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2.1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_第1页
4.10.2.1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_第2页
4.10.2.1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_第3页
4.10.2.1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_第4页
4.10.2.1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0.2.1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中医科工作制度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按中医的理论辨症施治。四、对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或饮食禁忌)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处方签全名。好记录,定期随诊。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思路。方和抄方。八、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中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实习进修人员。广应用。十、积极弘扬中医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担任适量的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主持病房的临床病历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四、中医科医师(一)管理职责: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员的思想工作。(二)业务职责: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起执行情况。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上级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科、转院或出院的意见。3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实行12小时留院制。(三)教研职责:理,严防差错事故。根据教学需要,承担适量相当于助教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一、中药熏洗疗法规范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煎汤外洗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5.禁忌症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二、灌肠疗法规范1、适应症: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肠病便秘。中药保留灌肠是在张仲景蜜煎导法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中医外治肠病便秘患者。2.作用:通便、降浊、排毒。3可根据病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腹胀者厚朴、枳壳等药物加减4、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的有保留灌肠、高位灌肠、不保留灌肠等。5、禁忌症:①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痔疮者;②早期妊♘、肠道手术后、不明原因肠出血者;③精神障碍者。三、耳穴贴敷疗法规范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促进疾病的康复。作用: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3、选穴处方: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4、禁忌症: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②皮肤破损四、穴位注射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痹症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选穴:足三里B1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禁忌症:①有晕针史者;②精神障碍者;③有出血性疾病者;五、中药贴敷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便秘等。各种病症眩晕(高血压病。作用:温阳止泻、散寒止痛等部位及选穴:肚脐、涌泉治疗方法:腹泻者:肉桂、车前子以温阳渗湿止泻。腹痛者: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眩晕(高血压病,吴茱萸、川芎贴涌泉穴。5、禁忌症: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②皮肤破损

六、刮痧适应症: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8~10每条长6~15cm。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及时调节手法力度。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注意事项]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七、艾灸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锥状,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高约10.8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操作规范: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灸法。直接灸(常用无瘢痕灸)2/5左右,患者感5~7壮。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1片(事先将鲜姜或独头蒜切成约0.6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附子饼是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而成,厚约0.6~0.9cm,中心处用粗针穿刺数孔),3~7壮。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体位,酌情通风。注意事项:均不宜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