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第六课戊戌变法测试卷_第1页
第一学期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第六课戊戌变法测试卷_第2页
第一学期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第六课戊戌变法测试卷_第3页
第一学期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第六课戊戌变法测试卷_第4页
第一学期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第六课戊戌变法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页第一学期曲阜师范大学附属梁山中学第六课戊戌变法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分别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A.?中外纪闻??湘学报?B.?时务报??国闻报?C.?洲学报??知新报?D.?天演论??变法通议?2.以下人物中,竭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A.曾国藩B.康有为C.邓世昌D.左珍贵3.〔题文〕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A.鸦片战争的炮声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签订D.清政府腐朽统治4.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是A.北洋水师学堂B.京师大学堂C.福州船政学堂D.两江师范5.“戊戌变法历残害,赤心肝胆辉百日。〞以下有关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6.“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按照这三个人物归类的标准从以下选项中再选一个(

)A.李鸿章B.谭嗣同C.孙中山D.林那么徐7.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是①?万国公报?②?民报?③?国闻报?④?时务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根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史实推论A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B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明定国是〞诏书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A.AB.BC.CD.D9.〔题文〕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A.学习西方、开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10.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李鸿章、张之洞B.李大钊、胡适C.康有为、梁启超D.曾国藩、奕訢11.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立北洋海军12.“戊戌变法失败了,仅存的硕果却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里所说的硕果指的是〔〕A.京师同文馆B.同仁堂C.万木草堂D.京师大学堂13.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顽固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4.〔题文〕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5.〔题文〕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6.16.以下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A.开展农、工、商业B.训练新式陆海军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17.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使人们〔〕A.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B.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认识到要开展农工商业D.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18.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A.蔡锷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19.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0.维新变法的失败最能说明的是〔〕A.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产阶级改进道路在中国行不通C.有顽固派存在,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进步D.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二、综合题21.〔题文〕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假设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假设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材料二: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开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2)根据材料二,分析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材料三: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3)根据材料三,指出维新变法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何积极的作用。“这次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2.观察图甲、图乙,答复以下问题。(1)图甲、图乙分别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两位维新志士?(2)引发这场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光绪帝支持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何在?(3)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这场运动的结果怎样?(4)戊戌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历史教训?23.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