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做实全面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工作任务,努力打造黄河金岸宜居区、社会治理创新区,根据***委四届十一次全委会、四届五次人代会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现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自治区生态立区战略,按照“规划引领、产村融合、农房改造、基础配套、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服务提升、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的总体要求,坚持把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更美村庄,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1.规划引领,产业主导。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镇村体系规划总要求,坚持以农村美、农民富为目的,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以特色风貌为灵魂,以旅游发展为补充,建立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后劲,让群众获得更多的集体经济发展红利。2.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结合镇村现有布局结构、村庄特色、产业优势和发展后劲,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和资源,因地制宜,梯次推进,排开时序,分年实施,量力而行,久久为功,防止急功近利、盲目冒进和欠账建设。3.完善功能,提升质量。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民利、由民做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优先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上下水、改厕、治污、绿化、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文体、养老、物流、党建、休憩等服务设施基础功能。注重乡土材料、废旧材料、节能环保新型材料应用,保持传统乡土风貌。杜绝大拆大建、过度硬化铺装、粉墙刷白、以城市方式建设农村。4.分工协作,共同缔造。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机制,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美丽村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形成地方特色鲜明、治理效果连片、共同参与建设的浓厚乡村氛围。二、目标任务(一)新建1个高标准重点小城镇***市***金积镇经济发达镇、产城融合示范镇、全国乳制品产业重点小城镇;(二)建设6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1.对产业基础、乡村环境、社会治理、群众增收基础较好的上桥镇牛家坊村2、3、6、8队、东塔寺乡白寺滩村1-4队、高闸镇李桥村7、8、9、11队,全力申报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地方资金重点配套,社会各方参与,实行统一规划、捆绑项目、共同发力、纵深发展、提升层次,通过3年的连续支持,实现乡村振兴示范村目标。2.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古城镇新华桥村1-5队、郭家桥乡山水沟村1-8队、金银滩镇沟台村1-4队,借力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全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地方资金配套,继续壮大产业、完善基础、整治环境、加强综合治理,通过3年连续实施,提升为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三)改造抗震宜居农房继续推进各乡镇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工程,建设结构安全、风貌乡土、功能适用、成本经济的抗震宜居农房837户,每户补助3万元,概算资金2511万元,通过自治区专项资金和区财政局配套资金解决(其中金积镇20户、高闸镇40户、金银滩镇181户、扁担沟镇40户、古城镇49户、上桥镇96户、东塔寺乡89户、马莲渠乡199户、板桥乡83户、郭家桥乡40户)。(四)整治“空心房”重点对2021年实施的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区域内300户符合条件的“空心房”进行拆除,其中金积镇90户、高闸镇50户、金银滩镇33户、扁担沟镇6户、古城镇12户、上桥镇30户、东塔寺乡6户、板桥乡24户、马莲渠乡18户、郭家桥乡31户。三、资金来源1.争取自治区财政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项目资金,落实年度奖补资金1600万元,获批后连续支持奖补3年。2.争取申报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完成4—6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争取自治区财政给予项目资金奖补支持每个200万元,年度总投资达到1200万元,获批后连续给予奖补3年;3.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支持,对获批自治区支持建设的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由区财政对牛家坊村、白寺滩村、李桥村根据具体施工量每个再补助800万元左右,确保年度投资1000万元;对新华桥村、山水沟村、沟台村根据具体施工量进行补助,确保年度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通过乡镇跑厅进局争取落实或组织乡贤捐资、群众投劳等自筹解决。4.农村抗震宜居农房完成837户,每户补助3万元,估算总资金2511万元(每户通过自治区抗震宜居专项资金补助1.4万元、区财政配套补助资金1.6万元解决)。5.“空心房”每户拆旧不建新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2万元,概算资金600万元,由区财政配套解决。以上项目年度估算总投资为9211万元(不含农业、绿化、水利、教育、文旅、一事一议等其它政府投资项目)。四、实施步骤2021年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从2020年11月开始至2021年12月底结束,分五个阶段进行:(一)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12月底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乡镇谋划申报并联合区发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和交通、水务等部门拟定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开展前期摸排,深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激发村级创建热情,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二)设计评审阶段(2021年3月底前)。由乡镇分类分别完成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编制及实施方案,由区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和交通等部门负责审查、修改和专家评审,方案通过区委、政府会议研究审定。各类建设方案等资料提交自治区住建厅等厅局专家进行联合评审确定。(三)工程核量招标阶段(2021年4月底前)。按照规划设计图纸要求,由各乡镇对实施的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核定工程量及造价,并报区发改局、审计局完成项目批复、审计审核等相关工作。各乡镇负责严格按程序完成实施的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抗震宜居农房项目的招投标等工作。(四)具体实施阶段(2021年11月底前)。有关乡镇、部门按照审定批复的建设内容,负责组织实施高标准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抗震宜居农房项目建设和“空心房”整治,并接受自治区住建厅和***领导小组的检查、督查和验收。(五)验收考核阶段(2021年12月)。有关乡镇、部门对本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总结,并完成项目工程结算,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年度目标任务进行互评互观和考核验收。五、相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发改、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和交通、水务、农业农村、文体旅游、审计、综合执法、城乡环卫中心等部门及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全面负责协调、指导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专人包抓,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二)明确职责分工。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项目和配套项目的设计、立项、评审、项目的审批、争取自治区发改委的项目资金等工作;区民政局负责指导建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完善以民生服务为主的居民养老等保障体系工作。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支持工作;政府配套资金的预算安排,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抗震宜居农房改造、“空心房”拆除资金的筹措、资金拨付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项目的资金整合;统筹将“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整合到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总盘子中统一使用并监督实施。区自然资源局负责做好项目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积极指导办理年度项目用地手续等;做好农村林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落实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和林果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美丽宜居村庄造林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湿地保护等工作;参与农村“空心房”拆除的审核、确认等。市生态环境局利通分局负责指导各乡镇做好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指导各乡镇做好农村沟渠等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牵头查处各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负责协助乡镇实施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的组织申报、指导、监督;抗震宜居农房改造质量技术指导工作;协调自治区住建厅和交通运输厅落实相关项目和资金;落实美丽宜居村庄的监理单位的招投标工作和牵头考核等其它相关工作;组织实施农村“空心房”拆除的审核、确认等。区水务局负责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牵头组织指导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河道、沟渠、湖泊整治;实施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小流域治理等。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乡村公厕和农户改厕建设工作,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乡村产业规划的编制和指导实施,落实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做好生态农业的技术指导,落实农业发展项目;配合做好农村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农村“空心房”拆除的审核、确认等工作。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负责指导乡镇做好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文化广场、文化站室、文化器材配置等工作;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抓好农民文化书屋建设等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工作等。区审计局负责做好项目招标控制价和后期结算价的审核,并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参与农村“空心房”拆除的审核、确认。区城乡环卫中心负责实施创建农村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项目;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体制机制并实施监督;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生活垃圾管护运营长效机制等。各乡镇切实发挥好实施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抗震宜居农房改造、“空心房”拆除的主体作用,履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负责做好各个项目设计招投标并具体组织实施;按照工程质量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各类档案资料,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做好项目自验工作,确保实施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考核验收。其他各有关部门、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全力落实整合项目资金、执法等工作。(三)严把质量标准。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群众意愿、经济状况、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村一面”的原则,确保项目建设始终沿着科学合理、群众愿意、社会公认的轨道推进。根据自治区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各类建设规划设计要紧密结合产业,因地制宜,体现差异化、多元化,要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切实把事关民生的好事办好、办出成效。(四)狠抓长效管理。各乡镇按照“公共卫生保洁好、园林绿化养护好、基础设施维护好”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切实把加强高标准重点小城镇、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持久巩固创建成果,作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激励县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指标来抓。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季度检查、年考核的方式,联合相关部门分片到项目单位开展抽查检查工作,对照标准实行年终考核制度,对各乡镇、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相关政策。附件:1.2021年***高标准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

2.2021年***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

3.2021年***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和“空心房”拆除

任务表附件12021年***高标准重点小城镇建设项目乡镇项目名称惠及农户(户)2021年年投资概算(万元)专项投资(万元)项目区基本情况建设内容金积镇乳制品产业重点镇建设项目200082471600金积镇小城镇集镇区建成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78万人,是金积镇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现有市级驻地二级单位15家,各类企业1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带动周边就业4.7万人,个体工商户3600余家。形成了以设施农业、露地蔬菜为主的优质高效农业;以伊利、夏进、恒枫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产业,生产的乳制品产量占***乳制品产量的70%。***伊利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液态奶加工企业;以电商物流为主的商贸流通产业。1.经济发达镇改革2020-2021年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共计6条道路6.73公里,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道路、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新建秦汉街沿线照明工程。2.文化等公益设施:新建体育公园一处,配套健身步道,各球类运动场、停车场及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小型室外主题公园3处。3.金积镇镇区绿化改造提升项目。一是节点改造项目;二是增绿项目;三是补绿项目。4.金积镇镇区改造项目:主要包括7个子项目:(1)国道344线(银平公路)道路两侧改造提升项目,(2)东门农贸市场沿街外立面改造项目,(3)东西大街沿街风貌改造项目,(4)刘芳楼片区改造项目,(5)老镇区闲置空地改造项目,(6)镇政府北侧改造项目,(7)便民市场和夜市改造项目。6.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0公里。7.金积镇镇区扩容、渠道改线工程。新建U型渠道(D=100㎝)737m,(D=80cm)1705m,(D=60㎝)5229m,(D=50㎝)2875m,(D=40㎝)1569m,填埋工业大街北侧、金星大街西侧空流渠系850m。8.商业设施:新建金积便民市场和观光夜市。9.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重点整治油粮桥村、马家桥村、大庙桥村、秦坝关村、塔湾村等。合计200082471600附件22021年***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序号乡镇村庄惠及农户(户)2021年年投资概算(万元)村庄基本情况2021年建设内容1上桥镇牛家坊村美丽村庄(2、3、6、8队)3892574牛家坊村辖8个村民小组,1130户,4100多人,党员77名。近年来,牛家坊村流转村土地1240亩,打造了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先后申报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3A级景区”。截至2019年,村集体固定资产3300万,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0元。形成了以餐饮服务、特色养殖、休闲观光、畜禽加工、蔬菜种植、果蔬采摘、苗木繁育、劳务输出、家政服务、生态观光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对牛家坊村农村区域实施总体规划及改造,对牛家坊村碱梁子路两侧2、3、6、8队389户农户围墙实施提质增效工程,不断完善基层服务功能,提升牛家坊村整体环境,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推动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更好更快的发展。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新建或维修道路3000米;2、新建围墙1000米,土墙修整600平方米;3、整修门楼140座;4、绿化15000平方米;5、修建广场1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20座及铺装停车场等工程。2东塔寺乡白寺滩村1-4队4741495白寺滩村辖12个村民小组、1260户,5100余人,辖区面积10.5平方公里,该村大青葡萄、设施果蔬、露地蔬菜、葡源农庄等特色产业基础优势明显,我乡于2019年至2020年依托优势产业、整合项目资源,在该村分段实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大青葡萄特色产业村建设项目,按照“一核、两轴、三景、四区”产村融合发展详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由点串线扩面整村推进中长期环境整治曁产业区改造规划。为实现整村产村融合持续推进,沿344国道东侧农户宅院外立面、双新路沿线1队、2队、3队、4队及碧玉广场北侧等涉及村庄巷道、围墙、门头、渠系、果园围墙等村庄环境还存在短板,亟需整治;5队、12队巷道还需深入精细化整治,通过对该巷道庭院遗存古树保护,进一步挖掘大青葡萄原产地符号,延伸精品旅游线路,助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碧玉广场北侧环路铺装硬化面积1500平米(600米*2.5米),毛渠砌护300米、闸口制作3个;2.344国道东侧申请配套资金新建大型垃圾中转站1座;3.村庄巷道安装路灯150盏;4.申请配套项目资金实施一支路、二支路(路宽均为5米)道路油面铺装改造4500米;5.申请配套项目资金实施1至4队集中污水管网与道路改造建设4.5公里;⑥申请配套项目资金实施卫生厕所改造250户。二、村庄环境改造提升。1.改造门楼200个;2.民居围墙改造2000米;3.墙绘1000平米;4.双新路南入口设置砖木结构村标1处;5.赵渠沿线改造桥面木质栏杆20个;6.赵渠东侧便道铺装6000平米;7.双新路及344国道东侧沿线设置休憩驿站及景观设置7处;8.古树院落保护改造2户。三、集体经济壮大增收。广场周边新建2户民宿;新建集散中心和乡村文化展陈馆。3高闸镇李桥村(8、9、11队)1301497高闸镇李桥村位于镇区西侧5公里处,京藏高速、马青公路、侯余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人口1100户3250人,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供港蔬菜、露地蔬菜、黄花菜、小番茄、青储玉米等。项目建设位于李桥村7、8、9、11队。硬化道路525平方米;平整场地723平方米;砂砾石道路硬化12800平方米;面包砖铺装8600平方米;广场平整5098平方米;混凝土道牙4000米;场地平整2600平方米;新砌围墙480米;围墙压顶2190米;围墙改造7300米;危房拆除10座;清洁能源利用150户;新建广场3600平米;绿化3700平米;园路180米;景观塔1座;景观亭1座;景观廊架5米;健身器材5套;景观小品2顶;停车场2700平方米;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