它是预测安全状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时,必须以安全科学理论作指导,使之能真正掲示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准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表示出来,用合乎逻辑的理论予以解释。(2)系统性-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剖析,研究系统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危险、有害性。(3)全面性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时不得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厂址、自然条件、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识别;ー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还应分析、识别开车、停车、检修及装置受到破坏及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有害后果。(4)预测性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可能的事故模式。5、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事故预防、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选用。•常用的辨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经验法(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⑴经验法•适合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先例的新系统中。①对照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性和有害性的方法。・对照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对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可弥补知识、经验不足的缺陷,具有方便、实用、不易遗漏的优点;但必须事先编制完备适用的检查表。检查表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制的,我国一些企业和行业的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也可作为参考。②类比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⑵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该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和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ー事件树分析(ETA)ー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等6、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エ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二)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カ设施(氧气站、乙焼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三)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四)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堀、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五)エ艺过程.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3)在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4)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5)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6)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可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一例如,原劳动部曾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冶金、电子、化学、机械、石油化工、轻エ、塑料、纺织、建筑、水泥、制浆造纸、平板玻璃、电カ、石棉、核电站等ー系列安全规程、规定,根据这些规程、规定、要求对被辨识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这类方法可以使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比较系统.避免遗漏。(六)生产设备、装置«对于エ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エ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对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另外,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如锅炉房、乙焕站、氧气站)等的危险、有害因素。(七)作业环境注意识别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的作业部位。(ハ)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7、控制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1)改进生产エ艺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エ艺的选择:ー应当选择具有成熟性和先进性的生产エ艺,设备、设施的采用:ー要力争实现本质安全,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坚决淘汰落后生产エ艺和设备。・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设计和布局要以人为本,符合人机匹配原则。(2)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例如:ー防护装置ー保险装置一信号装置-危险牌示ー识别标志・对于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必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采用安全装置。(3)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对机械设备、装置的机械强度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机械强度试验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机械可靠度ー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中的磨损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逐渐降低。进行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一可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4)电气安全对策电气安全对策主要有:ー使用具有认证标志的电气产品ー采用备用电源ー穿管埋地敷设电线电缆ー静电接地一安装避雷装置(5)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由可靠性原理可知,・设备进入耗损失效期的后事故率与偶然失效期相比迅速增加,而延长设备偶然失效期的方法就是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也可以通过更换零件延长设备寿命。・设备的维修检修是——及时发现隐患,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6)工作地点的布置作业场所中设备设施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尺寸,在符合生产エ艺的要求的同时也要符合人机エ程学原理,以达到安全、高效地作业;作业场所整洁、整齐、有序,不仅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减少作业疲劳,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条件。(7)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是防止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安全的必要措施。如护目镜、防酸碱工作服、面罩、耳塞、手套等都属于个人防护用品。注意:这方面的内容每年都有,必考!第6讲第一部分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1)下面进行有关案例的讲解A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5万辆,现有职エ1100余人。A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扳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A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吨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A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A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电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车身装焊エ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A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它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8m、转弯半径大于9m。次干道宽度5m、转弯半径大于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900kVAo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立方米/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天车司机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院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35分):.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岀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岀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第1问:危险辨识(20分)答案: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次分类》标准,进行全厂生产讨税中的他除因素:事故类别设备、设施、场所1、火灾(1分)嘖漆室、调漆室。分〉、油漆存放点(1分〉、焊接作业地点く1分〉2«化学爆炸〈1分)、物兜爆炸〈1分)喷漆完、调漆定(1分〉、蒸汽锅炉(1分〉、空气压缩机。分〉3、起重伤害(1分》桥式起重机、小吨位平衡起理机、单梁电动謂芦(1分〉4、机械伤害(1分》冲压设笛。分〉、手持工具处。分〉5、触电〈1分〉交配电站。分〉、机电设冬、手持电动エ具。分〉6、车辆伤害(1分〉主干道路、次干道路、车辆(1分〉,半成品库、叉车。分〉第2问:2.说明该事故调査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15分)。院答案①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1分);②工人乙的自然情况(1分)、技术背景资料(1分)、安全教育及考核情况(1分);③事故发生当天工人乙工作情况或事故经过描述(2分)④板材冲压车间内设备、物料位置图(2分);⑤设备、エ件损坏情况(1分),现场残留物、破坏部件描述(1分)⑥工人乙受伤情况描述(1分),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1分)⑦工人乙所在的安全岗位操作规程(1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1分)⑧起重机或吊钩等部件质量和安全状态记录(1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2)某家具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事故防范措施A家具生产公司,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原有生产规模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为填补市场家具供应的不足,公司决定选择新址建造新的家具加工基地。考虑到城市规划、企业生产、销售及成本方面的需要,公司决定选择既方便运输又方便物料存放的ー开阔地作为新厂址。公司的具体论证方案如下:.公司地址A公司地处某市开发区,与某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相邻,A公司以东!0KM的地方有一家生产甲醇的化工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甲醇主要通过A公司西侧相邻码头外运,之间通过铁路专线运输。为节省资金,A公司与精细涂料有限公司共同租赁了M公司的仓库,A公司租用300Om2,用于储存材料和产品,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租用500m2,租赁仓库归使用方管理。A公司生产的家具远销全国各地,全部通过汽车运输,由公司选定的通过OSHMS认证的运输商承运。.公司的主要机械包括电刨、电钻、电锯、小型轮式起重机、叉车、运输车辆等。.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运输和装卸、木材烘干、型材加工、组装、喷漆等。命题:L如果让你对该论证方案进行危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主要的危险因素及产生部位。.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喷漆车间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请列举主要的防范措施有哪些。.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事故类别属于该分类标准。A.火药爆炸 B.瓦斯、煤尘爆炸C.锅炉爆炸 D.煤尘爆炸参考答案.如果让你对该论证方案进行危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主要的危险因素及产生部位。(1)机械伤害。木材加工过程中使用电刨、电钻、电锯等的刨刃、锯齿及旋转部位的伤害,机械检修过程的各种伤害,加工件造成的伤害等。(2)触电。电刨、电钻、电锯的漏电触电,电动机械维修时误操作触电等。(3)物体打击。加工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等。(4)起重伤害。起重过程中由于起重机故障、人员操作造成的起重伤害。(5)火灾。木材、油漆等造成的火灾伤害,甲醇铁路运输事故引发火灾。(6)中毒和窒息。油漆、黏合剂等的挥发。(7)车辆伤害。叉车、运输车辆等造成的车辆伤害。(8)其他爆炸。油漆等遇火源爆炸,甲醇铁路运输事故引发爆炸。.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喷漆车间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请列举主要的防范措施有哪些。主要事故包括触电、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主要防范措施包括:加强电气检修,预防漏电,保证接地良好;控制火源,禁止岀现明火、电器设备电路破损老化漏电打火、使用非防爆电器,完善消除静电的各项措施,防止静电火花;降低作业空间油漆和其他可燃物质浓度,保证通风措施完好并正常使用;保证个体防护设施、用品完备,具有各项完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按照《企业职エ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事故类别属于该分类标准。A.火药爆炸 B.瓦斯、煤尘爆炸C.锅炉爆炸 D.煤尘爆炸答案:A、C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3)某钢铁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冷轧产品、热镀锌产品等。主要生产过程是用吊车从热轧原料库内把要轧制的钢卷依次吊放到轧机的入口步进梁上。在此生产过程中,同步完成钢卷宽度和外径测量、拆除捆带;之后,将钢卷送至开卷机,钢卷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经双切剪切掉带钢头部不合格的部分;再由夹送辐送到闪光焊机处,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的带钢,通过入口进入酸洗槽前的拉伸矫直机,经拉伸矫直机破鳞并改善带钢板形后,进入酸洗槽除去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酸洗后的带钢经过漂洗槽漂洗后送入热风干燥器烘干。经过酸洗、漂洗、烘干后的带钢通过出口送到切边剪。在切边剪处,根据上下エ序的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切边或不切边。经过切边剪后的带钢通过冷连轧机轧前活套进入冷连轧机。用于生产冷轧产品的钢卷,按照预定的热处理制度在罩式退火炉中退火,以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退火后的钢卷完全冷却后(440。け,用汽车运送到成品库,包装入库。用于生产热镀锌产品的钢卷,由吊车吊运到连续热镀锌机组的钢卷鞍座上。钢卷在鞍座上人工拆除捆带,由开卷机开卷,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的带钢,经碱洗、碱刷洗、漂洗并烘干处理后进入退火炉段。在退火炉段,带钢经预热、加热、均热、冷却和均衡等エ艺处理后进入锌锅镀锌。镀锌后的带钢,经过光整、拉矫等处理后进行分卷,卷好的钢卷由卸卷小车卸卷,在鞍座上完成称重、打捆,由钢卷车送到热镀锌成品库,经人工包装后入库存放。为满足生产需要,在冷轧车间布置了用于生产的动カ设施及各种设备,包括煤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电カ线路、桥式起重机8台和各种辅助设施等。A命题:1.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卸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分析上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2.为防止该企业职エ发生职业性耳聋,应采取哪些预防和控制措施?参考答案L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卸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分析上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热轧原料吊装:电危害、噪声等。(2)开卷及焊接: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物质等。(3)酸洗、烘干: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4)冷轧:噪声、电危害。(5)钢卷退火、入库:高温物质。(6)热镀锌:电危害、噪声、人工拆捆造成的运动物危害、粉尘、非电离辐射、高温物质等。(7)动カ设施:电危害等。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开卷及焊接:一氧化碳中毒等。(2)酸洗、烘干:酸雾、酸腐蚀。(3)热镀锌:ー氧化碳中毒、碱腐蚀。(4)动カ设施:煤气中毒、爆炸。2.为防止该企业职エ发生职业性耳聋,应采取哪些预防和控制措施?(1)通过エ艺改造降低轧机噪声。(2)加强设备维护,保持良好运行状态。(3)加强噪声隔离措施。(4)定期检测噪声强度。(5)加强个体防护。(6)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实行轮、换岗制度。(7)监控职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什么安全生产条件?第六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ハ)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エ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什么事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カ容器(含气瓶,下同、压カ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第二十八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エ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第三十条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除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与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有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四)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第三十四条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二)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四)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哪些人员是特种作业人员?第8讲第二部分1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应急预案案例分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了解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熟悉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应急预案案例分析背景知识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蝙制第三节应急预案的演练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ー、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二、事故应急敕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ー、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A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4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保护其他人员。つ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扩大n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つ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并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以下3个的特点特点1:院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院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是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的共同特征,大部分事故都是突然爆发,爆发前基本没有明显征兆,而且一旦发生,发展蔓延迅速,甚至失控。特点2:A应急活动的复杂性A应急活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n危险エ艺、矿山井下事故事故、灾害或事件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多变性;=>众多来自不同部门参与应急救援活动的单位,在信息沟通、行动协调与指挥、授权与职责、通讯等方面的有效组织和管理;つ应急响应过程中公众的反应、恐慌心理、公众过急等突发行为复杂性等。较强的专业技术支持,包括:易燃、有毒危险物质、复杂处置等n对每一行动方案、监测以及应急人员防护等都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支持下进行决策。特点3:A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A公共安全事故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后果一般比较严重,能造成广泛的公众影响,应急处理不慎,就可能改变发生混乱和冲突,会使卷入人群数量増加和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后果加大,猝变、激化与放大,造成失控状态。■不但迫使应急呼应升级,甚至可导致社会性危机出现,使公众立即陷入巨大的动荡与恐慌之中。A因此,重大事故(件)的处置必须坚决果断,而且越早越好,防止事态扩大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A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的ー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A对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等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A预案中规定:つ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髙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n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4类:=>自然灾害つ事故灾难n公共卫生事件つ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公共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院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吿,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防备应复

预准响恢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防备应复

预准响恢应急管理是ー个动态的过程,包括4个阶段:(—)预防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エ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1.应急体系的建立、(2.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3.预案的編制、包括•J4.应急队伍的建设、,15.应急设备(雑)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6.预案的演练、ゝ?.与外部应急力量的物接等,目标, 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斎的应急健力・(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c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繁お班散包括:ぐ总救与医ガ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I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目标:z是尽可能总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目标:(四)恢复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査、清理废墟等。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由于潜在的重大事故风险多种多样,所以相应每ー类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措施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应急模式是一致的。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应贯彻顶层设计和系统论的思想,以事件为中心,以功能为基础,分析和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需求,在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资源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科学地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应急救援体系,保障各级应急救援体系的统一和协调。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构成,如图2-I所示。.组织体制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n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n救援队伍——则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运作机制■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划分为4个阶段.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院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4个基本机制组成:.统一指挥一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厲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法制基础»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4个层次:,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紧急状态法、公民知情权法和紧急动员法等;=>由政府颁布的规章,如应急救援管理条例等;包括预案在内的以政府令形式颁布的政府法令、规定等;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保障系统a列于应急保障系统第一位的是信息与通讯系统,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讯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a应急信息通讯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a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A人力资源保障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A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3级:

.ー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三)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A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つ响应级别确定つ应急启动n救援行动つ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如图所示。r-|-T丁”怆*1r-|-T丁”怆*1|・式、文—!一瓦•ア_!人3.ムーIT0*支持]及姉曲,0怖*”L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一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救援行动一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人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应急结束ー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四)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场的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ー的指挥和管理,即:n建立事故指挥系统(ICS),形成清晰的指挥链,以便及时地获取事故信息、分析和评估势态,n确定救援的优先目标,决定如何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援行动和保护生命的安全措施,n指挥和协调各方应急力•的行动,高效地利用可获取的资源,つ确保应急决策的正确性和应急行动的整体性和有效性。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发生前就已建立,预先对指挥结构达成致意见,将有助于保证应急各方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更好地履行职责。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如图所示。/1.指挥2.行动1 3.策划4,后勤ヽ5.资金桁政.事故指挥官■事故指挥官负责现场应急响应所有方面的工作,包括:つ确定事故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批准实施书面或口头的事故行动计划,つ高效地调配现场资源,つ落实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措施,ナ管理现场所有的应急行动。.行动部4行动部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

Z-1.消防与抢险.人员搜救.医疗救治ヽ4,疏散与安置A所有的战术行动都依据事故行动计划来完成。3.策划部.收集策划部负责:.评价策划部负责:.分析.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院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后勤部后勤部负责:备施资员输务备施资员输务

设设物人运股2.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75.

し6..资金/行政部资金/行政部负责:n跟踪事故的所有费用并进行评估,つ承担其他职能未涉及的管理职责。ー、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四、应急预案的蝙制程序五、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ー、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A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具体作用:(1)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有据可依,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2)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3)是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5)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a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⑵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其影响。(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应急预案可分为3个层次,如图2-4所示a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ー起的有效方法。(-)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二)专项预案一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三)现场预案——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即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等。现场预案的另ー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单项预案可以是针对一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如经济、文化、体育、民俗、娱乐、集会等活动)或髙风险的建设施工或维修活动(如人口髙密度区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生命线施工维护等活动)而制定的临时性应急行动方案。随着这些活动的结束,预案的有效性也随之终结。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如图2-5所示的“1+4”预案编制结构,是由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的。(-)基本预案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二)应急功能设置应急功能是指针对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采取的ー系列的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1.指挥和控制2.警报な红 ・通讯包括:ヽ4.人群疏散与安置5.医疗L6•现场管制(三)特殊风险管理特殊风险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做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

(四)标准操作程序各应急功能的主要责任部门必须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为应急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职责和任务的详细指导。(五)支持附件支持附件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的有关支持保障系统的描述及有关的附图表,如:危险分析附件,通讯联络附件,法律法规附件,机构和应急资源附件,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技术支持附件,协议附件,其他支持附件等。A从广义上来说,应急预案是ー个由各级文件构成的文件体系,它不仅是应急预案本身,也包.预案.程序.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ー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4级文件体系:四、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A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括下面6个程序:(1)成立工作组——(2)收集资料ー(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应急能力评估——(5)应急预案编制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五、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五、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A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如下:⑴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2)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⑶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5)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6)现场恢复。(7)其他,如应急培训和演练,法律法规的要求等。a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不仅包括: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按相应的过程可分为:r①方针与原则:6个ー级关6个ー级关•要素:々ヽ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方针与原则应急救援体系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原则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方针与原则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つ保护人员安全优先n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n保护环境优先つ方针与原则还应体现对事故损失控制的基本思想:=>预防为主ッ常备不懈n统一指挥4545つ高效协调n持续改进。(二)应急策划a应急策划包括3个二级要素:危险分析——。目的:明确应急的对象(可能存在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风险分析资源分析——ッ目的: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列出可用的应急カ,和资源,,包括:各类应急力■的组成及分布情况;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法律法规要求——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编制预案时应列出引用的有关法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