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_第1页
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_第2页
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_第3页
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_第4页
软件投标技术方案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5"\h\z\u1 概述 161.1 建设背景 161.2 系统现状分析 161.3 指导思想 171.4 参考文献 192 系统目标及原则 202.1 建设目标 20 业务目标 20 工程目标 212.2 建设原则 212.3 难点分析 223 总体解决方案 244 系统总体设计 414.1 设计原则 414.2 系统架构 414.5 高可用性设计 52 高可靠性 52 高性能 53 在线升级和高扩展性 54 异常处理 54 拥塞管理 56 负载均衡 57 内存数据库技术 57 自恢复机制 58 运营网管 59 后台命令集 634.6 系统部署 64 物理部署 64 应用部署 665 系统功能 695.1 总体要求 695.2 功能视图 716 系统接口 977 平台建设方案 977.1 建设规模 977.2 平台估算 98 主机性能估算 99 内存容量计算 100 存储容量估算 102 备份容量估算 102 网络承载能力 1027.3 平台需求汇总 1047.4 整体设计拓扑 1057.5 第三方软件配置 1067.6 技术指标要求 106 主机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106 存储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1068 系统安全 1078.1 应用安全 1078.2 数据安全 1078.3 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全 1088.4 综合安全性 1089 工程实施方案 1099.1 实施原则 1099.2 实施范围 1109.3 分工界面 112 分工关系 112 分工明细 1139.4 实施计划 115 项目总体进度计划 115 项目里程碑计划 1189.5 实施难点分析 1189.6 组织架构 119 项目组织结构 119 项目组成员名单 1209.7 实施过程 120 实施活动列表 121 项目调研 124 项目计划 125 需求获取 125 数据转换 126 确定验收条件 128 模拟环境搭建 128 产品部署 130 模拟运行 130 确认测试 132 生产环境搭建 133 系统并行 134 初验 136 系统上线 1369.8 业务割接方案 138 割接原则 138 功能割接范围 139 数据割接范围 140 割接策略 1429.9 项目管控 143 项目管控模式 143 项目管控内容 143 项目管控制度 14410 质量管理 14510.1 质量管理实施原则 145 质量方针 146 质量目标 146 质量承诺 147 质量保证 147 组织职责 147 就绪原则 148 工作流程 148 不符合项处理 151 质量保证记录 152 质量保证验证 152 结束准则 152 关键因素及其对策 15310.2 变更管理 155 变更的类型 155 变更管理机构 156 变更处理流程 156 变更提出 156 变更审核 157 变更分析和评估 157 变更实施 158 变更验证 158 变更发布 158 变更表格 15810.3 配置管理 162 配置管理目标 162 配置管理机构 163 配置管理计划 163 配置管理活动 163 定义项目配置项 163 定义项目基线 163 定义配置项的标识及状态跟踪方法 164 配置变更控制 164 版本发布控制 165 配置状态报告 165 配置审计 16511 测试验收 16511.1 软件测试准则 165 测试工作实施准则 166 测试目的 166 测试原则 166 测试活动 167 测试方法 168 测试类型 169 测试依据 170 测试机构 170 测试准备 171 测试结果分析 171 测试工作实施细则 172 单元测试实施细则 172 集成和系统测试实施细则 17411.2 系统测试 176 资源准备 176 测试设计 177 测试方法 178 系统业务功能测试方法 178 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178 测试执行阶段 179 系统建设质量测试 18011.3 验收和测试 181 硬件测试内容 181 软件测试内容 182 验收细则 18312 技术培训 18512.1 培训对象 185 运行环境培训对象 186 应用环境培训对象 18612.2 培训方式 187 现场培训 187 高级培训 18712.3 培训课程 187 培训内容 187 培训课程 187 培训教师 188 培训评估 188 培训费用 18912.4 培训的其它事项 189 培训的时间安排 189 培训的人员数量 18913 服务质量承诺 18913.1 质量管理 189 质量管理实施原则 189 质量方针 190 质量目标 191 质量承诺 191 质量保证 192 组织职责 192 就绪原则 193 工作流程 193 不符合项处理 196 质量保证记录 197 质量保证验证 197 结束准则 197 关键因素及其对策 198 变更管理 200 变更的类型 200 变更管理机构 201 变更处理流程 201 变更提出 201 变更审核 202 变更分析和评估 202 变更实施 203 变更验证 203 变更发布 203 变更表格 204 配置管理 205 配置管理目标 205 配置管理机构 205 配置管理计划 205 配置管理活动 206 定义项目配置项 206 定义项目基线 206 定义配置项的标识及状态跟踪方法 207 配置变更控制 207 版本发布控制 207 配置状态报告 208 配置审计 20813.2 技术服务 208 服务体系 208 概述 208 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情况 208 工作制度 209 客户服务规程制定及实施情况 209 服务网点分布、服务方式、服务响应时间等情况 210 应用软件服务 211 软件服务宗旨 211 软件服务标准 212 服务体系的特色 212 技术支持服务 214 服务目标 214 服务等级 214 服务方式 214 技术服务的内容 215 集成服务 217 保修期服务 218 现场设备保修及备件服务 218 定期巡访 218 7X24的服务响应 218 响应和恢复时间承诺 21914 技术文档 220概述建设背景系统现状分析指导思想参考文献系统目标及原则建设目标业务目标工程目标建设原则业务导向原则规划先进、工程务实的原则建立生产运营和组织管理机制网络化原则业务流程统一的原则难点分析总体解决方案系统总体设计设计原则系统架构下面可以针对各子系统进行设计的描述高用性设计系统部署系统功能总体要求功能视图(系统功能点的说明)系统接口平台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平台估算主机性能估算内存容量计算存储容量估算备份容量估算网络承载能力平台需求汇总整体设计拓扑第三方软件配置配置项目产品名称配置说明备注技术指标要求主机设备技术指标要求存储设备技术指标要求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主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全综合安全性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原则实施范围分工界面分工界面说明参及项目的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分工,以及分工的边界和工作衔接。分工关系分工明细实施计划项目总体进度计划项目里程碑计划实施难点分析组织架构项目组织结构项目组成员名单实施过程实施活动列表项目调研项目计划需求获取数据转换确定验收条件模拟环境搭建产品部署模拟运行确认测试生产环境搭建系统并行初验系统上线业务割接方案割接原则功能割接范围数据割接范围割接策略项目管控项目管控体系的建设从流程化、规范化、专业化出发去建立,主要从组织保证、项目管理、数据管理、需求及流程管理四个方面去保障和执行。项目管控模式项目管控内容项目管控制度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实施原则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组织职责产品总监(或授权人)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QA组长QA工程师就绪原则工作流程不符合项处理质量保证记录质量保证验证结束准则关键因素及其对策1、队伍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为项目的实施组建专门的队伍,我们称之为项目组。2、班子项目组领导班子是项目组的核心。班子的第一把手(项目经理)应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学历、有很强的组织大型应用软件项目的经验和能力、有很好的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班子中的其他成员亦应有相关的素质和技术、应用开发或质量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领导班子负责确定和细化项目目标,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理顺及项目有关的所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有效地控制项上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确保项目的成功。3、规范本项目的实施决不是个人的成就,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作战的成果。严格的规范则是团队工作的约束条件,是团队作战取得成功的保证。4、文档本项目的开发将会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形成相应的文档。这些文档既是阶段成果的体现和阶段验收的标准,又是驱动下一个阶段动作的依据。文档的正确和完整程度是检验项目规范化管理程度的要素之一。5、监控任何事务的动作都会受到其对立面的制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不例外地应受到相应的监控。这种监控至少应有进度监控、质量监控和产品化监控三个方面。6、用户参及用户自始至终的参及是质量保证中又一重要措施。它主要有两方面的活动:从规范业务进而做需求分析开始,供方将及需方一起开发、测试和推广应用软件。在重要的用户监控点进行包括供方、需方和专家在内的联合评审。根据以上六个关键因素,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1、关于队伍在立项时,将为项目的实施组织专门的队伍,称为项目组,项目组成员均应属于专业人员,这支队伍应具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有参及大型应用项目并发和推广的经验和实力,对XXXX业务有足够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保证,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这样一支队伍,一定能和XXXX的领导和工程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以取得项目的成功。2、关于班子在本投标书中,我们已提出了关于项目经理、应用经理、QA组长的工作职责,这个班子应具有主持大型应用项目实施的丰富经验和足够的技术功底,是一个团结合作、朝气蓬勃、敢于开拓和创新的班子,我们相信,在XXXXX业务专家、领导的全程指导和监控之下,这个班子一定能够带好一支队伍。3、关于规范我们将给出XXXXXXX系统所需的数据规范和应用程序接口规范的具体内容,这是我们多年来从事XXXX行业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的经验积累,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将结合项目情况,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用以指导和约束项目的应用软件开发工作。4、关于文档我们将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输出相应的文档,除此之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将产生各种质量记录文件,包括各种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培训记录、会议记录等,在我们的质量体系文件中均有相应的规定和检查措施。5、关于监控为保证项目工作的全面受控和全程受控,需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控,监控活动包括“日常监控”和“阶段监控”两个部分。同时这一问题通过我们对项目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也得以确定。6、关于用户参及在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将会及用户一起进行,并受到项目领导小组的监控。综上所述,在XXXXXX系统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会对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和保证。变更管理对项目中的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一个项目成功及否的关键。为了强调这一过程的重要性,我们特做以下说明。变更的类型本节所提的“变更”,指如下几个方面:项目范围对合同所提出的业务规程和业务功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或更具灵活性的举措,从而导致合同所规定的项目范围(即需求)有较大工作量的更改。项目成本由于项目范围的更改,导致项目工作量的变动,从而涉及到项目成本的变化。项目期限对变更工作量作出评估之后,可能会引起项目完成期限的更改。项目成本和项目期限中所提出的变更是由项目范围的变更所导致的,此种变更可能发生在项目初期,亦可能发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管理机构变更管理机构将定位在项目双方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双方项目领导小组要亲自参及重大变更内容的评估和审批。变更处理流程变更提出提出更改的人员可以是客户代表、公司主管领导、本项目经理或项目组其他成员。变更的提出应填写正式的“配置变更审批表”,“配置变更审批表”主要包含下述内容(具体见“配置变更申请”一节的表样):变更编号项目名称申请人申请日期变更原因变更的配置项受影响的基线或者配置项:变更描述:本项目过程中提出变更的“配置变更审批表”应由项目组配置管理工程师负责统一保管。变更审核项目经理对变更申请人提出的变更请求进行审核,审核更改方案的可行性,检查《配置变更审批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如果是一般变更,可直接通知实施人进行实施,在变更前应确定变更方案;一般变更主要是非正式基线的变更、该配置项变更不会引起其他配置项变更。如果为重大变更,将此表送交CCB,进行审批。重大变更主要是正式基线的变更、该配置项变更将引起其他配置项的变更。项目经理在《配置变更审批表》中填写项目经理审核栏的内容。变更分析和评估项目经理组织CCB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评审应分析和评估变更会涉及哪些内容,对已经完成的工作产品、进度有何影响,需要哪些额外的资源。评审更改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更改方案没有通过CCB的认可,请CCB成员提出修改建议。经过了CCB分析评估后,对变更申请有三种结果:立即更改:项目经理指定实施人。推迟更改:变更被搁置,留作将来实施。不接受更改:将拒绝变更的原因返回给变更提出人。评审完成后,CCB负责人把评审结果写在《配置变更审批表》里“CCB评审意见”栏的内容。批准立即更改的《配置变更审批表》由项目配置管理工程师将变更通知到包括系统设计师、测试组组长、业务专家、开发组组长等项目组成员。变更实施项目配置管理工程师从基线区中释放出需要变更的配置项放到开发区中,并通知实施人员。实施人员根据更改方案对配置项进行修改。变更验证实施完成后,由验证人实施验证。验证可通过检查(对文档而言)或审查和测试(对代码而言)。验证完成之后,验证人在《配置变更审批表》上签字确认。变更发布项目配置管理工程师将验证通过的配置项重新纳入基线区。填写并保存《配置状态报告》中的变更记录。把本次的变更通知给相关的人员。变更表格配置变更审批表配置变更申请变更编号:(由项目的配置管理员统一编号)产品(项目)名称:申请人:申请日期变更原因:需求变更□内部改进□产品缺陷□系统环境变更□其他□变更的配置项:受影响的基线或者配置项:变更描述:见《配置项变更描述说明》项目经理审核审核人意见:□返回申请人返回原因:□可直接实施实施人:验证人:□需制定变更方案并提交CCB评审方案制定人:方案审核人:变更类型:一般变更审核人签字:审核日期:变更方案:方案制定人签名:日期:CCB审核CCB评审意见:□立即变更□推迟变更原因:□不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