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抒情手法(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抒情手法(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抒情手法(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抒情手法(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抒情手法(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抒情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黎眉州①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②,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③,好士今无六一④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注释】①作者写这首诗时在密州任上,密州在胶西。黎金享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故称“黎眉州”。②西川:四川西部。苏轼的故乡眉山和诗中提及的瓦屋、峨眉两山都在西川。③春秋学:黎工卓精研《春秋》,当时执政的王安石素不喜《春秋》。④六一: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曾以“文行苏洵,经术黎向英宗推荐二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承前句“望西川”,描述西川景象,“应”表明“孤云落照”是作者合理推想的西川的景象,所以这是实写。B.颔联通过想象描写瓦屋、峨眉的景象,这和《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写景角度相同。C.颈联抒写作者的复杂感慨,既包含着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黎金亨的同情,也表达了对乐于提携士人的欧阳修的怀念。1).前四句侧重于描写景物,画面感极强;后四句侧重于抒发情怀,感情浓烈。写景与抒情密切关联,全诗章法井然。(2)诗的结尾两句广为流传,请进行赏析。2、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病后登快哉亭⑴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⑵约,但觉秋风发上生。临安养雨初霁⑶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崎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素衣笑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注)(1)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2)黄华:菊花。(3)淳熙十三年(1186),已六十二岁的陆游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前,到临安听候召见时,写下了这首诗。(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怆当的一项是()A.“秋风发上生”不仅有秋风萧萧之意,还有年华逝去、白发生出的形象感,蕴含了诗人落寞伤感的情怀。B.《病后登快哉亭》一诗以斜阳、暮鸦、衰草、秋风等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C.《临安春雨初弊》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以写草书和品茶作为消遣,主要表达其闲适自得的心境。D.贺诗联与联之间写景和抒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自然;陆诗尾联抒发的情感与首联呼应,有自我解嘲之味。(2)贺诗首联和陆诗颔联运用了什么相同的艺术手法?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早春白居易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满庭田地湿,养叶生墙根。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冰雪消融、口和风暖的景象,照应了题目,暗示了春天刚刚到来。B.颔联紧承首联,描写细致人微,借助墙根的弗叶表现早春时节的勃勃生机。C.“日西斜掩门”如同一个特写镜头,画面感强,生动地表现出官舍之“悄”。D.诗中写景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相生,“和”“喧”从触觉方面写出早春特点。(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什么手法表达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小李之庐山①

李贺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②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注]①诗歌作于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官,家境窘迫,遂于洛阳寻找出路。时隔不久,他的弟弟也离开故乡前往庐山一带谋生。②石镜,即庐山山南石镜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点明了写作缘由,即诗人为将前往庐山谋生的小弟送行。小季,指排行最末的弟弟。B.首句交代送别地点和场景,“俎豆”指饯行的菜肴。此句写出当时洛阳郊外的荒凉和衰败。C.五、六句寓情于景,选取长船、云、石镜峰、秋夜等清冷的意象,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D.诗歌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后六句借助想象描摹离别后弟弟的情形,手足之情溢于言表。(2)诗中写到“老马”和“小雁”,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邺都引[唐]张说①君不见魏武②草创争天禄③,群雄睢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都邑缭绕西山阳,夜接词人赋华屋。

桑榆汗漫④漳河曲。昼携壮士破坚阵,都邑缭绕西山阳,夜接词人赋华屋。

桑榆汗漫④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喙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14年,作者贬相州刺史期间。②魏武,指魏武帝曹操。213年曹操封为魏王,定都于邺。③天禄,天赐的福禄,后多指帝位。④汗漫,漫无边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睚毗相驰逐”形容群雄虎视眈眈,逐鹿中原的态势,突出了曹操“草创”事业的艰难和他削平群雄、统一中原的决心与气概。B.三、四两句,在“昼携壮士破坚阵”的金戈铁马紧张激烈战斗后紧接“夜接词人赋华屋”的场景,凸显曹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C.“城郭为墟人代改”,一笔跨越了五百年,从前六句对历史的回顾转到眼前的现实景象,从怀古转到慨今。D.这首诗从体裁来说属于乐府诗,从题材来说属于咏史怀古诗。本诗运用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富有表现力。(2)请指出“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6、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⑻。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释】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李问政河北简兵①张说斗酒贻朋爱,踌踽出御沟。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

密亲仕燕冀③,连年迩寇傩④。

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⑤。【注释】①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卒。②牡、龙:皆指马。③燕冀: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唐末,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晋时河溯被石敬瑞割让给契丹。④雕:即“仇”。⑤幽州:时为契丹都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不仅以“送”字点明诗的题材,还点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去之地、所做之事。B.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以“斗酒”相赠别,以“踌蹦”见心理,两相对照,感染力较强。C.颔联运用夸张手法,以朋友别时与归来时乘坐车驾的不同来凸显情感,构思很巧妙。D.尾联“因君阅河朔”一句既照应了诗题,同时也点明了诗人情感进一步延伸的原因。(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眉山王宣义①(节选)

黄庭坚儿无饱饭尚勤书,如无复禅且著襦。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疮。

林间醉著人伐木,犹梦官下闻追呼②。

万钉围腰莫爱渠,富贵安能泗黄坤③?【注释】①王宣义:苏轼妻叔王淮,曾任宣义郎,故称。②追呼:指吏胥到门号叫催租,逼服徭役。③黄城:犹黄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巧碰的一项是()用一、二句写王宣义儿子吃不饱仍勤读,妻子穿短袄不求棉裤,体现了他们虽生活清贫却知足。B.社酒过滤可喝,溪中鱼可捕食,又问黄鸡的肥瘦,三、四句在叙事中显示王宣义的洒脱神情。C.五、六句虚实结合,实写王宣义醉卧林间闻官家“追呼”之声,虚写伐木的声音,颇有深意。D.全诗由王宣义家人生活状况写到王宣义自身,他隐居林下,尽享野趣,安贫乐道,悠闲恬适。(2)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结尾两句所抒发的情感。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卢侍御赴河北刘长卿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英学仲连逃海上⑶,田单空愧取聊城。【注释】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2)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拟古辞家夙严驾陶渊明辞家夙严驾,当往志无终(1)。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闻有田子泰(2),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3),直在百年中。(注释)(1)无终:古县名,在今河北省蓟县。(2)田子泰:即田畤,字子泰,东汉无终人。田畴隐居于徐无山中,选择了一块地处险远乂很平敞的空地居住,亲自耕种粮食用来供养父母。归附他的百姓有五千多家,他就定法纪、办学校,使这地方安定太平。(3)狂驰子:指为争名逐利而疯狂奔走的人。(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说HI子泰的事迹后,诗人连夜整治车马准备出行,可见诗人急于体验田子泰的流风余韵。B.诗人到无终县去,既不是经商做买卖,也不是在那里从军,而是想效仿田子泰成就自己的理想。C.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两类人生前和死后的情形加以对照,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情感。D.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整装远访IH子泰故乡来寄寓情怀,所传达的思想与《桃花源记》有相通之处。(2)这苜诗后四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简析。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虞美人-枕上⑷一九二一年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注释】此词是毛泽东写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