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海底电缆现状分析_第1页
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海底电缆现状分析_第2页
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海底电缆现状分析_第3页
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海底电缆现状分析_第4页
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海底电缆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海底电缆现状分析一、海底电缆产业概述海上风电场用海底电缆包括集电线路海底电缆和送出海底电缆两部分。多台风力机组所发的电能通过集电线路海缆汇总到升压站,将电压升高,然后通过高压送出海缆传输到岸上集控中心。其中集电线路海底电缆一般为35kV海底电缆,而送出海底电缆根据海上风电场距海岸距离远近而不同,送出海底电缆根据海上风电场接入电网的要求可选择110kV或220kV海底电缆。1、基本特点海缆与陆缆在应用场景和性能方面差别较大。海缆与陆缆的应用场景不同,决定了海缆的生产制造和产品性能与陆缆有明显的差别。海缆需采用专用敷缆船和敷缆设备将海缆敷设于水底,因此要求海缆必须具有良好的阻水和机械性能,防止水分渗透导致海缆发生故障,同时良好的机械性能也有利于防止船只锚害和洋流冲刷;此外海缆还需具有防腐蚀、防海洋生物的能力,保证使用寿命满足工程需求。原材料是海缆和陆缆的主要成本构成,生产成本占比超过90%。海缆和陆缆基本特点比较2、行业壁垒海缆行业壁垒高,新晋企业难以抢占份额。海缆的特性决定了进入海缆行业门槛高。地理位置:海缆企业运输需要,须临近港口,且需要配上接驳的码头,目前万吨级别码头资源有限;技术门槛:由于海底特殊的环境,海缆系统对于技术指标的要求非常高;资金门槛;品牌/业绩门槛:海缆招标通常需要投标人近3年具有至少1个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海缆敷设工程业绩。海底电缆整体壁垒深厚二、海底电缆发展背景码头资源稀缺,产能布局重要性凸显。海上风电塔筒、桩基的运输需要通过港口码头,自有码头的企业通常运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中国万吨级以上的泊位数量有限,增速也很缓慢,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中国沿海与内河港口万吨及以上泊位共计2592个(其中沿海有2138个),而其中大部分泊位规模较小,2020年中国10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数量为440个,占比16。98%。2015-2020年中国万吨级以上泊位数量情况三、海底电缆产业链简析1、海底电缆产业链整体就中国海底电缆产业链整体情况而言,海底电缆与普通电缆整体参数相同,为了做到长时间和使用和适用海底高压,外护套的外面多了一层覆盖及混合着沥青的钢丝铠装层来增加敷设时的机械强度和防腐蚀能力。目前海底电缆上游主要为铜材、铝材和塑胶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中天科技、东方海缆等生产企业,下游主要应用于海上风电、油气开采等,其中海上风电是最主要的应用。海底电缆产业链简图2、上游端随着电力、城市轨道交通、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以及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网改造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迅速增长。从行业产量来看,据统计,2021年中国电线电缆产量约为5480万千米,同比增长4。5%。而铜和铝是海底电缆行业重要的基础材料,占比80%左右。中国是铜铝材生产大国,整体供给稳定。2016-2021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产量及增长率3、下游端风电的诸多形式中,海上风电覆盖面积广、资源禀赋好、输送成本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在发展海上风电上具备区域优势。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超预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452。29%,是此前累计建成总规模的1。8倍。截至2021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638千瓦,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预计随着海上风电产业持续发展,中国海底电缆需求将持续增长。2016-2021年中国风电及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及占比国家能源局,海上风电场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设备购置费、建安费用、其它费用、利息。设备费用中风电机组及塔筒约占设备费用的85%,送出海缆约占5%。建安费用包括海上施工、船班费用等。其它费用包括项目用海用地费、项目建管费、生产准备费等。细分配置来看,海缆约占总成本8-10%,包括阵列电缆(约3%)以及送出电缆(约5-10%)。中国海上风电成本结构占比情况四、海底电缆产业现状分析1、交付量中国海缆交付量持续提升。根据数据,中国海缆交付量2020年达到2904km,近年持续提升,同比2019年增长1。4%。随着海上风电建设需求持续向好,海缆交付量将进入持续增长轨道。2014-2020年中国海缆交付量及增长率2、市场规模2021年,在风电行业,中国对于陆地风电而言,更加重视海上风电,因此2021年海上电缆市场规模预计是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0年中国风电海底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60亿元,同比上涨53。85%,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79。48%(测算2021年数据约在110-120亿元之间)。中国年均速度是全球增长速度的3。5倍,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4亿元的市场规模2013-2020年中国海底电缆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五、海底电缆竞争格局1、市场集中度海底电缆行业壁垒高,国内海底电缆企业主要是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缆、汉缆四家。东方电缆与中天科技为第一梯队,亨通光电和汉缆股份为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是一些市场份额较小的企业。考虑海缆行业壁垒和已有公司的先发优势,预计未来海缆行业格局将维持稳定。根据数据,2021年Q3东方电缆市占率为29。8%,排名第一,中天科技市占率为27。5%排名第二,亨通光电、中航宝胜、汉缆股份等其他产商合计市占率42。7%。2021年Q3中国海缆行业主要企业竞争格局2、主要企业经营现状分析目前,头部海缆企业主要包括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和宝胜股份,这五家企业具备220kV送出海缆的供货业绩;35kV集电海缆的门槛相对较低,供应商相对较多。整体看,近年国内海上风电需求快速增长,2020-2021年国内海风抢装,由于扩产周期长,海缆一定程度供需偏紧,因此,近年头部企业的海缆业务盈利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东方海销量略高于中天科技,营收低于中天科技,主要原因是整体单价略低。2018-2020年中国东方海缆和中天科技海缆经营情况公司公报,六、海底电缆发展趋势1、竞争持续加剧头部企业加快产能扩张,强化属地优势。目前来看,头部的海缆企业根据海上风电市场趋势,在主要的市场区域进行产能扩张,以强化属地优势。例如,东方电缆和中天科技作为浙江和江苏企业,除了在本地扩大产能、强化属地优势以外,也分别在广东阳江和广东汕尾新建生产基地,从而获得了在广东的属地优势。多家新进者布局海缆业务,短期难以冲击海缆格局。随着海上风电发展前景的逐步明朗,以及头部海缆企业业绩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计划投资建设海缆生产基地。目前来看,这些新进者仍处于新产能筹划和建设早期,考虑海缆产能较长的建设周期,未来1-2年这些新进者难以对现有的海缆格局形成实质性冲击。2、企业毛利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