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考试资料总结C1导论_第1页
商业银行考试资料总结C1导论_第2页
商业银行考试资料总结C1导论_第3页
商业银行考试资料总结C1导论_第4页
商业银行考试资料总结C1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来源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本章架构:.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商业银行的形式和作用.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课后习题及补充1.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西方:西方银行业原始状态:①(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里吉比”银行②(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巴比伦寺院放款:采用由债务人开具本票文书,文书可转让③(公元前4世纪)希腊货币兑换,无放款④(公元前200年)罗马货币兑换贷放信托管理监督法律近代银行业务雏形早期银行萌芽:文艺复兴意大利bank兑换保管贵重物品汇兑早起银行业的产生:国际贸易意大利封建割据货币制度混乱货币兑换;异地交易长途携带风险 货币交存汇兑与支付;银行萌芽的最初职能——货币的兑换与款项的划拨;资金贷放代理支付贷款不仅限于现实的货币,而是账面信用(标志着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已经出现)早期银行代表:威尼斯银行 圣乔治银行阿姆斯特丹 汉堡银行纽伦堡银行英国早期银行业:金匠业 保管划拨贷款金匠券(近代银行券的先河)早期银行缺点:生存基础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放款对象主要是政府和封建贵族;放款带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提供的信用不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阻碍社会闲置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早期银行地位:完善了货币经营业务,孕育了信贷业务萌芽现代商业银行17末-18世纪最初形式: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产生途径:①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如金匠)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②新兴资产阶级建立股份制银行(主) ,英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英格兰银行(标志资本主义现代银行制度开始形成、商业银行的产生,现代商业银行的鼻祖)中国:银行产生晚南北朝时寺庙典当业——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北宋真宗四川交子(我国早期纸币)——明清,当铺为主要信用机构——明末,银庄产生(兑换、贷放)——清代,银庄(存款、汇兑)近代银行业——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银行入侵我国时兴起英商东方银行(最早)——清政府1897年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标志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浙江兴业、交通银行相继产生二战以来银行的发展趋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多功能、综合性的“金融百货公司”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对银行的影响:①银行资本集中②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③金融业务与工具不断创新④金融管制不断放款,金融自由化⑤国内外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⑥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商业银行的形式和作用商业银行的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法律: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 )相同点小同点经营对象和具体内容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商业银行责任商业银行具有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自有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产生发展的基本前提,内在动力)对象:金融资产和负债商品:货币和资本内容:货币收付、借贷、与货币有关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大于任何一个企业,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较任何一个具体企业更明显除对股东和客户负责外,对整个社会的一般工商企业物质产品和劳务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营利为目标,只对股东和使用自己产品的客户负责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区别于央行、专业银行(专门经营范围和专门性金融服务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 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不对客户办理具体的信贷业务,不以营利为目的。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只办理某一方面和几种特定的金融业务,经营局限性商业银行:广泛性和综合性,批发+零售,“金融百货公司”“万能银行”商业银行的作用:①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把储蓄(负债)转化为投资(资产业务),进行资本配置,改变资本使用权而不变其所有权。作用:闲置资金变为可用资金,改变资本使用量,扩大生产;消费资金转化为货币收入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短期资本转化为长期资本;低效益部门转移到高效益部门(经济结构调整)②支付中介货币经营,代理支付,兑付现款,货币保管、出纳、支付代理人。减少现金的使用,节约社会流通费,加速结算与货币资金周转。先于信用中介职能产生,与信用中介职能相互依赖,两者互动构成银行借贷资本的整体运动。③信用创造在①、②基础上产生,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放贷,贷款转化为派生存款,在存款不提现或不完全提现下,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在商业银行体系,形成倍数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与投行最本质区别:商业银行可以自己创造流动性)④金融服务(金融百货公司)通过业务体现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 (与全能银行有很大差距)①存款②贷款③国内外结算④票据承兑、贴现⑤发行金融债券⑥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⑦同业拆借⑧买卖/代理买卖外汇⑨银行卡业务 10.信用证、担保 11.代理款项、代理保险12.保管箱13.结售汇现代商业银行功能:①储蓄②支付③信贷(前三为最传统)④现金管理⑤投资或计划⑥信托⑦保险⑧经纪⑨投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效率为原则,受发挥的功能、银行规模、政府对银行监管的影响A.外部组织形式指: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单一银行制(独家银行制)主要在美国,其它国家几乎没有。特点: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代理业务发达,人员、管理、资本有限原因:各州限制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优点:①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②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能适合本地区需要,集中全力为本地区服务③各银行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很大,经营较灵活④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控制缺点:①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纪的横向发展、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矛盾;在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下,业务和金融创新受限②业务集中于某地区、行业,容易受到经纪发展状况波动的影响,筹资不易,风险集中③银行规模小,经营成本高,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分行制(总分行)特点: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由总行领导指挥,源于英国股份银行,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分为①总行制:总行本身对外营业②总管理处制:总行只负责控制,不营业优点:①分支机构多、分布广、业务分散,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充分有效利用资本,放款分散、风险分散、提高安全性②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③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缺点:①容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②银行规模过大,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银行控股公司由一个集团成立的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②行,法律上两家②行独立,但业务与经营政策统属同一家股权公司控制。在美国最为流行,逃脱管制,可以更便利的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通过关联交易获得税收好处,规避政府对跨州经营②行业务的限制。可能会造成银行业垄断,降低银行经营效率两种类型:①非银行控股公司(我国):主要业务不在银行方面的大企业,拥有某一银行股份②银行控股公司:由议价大银行组织一个控股公司,其他小银行从属这加大银行文档来源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文档来源为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我国银行控股公司发展迅速,成为银行业规避分业经营限制的桥梁我国现有主要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光大集团、招商局集团、平安集团、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海尔集团、首创集团、(东方、新希望集团)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与美国及其他国家不同:我国金融业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形成了金融业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可以获得现行金融管制下的垄断利润,同时,通过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控股公司的金融创新空间增加,并可以实现金融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协同经济。金融控股公司极易形成内部关联交易,风险控制难度大。我国新疆德隆金融控股集团的阶梯就是经营和监管失败的典型案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扩张将会危及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内部结构股份制下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①决策机构: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代表股东执行股东大会的建议和决定)董事会下设的各委员会(协调银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②执行机构:行长或总经理(行政主管、内部性这个首脑、执行董事会决定、组织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银行具体业务的组织管理)行长领导下的各委员会(包括总稽核:负责核对银行的日常账务项目)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在行长的领导下,业务部门:经办各项业务,直接服务客户;职能部门:实施内部管理,协助各部门开展工作)分支机构:商业银行体系业务经营的基层单位③监督机构:董事会下设的监事会参照课本P12图商业银行管理系统的组成1)全面管理由董事长、行长(或总经理)负责,确立目标、经营业务预测,指定政策,指导、控制和评价分支机构及银行的管理和业务工作2)财务管理处理资本金来源和成本,管理银行现金,费用预算,审计和财务控制,税收和风险管理3)人事管理招募、培训、工作和工资评审、处理劳资关系4)经营管理安排组织银行业务,分析经营过程,保证经营活动安全5)市场营销管理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市场、市场营销战略、广告宣传、促销、公关、银行服务定价、开发产品服务4.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A.监管的原因①保护储蓄者利益储户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银行倒闭使储户受损,经济和社会后果严重②银行是信用货币的创造者信用经纪下,货币数量多少关系到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受信用规模影响③当今世界各国银行业向综合化发展,混业经营使商业银行成为金融百货公司。世界经济一体化使银行国际化进程加快,08金融危机证明对银行业监管的必要性,加强全球监管合作。B.监管的原则CAMEL原则(谨慎监管原则)C资本股本—永久性资金来源、银行损失的缓冲器,不同资本杠杆比率带来不同盈利率,要求建立共同资本标准,利于平等竞争A资产①资产品质:资产的规模、结构、银行的工作程序②贷款审核,财务状况和信誉③资产集中:限制贷款过度集中于单笔、行业、地区M管理管理人员的素质、董事会职责的行使情况、银行战略计划的指定和执行情况E收益盈利能力,主要由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来衡量,要与同业比较才有意义L清偿能力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又不必出售其资产的能力,包括当前和未来的变化趋势C监管的主要内容1)银行业的准入最初手段,防止银行业过度集中,限制社会资金过度流入银行业而降低经济运行效率规定最低注册资本金、合格的经理人员、合理的业务范围规模、完备的服务设施2)资本的充足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比率3)银行的清偿能力资产:流动性负债:存款负债的异常变动、利率变动对负债的影响、银行筹集和调配资金的能力4)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银行业与证券、保险合业还是分业及供应的问题。我国分业5)贷款的集中程度分散风险,技术上:规定个别贷款对银行资本的最高比率D存款保险制度产生:20C30s金融大危机后的美国目的:建立公众对银行信心,保护存款者利益,督促银行保证安全下进行活动内容:要求商业银行按存款额的大小和一定的保险费率缴纳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当投保银行破产或发生支付困难时,存款保险机构在议定限度内代为支付存款保险机构组织形式:①政府设立 美国 1933《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②政府与银行联合成立日本③银行出资,自行成成 联邦德国优缺点:①保护银行体系稳定②刺激银行进行高风险投资,加剧道德风险D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我国银行体系格局:以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其他多种产权形式并存的多元化格局。监管职责:准入、任职资格、审慎经营、突发事件、自律组织、信息披露、处罚E次贷危机后的银行业监管(美国)关注:堵塞监管漏洞、避免危机重演、重塑金融竞争力、掌握话语权;系统性风险、消费者保护、银行业务范围限制、大而不倒内容:①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系统性风险②消费者金融保护局③场外衍生品纳入监管,第三方清算④银行业务范围与规模限制⑤新的破产清算机制,防止大而不倒⑥美联储一方面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另一方面自身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督⑦企业高管薪酬监督5.课后习题补充(来自庄女神课堂笔记)A.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原因近二十年来,银行业稳定性变差,倒闭数量增加,引起关注①宏观经济波动,利率对银行的影响增大②银行从事高风险活动,如衍生产品交易和大规模进入房地产③竞争加剧,银行之间、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中介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