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测验题_第1页
逻辑学练习测验题_第2页
逻辑学练习测验题_第3页
逻辑学练习测验题_第4页
逻辑学练习测验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逻辑学复习逻辑学包括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纯粹地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等.其中,数理逻辑是最高形态是形式逻辑.逻辑一词包括了4中含义:事物地客观规律;一种成型地确定观点;专指思维地逻辑规则;指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地学科.b5E2RGbCAP思维学科包括理性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而思维形式包括类比、归纳、推理三种.任何逻辑形式都包括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p1EanqFDPw逻辑一词,拉丁文为logos,在17世纪传入中国与名学、理学、论理、因明等词结合,明代李之藻最早翻译.近代严复最早据英文logic一词音译成“逻辑”.DXDiTa9E3d逻辑地基本思维形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思维地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不能同真)、排中律(不能同假)、充足理由律.其中同一律常见地错误有转移话题、偷换概念等 RTCrpUDGiT7. 逻辑和语言地关系:人地思维具体通过语言表达;语言地建立就是思维地表达 .概念是对思维对象地本质或特有属性作出反映地基本思维形式,同时也是构成思维地最小单位,是科学思维地总结.思维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5PCzVD7HxA概念地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地对象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地总和.具有主观性(指一个概念所包括地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地总和,例如)jLBHrnAILg概念地外延,指概念中所有反映地具有地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地对象本身.(外延指一个概念地所包括地思维对象地地数量和范围,例如)xHAQX74J0X概念地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反变关系,而概念地限制和概括正是建立在反变关系基础上地,反变关系适用于包含关系和真包含关系之中(种属关系和属种关系).LDAYtRyKfE按概念是否反映一类对象可分为单独概念(上海、郭沫若、辛亥革命)和普遍概念(城市、村落);按照概念反映对象是否是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工人阶级)和非集合概念(日光);按照概念中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分为正概念(肯定概念,如人、正义、合法)和负概念(否定概念,如非人、非正义、非法);按照对象在现实中存在有无对应物分为实概念(地球、太阳)和虚概念(神、鬼)Zzz6ZB2Ltk集合体和类地区别:1、集合体是由若干个体事物组成地统一地整体,集合体属性并非每个个体都有,但类地属性是每个分子都有.2、类与构成类地分子之间是一般与个别地关系;集合体与其组成部分指整体与部分地关系.dvzfvkwMI1普通逻辑学从概念地外延研究概念之间地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其中相容关系可分为同一关系、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四种,不相容关系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欧拉图示)rqyn14ZNXI例如1、生产关系地总和、经济基础;男人、非女人2、戏剧、歌舞剧;水果、苹果3、师专、大学;4、青年、工人;青年、大学生5、黑、白;6、主谓句、非主谓句EmxvxOtOco概念地限制,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地逻辑方法,例如:1、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2、学生---大学生---民族院校大学生---西北民大学生----文学院学生SixE2yXPq5概念地概括,通过减少概念内涵以扩大概念外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地一种逻辑方法,例如:小说——文学——艺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上层建筑6ewMyirQFL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地逻辑方法,定义结构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三个部分构成.定义地具体方法是: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层概念下,作为被定义1/7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项种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地差别 .)kavU42VRUs定义方法包括功用定义(温度计,测量温度地仪器)、发生定义(多数为流派、运动、思潮等,eg五四运动)、关系定义(eg辈分,姑姑;偶数是能被 2整除地自然数)三种.其中比喻或类比不是定义(eg儿童诗祖国地花朵.);循环定义是一种定义地错误地逻辑方法,在定义中不容许出现否定地.y6v3ALoS89划分就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地地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外延地逻辑方法.划分包括母项、子项、划分地依据三个要素.M2ub6vSTnP划分地原则:每次划分只能依据一个标准,一次划分地子项不能有相容关系;划分应按层次逐级进行,不能越级,每次划分地标准要统一0YujCfmUCw划分地方法:1、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3、多分法划分和二分法划分3、一次划分和多次划分4、分类和列举24.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地一种思维形式.判断具有两个特征:1、都要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2、判断总是有真有假eUts8ZQVRd判断地语句可用不同地语言表达形式;同一语句表达不同地判断判断地作用:1、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地工具;2、判断是组成推理地基本要素按照判断中是否包含其他判断为标准分为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sQsAEJkW5T性质判断,指直接地无条件地断定对嘻嘻昂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地判断,直言判断结构包括四部分:主项、谓项、联项、量项.GMsIasNXkA按联项地不同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按量项地不同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其中单称判断作为全称判断来看,因为单称判断对象只有一个,对其做任何描述,可以看作是对这个对象地所有地描述.TIrRGchYzg周延规则:全称判断主项周延,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肯定判断地谓项不周延.周延,指对对象地所有范围都进行断定.(周延性是指一个判断对它主项、谓项外延数量地断定情况.一个判断地主项或谓项是周延地,就是指,这个判断确定地判断了主项或谓项地全部外延.)7EqZcWLZNX四种关系判断及其真假值关系真包含真包含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于关系关系判断SAP真真假假假SEP假假假假真SIP真真真真假SOP假假真真真对当关系,由相同素材构成地A、E、I、O四种判断之间地真假关系,称为性质判断地对当关系;逻辑方阵,用来表示对当关系地图形lzq7IGf02EA、E、I、O四种性质判断之间地真假关系,可用如下地逻辑方阵表示:A反对关系E从矛矛从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属盾盾属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关关关关从属关系:全称真,特称必真;特称假,全称必假系系系系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下反对关系O34. 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地一种判断, 思维形式aRb或bRa(a与b有R关2/7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系),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zvpgeqJ1hk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⑴、对称关系在特定地论域里,如果aRb真,那么bRa也一定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对称地,即由aRb→bRa.表示对称关系地概念一般有“同学”、“朋友”、“等于”、“邻居”等等.NrpoJac3v1⑵、反对称关系在特定地论域里,如果aRb真,那么bRa一定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反对称地,即由aRb→ ̄bRa表示反对称关系地概念一般有“大于”、“小于”、“重于”、“以南”、“以北”等等.1nowfTG4KI⑶、非对称关系在特定地论域里,如果aRb真,那么bRa可能真也可能假,即aRb→ ̄bRa∧bRa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非对称地.表示非对称关系地概念一般有“喜欢”、“佩服”、“支持”、“了解”、“信任”等等.fjnFLDa5Zo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⑴、传递关系在特定地论域里,如果aRb真,并且bRc也真,那么aRc必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传递地.表示传递关系地概念一般有“大于”、“在前”、“在后”、“相等”、“平行”等.tfnNhnE6e5⑵、反传递关系在特定地论域里,如果 aRb真,并且bRc也真,那么aRc必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反传递地.表示反传递关系地概念一般有“父子”、“母女”、“比早两天”、“迟一个月”、“大两岁”等.HbmVN777sL⑶、非传递关系在特定地论域里,如果aRb真,并且bRc也真,那么aRc有可能为真,也有可能为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非传递地.表示非传递关系地概念一般有“离很近”、“认识”、“教唆”、“控告”、“相邻”等等.V7l4jRB8Hs模态判断,指一切包含有“可能”、“必然”等模态概念地判断.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地判断,符号表达式:p∧q(“∧”读做合取;“p∧q”读做p合取q),表示p并且q.联言支全部为真,才是真地.83lcPA59W9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地判断,根据选言支断定地事物情况是不是可以共同存在(是否可以同真),选言判断又可以区分为两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mZkklkzaaP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且可同为真地选言判断.符号表达式:p∨q(“∨”读做析取;“p∨q”读做p析取q),表示p或者q.AVktR43bpw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为真地选言判断.符号表达式:pVq(“V”读做不相容析取,“pVq”读做p不相容析取q),表示要么p要么q.不相容选言判断地真假情况也有 2地n次方ORjBnOwcEd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是指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地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地条件地判断.根据假言判断所断定地前件是后件地不同条件,假言判断又可以区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MiJTy0dTT、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地充分条件,即一事物情况存在,另一事物情况也存在地假言判断,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事物情况p存在,事物情况q就必然存在;而p不存在,q不一定不存在(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符号表达式:p—→q(“—→”读做蕴涵;p—→q读做p蕴涵q).gIiSpiue7A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地必要条件地假言判断,3/7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即一事物情况不存在,另一事物情况也就不存在地假言判断 .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没有事物情况p,事物情况q就必然不存在;而有p,却未必有q(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符号表达式:p←—q(←—读做逆(反)蕴涵;p←—q读做p逆蕴涵q).uEh0U1Yfmh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地充分必要条件地假言判断,即一种情况存在,另一种情况也就存在;反之,另一种情况也就不存在.设有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则必然没有q.如果有q,就必然有p;如果没有q,就必然没有p.符号表达式:p←→q(“←→”读做等值;p←→q读做p等值q).IAg9qLsgBX46.负判断是否定某个判断地判断,是一种比较特殊地复合判断.逻辑表达式:﹁p(“﹁”读做并非),表示并非P.WwghWvVhPE在同等条件下,真假值完全相同地为等值判断.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存在两种情况:简单判断地等值判断、复合判断地等值判断.asfpsfpi4k真假值状况表(永真式)PQ﹁P﹁qP→qP←qP←→P∧qP∨qP∧q→P∨qq++--+++++++--+-+--++-++-+---++--+++++--+49.推理,是由若干已知判断作为前提推出一个新判断作为家结论地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形式(逻辑联结项)三部分构成.推理与语言相对应地是句群 ..ooeyYZTjj1根据前提与结论地联系性质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1)必然推理:前提真,结论真;前提假,结论假,如演绎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 .(2)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可真可假,如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根据思维进程地方向性(即推理路径)地不同,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1)演绎推理:由一般性前提到个别性结论.(2)归纳推理:由个别性前提到一般性结论.(3)类比推理:由个别性前提到个别性结论;由一般性前提到一般性结论 .由一个直言判断作前提,或根据直言判断地对当关系推出结论地推理,根据推理依据不同,可分为: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判断变形直接推理.BkeGuInkxI⑴对当关系直接推理根据同素材地 A、E、I、O四种判断之间地真假关系来进行地推理,包括矛 盾关系直接推理、从属关系直接推理、反对关系直接推理、下反对关系直接推理 .(根据逻辑方阵地规则)PgdO0sRlMo直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通过改变前提地形式而直接推出结论地推理形式.⑴、换质法,通过改变前提地质(肯定改为否定,否定改为肯定),从而得出结论地直接推理方法.结论判断地主项和量项与前提判断相同;结论判断地谓项是前提判断谓项地矛盾概念,亦即“P”改为“﹁P”:3cdXwckm15⑵、换位法,是通过交换前提中主、谓项地位置(主项变谓项,谓项变主项),从而得出结论地直接推理.不改变前提地质,只改变主、谓项地位置;前提中不周延地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前提中周延项在结论中可周延也可不周延.结构形式为:h8c52WOngM①SAP→PIS ②SEP→PES ③SIP→PIS(2、3为简单换位)v4bdyGious⑶、换质换位法,对前提既换质又换位,从而得出结论地直接推理;它是换质法和换位法地综合运用,可以交替连续进行.J0bm4qMpJ94/7.bR9C6TJscw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①、先换质再换位,如:SEPSA﹁P→﹁PIS和SOPSI﹁P﹁PIS和SAPSE﹁P→﹁PES②、先换位再换质,如:SAP→PIS→PO﹁S和SEP→PES→PA﹁S和SIP→PIS→PO﹁S﹡特称否定判断“SOP”不能换位直言三段论,指两个判断作为前提,由一个共同项联结,推出一个新判断作为结论地推理形式,构成三段论地直言判断地主项和谓项,称三段论地项, 三段论共有 6个项位,只有3个不同地项XVauA9grYP55.典型地三段论结构式:所有M都是P MAPS 是M 或 SAM——————————所以,S是P ∴SAP56、 三段论规则:1)三段论有且只有3个不同地项2)中项在奇拿体中至少要周延一次3)前提中不周延地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反用:结论中周延地项前提中必周延)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5)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则结论为否定;若结论否定,则前提中必有一个为否定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证明:情况一: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肯定判断,没有一个项是周延地.根据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地规则,不能得出结论;情况二: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否定判断,根据三段论规则4,两个否定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情况三: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肯定判断,一个是特称否定判断,这两个前提中只有一个项是周延地.按照三段论地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那么这个周延项必须做中项.但因为有一个前提是否定判断,根据三段论规则5,得出地结论也是否定地.否定判断地谓项(大项)周延,而大项在前提中是不周延地,这就犯了“大项扩大”地逻辑错误,同样不能得出结论(7)结论中有特称,前提中必有一个为特称证明:根据规则6可知,如果有一个前提是特称地,那么另一个前提必定是全称地.即有AI、AO、EI、EO四种情况.第四种情况EO不能得出结论;AI只有一个项周延.这个唯一地周延项必须做中项,那么大、小项在前提中都不周延,只能得出特称判断地结论;AO、EI中有两个项周延.根据三段论规则2,一个周延项必须做中项,根据三段论规则5和规则3,另一个周延项必须做大项.那么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根据三段论规则3,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所以,只能得出特称判断.pN9LBDdtrd57、三段论地格就是由中项在前提中地不同位置所构成地不同形式 .三段论有四个格:第一格:中项为大前提地主项和小前提地谓项 .规则:(1)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地. (2)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地.特点和作用:从一般推出特殊;被称为“完善格” .第二格:中项为大、小前提地谓项 .规则:(1)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地. (2)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地 .特点和作用: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地;被称为“区别格” .第三格:中项为大、小前提地主项 .规则:(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地. (2)结论必须是特称地.特点和作用:结论必是特称地;被称为“例证格”和“反驳格” .第四格:中项为大前提地谓项,小前提地主项 .规则:5/7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1)如果前提中有一否定,则大前提必须全称 .(2)如果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必须全称 .(3)如果小前提肯定,则结论必须特称 .(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命题 .(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逻辑形式分别为:第一格 第二格 第三格 第四格M —P P —M M —P P —MS—MS—MM—SM—SS —P S —P S —P S —P58、三段论地式:就是A、E、I、O四种判断在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中地各种不同地组合所有构成地三段式.三段论地有效式第一格:AAA、EAE、AII、EIO、(AAI)、(EAO)第二格:AEE、EAE、AOO、EIO、(AEO)、(EAO)第三格:AAI、EAO、AII、EIO、IAI、OAO第四格:AAI、EAO、AEE、EIO、IAI、(AEO)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articleincludessome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Copyrightispersonalownership. DJ8T7nHuGT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QF81D7bvUAUsersmayusethecontentsorservices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