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任务来源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川市监函﹝2021﹞304号),立项计划汇总表第15序号《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负责制定,标准编制联系人方东辉,联系电2.立项背景牛业发展切合我省特殊环境,在粮食安全供给、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省内的牛种业发展滞后,并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是全国牛种最多的省份,地方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但品种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产业优势,畜禽种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针对地方遗传资源出台相应品种生产技术规程,指导科学保种及生产已迫在眉睫。川南山地牛已先后录入《四川畜禽遗传资源志》(2009年出版)、《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2011年出版),主要分布在筠连、珙县、古蔺、叙永等地,据2005年统计存栏27.7万头。近年来,由于缺乏品种规范、无法科学选种选配,导致近交系数不断升高,个体性能逐步退化;同时,受到外来品种牛冲击,川南山地牛群体规模数量骤减。因此,制定适用于川南山地牛品种鉴别、选育、等级评定和饲养管理的生产技术规程,符合我省种业振兴及发展“10+3”农业产业体系需求,并对该品种的遗传资源保护及科学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起草单位: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筠连县农业农村局、筠连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4.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主要贡献1易军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持并起草本标准2方东辉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协助起草本标准3王巍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收集数据4申洪兵宜宾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院收集数据5石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收集数据6钟胜超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师收集数据7甘佳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收集数据8贺芳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收集数据9邓小东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收集数据10詹素琼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收集数据11邓文松筠连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师收集数据12王成筠连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兽医师收集数据13付茂忠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收集数据14罗永灵筠连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兽医师收集数据二、主要工作过程1.前期工作计划任务下达前,标准起草单位的科技人员对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等情况开展调研,查阅、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提出标准制定方案。2.成立起草小组计划任务下达后,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筠连县农业农村局、筠连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专家、技术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起草工作进行分工,明确任务和职责,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3.查找相关资料2021年3月至8月,收集、整理并总结项目组前期对川南产地牛生产技术及生产实际中推广的一些操作规范,查阅国内相关地方牛品种、生产技术及饲养管理等资料。2021年9月,根据收集及查找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对该技术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整理,形成标准草稿。4.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针对标准草稿,标准制定组多次进行内部讨论,反复修改了标准制定的框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5.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及修改起草小组征求了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省畜牧总站、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省阳平种牛场、达州市畜牧推广站、珙县农业农村局、宣汉县农业农村局等20家单位有关专家、有关市县畜牧局或技术人员意见,使之更加切合生产实际,并将收集的意见进行汇总处理;之后,起草组委托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出具评估报告,依据报告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送审稿。6.形成标准报批稿X年X月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的四川省地方标准《川南山地牛生产技术规程(送审稿)》进行了审定。审定专家在听取标准制定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对标准送审稿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并形成了审查意见,建议将该标准作为四川省地方推荐性标准尽快发布实施。会后,标准制定小组根据审定专家组的意见进行了充分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标准的报批稿。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确定依据1.编制原则(1)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制。(2)本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下列编制依据和资料,确保其内容符合国内现有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相协调。GB/T16569-1996《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5128-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T815-2004《肉牛饲养标准》,NY/T1335-2007《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NY/T1339-2007《肉牛育肥良好管理规范》,NY/T1446-2007《种公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2660-2014《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5030-2016《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DB51/T1310-2011《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规范》。同时,本标准参考了DB52/T1475-2019《关岭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52/T437-2019《三河牛饲养管理技术标准》、DB41/T1823-2019《郏县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41/T012-2015《郏县红牛》、DB41/T2009-2020《南阳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等国内相关资料。(3)本标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2.标准主要参数确定依据说明本标准规定了川南山地牛品种特性、等级评定、种用要求和生产管理基本要求。适用于川南山地牛品种鉴别、选育、等级评定和饲养管理。标准制定组通过对川南山地牛实地调研、进行牛群调查及测定、开展育肥及屠宰试验,结合参考《四川畜禽遗传资源志》等资料,最终确定了该牛生产相关技术参数。生产性能中体尺、体重参数主要通过对筠连县、珙县、高县等主产区的成年公、母牛调查及测定,结合《四川畜禽遗传资源志》中川南山地牛的描述综合确定了中等饲养条件的公、母牛初生重、12月龄、18月龄、成年体重及成年体尺数据范围;繁殖性能通过调研及参考《四川畜禽遗传资源志》确定;产肉性能参数通过开展10头周岁公牛育肥试验(中等条件舍饲育肥1年)、屠宰试验分析形成;种牛等级评定方法主要参考了GB/T5797-2003《秦川牛》、NY/T2828-2015《蜀宣花牛》、DB41/T012-2015《郏县红牛》等地方牛国家或地方标准内容,结合川南山地牛生产中的实际可操作性确定其评定方法,需要说明的是B.3体重等级评定表、B.4体尺等级评定表数据来源于标准组对134头不同月龄的公、母牛体尺、体重测定及分析,其中特级牛约占测定群体的5%,一级牛占20%,二级牛占40%。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收集和参考了省内外地方牛品种及饲养管理相关资料,咨询了省内外有关科研院所、专家以及长期从事基层牛业生产技术人员的意见,并且在川南山地牛的主产区进行了相关验证试验。3.主要内容及特点(1)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川南山地牛品种特性、等级评定、种用要求和生产管理基本要求。适用于川南山地牛品种鉴别、选育、等级评定和饲养管理。(2)主要特点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收集和参考了省内外地方牛品种及饲养管理相关资料,咨询了省内外有关科研院所、专家以及长期从事基层牛业生产技术人员的意见,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四、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无国际标准采用。五、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一致,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畜牧法》。六、重大分歧意见及处理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反复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