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行业产业链、供需端及价格分析预测_第1页
锂行业产业链、供需端及价格分析预测_第2页
锂行业产业链、供需端及价格分析预测_第3页
锂行业产业链、供需端及价格分析预测_第4页
锂行业产业链、供需端及价格分析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锂行业产业链、供需端及价格分析预测

一、产业链:上游看资源、下游看新能源汽车

锂(Li)是一种银白色、质软、最轻和最活泼的金属。主要用于电池制造、催化剂、合金制造、原子反应堆等。在地壳中不稀有,但丰度低,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南美洲及中国的盐湖,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中国的锂辉石精矿和中国的锂云母矿等。

锂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产业链。金属锂具有轻、软、高能量等特性,形成了从上游的盐湖和矿石到中游的碳酸锂、氢氧化锂和氟化锂等产品,再到下游的传统工业(金属冶炼、润滑剂、陶瓷玻璃等)、新材料(有机合成、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3C电池、动力电池等)等应用端整个完备的产业链。

二、行业供给端

锂的来源有盐湖和岩石矿等。锂由于较强的电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不以纯金属形式存在,多存在于矿物和无机盐中。盐湖资源多分布于智利、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岩石矿有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等,其中锂辉石矿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津巴布韦、扎伊尔、巴西和中国,锂云母矿主要分布于津巴布韦、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中国。

1、盐湖产能释放中、SQM龙头地位稳固

(1)国外:SQM主导增长、产量增加可观但仍高度集中

目前,仍以SQM、ALB、Livent和ORE等四家公司为主,LAC、GXY、西藏珠峰、赣锋锂业等公司尝试进入。产能:截止至最新,已有产能16万吨,在建产能11.2万吨,规划产能10.88万吨,到2025年产能将达到38万吨,较2018年增长1.37倍。其中,SQM为扩张主力,2018年新建2万吨产能,到2020年扩张至12万吨,到2025年扩张至16万吨,占国外的42%。产量:过去三年基本在11万吨,总体平稳。预计未来三年预计分别为11.1(+0.3)/14(+2.9)/16.2(1.8)(万吨),增量主要来自SQM和LAC。到2025年将达到28.54万吨,较2018年增长1.63倍。

(2)国内:技术已成熟、产能稳步释放中

产能:截止至最新,已有产能7.8万吨,在建产能4.8万吨,规划产能6万吨,到2025年产能有望达到18.6万吨。其中,盐湖股份凭借资源优势,规划未来产能达到6万吨/年。青海锂业具备成本优势,但资源端有一定的制约,规划产能将达4万吨/年。产量:过去三年产量分别为1.64(+0.32)/2.34(+0.7)/3.3(+0.97)万吨,主要因技术成熟,生产瓶颈逐步消除。预计未来三年产量预计分别为4.55(+1.25)/6.55(+2)/7.35(+0.8)万吨,主要因2017年开始大量资金涌入,新产能陆续投产所致。到2025年产量将达14.5万吨。

2、锂矿产能大量释放、Talison垄断格局被打破

(1)国外:澳大利亚产能大幅释放、投资惯性或导致供给进一步增加

产能:2019年已有产能30.63万吨,在建产能24.96万吨,规划产能25.24万吨,到2025年达到81万吨。其中,虽然Talison垄断格局被打破,但仍为行业龙头。其拥有产能9.95万吨,在建8.06万吨年底建成,规划8.2万吨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建成,建成后其将拥有26.21万吨,占国外的33%。

产量:过去三年产量分别为7.56(+0.87)/14.93(+7.37)/20.34(+5.42)万吨,Talison一家独大被打破,增速较快。预计未来三年产量预计分别为25.12(+4.78)/37.63(+12.51)/51.43(+13.79)万吨,主要增量为Talison和Wodgina等项目。到2025年产量将达62.24万吨,较2018年增长2.06倍。

(2)国内:2019年锂辉石再次起航、总量仍然有限

可供开发的锂辉石矿主要集中在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等地,品位基本在1%以上,和西澳相当。2019年甲基卡复产、奥依诺启动,国产矿再次扬帆起航,但和西澳比规模仍偏小。

3、锂矿冶炼增速低于锂矿、但过剩明显

产能:截止2019年,已有产能39万吨,在建产能19万吨,规划产能20万吨,到2025年达到79万吨。其中,ALB、天齐和赣锋料将成为最大的三家锂盐冶炼生产商。新增产能集中在氢氧化锂。产量:过去三年分别为5.11(+1.91)/6.18(+1.07)/8.7(+2.52)万吨,主要因产能及矿石紧张限制供给增加。预计未来三年产量预计分别为12.52(+3.82)/22.51(+9.99)/33.78(+11.27)万吨,2019年新增大量产能,2020年将逐步释放。

三、需求端

1、电动车通过电池决定锂消费

在下游锂电池出货量的带动下,正极材料以及电解液出货量迅速增加,进而促进了锂资源需求的增长。因不同的正极材料以及电解质六氟磷酸锂的锂含量不同,对碳酸锂的需求量也不同,致动力锂电池有望成为锂资源需求的主要动力。

国内(不含特斯拉):假设纯电动乘用车年增速为35%,到2025年产量将达611万辆。假设三元乘用车带电量逐步提升至65(kwh),则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达350GWH。假设NCM占比提升至100%,对的锂净消耗为19.48万吨。未来三年预计分别为3.34(+0.43)、4.57(+1.23)和5.94(+1.37)万吨。

国外(不含特斯拉):假设纯电动乘用车年增速为34%,到2025年产量将达368万辆。假设三元乘用车带电量逐步提升至65(kwh),则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达239GWH。假设NCM占比提升至100%,对的锂净消耗为13.4万吨。未来三年预计分别为1.4(+0.61)、2.08(+0.68)和3.08(+1.01)万吨。

预计2025年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762GWH,对应的锂净消耗为42万吨,为2018年的8.46倍。

2、5G手机为2020年亮点、储能市场已启动

2020年5G手机将为亮点。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10%,带电量提高20%,则对应锂的消费为1.41(+0.34)万吨。

储能:低于市场预期、市场逐步开启。根据数据,2018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新增3.57GW,同比增长291%。若未来年平均增速为30%,全部为锂电池,2025年则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达22.42GWH。若全部为铁锂,对应锂净消耗为1.12万吨。

传统领域:稳步增长可期。主要为玻璃陶瓷、润滑剂、聚合物和合金等领域。预计未来年增长在2%~3%左右。

需求端:基于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和5G需求,预计2019年、2020年和2021年需求分别为24(+3)万吨、29(+5)万吨和34(+5)万吨,分别增长14%、19%和17%。

供给端:截止至最新,锂资源端产能60.4万吨,在建44.49万吨,规划45.93万吨。锂加工端产能62.65万吨,在建35.41万吨,规划36.49万吨,供给充足。

四、锂资源价格:价格成本底渐至、但供需底仍未至

短期:成本底渐至、处于抵抗式下跌期。行业处于秋天已经过去,冬天刚刚开始。行业利润大幅压缩,企业开始抵制跌价,价格会呈现阶段性企稳状态。

长期:产能与需求再平衡、价格仍有下行空间但不大。当前,供过于求格局清晰,只有通过跌价强制企业减产,实现供需的再平衡,价格才会真正的企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