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_第1页
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_第2页
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_第3页
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_第4页
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作者:周金柱段润卿高燕萍楼存诚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病理类型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行螺旋CT扫描,结合病理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胸腺瘤14例,异位胸腺瘤1例,侵袭性胸腺瘤8例,胸腺类癌2例,胸腺癌2例,胸腺淋巴瘤2例,颈部胸腺囊肿1例。结论CT能对良恶性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对部分恶性胸腺肿瘤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能对病理类型作出一定的判断。

【关键词】胸腺肿瘤计算机体层摄影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Tdiagnosticvalueofvariouspathologictypeofthymictumorortumor-likelesions.MethodsAretrospectivestudywasmadeonthespiralCTscansof30caseswiththymictumorortumor-likelesionsfromOctober1999toMay2006,thepathologicdiagnosisandCTfindingswerecompared.ResultsInall30cases,wefound14thymoma,1ectopicthymoma,8invasionthymoma,2thymiccarcinoid,2thymiccarcinoma,2thymiclymphadenoma,1cervicalthymiccyst.ConclusionsWithCTscan,wecanoftendistinguishdefinitelybenignandmalignantaboutthymictumorortumor-likelesions,alsobycombiningtheclinicalfindings,wecanmakeacertainjudgmentonthepathologytypeinpartofthemalignantcases.

【keywords】thymustumorcomputertomographyDiagnosis

胸腺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包括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类癌、胸腺癌、胸腺淋巴瘤、胸腺囊肿、生殖细胞瘤、胸腺脂肪瘤等。影像学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旨在探讨CT表现与临床相结合对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这些病变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

一般资料

收集1999年10月至2006年5月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2~65岁,平均(42±)岁。其中胸腺瘤14例,异位胸腺瘤1例,侵袭性胸腺瘤8例,胸腺类癌2例,胸腺癌2例,胸腺淋巴瘤2例,颈部胸腺囊肿1例。

方法

采用GEHispeedCT/I经常规胸部平扫,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膈肌横断面,层厚7mm,螺距,然后同层面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其中16例行局部病灶薄扫,层厚2~5mm。

2结果

28例位于前纵隔主动脉弓下方、升主动脉前、右心室流出道和主肺动脉上方,1例异位胸腺瘤位于左前下纵隔、心室前方,1例颈部胸腺囊肿位于颈部-胸廓入口、左侧甲状腺下后方。14例胸腺瘤及1例异位胸腺瘤中4例伴重症肌无力;肿块最大直径6~52mm,边界清晰;实质部分平扫密度值为30~45Hu,最大强化值20~35Hu;4例内部可见低密度区,5例可见散在点状钙化。8例侵袭性胸腺瘤中重症肌无力3例,胸痛2例,咳嗽2例;周围脂肪间隙均消失,6例可见局部胸膜呈结节状增厚,2例见心包膜增厚,1例伴胸腔及心包腔积液;肿块最大直径30~87mm,实质部分平扫密度28~41Hu,最大强化值27~39Hu;3例内部见低密度区,2例可见点状钙化。2例胸腺类癌均有神经内分泌症状及纵隔淋巴结、远处脏器转移;最大直径、实质部分平扫密度、最大强化值分别为57、62、29及34、38、45Hu;内部见低密度区及较多点状钙化影。2例胸腺癌均有胸痛、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伴远处脏器转移;最大直径、实质部分平扫密度、最大强化值分别为32及43Hu,38及42Hu,34及45Hu,内部见较密集砂粒样钙化影。2例胸腺淋巴瘤中1例已确诊全身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最大直径、实质部分平扫密度、最大强化值分别为32及37Hu,31及42Hu,13及14Hu。1例颈部胸腺囊肿呈4cm×3cm低密度占位,边界清晰,见较薄均匀囊壁,未见明显强化。

3讨论

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可发生于自颈部至横膈的任何部位,大部分位于前中纵隔,在升主动脉前、右心室流出道和主肺动脉上方突入一侧胸腔[1]。本组患者中28例位于该区域,1例异位胸腺瘤位于左前下纵隔、心室前方,1例颈部胸腺囊肿位于颈部-胸廓入口、左侧甲状腺下后方。因此位于该区域的局部占位性病变应首先考虑胸腺来源肿瘤。胸腺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常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清晰,周围脂肪间隙显示良好。恶性胸腺肿瘤常有胸痛、咳嗽等其它症状;常见的CT表现为肿瘤呈分叶状,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欠清,周围组织、脏器受侵,胸膜、心包膜浸润,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等,病灶多发者常提示为恶性征象;肿瘤越大则其恶性可能性越大。因此结合临床对胸腺良恶性肿瘤常易作出鉴别诊断。

胸腺瘤常边界清晰,呈较均匀明显强化,内部出现低密度时代表有出血、坏死或囊变[2];部分患者有重症肌无力表现。有重症肌无力且有典型胸腺瘤CT表现的纵隔占位应考虑到有异位胸腺瘤可能。侵袭性胸腺瘤则在CT上常表现为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欠清;胸膜、心包膜浸润则为其诊断的可靠征象,表现为胸膜、心包膜增厚或结节状突起和/或胸腔、心包腔积液等。组织学上难以区分胸腺瘤与侵袭性胸腺瘤,但侵袭性胸腺瘤其生物学行为常表现为恶性,因此有学者将非侵袭性胸腺瘤与侵袭性胸腺瘤替代良、恶性胸腺瘤[2];病理学家亦认为有无包膜及邻近组织浸润或种植为其鉴别诊断依据[3]。

胸腺癌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较侵袭性胸腺瘤恶性程度更大,术前确诊率低[4]。多见于40~60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咳痰、乏力、体重下降等,亦可出现重症肌无力、真性红细胞增生和丙种球蛋白减少症等,部分可无任何症状。本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少见,发生胸腔内及远处转移者多见。其病灶多较大。胸膜种植少见[2]。与侵袭性胸腺瘤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本组2例患者均有较密集砂粒样钙化,可能与胸腺癌病理分型有关[5]。作者认为此征象对本病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价值,出现此征象应考虑到本病可能。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胸腺类癌是来源于胸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中年男性多见,其恶性度明显高于其它类癌,预后差,转移率高[6]。较小时内分泌症状少见,类癌综合征的出现标志着已进入晚期或处于进展期[7],以Cushing综合征多见。病灶多较大,也可出现点状钙化。因此当已出现类癌综合征者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胸腺淋巴瘤可为胸腺本身病变,亦可为全身和/或纵隔淋巴瘤的胸腺侵犯,两者常鉴别困难。胸腺淋巴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作者认为当胸腺区出现边界较清晰实质性肿块,其强化值<15Hu时应高度怀疑胸腺淋巴瘤;继发性胸腺淋巴瘤多见于何杰金氏病[8],而1例NHL侵及胸腺实属罕见。当有全身性和/或纵隔淋巴瘤而胸腺区有较局限性肿块且其强化值较低、周围脂肪间隙较清晰时应警惕淋巴瘤侵及胸腺可能。胸腺囊肿则可见于胚胎发育时胸腺从颈部下降到纵隔的沿线上[9]。典型的CT表现呈边界清楚的单囊或多囊性不强化占位,囊壁薄而光滑,可钙化。与囊性胸腺瘤鉴别点在于后者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与皮样囊肿鉴别则后者壁较厚。

总之,结合临床表现,CT常能对胸腺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正确诊断。仔细观察、分析病变CT特征并结合临床可对部分病例病理类型作出大致判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判断预后。确诊则仍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参考文献】

1薛敏娜,潘纪戌.胸腺病变的CT诊断.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11:389~396.

2Magg,GiacconeG,DonadioM,et:areviewof169case,withparticularreferencetoresultsofsurgical,1986,58:765.

3王德延.肿瘤病理诊断.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4WerneckeK,VassalloP,RutchF,etinvolvementinHodgkindisease:CTandsonographic,1991,181(5):375~383.

5TomiyamaN,JohkonT,MiharaN,etal.Using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ClassificationofthymicepithelialneoplasmstodescribeCT,2002,179(1):881~8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