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全册试题_第1页
哲学全册试题_第2页
哲学全册试题_第3页
哲学全册试题_第4页
哲学全册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全册综合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 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4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这说明哲学智慧 ( )产生于于寓言故事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源于自发的世界观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说“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 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5.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6.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A.唯物论与唯心论B.唯心论与可知论C.唯物论与不可知论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8.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习。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 )A.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黑格尔的辩证法 B.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0.右边的漫画告诉我们: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具有目的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质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12.有一位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 “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说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所谓“木桶理论”也即“ 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请完成下列 2题13.“木桶理论”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1B.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20.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受整体的支配和制约粒。这一事实说明()14.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A.规律是客观的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15.《列子?天瑞》篇记述:古代杞国有一人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愁得生了一场大病。杞人忧天的2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错误在于()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C.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D.否认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16.“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明()22.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是()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A.画饼充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23.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C.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D.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17.右图漫画启示我们()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A.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18.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24.“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①认识可以使人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正确指导人们改造世界①它提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艰难的②认识可以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之前作出预测和规划②它肯定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③认识可以指导人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③它不懂得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④认识可以使人们实现对自身的认识,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④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25.近几年来,一场场前所未有的雾霾笼罩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生活在其中,无人能够自强不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吸”。为此,网友们积极互动,倡议从少开一天车,少放一个鞭炮开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净化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我们的天空。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A.事物在曲折中不断前进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成功的基础2C.事物的发展是量的渐进都去哪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它揭示了()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A.发展具有普遍性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26.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C.矛盾具有普遍性D.认识具有无限性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构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33.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自述》中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在艰苦颠蹶之中,我没有沉沦,我追动生产率。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逐着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区别C.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D.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又要勇于克服困难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3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联接纽带A.联系B.矛盾C.运动D.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5.一首流行歌曲唱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27.假定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助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脚,你越多少人笑着却满含着泪滴⋯⋯对此你的理解正确的是()挣扎就被咬得越厉害,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这个经济学上的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鳄鱼法则告诉我们()C.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于一致D.矛盾具有普遍性A.部分依赖于整体并服务于整体B.要注意把握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6.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量已超5000万台,且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大量C.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D.关键时候要勇敢放弃次要矛盾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环境炸弹”,利用好就会成为“城市矿山”。由“环境炸弹”28.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变成“城市矿山”的哲学依据是()数字的位置随意调换,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A.抓住主要矛盾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C.注重量的积累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9.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量的政府机构、官员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这表明()37.2014年5月8日,在河南兰考县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上,每位同志就存在的问题,深入开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一说一,既不夸大,也不回避。与会领导干部都红了脸,出了汗。该民主生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活会的成功举行说明()30.“八项规定”颁布一年来,中央治理“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月饼盒子里的腐败”、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纸片上的腐败”等等,一项项,一条条都是从细处抓起。中央从细处抓起是因为()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A.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③只有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D.只有果断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④只有把握好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主流31.习近平同志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dù]众而木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下列诗句与“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3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禁烟先对领导“开刀”,把握住了禁烟问题的关键,其哲学依据是()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A.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2.“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B.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间C.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3(10分)D.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39.“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动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殊性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40.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在“破”与“立”的利弊对比下完成的。 “不破不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密切主义变化发展的世界B.只要实事求是就能解放思想C.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D.要成功就要敢于破除过去的一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随后,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中国是航天领域的后来者,中国航天人清楚,要跨越自己,赶上发达国家的航天技术,常常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有过失误和挫折,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归零”原则,把失误归零,战胜了征途中的一次次坎坷,创造了一次次的腾飞奇迹;“勇于探索,不畏风险”,就是中国航天人面对困难和风险的态度。中国航天人也因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配置1978~1984年形成并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1984~1988年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8~1992年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1992~2012年 强调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0分)43.人民日报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不能否定”进行阐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 改革、发展。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 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不能否定”的正确性。 (10分)4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明确了顶层设计。延迟退休政策渐进渐行。对社会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 ,主管部门作出明确回应,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 渐进式,并承诺新政策将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主管部门的相关回应蕴含的哲学智慧。 (10分)材料: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近70次“改革”,代表委员竞相提出有关“改革”的议案提案。走过“而立之年”的改革,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的原因。(9分)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答题比规范,书写赛认真)41. 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0分)44.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主管部门的相关回应蕴含的哲学智慧。(10分)42.结合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0分)45.结合材料三,运用 《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原理 ,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的原因。(9分)4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不能否定”的正确性。(10分)5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每题 1.5分,共60分)1-5 DCCBB 6-10DBCCA 11-15DBBCD 16-20CCDBB21-25DDACD 26-30DCDDC 31-35CBDBC 36-40DCAB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航天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要落后,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2)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中国航天人发明了“归零”原则,发扬“勇于探索,不畏风险”的精神体现了这一道理。(3分)(3)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就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利用规律中国航天取得一次次的胜利,是中国航天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3分)(4)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为了赶上国外航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