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测试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测试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测试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测试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专题十一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下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粮食产量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B.自然灾害和农民暴动的共同作用C.企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D.完全放弃市场和商品经济2.(2018东北名校联考)1922年,苏俄在重申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和禁止买卖的同时,从法定意义上确认了个体农民的存在和农民自由选择土地利用形式的权利。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苏俄()A.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B.农村改革进一步发展C.土地国有政策的动摇D.小农土地所有制的确立3.(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相对于租让企业,租借企业比较多,仅1924年就由国家租出6488个。但是,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制革厂,甚至是一些小作坊,承租人多是原来的业主,另外大约有1/4的承租人是合作社。这表明当时苏俄(联)()A.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B.准备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C.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举借内债来解决民生问题4.(2018重庆一模)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1928—1929学年度的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5.(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6.(2018山东临沂质检)苏联某学者在197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被调查的1064名大企业经理中,有80%认为,各级机关仍然像以前一样,侵犯企业权利;90%认为,企业权力太小,如面临一整排军官们指挥的士兵,当其中一个军官下达‘前进’的命令时,另一个军官却高喊‘卧倒’”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B.斯大林强调加快工业化建设速度C.赫鲁晓夫推行鲁莽冒失的改革措施D.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7.(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材料意在说明()A.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2)根据材料二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例评析哈耶克的主张。(12分)

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根据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可知,粮食产量低谷出现在192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在1918年,故A项错误;1921年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故B项错误;1918—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故C项正确;完全放弃市场和商品经济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2.B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重申……从法定意义上确认了个体农民的存在和农民自由选择土地利用形式的权利”表明,苏俄进一步进行农村改革,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的“重申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和禁止买卖”可知,苏俄的土地国有政策并未动摇,故C项错误;苏俄的土地制度是国家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3.C苏俄(联)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向社会主义过渡,而非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故A项错误;当时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谈不上改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苏俄(联)暂时将部分企业租让和租借,说明苏俄(联)准备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举借内债来解决民生问题,故D项错误。4.D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在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发生重大转变和调整,故A项错误;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都对科学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故B项错误;当时苏联并没有在文化教育领域进行改革,故C项错误;苏联于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培养技术专家以及发展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很明显是为工业化服务,故D项正确。5.A1932年正是苏联“一五”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正在经历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人才、技术设备,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太绝对化,明显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资本输出,故D项错误。6.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于1918—1921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斯大林在“一五”计划时期强调加快工业化建设速度,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为1953—1964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为20世纪60—80年代,他主张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但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因而出现材料中的情况,故D项正确。7.B材料反映出胡佛政府进行局部干预,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故A项错误;材料中胡佛政府的干预措施导致“失业率因此大增”,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供需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胡佛政府的局部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因此需要更加彻底的改革,“危机是世界性的”,国际合作只是克服危机的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8.C“新时代”是指在自由放任经济之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即国家干预经济,号召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互助,这与国家干预经济不符,故A项错误;推动生产者联合以稳定农产品价格,也是发挥经营者自身的作用,这与国家干预经济不符,故B项错误;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扩大政府公共工程是发挥政府作用干预经济,故C项正确;提高关税税率是政府财政权之一,不属于新增的国家干预经济措施,故D项错误。9.A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是产品的相对过剩,物价下跌,所以为了应对危机,政府毁掉牲畜和庄稼,目的就是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故A项正确;经济危机期间,刺激出口容易引发贸易战,加剧危机,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时产品价格已经很低,减耕减产是为了提高价格,故C项错误;销毁农产品并不是为了防止投机,故D项错误。10.D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总统的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反宪法,这符合美国宪法的民主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最高法院、国会之间的权力制衡原则,并没有涉及修正后的法案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的法律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违宪,而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可见新政立法受到三权分立的制约,体现了新政的实施必须建立在遵循民主原则的基础上,故D项正确。11.DA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工人阶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但罗斯福新政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分,但不能说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据材料得出,新政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正确。12.A根据材料中的“二战后……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并结合所学可知,领导人对国家财政有了话语权,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对美国而言,苏联威胁属于外交问题,与材料中总统选举标准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此时美国还没有在全国实施福利制度,故C项错误;第三产业兴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种重要表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答案(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特点:由中央强制推行;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全面地将农民纳入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牺牲农民利益。(2)启示:工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有计划地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意义: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一中的“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得出为工业化服务。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启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等角度回答。14.答案(1)主张: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原因: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中,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加剧危机;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了经济危机。(2)影响:缺乏竞争机制;丧失技术革新的积极性;生产成本高;缺乏效率。评析:哈耶克的主张带有片面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德国采用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解析(1)第一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