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市镇白染路通畅工程 设计说明_第1页
龙市镇白染路通畅工程 设计说明_第2页
龙市镇白染路通畅工程 设计说明_第3页
龙市镇白染路通畅工程 设计说明_第4页
龙市镇白染路通畅工程 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概述项目背景本项目为合川区龙市镇白染路通畅工程,路线途经:黄陈路、袁家院子、敖家湾、马家全院子、袁树勇院子、面房院子、游世兰院子,各段线路分布详平面设计图。路基宽度5.5米,路面宽度4.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改建后达到通畅公路标准。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开发利用该区域内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完善该区域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城乡间的物质、文化、信息交流,提高沿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和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合川区龙市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公司对合川区龙市镇白染路通畅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图设计。序号位置路名长度(m)路基宽度(m)里程(m)1山青村白染路主路306.7255.51630.5932白染路支路156.1515.53白染路支路252.6465.54白染路支路3198.1285.55白染路支路429.1775.56白染路支路5193.7425.57白染路支路628.4055.58白染路支路7256.0145.59白染路支路8199.5735.510白染路支路928.5955.511白染路支路10244.4935.512白染路支路1123.4195.513白染路支路1213.5255.5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合同》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5、《公路桥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12、《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主要技术标准根据设计合同,并结合本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本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在特别困难路段采用重庆市农村公路设计指南低限指标,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困难路段采用15公里/小时),路基宽度5.5米,行车道宽度4.5米,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车辆荷载为公路-Ⅱ级。本次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规范规定采用值说明1设计速度公里/小时2020、15困难路段采用农村公路技术标准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30303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15154最大纵坡%12125最小坡长米6060、406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值米200200极限最小值米1002007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值米200200极限最小值米1002008竖曲线最小长度米20209路基宽度米4.55.510路面宽度米1×3.51×4.511标准轴载KN10010012路肩宽度米2×0.52×0.513桥涵荷载级公路—Ⅱ级公路—Ⅱ级14中桥洪水频率1/501/5015路基、小桥及涵洞洪水频率1/251/25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置本线等级为公路四级,设计车速15km/h,单车道,路基全宽5.5m、行车道宽度4.5m、两侧各宽0.5m土路肩;双向路拱采用直线型,行车道坡度为2.0%,土路肩坡度为2.5%。路基横断面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超高设计该项目为新建性质,结合沿线的地形地物情况,横断面设计在原则上采用两侧拓宽的方式,以旧路为中线为超高旋转轴。路基超高方式详见《超高方式图》。(3)加宽设计改建路段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加宽。路基设计(1)挖填方路基本线设计路线,土石方部分已由受益群众自行实施解决,不考虑土石方。(2)软弱地基处治对路基位于地下水丰富的支沟、水田及鱼塘等软弱地基位置,为避免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或泛水等因素造成的路基与路面破坏,本设计对软弱地基采用手摆片石补强加固处理措施。路基压实标准压实标准本线等级为公路四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相关要求,路基压实度应采用四级公路标准执行。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可按表4-1执行:表3-1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填挖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4下路床30~80≥94上路堤80~150≥93下路堤150以下≥90零填及路堑路床上路床0~30≥94下路床30~80≥94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的压实度也应满足上表的规定。填筑与压实方法(1)填挖路基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因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径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合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夯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再碾压。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成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层数宜少。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破浪、积水等现象。在路堑开挖前做好临时土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足整平层厚度和碾压沉降高度。(2)结构物回填涵洞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的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或石灰土,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路基结合部应分层仔细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路床顶以下2.5m以内应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压实度不得低于填土规定的数值。回填时,强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有关规定执行。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原则(1)本线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布设排水构造时综合考虑自然水系、农田水利灌溉及现有桥梁的位置,及时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确保路基、路面稳定与行车安全。(2)公路排水不应与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发生冲突,公路排水沟外应设置挡水堰,防止外部水进入路基排水沟,同时注意减少公路排水对原有水系统环境的破坏。路基排水需充分考虑路线所经区域的实际地形、地貌与地物情况,结合沿线的农业水利设施分布状况,合理地设置防护与排水设施,以提高公路使用的安全性能与景观效果,尽量避免过多的占用农田农舍,消除公路与沿线水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争在本工程体现出“安全、环保、自然、协调”的路基设计理念。路基边沟为土质边沟。路面排水(1)行车道路面排水一般路段的双向路拱横坡为2.0%,路面雨水可经过坡面漫流直接散排或汇入填方排水沟及挖方边沟。超高路段的弯道采用超高横坡直接将水排出路面。(2)路肩排水路肩的排水方式同于车行道。为2.5%。(3)涵洞工程涵洞为预制圆管涵,孔径为50cm,详情见相关《涵洞设计图》。按现场实际情况布设。路面设计设计原则本线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由于路线基本沿已有的公路布设,因此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对旧路面的改造与利用、结构组合设计考虑本线的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旧路面平整度及材料供给情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为:面层:C25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调平层:级配碎石调平层厚度5cm基层:手摆片石局部补强厚度20cm路肩铺装路肩采用0.5m(宽)×0.20m(厚)土路肩。板块构造设计(1)面板尺寸本线行车道混凝土面板的尺寸为:4.5m(宽)×5m(长)。(2)接缝布置与构造本线混凝土面板的接缝共分三大类,各接缝设置原则及其布置与构造分别为:胀缝:设置在于构造物衔接处,小平曲线处,凹形竖曲线边坡点以及平面交叉口处。胀缝的缝宽较大,为2~2.5cm,上设嵌缝料,下为嵌缝板,其间的传力杆为Φ28光面钢筋,设置在板厚中央,并能自由地水平活动。横向施工缝:应尽量做在胀缝或缩缝上,其结构与其设置接缝相同,但如设置在缩缝上,与之不同的是施工缝为平缝,且必须在其中部设有传力杆,该处传力杆亦为Φ28光面钢筋。缩缝:缩缝可分为不带传力杆(I型)与带传力杆(Ⅱ型)两类。Ⅰ型为常规缩缝,设置间隔为一个板长,为假缝形式,缝宽4mm,深5cm,用嵌缝料填充。Ⅱ型用于与胀缝相邻以及构造物附近的缩缝处,传力杆设置同横向施工缝,与之不同的是Ⅱ型缩缝为假缝形式。混合料组成设计(1)面层混凝土材料要求①细集料本工程采用质地坚硬、买酒、洁净的天然砂作为面板混凝土的细集料,其级配组成参见表4-2,其他有关细集料的各项指标应满足表4-3中的要求。表4-2砂的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颗粒级配筛孔尺寸(mm)方孔圆孔0.160.3150.631.252.55.0累计筛余量(%)Ⅰ区100~9095~8085~7165~3535~510~0Ⅱ区100~9092~7070~4150~1025~010~0泥土杂物含量(冲洗法)%≤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Cз)(%)≤1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与标准溶液颜色其他杂物不得混有石灰、煤渣、草根等其他杂物表4-3细集料标准级配范围级配分区筛孔尺寸圆孔方孔1052.51.250.60.30.15通过百分率(以质量计,%)Ⅰ区10090~10065~9535~6515~295~200~10Ⅱ区10090~10075~10050~9030~598~300~10②粗集料采用质地坚硬、强度高、耐磨耗,洁净的石灰岩轧制碎石作为路面混凝土粗集料。被扎制岩石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40MPa。随时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风化及软弱集料的含量应控制在10%以内。初级聊级配及其他技术指标详见表4-4:表4-4粗集料的技术要求级配粒径(mm)筛孔尺寸(mm)302520151052.5筛过百分率(%)2.5~3095~10067~7744~5925~4011~253~110~5石料强度等级≥三级压碎值≤10%针片状颗粒含量≤15%泥土杂质含量≤1%硫化物含量≤1%③水泥应采用抗折强度高、收缩小、耐磨性强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性能稳定的水泥。其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均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GB175-92,GBI3693-92的规定。水泥进场时应附有检验证明,使用前应对应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抗折强度、细度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夏季水泥进机温度不宜高于50℃,混凝土拌和出机温度宜在10~35℃z之间.新拌混凝土高温季节初凝时间不得小于1h,否则必须对原材料采取降温或混凝土缓凝剂措施。④外掺剂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适量加入其它外掺剂;为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时;在夏季施工需要延长作业时间时。施工时应的外掺剂在试验后确定,以避免出现微裂缝或其它不利影响。⑤水混凝土搅拌与养护用水均应清洁,最好采用饮用水,在使用非饮用水时,应进过化验,其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不得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4.(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①混凝土的设计抗折强度为4.0MPa(28d龄期),其塌落度1~3cm,或维勃时间10~30s;②混凝土的适配强度宜按设计强度提高10%~15%;③如果原材料不满足以上要求,必须重新试验调整该参考配合比;④水灰比一个控制在0.46以内;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路基施工路基施工需严格按照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并需注意一下事项:根据现场自然环境,材料供应,施工进度,加强现场试验工作,选定最佳配合比方案及施工方法,知道现场施工,以确保质量。路堑边坡、填方基底和防护工程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地址不符或岩土力学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严格把好质量关,健全质量监理组织,完善质量检验方法,做到各道工序的试验指标均达到规范、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以后影响质量,造成返工。对清淤回填及软土换填路基,应捋淤泥彻底,回填土应采用粒料土或其他透水性材料,并按要求压实,以确保路基稳定。对路基填筑前清楚的腐殖土、耕作土、过湿土和淤泥等应集中堆放,以用于弃土场表面复耕时的料源。对半天半挖填方侧和全填方路段,地表倾斜度超过1:5时(纵向、横向),填前应结合地形在清楚表土后于基岩上做成内倾2~5%的台阶,以防路基侧滑。对含石较多的填方段,应按规范要求做压实曲线,以保证路基的整体压实度和强度。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分层检测基压实度。为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用灌沙法或水袋法测定干容重时应同时测试试坑挖出料的含石量(>5mm粒径的含量),用室内不同含石量的压实曲线所对应的最大干容重作为标准,计算出该试坑的压实度。挡土墙、护肩等在砌筑完成后路面施工前,需做好临时排水措施,设置出水孔,以不是路床积水。出水孔孔底标高不得高于路床,其尺寸建议为宽2~4cm,高位路床底至挡土墙顶或护肩顶,间距一般为5.0m、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做到按设计取弃土、文明施工、不睡衣倾倒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爱惜每一种有生命的动植物,以造福人类。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检测方法,在考虑季节影响系数与Za=1.5的保证率系数后,要求实测的到的计算弯沉值lc≤310(0.01mm)。施工路面水泥混凝土面层(1)水泥砼面层施工可采用常规的人工立模施工。(2)摊铺前应对基层的平整、洁净、润湿情况,拉线准确与否等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3)路面养护宜采用方便经济的喷洒养护剂或塑料薄膜干养护方式,也可用麻袋,草袋等洒水养护方式,不宜采用围水养护和湿砂养护。混凝土养生至设计弯拉强度的80%。(4)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再继续保湿至规定龄期。(5)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40%时即可按构造深度要求在其表面进行刻槽或拉毛处理。(6)混凝土养生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接缝,保持其干燥洁净,填缝采用聚氨酯材料,应保证填料充满并挤压密实,灌封填料的养生期间不得开放交通。(7)钢筋选材与加工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钢筋之间采用焊接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网安装前应根据平面尺寸与布置要求进行准确放样。(8)钢筋网应采用预先假设安装的方式,每平方米配置4~6根焊接支架或三脚架立钢筋支座,保证混凝土摊铺时钢筋网不下陷、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