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1页
培优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2页
培优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3页
培优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4页
培优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E物质的化学式 。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 。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种。B F【答案】Al。Ca(OH)+CO—CaCO(+HO。2Al+3CuSO—Al(SO)+3Cu。2 2 3 2 4 2 4 32。【解析】【分析】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是铝,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能与铝反应,故F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是硫酸,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相互转化,能与C反应,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详解】E物质是铝,化学式为Al;A和C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2+H2O;(3)E和F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4)如图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种;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C是一种常见的碱,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F溶液呈黄色,反应①、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1)D物质的化学式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___;⑷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答案】NaCI复分解反应除锈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分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所以D是氯化钠,物质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所以A是碳酸盐,A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A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成的C也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B会与碳酸钠反应,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B是盐酸,E是氯化银沉淀,F的溶液呈黄色,所以F是氯化铁。【详解】⑴由分析知,D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I。反应②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属于复分解反应。物质B是稀盐酸,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用途是除锈。反应③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0H)+NaCO=CaCOJ+2NaOH。22333.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TOC\o"1-5"\h\z⑴写出化学式:A ,H ,X 。⑵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答案】COFe(OH)3CuSO4或CuCI2或Cu(NO3)2CO2+Ca(OH)2=CaCO3^+H2OH2SO4+Fe2O3=Fe2(SO4)3+3H2O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依据H为红褐色沉淀为突破口,H为氢氧化铁、G为硫酸铁、B为氧化铁、A为一氧化碳、C为铁、D为二氧化碳、E为铜、F为碳酸钙、x的为硫酸铜,故(1)A的化学式为CO;H的化学式为Fe(OH)3X的化学式CuSO4(2).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d+H2O; (3).写出反应④的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考点:物质的推断4.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 ,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 。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答案】溶液的颜色2HCl+NaC0=2NaCl+H0+C0f(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即可)2322Ca(OH)+NaCO=CaCO;+2NaOH2233[或Ba(OH)+NaCO=BaCO;+2NaOH]2233【解析】【分析】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和溶液酸碱性及性质的不同可以鉴别物质。【详解】(1)五种溶液中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其他四种溶液都是无色的,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进行鉴别;(2)若试剂Y为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NaCO=2NaCl+HO+COf,若试剂Y为碱(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2322碳酸钠能和碱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NaCO=CaCO;+2NaOH或2233Ba(OH)+NaCO=BaCO(+2NaOH。2233【点睛】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0、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一”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TOC\o"1-5"\h\z写出A、D的化学式:A ;D 。写出E的一种用途: 。写出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写出B-C、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F-E: 。A【答案】CuHSO灭火复分解Fe+CuSO==Cu+FeSOCuO+CO Cu+CO2 4 4 4 2【解析】【分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氧化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4:1,所以F是氧化铜,D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硫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硫酸,C会与硫酸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C可能是铁,铁能转化为A,A是单质,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A是铜,B能转化为铜,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B是硫酸铜,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铜,化学式是Cu,D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E是二氧化碳,可用灭火;写出D-E反应是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B-C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F-E的反应是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A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 Cu+CO2。【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C的化学式为 。A的一种用途是 。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答案】CaCO3改良酸性土壤置换反应NaOH+HCI=NaCI+H2O【解析】【分析】高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C为CaCO3;反应②为CaCO CaO+CO,又332F+HTA,则F为CaO,E为CO2,H为H2O,A为Ca(OH)2;A+BTC+D可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贝B为Na2CO3,D为NaOH;D+GTH2O+I,可为HCl+NaOH=NaCl+H2O,那么G为HCl,I为NaCI。【详解】因为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2)根据分析,A为氢氧化钙,其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等;根据分析,上述4个转化中都没有单质参与,因此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根据分析,反应③为NaOH+GTH2O+I,能与碱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或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故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I=NaCI+H2O。(合理即可)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cEF冋「皿①—A咼温DcEF冋「皿①—A咼温DG rB1)2)3)4)B的化学式—,H中溶质的化学。反应③1)2)3)4)【答案】(1)Fe2O3CuO(2) Fe+CuSO4=Cu+FeSO4(3) ①、③(4) Fe2O3+6HCl=2FeCl3+3H2O【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为黑色固体单质,而B为红棕色粉末,所以可以判断A为碳单质,而B为氧化铁粉末,它们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而C可以和A在高温下反应,所以可以判断C为二氧化碳,D为铁,那么E为一氧化碳,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可以知道G为铜,而F为氧化铜,D可以和H反应生成G,所以可以判断H为铜盐的溶液,例如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题意;(1) 根据分析,B的化学式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o(2) 反应③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故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o(3) 根据(1)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①为氧化铁和碳的反应,为置换反应;而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为化合反应;③为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4) 稀盐酸与B反应,即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8.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1)G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一种用途是: 。【答案】NaCI复分解反应NaOH+HCI=NaCI+H2O生成玻璃【解析】【分析】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B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是盐酸,碳酸钠和E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E是氯化钙(或氯化钡),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钡),所以A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详解】(1)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故G的化学式为NaCI。(2) 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钡)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3) 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O。2。(4)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故F的一种用途是:纺织、造纸、制玻璃等。【点睛】D是温室气体,则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则G是氯化钠。9.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T"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一"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丁一戊⑴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T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丙一戊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 (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T丁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 (填化学式)。【答案】化合反应H2O+CO2=H2CO3H2O2C6H12O6+6O^16CO2+6H2OCO【解析】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可能是c、h2、o2、ch4、co、co2、h2o、h2o2、c6h12o6等;(1)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丁是o2,戊能和丙发生反应且能生成丁,则戊是h2O,丙是CO2,丙能和乙相互转化,则乙是CO,所以丙T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戊T丁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丁是CO2,能和CO2反应的有h2o和C,所以乙可能是h2o和C,又因为甲能分解产生乙,所以乙是H2O,甲是H2O2;若戊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6H12O6,若戊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O。点睛:熟悉常见的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做推断题的关键。10.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I3、NaNO3、BaCI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o口•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so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o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o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巾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2)写出步骤III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一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答案】(1)FeCI3BaCI2NaCI+AgNO3=NaNO3+AgCI&.NO3-CuSO4CaCO3若有硫酸铜、碳酸钙步骤一中会有蓝色沉淀、白色沉淀,沉淀的颜色不会是红褐色。【解析】试题分析:(1)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说明一定有FeCI3,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说明有BaCI2(2)氯化钠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钠离子、氢离子,银离子,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NO3-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CaCO3,若有硫酸铜、碳酸钙步骤一中会有蓝色沉淀、白色沉淀。因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钙本身是难溶的白色固体考点:物质的推断1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T”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 ,物质D的类别为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CO2酸置换反应CuSO4+Ca(OH)2=CaSO4+Cu(OH)2d(其它合理答案也可)【解析】【详解】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B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一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氧化铁(或氧化铜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氧气、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是:CuSO4+Ca(OH)2=CaSO4+Cu(OH)21。12.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写粒子符号);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答案】(1)BaSO4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Ba(OH)2+CuCI2=BaCI2+Cu(OH)2dMg2+(5)锌,铁【解析】试题分析: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A和C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C和B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所以A是氯化铜,C是氢氧化钡,B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氢氧化钡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A、B之间的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A、C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CuCI2=BaCI2+Cu(OH)2l;(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镁会先于氯化铜反应,锌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Mg2+;(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M的斜率大,所以M金属活泼,则M为锌,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的质量小于锌的质量,所以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铁。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3.如图是利用石灰石,食盐水,氨气进行工业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1)粗盐精炼成精盐的过程中,要经过溶解、 、蒸发等操作,其中都必需用到的一TOC\o"1-5"\h\z种玻璃仪器为 ,(2) 图中母液含有一定量的NaHCO,该溶液为该温度下NaHC0的 (填“饱和”33或“不饱和”)溶液;(3) 流程中要通入CO和NH,应先通入NH,理由是 ;2 3 3精盐水经过氨化和二氧化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氢钠和一种氮肥,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 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5) 所得产品纯碱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加热前固体的质量为m,加热后为m):12【答案】过滤玻璃棒饱和使溶液呈碱性,促进CO的吸收284(m-m)100%NaCl+HO+CO+NH=NaHCO+NHClNH、CO 12 100%2 2 3 3 4 3 2 31m解析】分析】详解】(1)粗盐精炼成精盐的过程中,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除掉其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其中都必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沸腾飞溅;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该溶液为该温度下NaHCO3的饱和溶液;流程中要通入CO2和NH3,应先通入NH3理由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精盐水经过氨化和二氧化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氢钠和一种氮肥,相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H2O+CO2+NH3=NaHCO3+NH4Cl;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氨气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T Am168-106=62T Am168-106=62TOC\o"1-5"\h\z3= 2 3 2 2168106x m-m12168=x 84(m-m)= X= 12—62m-m 311284(m-m)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nm-xio。%。1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废硫酸反应1过虽3C0-废硫酸反应1过虽3C0-反应31I IpK2SO4g体反应2KCIivi/tjnx操作IIco.NHqCl溶液操作I*CaCO.CaSO^1悬浊液*COj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丨的名称是 。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⑶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KCIK2SO4NH4CI(NHJ2SO4溶解度/g(20°C)34.211.137.275.4⑷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 。【答案】防止生成的微溶物CaSO4附着在CaCO3表面,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aCO3+H2SO4==CaSO4+H2O+CO2f过滤CaCO3(NH4)2SO4+2KCI==K2SO4;+NH4CIK2SO4在

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防止k2so4溶于水,损失样品【解析】【详解】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微溶物CaSO4附着在CaCO3表面,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aCO3+H2SO4==CaSO4+H2O+CO2f,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O3。⑶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NH4)2SO4+2KCI==K2SO4(+nh4ci,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k2so4在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防止K2SO4溶于水,损失样品。金属钛(Ti)因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誉为“未来金属“。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加热至红热时,能与常见的非金属反应。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TOC\o"1-5"\h\z反应前将钛酸亚铁和焦炭磨成粉末状的原因是 。TiO2与C、Cl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TiCI4和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是一种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写出步骤③中(Ar起保护气作用)在高温时生成金属钛的化学反应方程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今年来,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TiO2来制取金属钛获得成功,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工业利用该方法制备金属Ti的缺点是 。如何从反应③后的固体中获得金属钛: 。【答案】为了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CO高温TiCI4+2Mg\Ti+2MgCI2置换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或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解析】【分析】四氯化钛和镁高温生成钛和氯化镁,二氧化钛和碳和氯气高温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详解】(1)反应前将钛酸亚铁和焦炭磨成粉末状的原因是为了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2) TiO2与C、Cl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TiCI4和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是一种氧化物,则氧化物是一氧化碳,故化学式为CO。(3) 步骤③中(Ar起保护气作用)在高温时生成金属钛的反应是四氯化钛和镁高温生成高温钛和氯化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TiCI4+2Mg Ti+2MgCI2,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4Ar2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4)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工业利用该方法制备金属Ti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5) 常温下Ti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所得产物Ti中混有过量Mg,则除去镁可利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镁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则可将钛中的镁除去,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金属钛,故从反应③后的固体中获得金属钛的方法是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或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点睛】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常温下Ti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所得产物Ti中混有过量Mg,则除去镁可利用稀盐酸(或稀硫酸)。16.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TOC\o"1-5"\h\z(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 (填“NH3”或“C02”),沉淀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循环I”或“循环口”)。从沉淀池中取NaHCO3沉淀的操作是 。(5) 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 ,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 。【答案】联合制碱法作化肥NH3NH+HO+CO+NaCl=NHCl+NaHCO332243CO2循环I过滤硝酸硝酸银【解析】【分析】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详解】(1)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故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联合制碱法,副产品是氯化铵,用途为作化肥。(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nh3,沉淀池发生的反应是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H+HO+CO+NaCl=NHCl+NaHCO。32243(3) 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故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循环I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氯化钠最后剩余在母液中,故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循环I。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从沉淀池中取NaHCO3沉淀的操作是过滤。(5) 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钠,否则,没有氯化钠。【点睛】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17.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I、CuCI2、FeCI3、MgCI2、B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⑴气体C的化学式为 ,气体F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碱性之一)⑵沉淀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⑶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⑷溶液H中,最多可以含有 种溶质(填写数字)⑸写出生成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 ⑹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钟物质当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你的理由是___【答案】NH3酸性Cu(OH)2NH4+、Cu2+5BaCO3+H2SO4=BaSO4^+H2O+CO2个FeCI3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而溶液E显蓝色【解析】【分析】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氨气,氢氧根离子会与镁离子、铜离子、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沉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所以混合物A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气体的,只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所以白色固体A中一定存在氯化铵,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所以C是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无色溶液D中含有氯化钠;混合物A中加入硫酸,会得到蓝色溶液,所以A中一定含有氯化铜,会生成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所以A中一定含有碳酸钡,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FeCI3溶液显黄色,溶液E显蓝色,故一定不含FeCI3。综上可知,混合物A中一定有NH4CI、CuCI2、BaCO3,一定没有FeCI3,可能有MgCI2。【详解】(丄)气体C的化学式为nh3;气体F是二氧化碳,水溶液呈酸性;沉淀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u(OH)2;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阳离子是:NH+、CU2+;4溶液H中,最多可以含有硝酸铜、硝酸镁、硝酸钠、硝酸、硝酸银5种溶质;(5)生成沉淀G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BaCO3+H2SO4=BaSO4&+H2O+CO2个;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当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FeCI3,理由是: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而溶液E显蓝色。【点睛】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推测成分是解题关键。例如:①铵盐中加入碱生成氨气;②碳酸盐遇酸生成二氧化碳;③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可以证明氯离子的存在;④铜离子、铁离子、镁离子都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18.二氧化锰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用废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备纳米MnO2,并进行锂资源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2A1+2NaOH+2H2O=2NaAIO2+3H2f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MnO2与碳粉可经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纳米MnO2高温 不①2MnO+C2MnO+COT22②MnO+HSO=MnSO+HO2442@3MnSO4+2KMnO4+2H2O=5MnO2;+K2SO4+2H2SO4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 (填序号)。(4)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 。【答案】NaAIO2漏斗引流①③将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解析】【分析】【详解】(1)已知:2A1+2NaOH+2H2O=2NaAIO2+3H2f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AIO2(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3)①2MnO2(3)①2MnO2+C高温2MnO+CO2T中锰元素有+4价变为+2价②MnO+H2SO4=MnSO4+H2O中没哟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3MnSO4+2KMnO4+2H2O=5MnO2;+K2SO4+2H2SO4中锰元素由+2价变为+4价,由+7价变为+4价;上述反应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有①③(4)请设计实验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混合物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碳燃烧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只剩下二氧化锰固体。19.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产品。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工业上制备硅酸钠晶体的流程如下:查阅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Na2SO4、Na2CO3均易溶于水。请回答:TOC\o"1-5"\h\z(1)“研磨”的目的是 ;(2)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过滤时发现过滤速率缓慢,可能原因是 ;(3)“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碱浸”时加入的碱液应选用 (填化学式)溶液。【答案】加速溶解(或加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玻璃棒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CuO+2H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