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2-10-12 颁布
  • 2023-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6237.1-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1部分:框架_第1页
GB/T 26237.1-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1部分:框架_第2页
GB/T 26237.1-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1部分:框架_第3页
GB/T 26237.1-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1部分:框架_第4页
GB/T 26237.1-2022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1部分:框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35040

CCSL.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2371—2022

.

代替GB/T262371—2010

.

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

:

Informationtechnology—Biometricdatainterchangeformats—

Part1Framework

:

ISO/IEC19794-12011MOD

(:,)

2022-10-12发布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62371—2022

.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Ⅵ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

4……………………6

符合性

5……………………7

一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6…………………7

一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概念图

6.1……………………7

一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概念组件

6.2………………8

一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功能

6.3……………………10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使用环境

7………………11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的使用概述

8……………………11

通则

8.1…………………11

自然可变性

8.2…………………………11

老化和使用时限

8.3……………………11

注册条件

8.4……………11

特征项提取算法

8.5……………………11

特征项比对算法

8.6……………………12

数据交换格式的处理级别

9………………12

符合的处理级别

9.1GB/T28826.1…………………12

生物特征采集样本

9.2…………………12

图像数据

9.3……………12

行为数据

9.4……………13

特征项数据

9.5…………………………13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格式的命名约定

9.6………………13

标准化生物特征识别数据格式的建议

9.7……………13

多生物特征识别

10………………………13

采集设备要求

11…………………………14

格式所有者和格式类型

12………………14

与的关系

12.1CBEFF…………………14

格式所有者

12.2BDB…………………15

格式类型

12.3BDB……………………15

GB/T262371—2022

.

格式类型的二进制编码模式

13…………15

数据记录的结构

13.1…………………15

通用头的公用元素

13.2………………16

表示头的公用元素

13.3………………17

格式类型的编码方案

14XML…………21

通则

14.1………………21

公用元素

14.2…………………………24

原型

14.3………………24

附录规范性符合性测试方法

A()………………………26

附录资料性比对方案示例

B()…………44

附录规范性模式通用元素

C()XML…………………46

参考文献

……………………54

GB/T262371—2022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是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第部分已经

GB/T26237《》1。GB/T26237

发布了以下部分

:

第部分框架

———1:;

第部分指纹细节点数据

———2:;

第部分指纹型谱数据

———3:;

第部分指纹图像数据

———4:;

第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5:;

第部分虹膜图像数据

———6:;

第部分签名签字时间序列数据

———7:/;

第部分指纹骨架数据

———8:;

第部分血管图像数据

———9:;

第部分手形轮廓数据

———10:;

第部分数据

———14:DNA;

第部分掌纹图像数据

———15:。

本文件代替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部分框架与

GB/T26237.1—2010《1:》,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T26237.1—2010,,:

增加了符合性测试的说明条款见第章

a)(1);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生物特征数据块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记录生物特征识别模态细

b)“”“”“”“

节点签名签字空间采样率事务断言认证符合性符合性要求符合性测试

”“/”“”“”“”“”“”“”“”

符合性测试实验室符合性测试规范符合性测试套件数据格式规范声明实现符合

“”“”“”“”“”“

性声明受试实现输入生物特征数据记录级测试级测试级测试元数据记录

”“”“”“1”“2”“3”“”

类符合性声明类符合性声明见第章

“A”“B”(3);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生物特征识别的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算法生物特征数据

c)“()”“”“”“”

生物特征项生物特征项数据单元生物特征项提取生物特征身份识别生物特征身份

“”“”“”“”“

识别数据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模板生物特征样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生物特征识

”“”“”“”“”“

别类型生物特征验证生物特征验证数据注册生物特征中间样本匹配最终生物特

”“”“”“”“”“”“

征样本和原始生物特征样本见年版的第章

”“”(20103);

增加了缩略语

d)ABNF、BDIR、BIR、BMP、CTS、DNA、GIF、IBDR、ICS、IETF、IUT、JPEG、

见第章

JPEG-LS、JPEG2000、TIFF、UTC、W3C、XML(4);

增加了符合性见第章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使用环境见第章格式类

e)“”(5)、“”(7)、“

型的二进制编码格式见第章和格式类型的编码方案见第章

”(13)“XML”(14);

更改了一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系统概念图及对比子系统和决策子系统的名称并修

f)“”“”“”,

改了对应子系统的相关表述见和年版的和

(6.1、6.2.56.2.6,20105.1、5.2.55.2.6);

更改了一般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辨识功能的名称以及相关表述见年版

g)“”(6.3.3,2010

5.3.3);

删除了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的使用概述中采集设备类型标识见年版的和多

h)“”(20107.7)“

GB/T262371—2022

.

模式数据结构见年版的

”(20107.8);

更改了数据交换格式的处理级别的表述与概念图见年版的

i)“”(9.1,20108.1);

在多生物特征识别中增加了多传感器和多呈现两种类别见第章

j)“”“”“”(10);

更改了采集设备要求的名称和相关表述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k)“”(11,201010);

在格式所有者和格式类型中增加了与的关系见

l)“”“CBEFF”(12.1)。

增加了符合性测试方法见附录和模式通用元素见附录

m)“”(A)“XML”(C)。

本文件修改采用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部分框

ISO/IEC19794-1:2011《1:

》。

本文件与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ISO/IEC19794-1:2011:

第章对应的第章

———6ISO/IEC19794-1:20115;

第章对应的第章

———7ISO/IEC19794-1:20116;

第章对应的第章

———8ISO/IEC19794-1:20117;

第章对应的第章

———9ISO/IEC19794-1:20118;

第章对应的第章

———10ISO/IEC19794-1:20119;

第章对应的第章

———11ISO/IEC19794-1:201110;

第章对应的第章

———12ISO/IEC19794-1:201111;

第章对应的第章

———13ISO/IEC19794-1:201112。

本文件与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IEC19794-1:201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因为引用了该文件的术语见第章

a)GB/T5271.37—2021,(3);

删除了中的生物特征生物特征识别生物特征采集设备生物

b)ISO/IEC19794-1:2011“”“”“”“

特征特性生物特征数据生物特征数据记录生物特征参考生物特征样本生物特征识

”“”“”“”“”“

别系统候选者候选者列表和比对共个术语因为这些术语已在

”“”“”“”12,GB/T5271.37—

信息技术词汇第部分生物特征识别中明确定义且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常用

2021《37:》,

术语无需重复定义

,;

删除了中的生物特征识别算法生物特征项生物特征项数据单

c)ISO/IEC19794-1:2011“”“”“

元生物特征项提取生物特征模式生物特征模板单元连续色调图像核心三角

”“”“”“”“”“”“”“

点维度摩擦嵴生物特征中间样本潜在指纹活体采集像素像素深度脊分叉

”“”“”“”“”“”“”“”“

点脊端骨骼刷指纹图像式样线谷证明和合格评定共个术语因为这些术

”“”“”“”“”“”“”“”25,

语未在本文件中引用

;

增加了和共个缩略

d)BMP、GIF、IETF、JPEG、JPEG-LS、JPEG2000、TIFF、UTCW3CX9

语以便于对本文件的理解见第章

,(4);

更改了数据交换格式的处理级别的命名与图以便与中的处理级别的定义与

e),GB/T28826.1

划分保持一致并便于体系化的理解见

,(6.1);

格式标识符的说明中增加示例在版本号的说明示例中增加编码示例便于对两个元素编

f)“”,“”,

码的理解见表

(1);

用规范性引用的替换了两者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见第

g)GB/T16649.11ISO/IEC7816-11,(7

,12.1);

用规范性引用的替换了两者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h)GB/T28826.2ISO/IEC19785-2:2006,

见和表

(12.15);

用规范性引用的替换了码的相关内容以符合我国的编码要求见表

i)GB/T1988ASCII,(1、

A.2);

删除了表中认证记录中的注将其内容修改后并入其说明的表中便于对其注的内容的

j)4“”,,

理解

;

GB/T262371—2022

.

将表下面对于质量得分的描述纳入到表的质量得分说明中使说明更加清晰便于

k)5“”“”,,

理解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

本文件将的修正

———ISO/IEC19794-1:2011/AMD1:2013、ISO/IEC19794-1:2011/AMD2:2015

内容纳入到相应条款中并在改动过的条款和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双线标示

,(‖)。

用资料性引用的替换了

———GB/T30267ISO/IEC19784;

增加了资料性引用的

———GB/T27000—2006;

用资料性引用的替换了

———GB/T36460ISO/IECTR247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SAC/TC28)。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维尔科技有限公司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

:、、

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里红科技股份

、、、

有限公司北京曙光易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广州广电运通金融

、、、、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学院圣点世纪科技股份

、、、、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继伟刘倩颖原爱阳王文峰杨雄刘爽钟陈王思翔陆捷蒋慧苏立伟

:、、、、、、、、、、、

宋方方张小亮张亚浩李星光王微潘建根张玮杨春林于欢黄剑锋胡文矛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年首次发布为

———2010GB/T26237.1—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GB/T262371—2022

.

引言

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支持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序和系统之间的

GB/T26237《》

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针对不同的生物特征识别模态规定了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符合

,,

中指定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各方能够对彼此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解码从而满

GB/T26237,

足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多种应用程序的复杂性要求

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拟由个部分构成

GB/T26237《》15。

第部分框架目的在于规定生物特征识别数据格式的通用内容含义表示形式及符合性

———1:。、、

测试方法

第部分指纹细节点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指纹细节点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

———2:。

试方法

第部分指纹型谱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指纹型谱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

———3:。

方法

第部分指纹图像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指纹图像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

———4:。

方法

第部分人脸图像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人脸图像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

———5:。

方法

第部分虹膜图像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虹膜图像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

———6:。

方法

第部分签名签字时间序列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签字签名数据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

———7:/。/

及符合性测试方法

第部分指纹骨架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指纹骨架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

———8:。

方法

第部分血管图像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人体血管图像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

———9:。

试方法

第部分手形轮廓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手形轮廓数据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

———10:。

试方法

第部分处理过的签字签名动态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处理过的签字签名动态数据的

———11:/。/

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方法

第部分脸型特性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脸型特性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

———12:。

方法

第部分声音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声音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方法

———13:。。

第部分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试方法

———14:DNA。DNA。

第部分掌纹图像数据目的在于规定一种人体掌纹图像的数据记录交换格式及符合性测

———15:。

试方法

本文件定义了生物特征识别数据格式的通用内容即考虑特定部分的生物特征识别

,GB/T26237

模态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格式的通用内容含义和表示形式的标准化

、。

支持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序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与数据交换该系列标准规定了

GB/T26237。

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不同类别身份识别应用程序的复杂性要求无论这些应用程序是在开放系

,

GB/T262371—2022

.

统环境中运行或是由单个封闭系统组成开放系统建立在基于标准的公共定义的数据格式接口和协

。、

议的基础上以促进与其他系统包括不同设计或制造组件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封闭的系统也可

,()。

以建立在公共定义的标准之上并且可以包括不同设计或制造的组件但是本质上不需要与任何其他系

,,

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和生物特征识别接口标准对于在开放系统环境中实现生物特征识

别完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性都是必需的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包括不同层级的标准由生物特征识别

。,

数据交换格式和生物特征识别接口以及描述特定应用领域中这些标准使用情况的生物特征识别轮廓

组成

图显示了与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的标准化领域间的相互关系符合规定的生物特征

1。GB/T26237

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生物特征数据代表了生物特征识别互操作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使用诸如

规定的生物特征格式框架并将其用作生物特征数据的包装器由于生物特征数据是敏

GB/T28826,。

感数据并且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在交换环境中需要加密保护关于生物特征识别轮廓安全性评估和性

,。,

能评估也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特征识别接口对于促进生物特征组件的轻松集成和使用至关重要建议

。。

使用新兴的统一词汇来描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验证或辨识技术的应用程序部署应符合社

。,

会和司法的相关要求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为不同的生物特征识别模态指定了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符合中指定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的各方应能够对彼此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

GB/T26237

解码

生物特征识别接口标准包括所有部分信息技术公用生物特征识别交换格式框

GB/T28826()《

架和所有部分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编程接口这些标准支撑系统内或

》GB/T30267()《》。

系统间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指定了标准化生物特征信息记录的基本结构其中

。GB/T28826(BIR),

包括具有附加元数据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记录例如采集时间失效日期是否加密等

,、、。

规定了一种开放系统该支持软件应用程序与基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服务之间

GB/T30267API,API

的通信

生物特征识别轮廓标准促进了针对定义应用领域的基础标准如生物特征识

(,SAC/TC28/SC37

别数据交换格式和生物特征识别接口标准以及可能的非生物特征标准的实现这些轮廓标准定义了

,)。

应用程序的功能例如机场员工的物理访问控制然后在基本文件中规范了对象的调用以确保生物

(,),,

特征识别的互操作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