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1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 ( ( ( )诸部位正常形态、功能活动规律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 ( )和( 一、填空: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人类的牙列为( ,包括( )和( ( )共有个( )共有32个。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乳牙分( ( ( 三类;恒牙分为( ( ( )和( )四类。右侧上颌尖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右侧上颌第一乳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左侧下颌第二磨牙的部位记录法是( 。中线为通过( ( )和( 的接触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5.上颌中切牙唇面与近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6.上颌中切牙舌面与远中面相交所成的角为(。7.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与远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9.下颌第一磨牙舌面与近中面、牙合面相交所成的角为(。10.乳牙的发育过程分为( ()和()三个阶段。二、选择题:A、近中切角近直角B、近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近C、远中切角为钝角D、远中接触区离切角较远E、牙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者略深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B、色泽较黄C、覆盖牙体表面 、覆盖牙根表面 、以上说法都不3.关于牙本质不正确的说法是A、不如牙釉质坚硬B、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白色透D、围成牙髓腔 E、是牙体的主质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以上都不是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E: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第一前磨牙E、第一磨牙6.中切牙冠与根的比例多数约为:BA、1:2B、1:1、2:1、3:17.A、牙骨质B、牙本质、牙釉质D、牙髓 E、以上都不8.被称为前牙的牙齿是A、尖牙、上颌前磨牙C、下颌前磨牙、上颌磨牙9.A、畸形舌侧窝B、斜面C、发育沟D、嵴E、裂10.关于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描述正确的是:EA、颊尖高大,舌尖特小B、舌面与颊面相差较大C、颊面宽于舌面D、发育沟有“H、Y、W”形三种形态E、若为二舌尖者,其舌面宽于颊面A、上颌中切牙B、下颌中切牙C、上颌侧切牙D、下颌侧切牙E、前磨牙A、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 、牙合面有横D、颊尖偏远中 、有新月形的颊颈嵴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第三磨牙寻找腮腺导管口时常以( C)牙冠为标志:A、上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一磨牙C、上颌第二磨牙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A、近中舌尖最小BC、有时可有第五牙尖 、牙合面上可看到斜E、有三个牙根A、上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二磨D、下颌第二磨牙 E、下颌第二前磨牙A、唇面有唇轴嵴 、舌面有舌轴嵴、牙尖偏远D、牙尖偏近中 、牙根断面为圆三角形寻找颏孔时常以( D)为标志:A、下颌中切牙 、下颌侧切牙 、下颌尖D、下颌前磨牙 、下颌磨牙牙根为接近牙冠长的2倍,根颈横切面的形态为卵圆三角形的牙齿是A、上颌中切牙 、下颌中切牙 、上颌尖牙D、下颌尖牙 、上颌第一前磨20.可以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A、上颌侧切牙 、上颌尖牙 、下颌中切D、下颌尖牙 、前磨牙A、牙根扁圆而细长B、根的近远中面有浅的长形凹陷C、牙尖的远中斜缘长约为近中斜缘的2倍D、近远中斜缘交角大于90度E、可旋转拔除A、中切牙B、侧切牙C、尖牙D、前磨牙E、第一磨牙23.关于上颌第一前磨牙正确的说法是:DA、为前磨牙中体积最小者B、牙根多数在根中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二C、牙合面可有三个牙尖 D、颊尖偏远中E、以上都不对24.A、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B、所有的牙都是由同一生长叶发育而成C、所有的牙都是由二个生长叶发育而成D、两生长叶之间的浅沟称之为副沟E、上说法都不正确25.牙冠靠近舌的一面称为(B :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6.牙齿行使咀嚼功能时,发生咬合接触的部位是:EA、颊面B、舌面C、近中面D、远中面E、牙合面27.牙齿受到食物的直接撞击而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CA、牙冠形态不规则 、牙冠凸度正常、牙冠凸度过小D、牙冠凸度过大E、以上都不对28.牙龈因失去食物的按摩而软弱无力引起牙龈萎缩是由于:BA、牙冠无凸度 、牙冠凸度过大 、牙冠凸度过D、牙冠凸度正常、牙冠形态不规则29.牙冠的凹陷部分不包括:BA、副沟 B、嵴 C、裂 、点隙 、发育30.关于上颌中切牙形态不正确的说法是A、近中切角近直角 、远中切角为锐C、切1/3有两条发育沟 D、可见切缘结节E、舌面近颈部有舌面隆突31.被称为六龄齿的牙齿是:D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以上都不是32.牙萌出的生理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EA、按一定先后顺序B、在一定时间内C、左右成对称同时萌出D、下颌牙略早于同名上颌牙E、上下同名牙同时萌出33.下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CA、切缘平直 、近远中切角约相等 、唇面发育沟明显D、切嵴靠近牙体长轴E、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者略深34.常出现畸形中央尖的牙齿是:D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E、第一磨牙35.从牙体纵剖面看,不包括:EA、牙本质B、牙釉质C、牙骨质D、牙髓E、牙槽骨36.纵剖牙冠,可见到的牙体组织不包是C: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7.纵剖牙根,可见到的牙体组织是:A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都不是38.属于龋病好发部位的是:BA、发育沟B、裂C、副沟D、窝E、以上都不是39.从外部观察,牙体组成部分不包括:DA、牙冠、牙根、牙颈、根尖孔40.A、发育沟、副沟、裂、窝41.A、上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二磨牙 、上颌第三磨D、下颌第一磨牙 、以上都不是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A、牙冠短而宽 、体积小 、乳白色D、牙合面缩窄,颈嵴突出 、乳前牙宽冠宽44.牙尖偏向远中的是A、上颌尖牙B、下颌尖牙C、上颌乳尖牙D、下颌乳尖牙E、以上都不是45.三个颊尖等大的是:CA、上颌第一乳磨牙B、上颌第二乳磨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下颌第二乳磨牙E、以上都不是46.根管系统不包括:E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髓腔47.不属纯单管型的牙根有:BA、上颌中切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尖牙D、上颌第一磨牙的舌根E、上颌第二磨牙的舌根和远颊根48.关于根管侧支不正确的说法是:EA、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 、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C、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 、通向牙周膜、根中1/3较49.根尖分歧多见于A、上切牙B、尖牙C、下切牙D、磨牙E、以上都不是50.副根管多见于:D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E、多生牙51.以副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是:BA、根管B、副根管C、根管侧支D、管间吻合E、根尖分歧52.以侧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不包括:A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以上都不是53.以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的有:AA、根管B、管间吻合C、根管侧支D、根尖分歧E、副根管54.根管分型不包括:EA、单管型B、双管型、单双管型D、三管型 、四管55.上下颌磨牙的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A、上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BC、上颌磨牙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牙冠倾向舌侧DE、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A、1:1B、1:2C、1:3D、2:1E、3:1A、髓室颊舌中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接近牙冠中1/3C、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均接近牙冠中1/3D、远颊髓角和远舌髓角均接近牙冠颈1/3E、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者共占A、髓室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B、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C、舌侧髓角高度约近牙冠中1/3D、颊侧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E、近中根管为双管型者占13%根管横断面可呈C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一磨牙F、下颌第二磨牙三、名词解释:2.34.56.7.8.9101112131415.萌出四、简答题:(一)上下颌磨牙有何区别?(二)牙冠唇、颊、舌面突度有何生理意义?(三)简述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四)简述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的解剖特点。(五)简述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五、论述题(一)论述乳牙的应用解剖?(二)试述切牙髓腔的应用解剖?(三)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与上、下颌第一磨牙有何区别?(四)论述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形态特点。第三章牙列、与颌位(四)论述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形态特点。一、填空:牙列按构成牙的类别分为( ( )和( 。按照牙列的形态特征分为( ( )和( 。3.下颌的三个基本颌位是( ( )和( 。侧颌包括( )和( 。Wilson曲线又称( ,pee曲线又称( 。6.在( )近中和( )远中存在明显间隙,称之为灵长间隙四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 。从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约( )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从牙尖错位下颌下降约( )到达下颌姿势位。9.中性颌时,上颌第一磨牙的( )正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 ,下颌第一磨牙的( )对着( 与( )之间的牙合楔状隙。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之间可存在( )的间隙,称之为息止颌间隙。鼻翼耳屏线是指从一侧( )到同侧( )的假想连线。鼻翼耳屏线与( )平行,与( )的交角约15度。正常人面部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由( )到( )为上部,由( )到( )为中部,由( )到( )为部。2.横曲线是凸向下的。二、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者划×并改正:1.2.横曲线是凸向下的。对于上牙列偏远中。下颌姿势位时,升颌肌的肌电图无电位活动。44(颊)舌向倾斜。上颌中切牙的唇面形态与牙弓形及面形是协调一致的。1.乳牙时期为:C三、选择题:1.乳牙时期为:C2.替牙时期为:CA、2~6、2.5~6C、2.5~9D、3~6、3~92.替牙时期为:CA、2~6、2.5~6、6~12D、9~12、6~153.4~6岁期间,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是:AABCD、两者关系不定、以上都不对A、牙列拥挤 、牙列稀疏 、高位D、低位牙 、弓外牙A、是连接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B、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CD、是连接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E、以上都不是关于SpeeA、为上颌的纵颌曲线B、为下颌的纵颌曲线C、为上颌的横颌曲线D、为下颌的横颌曲线7.关于横曲线正确的说法是:CE、以上都不对7.关于横曲线正确的说法是:C8.关于牙尖交错的正常标志描述不对的是:AA、位于上颌、位于下颌、上下颌均有DE、以上都不对8.关于牙尖交错的正常标志描述不对的是:AA、每个牙都与对颌的两牙相对应接触B、尖牙关系正常 、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D、前后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 、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着上唇系9.关于近中牙合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B、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C、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的近D、呈现下颌后缩面型 、呈现下颌正常面型10.狭义咀嚼肌中下颌向下的肌是:DA、颞肌 、咬肌 、翼内肌 、翼外肌 、下颌舌骨11.使下颌向后的动力主要为A12.6~12岁之间为替牙期,常出现暂时性错的表现,其中不包括:EA、口轮匝肌 、颊肌 、颞肌 、咬肌 、翼内肌12.6~12岁之间为替牙期,常出现暂时性错的表现,其中不包括:ED、暂时性远中牙合E、暂时性反A、上唇系带位置过低、上中切牙间隙 D、暂时性远中牙合E、暂时性反13.关于牙尖交错位,不正确的说法是:DA、是以牙尖交错牙合为前提B、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C、随牙尖交错牙合变化而变化D、它又称为肌位E、用英文缩写为ICP14.A、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向后下移动约1mmB、所有人共有C、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D、髁突位于其下颌窝的最后位置E、为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15.关于下颌姿势位不正确的说法是:EA、是下颌的休息位 、稳定而可重复C、当人端坐或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上下颌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D、上下切牙之间可有1~3mm的间隙 、此时升颌肌无电位活动16.4岁以前,乳牙牙合的特征不包括:ED、牙合曲线不明显E、暂时性反A、牙齿排列紧密 、无间隙 、牙冠较直D、牙合曲线不明显E、暂时性反17.4~6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征是:EA、出现灵长间隙 、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磨耗C、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不在一个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D、随着下颌支的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可有所减小 、以上都18.面部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时表现为A:A、当下颌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下唇下缘下约1mm,下颌前牙切缘与下唇上缘平齐B、露出切牙1/2C、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远中部分或第一磨牙的近中部D、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近中 、以上都对四、名词解释:(overbite)覆盖(overjet)(intercuspalocclusion.ICO)(intercuspalposition.ICP)(retrudedcontactposition.RCP)(mandibularposturalposition.MPP)(freewayspace)(flushplane)灵长间隙(crossbite)(openbite)(deepoverbite)(deepoverjet)错牙合(malocclusion)五、简述题:(一)简述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关系,上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的关系?(二)临床上覆牙合与覆盖如何分类?(三)为什么上下颌第一磨牙在建牙合初期形成的偏远中关系在替牙期间能够得到调整?简述之。(四)替牙期间,上切牙牙冠会偏远中?(五)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标志。(六)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特点?(七)简述牙尖交错位正常的意义?六、论述题:(一)为什么第一磨牙的咬合关系被称为牙合关键?(二)论述乳牙期间牙合的特征?(三)论述替牙期间为什么会出现唇系带位置异常、间隙及牙冠偏斜等,能否恢复正常?(四)替牙期间出现的暂时性拥挤是否能被缓解?试述之。第四章 颌面部骨一、选择题1.眶下孔向什么方向通入眶下管A、后,下,外 、后,上,外 、后,下,D、后,上,内 、以上都不是眶下孔是什么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A、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眶神D、上牙槽后神经 、以上都不是尖牙窝位于哪个牙根尖的上方(C)A、上颌切牙 、上颌尖牙 、上颌前磨D、上颌磨牙、上颌前牙尖牙窝上附着的肌肉有(A)A、提口角肌B、提上唇肌C、提上唇鼻翼肌D、颧大肌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不包括(B)A、颧突 、颞突、额突 、牙槽突 、腭6.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多少厘米处)A、1cm 0.5cm 、1.5cm 、0.8E、以上都不是7.上颌体的后面参与构成(E)A、眶上缘、鼻腔 、眶下壁、口腔顶、翼腭8.上颌结节位于上颌骨的(B )A、前面、后面 、内面、外面 、以上都不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是( C)A、上颌结节、牙槽孔、颧牙槽嵴、尖牙窝E10.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A)A、翼内肌 、翼外肌 尖牙肌、三角肌 、以上都不11.眶下沟向什么方向通眶下管(A)A、前内下、前外下、前下、后外上 、以上都不12.在眶下管中段和后段发出的神经有上牙槽前神经和)A、上颌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 D、眶下神E、以上都不是眶下管麻醉时,针尖刺入不可超过(C)cm,以免损伤眼球A、0.5 1.0 1.5 、2.0 、以上都不是翼腭管构成不包括(C)A、上颌骨 、蝶骨 、颞骨 、腭骨 、以上都不15.硬腭由上颌骨腭突和(B )组成A、上颌骨牙槽突 、腭骨水平部 、上颌骨牙槽突D、腭骨的垂直部 、以上都不是16.下列哪些牙的唇颊侧骨板较舌侧骨板厚(BA、上颌第一前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 、下颌第一磨D、下颌第二前磨牙 、下颌尖牙全身骨骼系统中变化最显著的部分是(C )A.上颌骨、下颌骨C、牙槽突、腭骨E.以上都不是18.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E )的根A、上颌第一前磨牙 上颌尖牙 、上颌第一磨D、上颌第二磨牙 、上颌第三磨牙颏孔多位于( D)的下方A、上颌尖牙、下颌尖牙C、上颌前磨D、下颌前磨牙 、以上都不是不是指同一部位的结构为( D)A、固有牙槽骨 、筛状板、硬板 、牙周膜E.以上都不21.距上颌窦底壁最近的牙尖为(A)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三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22.上颌骨的血供丰富,不包括(B)A、上牙槽动脉 B、下牙槽动脉 C、眶下动D、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23.在外斜线上附着的肌肉有降下唇肌和( B)A、提上唇肌 、降口角肌 、颏肌 、颈阔肌 、以上都不24.颏孔多朝向( B)A、前下内 、后上外 、后下内 、前上外 E.以上都不25.起于下颏棘的肌肉是(B )A、颏舌肌 、颏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E.以上都不是26.附着于内斜线上的肌肉有(B A、颏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肌 、咬E、以上都不是在下颌骨内斜线上方,颏棘两侧的凹陷是(B )A、二腹肌窝、舌下腺窝 、颌下腺窝 、关节翼肌窝E.以上都不是在下颌骨内斜线下方,中线两侧近下颌体下缘处有不明显的卵圆形凹陷是(C A、舌下腺窝、颌下腺窝 、二腹肌窝 、关节翼肌窝E.以上都不是29.下颌骨骨质最致密处是(EA、髁突 、牙槽突、颏孔 、下颌支下颌下30.喙突上附着的肌肉为咬肌和(A)A、颞肌、颊肌 、翼内肌 、翼外肌、以上都不31.在关节翼肌窝上附着的肌肉有(D)A、翼内肌浅头B、翼内肌深头C、翼外肌上头D、翼外肌下头E、以上都不是在下颌小舌上附着的结构有(C)A、翼外肌下头 、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E、以上都不是(CC)A、喙突、肌突、关节突 、翼突E、牙槽34.在下颌骨内侧面,位于二腹肌窝后上方的腺窝是(C )A、二腹肌窝、舌下腺窝C、颌下腺窝D、卵圆窝E、以上都不35.在下颌隆突处,由前向后越过的神经不包括( D)A、下牙槽神经B、颊神经C、舌神经D、下颌舌骨肌神经E、以上都不是36射,针尖应在( C)A、下颌孔平面、下颌孔上方约0.5厘米、下颌孔上方约1.0厘D、下颌孔上方约1.5厘米 、以上都不是附着于下颌角的结构是(E )A、翼下颌韧带 、颏舌肌 C、翼内肌 D、蝶下颌韧E、茎突下颌韧带离下颌管最近的是(C )A、下颌第一磨牙的根尖 B、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尖C、下颌第三磨牙的根D、下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磨牙的根尖 、以上都不是以下不是下颌骨血供来源的是(B )A、下牙槽动脉B、舌深动脉C、翼内肌动脉D、咬肌动脉E、颞肌动脉乳突是下列何骨的一部分(A)、颞骨、颧骨、蝶骨、枕骨 、舌41.围成眶上裂的骨是蝶骨大翼和(A )A、蝶骨小翼 、上颌骨、筛骨 、蝶骨翼突 、以上都不42.出切牙孔的血管神经是( B)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 、鼻腭神经、血管 、腭前神经及腭大血D、腭中、后神经及血管 、以上都不是出腭大孔的血管神经是(A )A、腭前神经及腭大血管 、鼻腭神经及血管 、腭降动脉及腭神D、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 、以上都不是走行于翼腭管内的血管神经是)A、腭降动脉及腭神经 、腭前神经及腭血管 、鼻腭神经及血管D、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 、以上都不45.与上颌骨额突相连接的骨是额骨、鼻骨和)A、颧骨 、颞骨 、泪骨 、梨骨 、对侧上颌骨额二、填空1、上颌骨的四突((((。2、上颌骨的三对支柱((()3()和()合成蝶腭孔4、颧骨的三个突起((()5()和()相接构成颧弓6、行下颌支手术以()为标志7、翼腭管由((()共同组成8、下颌骨易骨折的薄弱部位(((()9、下颌神经沟相当于下颌磨牙()上方约()三、简答1、下颌骨的薄弱部位?2、上颌骨血液供应特点?四、论述1、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的三对支柱?口腔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口腔颅面颈进化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人体整体性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学一、填空:双牙列乳牙列恒牙列20 323Ⅳ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3Ⅳ3.6Ⅴ4. 鼻尖左右两中切牙5. 近唇线角6. 远舌线角7. 颊牙合线角8. 9. 10.发生钙化萌出二、选择题:1.E2.A3.C4.B5.E6.B7.A8.A9.D10.E11.A12.D13.B14.C15.A16.D17.C18.D19.C20.B21.E22.E23.D24.A25.B26.E27.C28.B29.B30.B31.D32.E33.C34.D35.E36.C37.A38.B39.D40.C41.D42.C43.E44.C45.C46.E47.B48.E49.D50.D51.B52.A53.A54.E55.B56.D57.B58.E59.E三、名词解释:牙体个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牙冠上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成的角称为点角。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均称为嵴。牙冠唇、颊面沿颈缘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为牙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为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牙发育的钙化中心。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为牙体显露于口腔的部分。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颈缘为界。为楔状隙。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四、简答题:(一)答:如下表:上下颌磨牙的区别上下颌磨牙的区别上颌磨牙下颌磨牙牙冠较直倾向舌侧牙合面呈斜方形牙合面呈长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颊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舌尖锐而舌尖钝尖锐而颊尖钝牙根多为三根多为二根(二)答:牙唇面及后牙颊面的突度均在颈1/3,后牙舌面突度则在中1/3。咀嚼食物时,牙1/3的突度,还可扩展龈缘,使其紧张有力。(三)牙本质暴露,在受伤处相对的髓腔壁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使髓腔缩小。(四)答:下颌第二磨牙牙冠牙合面分为45尖型有两种类型:一种牙合面44尖的主要类型,约占50%”形分布,此型约占5%545%5个牙尖。(五)五、述题(一)答:婴儿出生后约6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约2.520612~13年嚼效能,对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牙颌畸形的病因之一。不足,势将错位萌出,成为错颌畸形的重要病因之一。考虑此种关系,以免伤及。(二)答:1.2.上颌切牙根管的特点是粗大而直的单根管,作根管治疗时操作方便,效果好。3.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4.应改变投射的角度才能显示。在作根管治疗时,须检查根管口的数目。5.下颌切牙因根管较窄,根管侧壁薄,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三)答:1.第二乳磨牙的牙冠较小,色乳白。2.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颈部明显缩小,颈嵴较突,牙冠由颈部向牙合方缩小,故颈部大而牙合面小。3.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而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此三尖中,以远中尖最小。4.上颌第二乳磨牙为三根,下颌者为二根,但根柱短,牙根向周围张开。5.第二乳磨牙位于第一磨牙的近中且体积较大。(四)答:个,近、远中颊尖短条牙尖三角嵴朝向中央窝,其中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斜面:舌尖的舌斜条发育沟,颊沟由中央点隙伸向颊侧,经近中颊尖与远中颊尖之间至颊面;舌沟由中央点第三章牙列、牙合与下颌运动参考答案一、填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方圆型、尖圆型、椭圆形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牙尖保护牙合、组牙功能牙合横牙合曲线、下颌纵牙合曲线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齐平末端8.1mm 9.近颊尖、颊面沟、近颊尖、上颌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10.1~3mm鼻翼中点、耳屏中点牙合平面、眶耳平面、发际、眉间点、眉间点、鼻底点、鼻底点、颏下点二、判断题(正确者划ˇ ,错误者划“×”并改正1.舌改为颊2.ˇ3.颊面沟的远中改为近中4.无改为有5.6ˇ7.ˇ三、选择题1.C2.C3.A4.E5.C6.B7.C8.A9.A10.D11.A16.E12.E17.E13.D18.A14.B15.E四、名词解释: 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约为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之间的水平距离。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密切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 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向后下移动约1mm左右,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作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退接触位,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下牙不接触,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 。4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齐平末端。 4~6近中和下颌乳尖牙远中的间隙称为灵长间隙。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之前,覆盖为负值,称之为反牙合。 有空隙,称之为开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上切牙盖在下切牙的切2/3以上,称之为深覆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切牙咬在上切牙的切2/3以上而且上切牙向唇侧倾斜程度较大。从形态学的角度,牙尖交错牙合异常统称错牙合。五、简述题:(一) 答牙尖交错牙合正常时,上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着下颌尖牙的远斜面及唇侧远中缘,下颌尖牙的牙尖顶,对应着上颌尖牙的舌斜面及舌侧近中缘;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着下颌第一磨牙的颊面沟,下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着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的牙合楔状隙。(二) 答临床上常根据下切牙被上切牙盖住的程度将覆牙合分为三种类1/31/32/3之间为中2/31/3覆盖,1/32/3以上的为深覆盖。(三) 答上下颌第一磨牙在建牙合初期阶段为偏远中关系但由于下颌切牙、乳尖牙的近远中总宽度小于下颌恒切牙、尖牙的近远中总宽度,而差数较上颌乳切牙、乳尖牙与恒切牙、尖牙的差数为小。下颌乳磨牙的近远中总宽度大于下颌前磨牙的近远中总宽度,而其差数比上颌乳磨牙与上颌前磨牙的差为大。因此,在替牙期间,下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的距离较上颌第一磨牙者为多。这样,便能使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偏远中关系调整为中性牙合关系。(四) 答:替牙期间,因颌弓增长尚不足,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的牙根分受到来自未萌出的侧切牙、尖牙牙冠向近中的挤压力,使得牙冠向远中偏斜。待侧切牙、尖牙相继萌出,同时牙槽骨又有所增长之后,各切牙的牙长轴可以恢复正常。(五) 答:牙尖交错位正常主要有以下标志颞下颌关节髁状突在下颌窝中基本处于中央位置,即关节的前、后、上间隙基本相等。髁突的前斜面、关节盘中带、关节结节后斜面,三者之间密切接触,双侧髁突形态和位置对称,关节内压力正常2.咬合关系首先要有正常的咬合垂直高度在正常垂直高度状态下,上、下牙牙尖交错,接触广泛而密切,具有正常的牙尖斜面引导作用,即当下颌自然闭合至上、下牙尖接触时,由于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咀嚼肌作相应的收缩,下颌牙沿着上颌牙牙尖斜面的引导,很自然而且稳定地进入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相对平衡的收缩作用,对于维持正常的牙尖交错位,起着重要作为牙尖交错位正常的重要标志之一。(六) 答牙尖交错位以牙尖交错牙合为依存条件,牙尖交错牙合有异常化,如某些错牙合、多个牙缺失、牙合面重度磨耗等,均可使牙尖交错位发生改变。牙尖交错位随牙尖交错牙合的存在而存在,随牙尖交错牙合的变化而变化,髓牙尖交错牙合的丧失而丧失。(七) 答牙尖交错位是下颌的主要功能位咀嚼言语吞咽等功能活动均与牙尖交错位有密切关系;而且牙尖交错位是最易重复的下颌位置,临床上可作为许多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基准位;牙尖交错位正常则双侧咀嚼肌可发挥相对均衡、对称的收缩力,有利于下颌的各种口腔功能运动的协调与稳定,对于防止运动时产生的创伤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六、论述题:(一) 答: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恒磨牙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其牙合面牙尖、沟、窝多,因而在上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达到牙合接触以后,易于保稳定这样在其近中或远中陆续萌出的磨牙就可以在稳定的咬合关系状态下,达到各自相应的牙合关系因此,第一磨牙的牙合关系是保证其他牙牙合关系正常的重要条件2.第一磨牙的牙根多,粗壮、长大,上颌第一磨牙位于骨质致密的上颌骨颧弓根的垂直嵴内这也使得该牙萌出后位置比较恒定,可成为引导其余牙在正常位置萌出的引导因素3.第一磨牙位于牙列的前后方向中段接近咀嚼肌在颌骨上附丽部位各肌的合力作用点与该牙很接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