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1页
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2页
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3页
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4页
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策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39总论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XX市XX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建设单位:XX市XX学校3、项目负责人:XX市XX学校校长4、建设规模:建设综合楼1栋、综合楼配套用房1幢,建筑总面积6450平方米5、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900.1万元6、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学校二、编制依据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校安全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设计标准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6、其它相关文件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三、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1、“十一五”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2、建设资金严格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或偿还过去的工程款。3、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和抗震等方面的规定、标准和规范。4、高效、节约、便于施工、讲求质量、控制投资。5、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兼顾发展。四、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研究;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招标方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社会经济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一、XX市概况XX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之东,东依太行,与河北省毗邻;西傍汾水,与吕梁市隔河相望;西南靠韩信岭,与临汾市为界;南面以太岳山为屏;北与太原市为邻。全市辖一市、一区、九县及XX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XX市东西宽约165公里,南北长约243公里,国土面积16404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太行、太岳山脉,西部为太原盆地的汾河冲击平原。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63.95%,丘陵占20.46%,平原占15.59。XX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且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境内河流多为季节性的,主要有汾河、潇河、清漳河、浊漳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豆类和各种蔬菜等。XX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人口308万人。XX市地处三晋腹地通向省城太原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铁路沿石太线、南同蒲线,北通太原、原平、大同,与北同蒲、京原、京包等各线相接;南达西安、郑州与陇海—兰新铁路相连;东至阳泉、石家庄、德州与京广、京沪线相通;依太焦线经榆社向东南方向延伸入长治,通往河南省焦作市,连接京广、陇海--兰新线。公路依太旧高速公路、108国道、榆邢公路、榆长公路5条干线达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城市航空交通条件也十分便利,市中心距太原机场仅14km。XX市中心城区距省会城市太原28km,距离太原市的建成区边缘相距不足l0km。是XX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二、项目提出背景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均十分重视教育工作,逐步加大了对教育工作的投入,使教育的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受教育是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是奠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是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内容。2001年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几年来,我省将特殊教育列为“两基”巩固和“普九”复查的重要内容,完成了特殊教育指导思想由“随班就读为主、集中办学为辅”到“集中办学为主,随班就读为辅,特殊教育专门化”的根本性变革。从残疾人就业特点来看,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残疾人无法就业或低层面就业,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各级各类福利工厂。这与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偏低、缺乏一技之长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就业十分重视,省政府和省残联的有关文件要求,我省企事业单位职工中残疾人的比例不应低于1.5。对于这一指令性标准,企事业单位往往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落实政府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要凭能力上岗。特殊教育的发展对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残疾人才,将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搭建起解决矛盾的桥梁,使得政府、社会、学校、企事业单位乃至家庭等各个层面实现“多赢”、“共赢”。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注重强调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强调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就业、分配等各方面,强调重视各区域、领域的和谐发展,强调建立科学发展观。中非教育部长论坛宣言呼吁各发展中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供充足而平等的教育机会”,“发展中国家应不遗余力地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确保儿童,不论男女,均享有一定年限的教育,……特别要重视农村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基本教育权益保障问题,以确保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已列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工作议程。盲、聋、弱智儿童少年,由于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及文化知识上的不完整性。将这类残疾儿童少年培养成有用之才,让他们能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对他们实施"特殊"的教育。通过这种特殊教育"弥补"他们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缺陷。要保质保量地实现这一目标,在当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条件下,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建设具有现代设施的学校,用现代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比普通学校更为突出,更为迫切。

2、XX市XX学校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XX市XX学校始建于1965年,位于山西省榆次区迎宾街69号,占地面积1935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XX市唯一的一所集盲、聋幼儿语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教师90人,职工20人。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其中盲班3个,聋班20个,在校学生361余人。随着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和声誉的逐步扩大,盲、聋学生的入学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学生宿舍严重紧张,许多残疾孩子无法入学。因此,此项目的实施对XX市社会发展的需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XX市XX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完全必要的。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符合国家建设项目有关政策在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注重强调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强调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就业、分配等各方面,强调重视各区域、领域的和谐发展,强调建立科学发展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政策和投资方向。2、基础条件有保证XX市XX学校的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具备本项目的建设条件,水源、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均满足需要。3、组织管理有保证本项目的建设,XX市XX学校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和计划安排、项目资金的落实,以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安排和工程验收等的全面管理。第三章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一、建设规模建设综合楼1栋、综合楼配套用房1栋,建筑总面积6450平方米。其中:综合楼6070平方米,一层为餐厅,二至四层为学生宿舍,五层为多功能厅及会议室;综合楼配套用房380平方米,为厨房及配餐间。二、场地概况1、建设地点学校位于山西省榆次区迎宾街69号,XX市XX学校院内。2、场地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场址土地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权属无争议。学校占地19350平方米,XX市XX学校建设场地基本条件较好,符合建设要求。三、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榆次境内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包括了不同的地貌单元,从东部的基岩山区向西经黄土丘陵、台塬区到洪积平原区,依据海拔从高到低分成中低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平川区三个类型。海拔高度约为7001300m。中低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平川区的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5.1%、40.6%、24.3%。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平原区,本区呈堆积地形,分为洪积倾斜平原区,冲积平原区和河谷地区。冲积平原区颁在市境西部,即要村、王都、褚村、演武、王村以西地带,是潇河和汾河的冲积物堆积而成,地面平坦,稍向西倾,倾度1~2在冲积平原和倾斜平原的毗连地带形成下湿地,在王都、逮村、车辋、下丁里一带,有较大面积显中度盐渍化,局部地带成沼泽地。2、气候、气象榆次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温度回升快,晴朗天气多;夏季温度高,降水较多;秋季温度逐渐下降,降水量减少;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少。据多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9.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0℃,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2℃,最暖月(7月)平均气温为23.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0℃。年平均降水量为438.7m,降水量变化较大,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年均相对湿度为56%,年均蒸发量为2059.3mm,是年均降水量的4.69倍。年日照时数2662.1小时.年均地面温度为12.5℃,全年最大冻土深度90cm。全年最多风向为E,次多风向为ESE,全年静风频率为12%,全年平均风速为2.8m/s,最大风速为20.7m/s。3、地质与地震榆次处于太行山脉与XX盆地的接触地带,是山西台地的一部分,境内出露的地层按时代远近依次为古生界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前寒武纪古老地层为本区的稳定基层,其地层大部分是二迭纪砂岩。黄土台地及平原区均属第四纪松散深切,形成多级侵蚀阶地,冲沟发育,黄土台地被冲沟切割的支离破碎,冲沟仍在下切发育。新生界第四系(Q)在市境分布面积广,出露地层全,岩相变化大,项目所在地为:全新统(Q4)。主要为近代河流的冲积物,多构成现代河流的河床,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堆积物和大小不等的洪积积扇。岩性主要为亚砂土,亚粘土夹各种粒度的砂层及卵砾层。项目所在地为亚砂土,夹中厚层中细砂,愈近边山粗粒相的成分愈多,愈远离山区的细粒成分愈多厚度10~30m。本地区地震裂度为8度。4、水文(1)地表水榆次属黄河流域汾河系,本地区内的主要河流是潇河。潇河发源于昔阳县西南的马道岭,经寿阳、榆次、清徐和太原南郊,在太原南郊马村汇入汾河,全长137km,河床宽为50~100m,流域面积3930km2。潇河在榆次市境内长约40km,按水文分析为2.32亿m3。据潇河大坝实测资料,年径流量为1.8亿m3,洪峰流量一般为500~600m3/s,枯水期水流量仅0.5~1.0m3/s,有时甚至断流.(2)地下水榆次区的西部平川区是XX断陷盆地的一部分,东部为黄土丘陵和基岩山地,山区碎屑岩、碳酸盐岩广布,在构造、风化作用及地下水等诸因素作用下,岩石产生裂隙和岩溶,为地下水的储存创造了条件。山区基岩风化的碎悄物质被流水搬运到盆地中堆积起来,形成了晚新生界巨厚的松散堆积物。这些堆积物孔隙发育,相互贯通,补给条件好,蕴藏了丰富的孔隙水。根据含水层介质的岩性特征和地下水的贮存条件,境内地下水分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碎屑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等三大类。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山前洪积层潜水次之,其余还有少量冲沟洪积层潜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属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为新第四系、新第三系松散堆积物,含水盐层埋深和水动力特征,分为50m以内的浅层潜水和50~150m的中层承压水。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属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的浅层潜水,含水层为新第四系新第三系松散堆积物,含水岩组为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松砂砾石层及砂层,平原区含水层层次多,厚薄不均匀,一般含水量水层厚10m左右。浅层含水组底板,自北向南,由东向西向盆地中心逐渐加深,地下水位相应变浅。潇河灌区多年接受地表水灌溉,水位多小于4m,潜水蒸发严重,形成大片次生盐碱地。5、土壤、植被榆次地带性土壤以褐土类型为主。在全市范围内海拔790~1800m的广大区域均匀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淡褐土。榆次隐域性土壤都在汾河的一级阶地和潇河的阶地地形部位上,海拔760~800m之间,其土壤类型为半水成型的潴育性土壤,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草甸盐土诸土壤类型。四、社会环境条件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指出,到201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互相衔接、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特殊教育条件标准化、区域教育均衡化,向教育现代化迈进。五、施工条件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商品砼、钢结构等在本地区有诸多的生产加工厂家提供货源。第四章实施规划及建设方案实施规划1、现状分析XX市XX学校始建于1965年,位于山西省榆次区迎宾街69号,占地面积1935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XX市唯一的一所集盲、聋幼儿语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随着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和声誉的逐步扩大,盲、聋学生的入学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学生宿舍严重紧张,许多残疾孩子无法入学,现有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求,迫切需要新建一栋学生宿舍楼。2、总体规划方案参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及其它有关要求,XX市XX学校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整个校园包括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不同功能分区要求合理布置,力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2)建设过程中,要本着简便、朴素、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在材料的使用和设备的配置方面,力求质优价廉,注重实用,特别要从残疾人的需求出发,建设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在建筑风格方面,以简单、美观、大方为宜,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为残疾人服务工作中去。(3)校园内各建筑物之间、校内建筑与相邻的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卫生防护、日照、防火、通风等有关规定。(4)体育运动场地与教学用房保持合适的距离,其间宜以道路或绿化带分隔。(5)校园内的交通道路宜便捷,并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学校的主要出入口,不宜设在公路干道边上,出口外侧应留有人流缓冲距离。二、建设方案理念1、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2、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3、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4、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

5、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6、注重绿色、节能理念,采用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省能源和资源,树立环保节能典范,打造节能型建筑。三、建设原则和标准1、建筑物在造型、选材、立面设计等方面既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又与周围环境要求相融合。2、建筑物的构造及功能设计应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确保合理、经济的建设规模以及现代、实用的建筑标准。3、建筑物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采用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省能源和资源,树立环保节能典范。4、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节水的设计要求,优先使用科技含量高、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比的控制,建筑平面的简洁,适应性,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材料及污染材料的利用,并从建筑节能,环保及建筑的可继续发展方面做相关的考虑。5、建筑物应充分考虑各类教学人员,包括残疾人和有行动障碍人员的需求,建立适宜的人文环境。6、建筑与周围景观相呼应,室外空间设计注重与环境、绿化的结合,绿地功能既烘托主体建筑,塑造优美的景观,同时又要发挥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的作用。四、建设方案1、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⑴《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50068-2001)⑵《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⑷《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二)荷载取值⑴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重要性分类为丙类建筑。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⑵抗风设计标准:基本风压W0=0.4KN/m2⑶雪荷载:基本雪压S0=0.3KN/m2⑷框架梁柱抗震等级:二级⑸结构安全等级:二级⑹防火等级:二级⑺建筑结构可靠度采用的设计基准期T取50年(三)地基处理拟采用3:7灰土垫层处理,具体方案待场地详细勘探后进一步确定。回填土采用2:8灰土分层夯实。(四)基础设计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本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一级。(五)结构设计综合楼、综合楼配套用房主体采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抗震裂度按7级设防。学生生活用房采用砖混结构体系,黏土砖墙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承重,增设构造柱、圈梁。2、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⑵《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版)]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⑷《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二)设计范围⑴室内给水系统⑵室内排水(包括污水、废水、雨水)系统(三)给排水系统设计⑴给水系统室外给水系统仍采用学校供水系统。庭院内生活供水管道采用环状布置供各建筑物用水。室内给水:新增建筑室内给水系统采用枝状管网,管材采用PPR管。⑵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UPVC管,干管直径不小于100,与大便器连接的排水管直径不小于100,与洗水盆及小便器连接的排水管直径不少于50。3、消防设计(一)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程》(GBJ550057-94)⑷《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二)消防等级本项目建筑消防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三)消防平面布置及防火疏散措施⑴建筑四周留有一定宽度,为消防车实施消防补救作业提供条件。⑵学生宿舍楼布置双向楼梯总宽度为3M,室门距疏散出口的直接距离不超过20M,位于两个安全疏散出口直径距离小于25M,且室内最远点距离室门的距离不大于14M。⑶走道内设置应急照明,并设诱导疏散方向指示。4、暖通设计(一)设计依据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⑵《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⑶《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二)空气计算参数⑴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温度-12℃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1m/s冬季通风计算温度-3℃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7.6℃⑵室内设计湿度25(三)采暖设计方案⑴采暖热源接入集中供热管网,可以满足本项目建成后的冬季采暖需求。⑵采暖系统本建筑采用热水采暖,热媒采用85-60℃低温热水。室内采暖管道大于DN32采用焊接,小于DN32采用螺纹连接,采暖干管不应小于DN65。⑶采暖系统形式采用上行下给单管同程式系统。5、通风设计方案为了改善学生生活环境,同时考虑节能要求,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在无法进行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无法达到通风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机械通风,通过排风机、排风管道、排风口将室内污浊空气排至室外。6、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⑴《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⑶《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⑷《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二)设计内容包括电力供配电系统、照明、弱电系统、防雷接地等。(三)供配电系统本工程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电源由院内配电室采用放射式引出。楼内配电均为三相四线380V/220V,配电采用TN—S系统。电力用电设备配电,末端设多电源切换箱,导线均采用阻燃型。本工程功率因数补偿为无功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0.9。7、防雷接地本建筑物采用二级防雷保护措施,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网格,并设独立避雷针作为防雷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内两根主筋作为引下线,避雷带和主筋可靠焊接,引下线和基础钢筋底版钢筋焊为整体作为接地装置。为防止人身触电危险,本工程强、弱电接地系统统一设置,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PE保护线,凡正常不带电之金属外壳,穿线金属管,电缆外皮,支架等均应与保护线可靠联接,设置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应与保护干线、接地干线、总接地端子、各种金属管道及建筑物构件和基础等可靠联结。8、校园安全与防灾设计(一)人防规划设计XX市XX学校内部人防设计利用地下室集中布置。(二)学校智能化安全管理XX市XX学校出入口及整体管理采用远红外防盗系统,重点场所及部位布置安全监控装置,设可视对讲系统。9、公共/紧急广播系统采用集散型广播控制系统实现通知播报和分区(间)对音源、音量的选择,在紧急情况可自动转入火灾广播。10、多媒体电视监控XX市XX学校多媒体电视监控系统为学校的管理提供良好的辅助手段,系统以先进的计算机媒体技术为核心,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开放式组合模块设计,实施、使用、维护极为方便。系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校区全方位的工作场景图像,便于业务观察和处理突发事件。另外,通过专业防盗探测器的应用,系统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盗窃和损坏情况的发生,加强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五章环境与安全保护一、投入使用后的“三废”治理1、废水本项目不产生工业性有毒有污染废水,主要废水为生活废水,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直接排入村镇排水管网。2、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废物为生活垃圾,可指定堆放地,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处理。3、废气本项目不产生有害气体。二、施工现场废弃物处理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定点集中堆放及清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工程建设需要相当数量的工人。其人数与施工单位机械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与当地的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建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的卫生质量。三、劳动保护由于此项目在学校施工,项目施工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规定,由施工企业设置专职安全负责监督检查安全施工,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1、施工现场架设标志牌,标明工程概况、施工工期、质量目标、项目负责人等内容。沿线两侧布置有关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常识的醒目牌,提醒施工人员搞好文明生产,维护生态环境。2、施工人员应礼貌待人,不准打架斗殴,要举止文明,同当地人员和睦相处。3、开工前,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文明生产及环保知识,使施工人员了解保护环境、文明生产的重要意义,增强职工环保意识。4、原材料运输时,要用篷布遮盖以防污染环境。5、指派专人督查工地,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的执行,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要立即纠正。6、施工现场机械应停放有序,材料堆放整洁,采取规范化管理。建筑垃圾、生活废物、污水排放均应清运于指定场所,做到“工程完,现场清”,文明施工。7、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及责任制,实行项目负责人挂帅、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8、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不得扰民。9、施工中发现文物等要立即停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待有关部门处理后继续施工。10、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职业道德教育,防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11、严格执行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积极配合工作。12、在过道管线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对现有道路车辆通行的维护和疏导,在退场前保证原有道路车辆通行。13、临时设施用地,做到占空不占地,既要维护道路又要进行施工。14、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并保证检修安全,两处及多处操作的设备在机旁设事故开关;1KV以上的设备金属外壳作接零保护;设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15、为了防止机械伤害及坠落事故的发生,建筑场所梯子、平台及高处通道均设置安全栏杆,栏杆高度和强度符合国家劳动保护规定;设备的可动部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网、罩、地沟、水井设置盖板;有危险的吊装口、安装孔处等设安全围栏;同进要加强职工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管理,严格按各岗位操作堆积进行操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四、减振降噪为了避免施工过程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工地在距民舍200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早上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于夜间一定要施工又要影响周围居民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同时考虑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降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环境质量。在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噪音较大的设备,设置消音器,并设置减振底座,并选用密闭隔音材料,经以上处理后噪音可大大降低。第六章节能分析一、节能标准及节能规划本项目属公用建筑类别,设计中遵照颁布标准《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省颁标准《公用建筑节能标准山西地区实施细则》执行。为了贯彻国家颁布的节约能源目的,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质量并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将采暖能耗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水平上,达到节能目的。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持续快速增长周期,与此同时也遭遇到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节约能源成为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据介绍,我国城乡既有建筑达430多亿平方米,数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最乐观估计,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尽管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无论从整个国际经济气候还是中国宏观经济大势来看,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日趋严峻,节约能耗势在必行,而建筑能耗则是人们通常被忽视的重大问题。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1、节能措施综述本项目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既有资源,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优化设备的技术参数,以达到整体的节能效果,建筑本体围护采用保温隔热设计,结构设计适当考虑压缩建筑结构空间;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多台并联技术,送风采用变风量方式调节室内温度,以及空调系统均采用自动控制,冷媒管,冷冻水管均采用橡塑海绵保温材料;合理选择配电系统布局,加强节能管理。2、相关专业的节能措施(1)建筑及结构专业的节能措施建筑节能主要从建筑设计规划、围护结构、遮阳设施等方面考虑。=1\*GB3①本项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的气候参数,在总体规划和单体初步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初步设计将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将会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2\*GB3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对垂直墙面可采用外廓、阳台、挑檐阳等遮阳设施和浅色墙面、反射幕墙、植物覆盖绿化等。=3\*GB3③门窗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因此,本项目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条件下,将尽量减少外门窗洞口的面积,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初步设计中将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通过改进门窗产品结构,如加装密封条提高门窗气密性,防止空气对流传热。尽量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将选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4\*GB3④屋顶初步设计时,屋顶将采用浅色屋面,以隔热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建议在屋顶涂上隔热防水膏,使屋面具备保温、隔热、防水等节能效果。(2)电气专业的节能措施根据《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9003)的规定,在满足使用和保证电能质量的基础上,采用节电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天然光,选用新型节能产品,提高电气设备使用效率,节约能源。=1\*GB3①合理确定供电线路长度及电缆截面,降低供电线路上的电能损耗。=2\*GB3②用现场和集中补偿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使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达0.9以上。=3\*GB3③采用高效灯具、光源及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4\*GB3④照明采用集中、分散和自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确定合理的照度值,充分利用天然光。=5\*GB3⑤采用具有节能效果的新系列高、低压电器,以取代功耗大的老产品。=6\*GB3⑥设置合理的计量和检测设备。(3)供热节能措施采暖系统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90019-2003)规范要求,本地区属严寒地区,采暖期长,不论是从节省能耗或节省运行费用,本项目采用热水集中供暖系统。选择采暖系统的原则是在保持散热器有较高散热的前提下,保证各个供暖区能独立进行温度调节。在采暖设计中散热器尽量明装,并采用非金属涂料做外表涂刷材料,实验证明:散热器外表涂刷非金属性涂料时,其散热量比涂刷金属性涂料时能增加10%左右。对于大空间,如阶梯教室采用辐射供暖设计,室内高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很小;同时,由于有温度和辐射照度的综合作用,既可以创造比较理想的热舒适环境,又可以比对流采暖时减少15%的能耗。所有带热或低温的管道均采取保温措施,以降低能耗。(3)给水节能措施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要求,本项目要进行节能设计。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尽量采用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在热水系统中安装多种形式的节水器具;防止给水系统超压出流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新建建筑应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减少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管线的长度并进行管道保温;合理设置和使用水表。(4)管理措施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加强运营管理,提高设备运营率,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综合管理措施,达到综合节能的目的。3、其它节能措施=1\*GB3①采用高效节能的名牌水泵、风机以提高运行效率。=2\*GB3②绿化: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绿化将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候,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声,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由于本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根据相关投资报价资料收集、整理作出,同时考虑了各种可变因素,力求使建设投资尽量接近实际。1、投资估算依据(1)《山西省建设安装工程其他费用暂行标准》(2)《山西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3)《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4)国家建设部有关规程、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5)参照其他类似工程造价、结合本项目实际进行调整。2、项目总投资为900.1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770.2万元其它费用63.2万元不可预见费66.7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二、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900.1万元,由XX市XX学校筹措解决。社会评价一、社会效益分析XX市XX学校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将使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学校的布局将更加合理,教学设施更加完善。项目建设适应了XX市社会发展的需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此项目为公益性项目,因此本项目只作社会效益分析。二、社会风险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不存在很大的社会风险,但项目的总体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和运行的支持力度以及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情况可能会对项目的顺利完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人为的工作失误或某些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国家政策造成群众不满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为此,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和各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让群众满意,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让项目地区的人民尽早尽快地享受到该项目的益处。项目组织管理及建设工期一、项目组织管理1、项目建设管理项目的实施要严格执行建设程序,按国家规定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把好建设前期工作质量关。单项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严禁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后进行转包,严禁搞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作业。实行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明确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按合同办事,材料设备要严格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为使项目顺利实施,本项目拟成立领导组,下设规划设计组、施工建设组、工程监理组、财务审计组四个办公室。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领导组反映解决。2、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实行竣工验收制度,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追究当事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3、项目财务管理项目单位应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项专用。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及投资和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二、建设工期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三个阶段1.设计前期工作阶段:主要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项目的审批立项。2.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阶段:主要是根据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文件的编制。3.工程实施阶段,主要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工程的实施。本项目建设工期要求紧,因此在明确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必须制定项目总的实施方案,在总方案的指导下制定较详尽的各项工作计划。项目开发建设周期定为12个月,总安排如下:设计前期工作阶段第1个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阶段第2个月工程实施阶段第3个月至第12个月第十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是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注重强调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强调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就业、分配等各方面,强调重视各区域、领域的和谐发展,强调建立科学发展观。XX市XX学校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将使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学校的布局将更加合理,教学设施更加完善。本项目规划方案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保护符合要求,实施计划较为周密,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综合分析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二、建议1、承担建设的单位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对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严格按程序办事,确保工程质量。2、本项目属社会事业类公益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3、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给予积极支持,提供便利条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目录TOC\o"1-3"\h\u第一章总论 51.1项目提要 51.1.1项目名称 5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5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61.1.4资金构成 7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4项目综合评价 8第二章项目背景 102.1项目的由来 102.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13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3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32.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4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 16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162.4.2项目建设所在地概况 22第三章市场分析 273.1休闲农业基地概况 273.1.1休闲农业观光的涵义 27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 283.1.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 293.1.4休闲农业基地的目标 293.2休闲农业基地旅游分析 30第四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34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44.2项目规划原则 35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与建设总体方案 395.1工程建设条件5.1.2,工程地质条件 395.1.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425.1.4,结论及建议 425.2,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435.2.1钢材、商品砼 43土、石料 435.2.2,运输条件第六章投资估算 456.1投资估算依据 456.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456.2.1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456.3资金筹措 466.4资金使用和管理 46第七章财务评价 477.1评价依据 477.2基本数据 477.2.1建设期的确定 477.2.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477.2.3总成本费用估算 477.3利润估算及分配 517.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517.4.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517.4.2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517.4.3财务净现值(FNPV) 557.4.4投资回收期(Pt) 557.5敏感性分析 557.6结论 56第八章环境保护分析 598.1环境保护 598.1.1周围环境现状 598.1.2项目污染源及防治 598.2节能 608.2.1建筑 608.2.2电气 618.3安全 61第九章风险分析 639.1农业发展新问题 639.2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639.2.1.资源风险 639.2.2农业生态恶化 639.2.3自然风险 649.2.4市场风险 64第十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进度安排 66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111.1工程项目管理

7111.1.1实施投资项目法人制 7111.2

组织机构 7211.3人力资源 7211.4员工培训 7211.5管理机构和设置 7211.6劳动定员 73

73第十二章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7412.1“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主导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7412.2休闲农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7412.3休闲农业基地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必由之路 7512.4休闲农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7712.5生态效益 7812.6社会效益 78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8013.1

方案总体描述 8013.2

结论与建议 8013.2.1结论 8013.2.2建议 80目录TOC\o"1-2"\h\z\u第一章 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报告编制的依据 4三、编制内容 4四、结论与建议 4第二章 业主基本情况 6一、企业概况 6二、技术负责方简介 7第三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1一、项目背景 11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HYPERLINK\l"_T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