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富营养化污染治理及其影响_第1页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富营养化污染治理及其影响_第2页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富营养化污染治理及其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富营养化污染治理及其影响[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历史分析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变迁,以及研究近现代京杭大运河富营养化污染的原因和各个时间段的状况,再分析近年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对富营养化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分析对比综合治理前后的数据,总结运河综合治理的经验。关键字:京杭大运河富营养化运河综合治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背景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跨越距离最长的人工运河。在长达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中,大运河起到了沟通中国南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公元7世纪初,隋朝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定都北京,大运河改线有北京直达杭州,从此被称为京杭大运河①。近现代的京杭大运河在近代,中国内外交困,大运河也随之衰败。19世纪后半期,大运河北段逐步荒废,晚清至民国虽有左宗棠、张謇等有志之士带领下的整治和疏浚,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行,运河沿岸的城市生活圈,人口过度集聚,环境污染严重。在此期间,运河的航运功能逐渐衰败,运河渐渐成为用作废水排放的“阴沟”。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状况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杭州的城市定位,或者说是杭州对工业的态度经常性地改变,工业污染对京杭大运河的影响程度也随之改变。在一九五三年,杭州的城市定位为“以旅游、修养、文化为主,适当发展轻工业的风景城市。”在一九五七年,杭州的城市定位为“工业的,文化的,风景的。”在一九五九年,杭州城市定位为“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一九七三年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和革命化风景城市”一九七八年又修改为“浙江省省会,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三年,杭州市城市定位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二零零七年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生活品质之城》一书中提到:工业对杭州来说是必须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工业,而是如何发展工业。杭州应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无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型产业。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杭州对工业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旅游为主,轻工业为辅,所以并未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到后来重工业为主的理念,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水质因工业污染而迅速变差。再到目前杭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虽大力发展工业,但污染相对较小。杭州对工业态度的改变,伴随着杭州工业化污染的严重程度。但是,由于杭州并不是完全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以及运河沿岸并无严重的工业污染。京杭大运河的污染大部分来自于生活污水。董文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据来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历史分析与污染治理对策,曾爱斌,王春华,阮俊安数据来自杭州市政府数据来自《杭州市截污纳管工程规划》

京杭大运河运河综合治理之前的污染状况.年曲ViHr■ItSM'(Jh4*iyii>r-ikIoii^ndrrrKiRfl•1'ft'ih!mS'Ri^h^ciil.年曲ViHr■ItSM'(Jh4*iyii>r-ikIoii^ndrrrKiRfl•1'ft'ih!mS'Ri^h^ciil佣卿nd^nkand(Wfh*daya■总HTolainirra^n曹怎議Totalphn^pbiirufi图1运河北段旁染物比标值的历年变址X污-£MYml==匚r"負二二己=*》一吕_二士一一』二£「_-?二■_!?=--左_L-・」_』L=-IT4pln『=-=亠-年恃1颐■化孚需?liltCbcmiciilD3(媲feflfnkamlL-・」_』L=-IT4pln『=-=亠-年恃1颐■化孚需?liltCbcmiciilD3(媲feflfnkaml•*tZ.ltS5BiUn^tnlcixygradrnunriforllwdma▲总藍TmalnieniftTi▼总确T«lulphc^phaniM50了召*Tf1/1—1-II二一■用™二上巴匚二=IIJ・"A-=LkT-L邙佶Y^r■ftr,/:ihi*1M certidk'Buinrl士化驚抵litBiiJi.ijoir'ji|<i■町串PTlck*mindRwHivpA.住.XhriulnibT^i^m总酵To加Iphi?-phnrtj^图2iS河牛段污染物比标值的历每变化EQS运河甫段污染您此悔值的历年变化运河综合整治始于“十五”计划(2001年-2005年),所以根据上三张图可知,在此之前,运河水质指标在2000年之前非常不尽如人意。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污染。京杭大运河及其支流余杭塘河,穿过许多城中村(例如余杭塘河穿过庆隆村),而当地许多村民,缺乏环境保护知识和意识。在河道清澈时,用来洗衣服,使河道氮磷量富集,在河道水质变差时,就向河道肆意排放生活污水,导致各种有机物污染。使得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在市区,特别是居民区附近,非常糟糕。巨大的生活污水污染,使得运河治理难度非常大,在2006年6月6日,即在“十五”计划已经结束后,杭州发布环境公报,称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然是劣V类,即无法达到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等基本用途。董文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据来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历史分析与污染治理对策,曾爱斌,王春华,阮俊安数据来自杭州市政府数据来自《杭州市截污纳管工程规划》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治理及其效果时期生化需氧量(Illg/时期生化需氧量(Illg/1)高锂酸盐指数(mg/l)氨氮mg/1总磷mg/1“八页”均值18.3013*72S.16“丸丑”均值14710.758.490.97“十丑”均值4*635*943.150.35与“丸五”比升隆幅㈱-62+9-44.7-62*9-63.9③在“十五”期间,虽然京杭大运河水质依然是劣V类,但是通过截污、驳坎、疏浚、引水、绿化、管理,运河水质有了显著提高。根据杭州市政府在发布的上表可知,“十五”计划期间,BOD指标下降了62.9%,而氨氮指标也下降了62.9%,总磷指标下降了63.9%。而且,京杭大运河运河及其支流在夏天已经不再发臭,不再影响沿岸市民的生活。在“十五”期间,对京杭大运河的污水处理主要是在一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发展截污纳管工程,即收集本来直接排放至运河的废水,先经过废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如运河。杭州市在“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190家工业类企业、354个生活小区、569个污染源的截污处理工作,所截污水量达到33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65%④。其次,杭州市政府通过从钱塘江引水,来改善京杭大运河水质。从2001年起,三堡船闸(钱塘江和京杭大运河之间的船闸)开始放水,将水质较好的钱塘江水引入京杭大运河,以改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水质。最后是改善运河周边环境。由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污染主要是附近城中村生活污水污染,所以,在“十五”运河综合整治从根本上结局污染问题。搬迁运河之间的城中村,将运河改为景观河道,修缮运河沿岸,从根本上解决运河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