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_第1页
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_第2页
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_第3页
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_第4页
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标准蒙台梭利教具教师操作指引一、视觉教具——粉红塔教具构成由10个各边长度从10厘米到1厘米递减的木质立方体构成。木制立方体为美丽的粉红色。使用目的1.通过视觉、触觉、重量觉对大小进行辨别,正确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加强手眼协调和肌肉运动的控制力。学习立方体的概念,为数学教育作准备。发展精神的抑制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适用年龄大约2岁半开始。基本使用方法引导幼儿,介绍粉红塔,并准备地毯。从最上面最小的立方体起逐一将10个立方体搬运到地毯上,不依顺序散置,但不能堆叠。(立方体的拿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对夹拿最小的立方体;大一点的用双手搬运,即左手托住底面,右手用拇指与其余几个指头对张夹拿立方体的上面的侧边;最大的最好用双手来拿。)文档实用标准3. 用三段式进行名称练习。①用眼睛仔细观察,用手拿起最大的立方体触摸说: “大的”,将立方体放在自己面前;再用此法认识“小的”。②“请你将大的(小的)拿给我”。③“这块是——”,幼儿回答:“这块是大(小)的”。老师示范立方体的叠高方法。先选出最大的,再去比较其他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之上。依照此法把全部立方体从大到小依次叠置起来成一个塔。叠置完后,用双手在粉红塔的两边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的轻轻抚摸。围绕粉红塔从各个角度欣赏整体的调和感。除掉粉红塔。一个一个从上到下慢慢地取下来,不需按顺序放置。收拾整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粉红塔搬回原位,将地毯卷好放回地毯柜。其他延伸方法[应用1]把立方体的一边或两边及夹角对齐垂直做成塔。2.以最小的立方体( 1立方厘米)放在其他各立方体的旁边,用以学习了解每个立方体均相差 1厘米的变化。[应用2]个立方体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顺次水平横着排列。[应用3]每隔一个将角度变化叠置起来做塔。[应用6]横着并排,做成如棱形相连接起来一样。[应用7]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 10个立方体中取掉一个,让幼儿正开眼睛指出缺少一个的地方。文档实用标准[应用8]将眼睛蒙起来练习做塔。[应用9] 记忆练习准备一张地毯。将10个立方体散放于房间中。再一个一个顺次在地毯上叠高。[应用10]与相应的实心图卡或边线图卡配对[应用11]※与棕色体、长棒、数棒一起组合起来学习。(可以和其中的一项单独组合,也可将几项集中一起组合)。错误控制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或其排列明显不调和。注意事项1.教具的取出与送回必须一个一个的搬运。教具的搬运也是学习的一种。2.为了让幼儿对差异有更明确地了解,可适当的隔着几个抽一个出来的方式用来做提示。3.用三段式方法学习名称时,视幼儿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分段实施。用“大的、小的”“比较大的、比较小的”“最大的、最小的”进行名称练习。提高学习效果1.在学习之前,让幼儿了解下述的几件事。※了解“大的、小的”所代表的意义。 用身边大小差异显著的东西来做比较。使幼儿充分了解“大的、小的”的意义。如用大人的鞋子与幼儿的鞋子作比较。文档实用标准※了解当差异很小时,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差别。 把两个东西重叠起来,比较突出来的一个就是大的,由差别较大的开始,渐渐的使差别缩小。2.对于智障幼儿,为了使他们注意到真正依顺序排列,可用一下方法:※每隔一个取掉一个,最先仅用 5个开始。※寻找最大的一个,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做比较确认。※从剩下来的再寻找其中最大的一个。※选择大小的同时,使其将挑选出来的依顺序叠置起来。※做成塔后,让幼儿观看,并给予嘉奖。3.对于“叠置”的兴趣激发。二、视觉教具——棕色梯教具构成10块木制长方体构成。长度都是20厘米,横断面的边长由 10—1厘米递减。着以棕色使用目的对粗细进行辨别,在知觉上对二元次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学习长方体的概念。2.发展手眼、肌肉的动作协调。培养专注的观察力,培养逻辑思考能力(秩序性)适用年龄大约2.5岁开始文档实用标准基本使用方法引导幼儿,介绍教具,准备地毯。示范棕色体的拿法。右手从上面捏住最细长方体的中央部分。(大拇指在一侧,其余四指在另一侧随长方体的粗细手指自然弯曲握住) 拿到地毯上。其他的长方体也同样顺次一个一个搬运。较粗的长方体单手不容易拿,用左手托住底面帮助搬运。 10块长方体不依次序散放在地毯上。3.示范长方体的排序。首先选出最粗的拿出来放在地毯左端。再依次比较每个长方体的粗细,由粗到细按顺序排列,注意将所有长方体靠紧。 (其中用三段式教学进行“粗的、细的、最粗、最细、比较粗、比较细”名称练习)4.排列完毕,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欣赏。“要不要试试?”请一个幼儿练习。6.由最粗的长方体开始,按顺序一块一块搬回原位。延伸使用方法[应用1]把长方体垂直叠高(侧面看起来象粉红塔的形状)[应用1]以长方体一面为基准垂直叠高,作为基准的壁面要对齐[应用2]记忆练习(同粉红塔)[应用3]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 10块长方体中取掉一块,让幼儿睁开眼睛指出缺少一块的地方。(去掉最粗或最细的都将增加学习的难度。)[应用4]文档实用标准在地毯上将立方体垂直立放,从最粗的开始,以粗细顺序顺次排列。[应用5]将最粗的横置在地毯上, 然后在上面放置第二粗的。 依次顺序,直到最细的为止, 顺次叠积起来。[应用6]与粉红塔混合进行序列和配对的练习。[应用7]当运用自如时,将眼睛蒙起来进行以上练习。[应用8]与相应的实心图卡或边线图卡配对。错误控制排序后的长方体在视觉上明显不调和。注意事项1.刚开始时,根据幼儿的程度,可将长方体适当的抽掉几根,数目少的话幼儿比较容易了解。2.放回原来放置的地方时,最好由最粗的开始一根一根搬运。提高学习效果1.为了使幼儿不将“大小”与“粗细”混淆,教师应该设法在日常生活中使幼儿对“大的、小的”与“粗的、细的”能够明确的分别使用。例如比较手腕的粗细。2.在让幼儿比较粗细的过程中,可用下述方法协助:最初用粗细差距显著的东西;用“最粗的是哪一根?”进行引导;排好序列后用最细的一根进行检验三、视觉教具——长棒教具构成文档实用标准10根木棒(粗细4平方厘米,长度分别为10cm,20,30⋯⋯100cm)全部为红色使用目的1.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解。发展手、眼、肌肉的协调性。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数学教育的直接准备教具适用年龄大约2.5岁开始基本使用方法1.引导幼儿,介绍长棒,准备地毯。2.示范长棒的拿法:两手握住最短棒的两端,水平轻轻放到地毯上。其他长棒也一根一根拿,稍微长的握中间,较长和最长的两手对握中间竖着拿。 10根棒散放在地毯上, 但两根棒不要重叠。3.示范长棒的排序法。首先选出最长的放在地毯最前端,然后再找次长的放在前一根的下方,紧挨前一根。左端对齐。由长到短排列,直至最后一根。 (其中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分时段用三段式教学进行“长的、短的、最长、最短、比较长、比较短”等名称练习)4.排列完成后,观察、抚摸。5.“想不想试一试?”将 10根长棒随意放置,请一个幼儿尝试练习。从最长的长棒开始,一根一根依次放回原处。错误控制视觉上发现长短的明显不协调。文档实用标准延伸使用方法[应用1]以最长的长棒为底,左端对齐,垂直向上叠高。[应用2]由最长的长棒开始,顺次排列成直线或折线、回形、发散形(扇形)。[应用3]教师从10根长棒中取出一根,让幼儿指出缺少一根的地方。[应用4]幼儿闭上眼睛, 从10根长棒中取出一根 ,让幼儿睁开眼睛指出缺少一根的地方。 (去掉最长或最短的都将增加学习的难度。)[应用5]记忆练习(与粉红塔同)[应用6]由最长的棒开始顺次排列,并使两端留出同样的长短成三角形。[应用7]与[应用6] 同,只是将水平排列改称垂直叠置。[应用8]把最长的和最短的连接在一起,第二长的和第二短的连接在一起,以此类推,做成同样长短的 5根棒。并可将这 5根棒组成长方形。注意事项在做应用3和4时,在初期最好从短的棒开始实施幼儿比较容易了解。做三段式名称练习时,视幼儿的情况分步进行。文档实用标准提高学习效果本教具的特点是在辨别长短的同时,也对今后“数”的学习做准备。颜色和形状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必须让幼儿对“长的、短的”用语有十分彻底的理解才行。3.最初为了避免混乱,必须使学习条件单一化。例如使用 2—3根长短差异显著的棒,学习“那一根是长的(短的)”“最长的(短的)”来做基点比较长短。准备很多棒,用竞争的方式进行长短的合成分解练习。四、数学教具——数棒教具构成1.由断面积 4平方厘米,长度分别是10cm、20、30⋯⋯100cm 的10根木块制成。每一木块间隔10cm相互交替的着以红色与蓝色。使用目的1.导入数的概念,了解数与量的关系,进行统合与分析。2.记忆名称(数词)。(从1到10)为十进法作准备。适用年龄学习了长棒的幼儿文档实用标准基本使用方法1.排序与名称练习①引导幼儿,介绍数棒,准备地毯②从最短的数棒开始搬运,方法同长棒。③从最短的棒开始排列。 所有数棒排列时左端对齐, 左端为红色,依顺序向上紧靠着排列在地毯上。排完后以最短的棒来测试各棒间的差距。④依顺序排好后,运用三段式进行名称练习。数字卡与数棒之间数与量的配对进行加减法学习延伸使用方法[应用1]将数棒散放,将数字卡与数棒进行配对[应用2]排好序后,找出代表老师语言指示的数量的数棒[应用3]将数棒纵向排列[应用4]将数棒散放,然后对数名幼儿说“请把 6拿过来”“请把 3拿过来”等等,让他们找出每根数棒。[应用5]使用全部数棒随意做任何连接。错误控制文档实用标准当数棒排列整齐时,漆有红蓝的部分没对齐。老师与幼儿的数数方法。注意事项连接数棒时,应注意尽量不要将同颜色的连接在一起。小的幼儿双手没有办法拿到长的数棒两端时,可以拿在双手张开最大的地方。当有妨碍到其他幼儿操作的顾虑时,将数棒立起来拿。提高学习效果如果用来测量身高或宽度的长短,幼儿就会很有兴趣的较量竞争,可以奠定测量长短的基础。五、生活教具 1——衣饰框( 4种) 教具构成大小是30cmх30cm(较小幼儿用 28cmх28cm)的木框。木框左右的两块布在中央相合。这些布上面装有按扣、拉链、纽扣、皮带扣、安全别针等。使用时老师以手指的分解动作,仔细地对幼儿提示每个细微的动作。包括:按扣拉链纽扣(大)纽扣(小)钩扣皮带扣安全别针蝴蝶结编结(鞋带,有X型、一型、V型)编结(皮靴编结)文档实用标准皮靴扣包袱巾使用目的手指的训练,培养各种日常生活的能力。发展独立性、专注力、秩序感适用年龄种类不同,年龄也有所不同l使用方法按扣打开:①取按扣衣饰框于桌面②左手张开压住衣饰框布相合处上部按扣凹部这行的旁边③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按扣凸部的旁边,慢慢向上拉开按扣。④一个一个打开按扣,一直到最下(最后)一个为止。⑤把前面的两块布向左右掀开:两手拇指、 食指分别捏住每块布的上下角,向外打开。 先打开在上面的那块。扣紧:文档实用标准①把两块布合起来:两手拇指、食指分别捏住每块布的上下角,向内合。先合在下面的那块(凹部)。②从最上面的那颗按扣开始扣: 右手拇指、食指捏住扣子旁边, 左手两根手指压在要扣的凹部按扣旁。然后把扣子的凹部和凸部重合,右手手指由凸部的正上方用力压下。③继续扣下一颗,直到扣上最后一颗。④把教具放回原位。兴趣点:压按扣时发出的声音。错误控制:扣子没吻合或凸部和凹部没一一对应。拉链拉开:①取拉链衣饰框于桌面。②左手张开压住衣饰框布相合处上部拉链左旁边。③右手拇指、食指捏住拉链的拉环,轻轻向下拉。④随着右手向下拉,左手也跟着往下移。到最底下注意示范将左边拉链从拉环沟中取出的细节。⑤把两块前襟向左右掀开:方法同前。拉上拉链:①把两块前襟在中央合起来:方法同前。②两手把拉链底部套上。(将左边的拉链头朝右边有沟的地方由上往下套到底)③左手按住前襟下方,由手捏住拉环,朝上轻轻拉上去。④把教具放回原位。文档实用标准兴趣点:拉链滑动的声音和手的感觉。纽扣(大)准备:有扣孔的为右襟,扣子缝在左襟。解开:①取相应衣饰框于桌面②由上开始,左手拇指、食指拉住有扣孔衣襟的旁边。③右手拇指、食指捏住纽扣,把纽扣向右旁下稍微扭转压下,让它从扣孔中脱出来。④左手接住穿过的纽扣,拉出来。下面的用相同的方法做完。⑤把两块布向左右掀开:方法同前。扣纽扣:①把两块布在中央合起来:方法同前。②从最上面的那颗纽扣开始扣:左手捏住纽扣,右手捏住右襟让扣孔和纽扣相合。③左手把纽扣穿出洞孔, 这时候用右手接住穿出的纽扣。 把纽扣稍微转一下从扣孔里拉出来。 同样的方法继续扣下一颗,直到扣上最后一颗。④把教具放回原位。文档实用标准兴趣点:纽扣从扣孔拉进拉出。错误控制:扣子扣错了孔。4.纽扣(小):方法同 3钩扣解开:①取材料于桌面②从上面开始③左手按住钩扣环部的衣襟。④右手捏住钩扣钩部缝线的地方。⑤把钩部推向左边,由环部脱出。⑥用相同方法进行到最下面。⑦把两襟分别向左右掀开。扣住:①将两襟合上。②从上开始③左手按住下襟环部旁边。文档实用标准④右手捏住钩子的缝线处,稍微相左拉。⑤把钩子扣上环部之后略向右拉。⑥同样的方法做到最后一个。兴趣点:钩和环合在一起。错误控制:钩子没有钩住环部或钩到其他钩子的环部。皮带扣准备:左手放在皮带尖端的位置。解开:①由上开始进行。②右手握住扣环。③用左手拇指、食指抓住皮带尖端向右推。④右手拿住皮带中间部分从扣环中抽出。⑤右手捏住皮带尖端再向右拉,左手食指向皮带孔旁边压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从孔里拉出来。⑥同时使用两手把皮带与扣环完全拉开。⑦一直做到最后面的皮带扣。⑧把前襟向左右掀开。扣上:①把两片前襟合在中央。②从上面开始。文档实用标准③右手拿皮带尖端。④左手拿扣环⑤把皮带尖端伸进环里。⑥把穿过的皮带反手用力向右拉。⑦用左手将针穿进带孔。⑧左手拿着扣环,右手抓住皮带尖端穿过扣环的左端。⑨用同样方法做到最下面的皮带扣。将材料放回原处。兴趣点:将针穿入皮带孔及拔出针。错误控制:针没有穿进带孔中。安全别针准备:放安全别针的小篮子。解开:①从上面开始。②左手拇指、食指拿住嵌合针端的别针头。③以右手拇指、食指夹住别针中央部分,用拇指把针尖压出别针头外。④拔出针尖。⑤再把针尖嵌回别针头放回篮子⑥其他别针也用同样方法进行。⑦向左右掀开两襟。扣上:文档实用标准①先拉上左襟再拉上右襟,把两前襟在中央叠合。②从上面开始。③把针尖压出来。④决定别针位置。⑤针尖从上襟的表面刺进去。⑦在针尖刺往下襟的时候,先把上下襟的位置固定对好。⑥针尖通过下襟。再由下襟里向上襟表面把针尖穿出。把针尖压进别针头。⑧最后把针尖刺过时的皱纹抚平。兴趣点:把针嵌进、压出的方法。错误控制:上下襟的位置没有对好。布不平,针没有别住左右两襟。蝴蝶结提示:①取材料于桌面,触摸边框。②由上面开始解开,两手同时抓住带子两端向左右拉,把蝴蝶结松开。③松开蝴蝶结后,用右手食指从上往下把蝴蝶结挑起解开。④按照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的顺序把每条带子向旁边拉直。⑤再把两襟从左到右的掀开,触摸左右两边边框。文档实用标准⑥把两襟合向中央,从上往下进行。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交叉拉带子,右手把左边带子拉向右边, 左手把右边带子拉向左边, 成交叉状。⑧右手把在上面的带子从交叉点下方穿过,用左手接住,然后左右拉紧。⑨双手食指挑起带子绕个圈, 用左边带子在右边带子下交叉绕过来, 右手接左边带子, 左手接右边带子。同时向两边扣,成型后整理一下。⑩将教具放回原位。兴趣点:用拇指把带子推穿过绕圈的地方。错误控制:蝴蝶结歪掉编结(鞋带,有V型、X型、一型)型提示:①取教具于桌面。②双手拇指、食指拉开绳带两端,解开蝴蝶结。③由下起用右手食指从左往右交叉挑起绳带。 然后,把绳带摆成一条直线置于衣饰框上方。 双手把前襟左右掀开。④绳带由里向表面穿出,左手三指稍微掀开左襟, 绳带从左孔穿出,调整两边绳带长度,使两边相等。(两手捏住绳带尖端,往上方拉直,使其长度相等。)⑤反复进行到最下面的绳孔后,用左右绳带打个蝴蝶结。兴趣点:绳带编成 v字形。错误控制:只用一边绳带穿孔,左右边的带长不平均,绳带穿孔时表里错误。没成 v字型。编结(皮靴编结)文档实用标准解开:①拉开蝴蝶结。②将右侧的鞋带拉向左边拿着。③将左侧的鞋带拉向右边拿着。④反复交互进行。交互抽出带子。⑤最后把绳带拉出。⑥将两衣襟左右掀开。编结:①把两襟合在中央。②绳带从最上孔由里面穿出,调整两边到相等的长度。③左手拉右侧带子前端由表面向里穿过左侧第二孔。右手也同样拉左侧带子穿过另一侧的孔。④把左侧带子由里向右侧第三孔拉出。⑤把右侧带子由里向左侧第三孔拉出。⑥将鞋带交叉钩住钩子拉直。⑦拉住鞋带,两手交叉把手放开。⑧将交叉的两条带子拉近钩子旁钩住。⑨将⑦⑧反复进行。⑩在最后的钩子之后打个蝴蝶结。兴趣点:鞋带穿过带孔,挂在钩上。带子交叉。文档实用标准错误控制:带、孔、钩的位置不正。鞋带没有挂在钩子上。皮靴扣解开:①从上开始进行。②左手拉住上襟靠近纽扣的地方。③用右手压下扣子脱开。④用相同方法进行,直至结束。⑤把两襟左右掀开。扣上:①把两襟合向中央。②从上进行。③左手抓紧扣孔上侧。④右手拿钩纽扣的钩子穿进扣孔。⑤钩住扣子,把钩子轻轻拉向右边,让纽扣穿过扣孔。⑥其余用相同方法进行,直至结束。兴趣点:使用钩子钩扣子。错误控制:纽扣没有扣上。文档实用标准包袱巾解开:①使用拇指和食指将结往左右解开。②第二个交叉也是一样的解法。③将两片布左右分开。④转换包袱框的位置,将另一个结用同样的方法解开。⑤将布左右分开。打结:①用双手将左右分开的两片布拉到中央。②左右两手交换,将布交叉一起。③把拉到右边的布角扭到另一片布下面,两手轻拉。④把拿到左边的布角用左手指卷起。 用右手将另一布角提起压上, 再用拇指将布角套进圈里面去。⑤拇指所按下来的布角用左手去接,同时右手也拉住另一布角,然后向两方拉紧。⑥变换框框位置,再打另一结。兴趣点:打固定结。错误控制:结太紧或太松。结打不开。生活教具 2——抓豆子(五指抓)文档实用标准教具构成托盘1个大碗2个(其中1个装大半碗大豆)使用目的学习五指抓豆子的动作,发展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适用年龄2岁半—— 4岁使用方法(在桌面进行)走到教具柜前,稍站一会儿,看清楚自己所要选择的工作材料,双手取出托盘放置到桌面。左手扶住左边碗(有大豆),右手张开五指,将手伸进装有豆子的左碗,把豆子轻轻的抓到右碗。直到抓完为止。再把右碗里的豆子抓到左边碗里,抓完为止。将教具放回教具柜。延伸方法抓黄豆抓彩色珠子抓绿豆抓米文档实用标准抓通心粉错误控制以不把豆子撒到碗外面为准。兴趣点豆子落进碗里发出的声音注意事项先从左边抓到右边。抓完为止。生活教具 3——抓核桃(三只抓)教具构成1个竹编篮子,内装大核桃若干。托盘1个,纸巾筒1个。使用目的学习三指抓的动作,发展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眼协调。适用年龄2岁半到 4岁使用方法(桌面操作)文档实用标准将托盘从教具柜取出,放置在桌面上。伸出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将核桃抓起放进纸巾筒的小孔里,直到抓完为止。用右手压住纸巾筒小孔,左手扶助纸巾筒底部,慢慢转动,使纸巾筒底部朝上,然后将底部盖子打开,轻轻的把大核桃倒进篮子里。将托盘放回教具柜。延伸方法1.抓弹珠抓乒乓球。抓木柄给塑料蔬菜分类错误控制放进小孔,不掉到外面为准。兴趣点放进小孔的过程注意事项底部盖子不要扣的太紧,以免幼儿打不开。生活教具4——小猫吃鱼(三指夹)(桌面操作)教具构成过胶卡片(画有鱼)1张。托盘1个文档实用标准小碟1个,内装小猫夹子若干个。使用目的学习三指夹的动作。发展幼儿手指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手眼协调。适用年龄岁半以上使用方法将托盘从教具柜取出,放置在桌面上。左手拿鱼卡片。伸出右手,大拇指在上,食指、中指在下,捏住夹子上下着力的地方拿起夹子,稍微用力使夹子张开,夹在鱼卡片周围。到完。取下夹子放回小碟。将托盘放回教具柜。延伸方法小鸭找妈妈小青蛙找妈妈给小猫夹胡须错误控制没按顺时针方向夹。兴趣点夹子的张开和夹紧。注意事项文档实用标准夹子与夹子之间应该有距离。生活教具 5——倒花豆教具构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其中一个装三分之二的花豆(或其他大粒的东西)2.托盘1个使用目的手部运动的调整发展独立心、专注力适用年龄岁半以上使用方法1.取材料于桌面。2.右手握住装花豆的杯子把手,左手托着杯底,轻轻把杯子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3.靠近左侧的杯子,把杯口对着另一空杯口的中央,在距离 5cm—8cm的上方开始倒豆子。杯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把空杯放回托盘,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杯,按前面的方法再倒回空杯中。或者先将空杯放在桌上,把装豆子的杯移到托盘右侧,放回空杯。照前面的方法和步骤再做一次。收拾整理,把掉到外面的豆子捡回杯子,把用具放回原处。文档实用标准延伸方法倒赤豆、倒米、倒小米、倒色沙。由大粒过渡到小粒,使倾斜的工作更精细。倒水、倒色水3.将物品倒入越来越细口的杯中。兴趣点听豆子倒出的声音,对准容器中心倒豆子。错误控制豆子洒出来,杯子相碰。生活教具 6——舀大豆教具构成两个大碗,其中一个装大豆若干勺子一把托盘1个使用目的学习使用勺子的正确方法。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适用年龄岁半开始使用方法取教具于桌面。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住勺子把,左手扶着左边装有大豆的碗身。文档实用标准右手拿勺子把大豆舀起,轻轻提起来,移到在另一只空碗的中央上方,轻轻的倒下去。依照此法进行,直到最后一粒大豆舀完。再将右碗里的大豆舀回左碗。(可反复操作)把勺子放回托盘,将用具放回原位。延伸方法舀扣子、舀小塑料球、舀沙、舀水用勺子将物品一分二、一分四兴趣点用勺子舀起与倾倒的方法。错误控制勺子拿不稳,大豆散落掉下来。注意事项要把豆子舀完为止。生活教具 7—— 捞小鱼教具构成1.防水布 1块,大盆 1个,大碗 1个,漏勺1个,能浮的塑料小鱼若干,海绵 1块,毛巾 1块托盘1个使用目的学习用漏勺捞的动作文档实用标准发展手眼协调发展手指和手腕肌肉适用年龄岁半以上使用方法把托盘放于桌子的右下方。铺防水布,取盆、碗、海绵、毛巾一一放好。用取水器取水到大盆(水的多少以盆子的控制线为准),把大碗中的塑料鱼倒进水中,把碗放于盆的右边。用漏勺捞鱼放入碗中(一次1条或多条),捞完为止。每捞一次,都必须将漏勺提起在大盆上方停顿,用海绵将漏勺底部的水吸一吸再倒进碗里。把水倒掉,把所有器皿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收拾整理:盆——碗——漏勺——海绵——毛巾擦手——防水布将托盘放回教具柜延伸方法捞饺子捞元宵兴趣点捞的过程错误控制把鱼倒到了碗外。注意事项文档实用标准开始时一条一条捞在1的基础上再过渡到多条捞。生活教具8——筷子夹花生(19)教具构成1.2只大碗(其中 1只装花生)筷子1双托盘1个使用目的学习用筷子夹东西训练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适用年龄岁以上使用方法双手端托盘到工作位上。轻轻放在桌面。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从左碗夹花生到右碗,夹完为止。再从右碗夹花生回左碗,夹完为止。把筷子放回托盘,将托盘放回教具柜。延伸方法夹彩色通心粉并分类夹各种难度的扣子并分类夹塑料小青蛙出水。文档实用标准兴趣点花生被夹住错误控制筷子没对齐,花生掉到碗外。注意事项筷子先对齐花生夹到另一碗上才可放下。生活教具9——剪纸教具构成前端要圆,大小适合幼儿的剪刀。2.长方形纸(大约 3cm×15cm)画有直线、曲线、锯齿线等的长方形纸。画有复杂几何图形的纸。画有曲线、直线、螺旋线的纸使用目的剪的能力,肌肉运动的调整,手眼的协调。独立心、专注力适用年龄岁左右开始使用方法文档实用标准取材料于桌面。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握住剪刀。示范剪的动作。左手拿纸。让幼儿剪剪看(开始时老师拿着没有线条的纸让幼儿剪)。幼儿已经会使用剪刀后,才给他画有裁剪线的纸,照着线剪。放下剪刀,将剪下不要的纸屑放进垃圾桶。将材料放回原处。延伸方法让幼儿自己构想简单的图案描绘到纸上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