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合集(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_第1页
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合集(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_第2页
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合集(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_第3页
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合集(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_第4页
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合集(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XX机动车检测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版本:第C版修订:第0次编制:郭晨审核:批准:编制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受控状态:受控管理部门:综合办公室发布时间:2023年7月9日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目录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质量手册目录质量手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应条款页码颁布令4质量方针和目标5公正性、保密性声明6反商业贿赂声明7第一章基本概况8第二章质量手册管理9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三条12第四章评审内容与要求第二章评审内容与要求131检验检测机构第八条132人员第九条143场所环境第十条204设备设施第十一条245管理体系第十二条275.1总则第十二条275.2管理体系的建立第十二条275.3管理体系文件(一)275.4合同评审(二)295.5服务和供应品(三)305.6检验检测方法(四)305.7测量不确定度(五)325.8检验检测报告(六)345.9记录(七)355.10数据信息管理(八)375.11质量控制(九)39附件附件一营业执照附件二资质认定证书附件三组织机构框图附件四任命文件附件五质量职能分配表附件六检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图附件七程序文件目录附件八作业指导书目录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修订页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修订页序号章节号修订内容修订人/时间批准人/时间备注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颁布令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颁布令2023年5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于2023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贯彻落实《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我公司安排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了《质量手册》第C版。现在已通过内部审定,现将《质量手册》第C版颁布。质量手册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质量手册是对质量体系作概括表述、阐述及指导质量体系实践的主要文件,是公司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应长期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本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综合办公室为本《质量手册》第C版的管理部门。《质量手册》第C版于2023年7月9日发布,并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质量手册》第C版实施后,《质量手册》B/2予以作废回收。XX检测有限公司(盖章)法人代表(签字):2023年7月9日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质量方针和目标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质量方针和目标1质量方针诚实守信、行为公正、方法科学、数据准确2关于质量方针检测公司加强诚信建设的责任,坚持“诚实守信”,就是要严格履行检测合同,向客户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承担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用严谨求实、科学公正的态度,使用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实施检测工作。不受任何来自行政干预、外界压力、经济利益和/或其它利益影响,保持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及时向客户出具准确、科学、公正的检验检测报告。3质量宗旨以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为准则,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配备一流设备为基础,以科学的管理为手段,以诚实守信为宗旨,创建本地区诚信度最高、权威性最强的商业性、开放性、专业性的检测机构。4质量目标贯彻质量方针,牢记质量宗旨,履行对外承诺,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员素质,培养一流人才,配备先进设备,营造良好环境,创建本地区高度诚信、最强权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准确率100%;客户满意率95%。公司将质量目标纳入科室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施跟踪考核。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公正性、保密性声明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公正性、保密性声明为保证检验检测的公正性、保密性,本公司特作出如下声明:1.遵守国法定要求、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严守诚实信用。2.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的因素影响,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公正准确、可追溯。3.对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严格保密,并制定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4.对检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为委托方提供真实、完整、客观、准确的检测数据报告和质量管理报告。5.不在工作中以权谋私、索要或收取礼品、现金及其他物品,坚决不和非法中介勾结谋取利益。6.本公司及其负责人对其检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检验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检验检测数据、检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7.本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维护公正性,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对本公司公正性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监督电话:法人代表:年月日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反商业贿赂声明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反商业贿赂声明为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独立性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的因素影响,独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特声明如下: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本公司人员的宣传教育,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行为。2.对于直接对外接触或较易接触的岗位,如抽样人员、样品管理员、现场检验检测人员等,实施部门领导负责制,由部门负责人实施监督。3.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严禁谋取非法经济利益。4.本公司工作人员在从事检测和其他服务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的由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若确因工作失误给顾客造成损失,本公司依法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责任。5.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的服务检测项目。不向客户的有关工作人员馈赠礼物、现金、有价证券及安排高档宴请、高消费娱乐、旅游活动。6.在对客户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不收受服务对象以各种名义给予的礼品、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不接受影响公正性和独立性的宴请,不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高消费娱乐活动、旅游活动;不在分析检测中玩忽职守、借故拖延、推诿扯皮,不刁难、勒索服务对象。7.公司经理应对自觉维护中心信誉,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维护检测工作诚实性和公正性声明的人和事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公正性和诚实性的人和事,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直至辞退的处分。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第一章基本概况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第一章基本概况1检测公司概况XX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X月X日,公司位于XXXX,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符合检验检测要求,工作场所具有完全的使用权。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固定资产300万元,公司主要检验检测业务为XXX。所有仪器设备和设施都由我公司购买,具有独立支配使用权,设备设施性能符合工作要求。公司人员配备合理齐全,技术素质较高,现有职工37人中,其中本科21人,大专16人,拥有助力工程师2名,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1名。所有员工经内部和外部培训,已能熟练地掌握本职工作,也能满足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资格确认的要求,具备从事对检验检测工作的能力。2公司通讯资料公司全称:公司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电子邮箱:传真: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第二章质量手册管理文件页码:共3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第二章质量手册管理1概述质量手册是质量体系作概括表述、阐述及指导质量体系实践的主要文件,是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应长期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是检测公司从事各项质量、技术活动和服务活动的行为准则。为保持其持续适应性和有效性,明确管理者和持有者的责任,对质量手册的编写、修订、发放等实行统一管理。2手册的编写和管理职责2.1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编写、会审、修订并组织宣贯。2.2由经理批准颁布实施。2.3资料管理员负责质量手册发放、回收、登记、保管和控制。2.4质量手册按“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管理。“受控”版本正本由资料管理员保管,非正本限于检测公司内部使用;“非受控”版本对外发放,在对外发放时必须经经理批准并加盖“非受控”标识后方可对外发放。3手册的编写3.1编写目的和意义质量手册是质量体系作概括表述、阐述及指导质量体系实践的主要文件,是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应长期遵循的纲领性文件。编制《质量手册》是为了规范管理公司,保证公司检验检测质量。3.2编写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3.3适用范围适应于我公司所从事检验检测工作涉及的质量、技术和服务活动。3.4编写要求A.明确和规定检验检测所达到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针、目标,并向社会做出应有的承诺。B.《质量手册》中描述的管理体系要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所列要素的全部要求。C.明确和规定检测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分工和质量职责。D.展示和反映检测公司的对外开展检测的服务能力和资源配置。4手册的修订4.1手册为活页装订版本,便于修改版本装订。4.2在管理体系活动中,员工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质量负责人提出修改意见或补充建议。4.3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修改意见和建议,一般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会议上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评审。4.4修订稿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起草,报经理审批。修订稿经经理审核批准后印制,手册持有者更换有关部分,修改页回收并注销。5手册的改版5.1检测公司职能、体制、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管理体系与之不相适应,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改版时,质量手册予以改版。5.2改版工作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新版本由总经理组织人员负责审核。新版本自经理批准颁布实施之日起,旧版本同时废止并予以回收。6手册持有者的责任6.1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检测公司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了解质量方针和岗位职责等,熟悉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6.2质量手册是公司的受控文件,限公司内部使用,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擅自更改、翻印和外借,如有丢失应向质量负责人作书面报告,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补发。6.3更改页下发后,按更改内容要求贯彻执行。6.4持有者调离检测公司,必须交回手册,办理回收手续后方可离开。7质量手册的宣传与贯彻7.1质量手册是检测公司检测活动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检测活动的依据和规范,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质量手册的规定和要求。7.2质量负责人制定宣传与贯彻计划并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使全体人员了解质量活动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对质量手册中条款作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以便在质量活动中得以正确贯彻和执行。7.3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内容包含质量手册的学习。8手册的日常管理8.1《质量手册》的管理包括对《质量手册》及其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印制、分发、更改、保管与归档、版本确认、回收、保密等工作。8.2《质量手册》要登记编号,持有者要签名领取,综合办公室下发修订页或再版时,应将旧版收回,并加盖作废章。8.3各部门必须指定专人保管手册,手册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手册,不得丢失、外借或复制。持有人调离本公司必须交回手册方可予以办理调离手续。8.4对《质量手册》的内容有异议或修改建议时,应向质量负责人反映,个人不得随意修改。9质量手册执行情况检查9.1《质量手册》手册执行情况检查,由质量负责人领导,综合办公室负责人每年具体组织一次对各部门《质量手册》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9.2各部门不定期地检查本部门对《质量手册》执行情况。9.3每次检查均应做好记录,各部门自查结果应每年汇总一次报综合办公室,检查结果应写成书面材料报质量负责人,并通报全公司。9.4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及时解决,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立即报告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9.5执行《质量手册》情况的好坏,应作为部门和个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第三章术语和定义文件页码:共1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第三章术语和定义1检验检测机构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2资质认定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3资质认定技术评审指依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市场监管总局或者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统称资质认定部门)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相关专业评审人员,对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的资质认定事项是否符合资质认定条件以及相关要求所进行的技术性审查。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第四章评审内容与要求文件页码:共27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第四章评审内容与要求1检验检测机构1.1概述阐明检测公司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组织和管理结构。1.2法律地位和责任1.2.1XXX检测有限公司是经XX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依法成立的XXX检测机构,本公司能够独立、公正地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并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公司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严守诚实信用。1.2.2证件《营业执照》见附件一《资质认定证书》见附件二1.3公正性措施1.3.1公司通过《公正性、保密性声明》、《服务承诺》和《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的贯彻和执行,使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真实、全面、准确地自我承诺其遵守法定要求、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严守诚实信用。1.3.2公司制定《维护公正和诚信程序》,确保公司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的因素影响,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公正准确、可追溯。1.3.3所有在本公司工作的人员均签署了《公正诚信承诺书》,要求检验检测人员具备检验检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在《公正诚信承诺书》中约定只能在本机构执业,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或任职。1.3.4本公司将GB/T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作为外来文件受控,本公司诚信要求亦参照GB/T31880《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执行。1.4保密性措施1.4.1本公司建立并保持《保密程序》及制定保密制度,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1.4.2公司通过公示《公正性、保密性声明》,承诺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进行保密。1.4.3公司要求员工签署《保密承诺书》,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承诺保密,如果泄密将承担法律责任。1.5管理结构1.5.1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是由公司法人授权,全面管理公司业务;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由公司任命,负责管理检测公司技术和质量工作;检测公司的管理体系职能人员经过任命或授权。1.5.2检测公司是以固定的和可移动形态进行检测工作,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公司的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分工,为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详见管理体系要素分工表和检测公司人员质量职责授权表。1.5.3组织机构框图见附件三1.6支持性文件《维护公正和诚信程序》ZLWJ-CXWJ-C/0-01《保密程序》ZLWJ-CXWJ-C/0-022人员2.1概述检测公司对检验检验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规定了明确的岗位条件、职责和权限,并在职责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以保证检验检测质量。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对检验检测方法和管理体系文件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管理体系的运作和技术活动的运行,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可减少人员因素对检测结果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2.2人员要求及职责2.2.1最高管理者(总经理)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具有公司管理的能力。B实行经理负责制,全权负责各项工作及资源调配。C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资源。D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和技术性文件。主持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E按客户要求完成约定和承诺的检验检测工作,保证优质高效的为用户服务。F组织职工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保证检测质量。G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检测公司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H有人事任免权,对员工有奖励和处罚权,对员工、资金和资源有调配权。2.2.2综合办公室主任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擅长办公室相关业务。B在经理领导下,分管文件、业务等管理工作。C协助经理完成经理岗位职责和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2.2.3技术负责人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经过外部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并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考核确认、备案、批准。B建立、实施和维持与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技术工作。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验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样品、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验检测工作、检验检测人员能力等要素的技术管理和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D协办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及执行上述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E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负责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F负责检验检测机构的全部技术活动范围。2.2.4质量负责人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有从事质量体系管理工作经历。B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的工作及负责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D负责管理评审工作,准备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做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总结,并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E协办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要素及执行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F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G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H负责管理体系运行的考核工作。2.2.5授权签字人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经过外部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并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考核确认、备案、批准。B掌握所承担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C具有对检验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的判断能力。D《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等法律法规、技术文件。E对本公司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进行签字,对所签发报告的真实性、正确性负有直接责任。F有权拒签有疑义的报告,有权要求检验检测人员重检。G有权拒绝来自管理人员和外来人员对工作的干扰。2.2.6质量监督员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总经理授权;熟悉标准和方法,了解检测过程和检测目的,懂得评价检测结果。B负责检验检测工作的日常监督,对从检测活动开始至检测结果报告的整个活动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报告质量负责人,并做好记录。C对检验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负责。2.2.7内审员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必须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经理授权;熟悉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的要求,有能力判定管理体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B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具有按RB/T045-2020《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内部审核要求》进行审核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公司管理体系,熟练掌握审核的技巧,能够编制审核的文件。C审核员参加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要尊重事实、不屈服于压力、不迁就任何需求,认真填写不符合项报告。D对不符合的工作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和验证。2.2.8资料员(资料管理员、文档管理员)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熟悉文件管理业务。B按照《文件管理程序》和《记录管理程序》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维护和管理,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C对外来技术文件进行登记、编号、发放、控制和管理。D管理检测标准和方法档案、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档案、质量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和人员技术业绩档案。E对检测公司使用文件的有效性负责,做好文件的保密工作。F负责资料的清洁完整,做好资料的防火、防霉、防虫蛀等工作。2.2.9设备管理员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熟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构造、使用方法、维修方法。B执行《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和《仪器设备溯源程序》。C负责新购和修复后的仪器设备的验收,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降级和报废及更新等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和消耗品目录及档案。D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溯源结果进行确认和统计,对仪器设备进行标识管理。E有权制止违反《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程序》和《仪器设备溯源程序》的行为,对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量值的溯源性负责。2.2.10检验员A具有高中(含技校)或中专及以上学历,经过内部和外部培训考核合格取证上岗。B熟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构造、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C掌握检验检测标准,熟练掌握检验检测操作规程,能进行数据处理工作。D熟悉检验检测工艺流程。E负责本岗位环境卫生、消防、安全保卫等工作。注:同等能力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3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5年及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8年及以上。2.2.11任职文件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任命文件见附件四。2.3人员培训2.3.1综合办公室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预期工作任务,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包括教育目标、培训目标、技能目标、安全教育、安全防护以及救护知识等),按《人员培训程序》组织实施。2.3.2岗前培训,新进入公司或公司内部轮岗、换岗人员,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全面了解检测公司质量管理程序,掌握专业技能,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3.3在职培训,新增检测项目、引进新技术或检测标准修订、检测技术提出新要求时,检测公司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2.4.4知识更新,有计划地采取送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加快检测公司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同时还要加强检测公司人员的法律法规、计算机和外语等培训和学习。2.4人员管理2.4.1公司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检验检测人员执业资格或者禁止从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4.2公司员工在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前须经过外部培训考核取证,内部培训考核,建立人员档案,对工作人员的资质资格、技术能力等进行确认。并由总经理审核下发文件。2.4.3技术管理层制定业务人员评价认可方案,由综合办公室组织实施。2.4.4检验检测人员应识别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签订保密承诺书。2.4.5建立《人员管理程序》,并按程序文件开展管理工作。2.5人员监督2.5.1由质量负责人全品负责质量监督工作,应按时制定监督计划,对监督的内容、频次和时机、被监督对象、记录和评价的要求等做出明确要求。2.5.2本公司规定由熟悉检验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监督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监督。监督员由公司任命,监督员应按计划实施监督,发现和及时纠正偏离和不符合工作;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机会和措施,必要时,启动不符合工作和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程序,确保检验检测人员的初始能力和持续承担该项工作的能力,保留监督活动记录。2.5.3质量监督的对象是所有检验检测人员,重点是在培的、新上岗的、转岗的检测人员;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可疑或不满意的、发生客户投诉的员工;新开展的项目、操作新标准或新方法和允许方法偏离的、检验检测对环境条件有严酷要求的项目的员工;操作仪器设备性能不稳定以及其它较易出现偏差或检测次数较少而不太熟练的项目的员工。质量监督包括对检测过程和对检测数据、报告的监督。应当对现场检测、检测操作过程、关键的环节、主要的步骤、工作程序、记录内容、计量单位、软件使用、上岗资格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督。2.5.4质量监督基于检验检测活动的特性,可包括下列方法的组合,如现场观察、报告复核、面谈、模拟检验检测以及其他评价被监督人员表现的方法。也可结合内部质量控制、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来完成。2.5.5人员监督是否充分,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检查:(1)监督员是否满足资格条件;(2)监督员是否覆盖不同专业、不同领域,是否满足人员监督工作的需要;(3)是否制定监督活动计划;(4)是否有完整的监督活动和效果评价记录;(5)监督结果是否作为培训需求,监督报告是否作为管理评审输入。2.5.6质量监督员应保证对每一类产品的参数检测活动方法和程序进行有效地监督,对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进行监督。当监督中发现或怀疑存在问题时,应及时予以记录,并积极采取核查措施和必要的纠正或预防措施。2.6人员档案2.6.1综合办公室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档案,记录所有人员的健康状况、学历和所学专业、经历、能力、专业和任职资格、培训考核证明、获奖证明、论文和技术业绩成果,以及公司授权等信息。2.6.2人员档案的管理包括建立、更新、备份、修改和作废,并做好人员档案信息保密工作,不向无关人员透露档案信息。2.7支持文件《人员培训程序》ZLWJ-CXWJ-C/0-03《人员管理程序》ZLWJ-CXWJ-C/0-043场所环境3.1概述本公司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工作环境及安全条件符合检验检测要求。。环境条件是关系到检测结果有效性和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全条件是关系到公司财产和工作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公司严格按标准和所使用仪器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建设硬件环境,同时对环境条件、安全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和记录,确保环境条件对检验检测结果无影响,确保检验检测过程安全,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保障检验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物质的得到有效处理,具体执行《内务管理程序》。3.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所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及和检测安全有影响的工作场所和环境条件的控制。3.3职责3.3.1本公司总经理负责检测工作场所和环境条件的配置(包括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3.3.2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控制要求。3.3.3检验部负责保障检验检测环境的设施和设备正常运转和维护,负责分管区的环境卫生;3.3.4检验检测人员负责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并按照技术要求监控和记录环境条件;3.5办公室负责保存各类设施和环境的档案。3.4管理要求3.4.1对工作环境的控制(1)公司应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检测标准、技术规范、仪器使用说明书,提出检测所需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理负责满足资源方面的要求。(2)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灰尘、电磁干扰、电网电压、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应根据检验检测要求在检验检测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3)检验检测场所不应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对涉及安全及特殊要求的检验检测区域,要实施有效的隔离,有防护措施和必要的警示。(4)与检验检测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检验检测区域,避免影响环境的稳定性,检验检测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5)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环境条件有要求,或者当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使其持续符合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3.4.2场所(1)本公司具有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工作场所,设置了相应的办公、检验检验、服务等区域。(2)本公司将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要求制定成文件,填写《检测活动必需设施和环境条件表》明确其控制要求,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不同的项目要求可能涉及:温度、湿度、照明、电力供应、震动等因素。3.4.3环境条件保证(1)环境条件发生偏离不满足检测工作需求时,应立即停止检测活动,查找偏离原因,并对环境条件失控时采集的数据进行验证,环境条件恢复到规定的要求时,方可开展检测工作。(2)检验部配备了温、湿度计、大气压力计等设施,对需要测试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及时记录下监测结果。当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时,应向检验部主任汇报,检验部主任应上报技术负责人停止检验检测工作。3.4.4环保要求公司建立并保持《内务管理程序》,以满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提出的强制要求,严格并有效的控制影响环保及人身健康的因素。(1)设施设备配备检验部应配备相应设施设备,以确保检验检测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和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要求。(2)废弃物的处置检验部废弃物的处置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考虑到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的因素。(3)应急措施公司应有对检测过程中出现违反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等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4)监督与控制检验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影响环保及人身健康的工作进行监督。3.4.5对安全条件的控制(1)当涉及的安全因素(如危险化学品的规范存储和领用、危废处理的合规性、气瓶的安全管理和使用等),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应急设施,制定相应预案,保障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健康。(2)公司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对检测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识别,提出了控制要求:A危险源的辨识:检验部主任具体负责本专业检验检测过程中公司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本检验部的危险源为:有毒有害气体、撞击、电。B风险控制:a)检验部针对识别出的危险源、需要时应编写安全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b)质量监督员应经常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c)根据检测的危险程度对检测场所进行有效隔离、保护要有明显警示标识。在明显、易取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护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检测人员进行保护。(3)教育培训:a)经理应经常对员工进行提高安全意识的教育。b)业务部应把安全操作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纳入每一年的培训计划中。5内务管理与区域控制(1)本公司制定了《内务管理程序》及有关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保持良好内务,并充分考虑安全的要求,确保本公司处于安全和良好的内务状态。(2)当相邻区域的工作或活动不相容或相互影响时,本公司对相关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防止交叉影响。同时对有效隔离区域的标识进行明示。(3)对所有检验部和与检测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场所设置“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的警示牌,防止非检测人员擅自进入检验检测区。(4)各岗位人员负责各自岗位相关区域的环境条件的监控和维护与内务管理,使之符合规定要求。检验部应保持整洁干净,定期打扫,不准吸烟,不得存放与检测无关的任何物品。(5)同时检验部为控制安全和防火工作,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器材。需要时可在现场检测时,配备安全帽及所需的安全装备。(6)检验检测人员上岗时,应尽量穿着工作服。不穿工作服时,要穿着宽松的服饰,系好服饰的扣子和袖子的手腕处。领带及配饰、头发、胡须不能接触运动部件。(7)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常用工具摆放整齐,所有物品排列有序。(8)各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卫生区责任到人,做到天天清扫和每月大清扫。(9)综合办公室定期发放劳保用品,检查安全防护,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以保障全员处于职业健康状态。3.6文明措施与服务客户3.6.1热情对待客户,文明服务、礼貌用语。积极为客户排忧解难。3.6.1业务大厅固定位置设座席、热水器、水杯、花镜等服务设施,并设置义务导办人员。3.7支持性文件《内务管理程序》ZLWJ-CXWJ-C/0-054设备设施4.1概述设备设施是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的基础资源,按需求合理配置并使其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是提高检测质量的保证。所配置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辅助实施、量具量器、外部设备和设施均属受控范围。建立《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管理程序》《量值溯源程序》《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4.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检验检测设备设施、标准物质的控制管理。4.3职责4.3.1总经理决定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配置。4.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负责审核仪器设备设施的购置计划;负责设备操作规程、校准/检定计划、维护保养计划、期间核查计划的批准。4.3.3综合办公室负责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计划的编制、校准状态的控制及设备档案的管理。4.3.4检验部负责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4.3.5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设施的台帐、管理和仪器设备的验收、维修、报废、量值溯源。4.4设备设施管理4.4.1设备设施的配备本公司根据检验检测项目的需要,正确配备了满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检验检测检测设备设施,公司主要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有:XXXXXXXXXXXX(按公司实际情况)等,公司的设备和设施具有独立支配使用权,设备和设施配备情况满足批准的资质认定检测能力要求,性能符合工作要求。4.4.2设备设施的标识公司控制下的用于检验的所有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对于结果有影响的软件经确认,必须加以明显的标识(标签)来表明其状态及其唯一性。包括经检定或经校准或有有效期的设备,并经确认可以使用或需停用的仪器设备,设备管理员应及时粘贴相应状态标识(标签)(红色、黄色、绿色中任一种颜色)。状态标识中应包含:上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再校准或失效日期、检定/校准单位或使用人、设备自编号等信息。——红色状态标识:检测设备一旦出现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以及长期不用的设备,均应加贴红色标签停止使用。——黄色状态标识:检测设备经检定、校准或检测,证明其性能指标在一定量限、功能内符合使用要求的仪器设备或降级使用的检测设备,均应加贴黄色标签限制使用,且写明限用范围。——绿色状态标识:经计量检定、校准或检测证明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不必检定/校准,经检查功能正常者(如计算机)、无法检定/校准,经能力验证、比对其性能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均应加贴绿标签准予使用。4.4.3量值溯源管理4.4.3.1设备管理员负责计量设备的统计、编号、标识管理。

4.4.3.2设备管理员负责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4.4.3.3设备管理员及技术负责人编制检定及校准《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台帐》,该台帐包括仪器名称、出厂编号、位号、规格型号、国别厂家、精度等级、测量范围、检定周期、检定部门、检定日期、级别、备注,设备管理员每年一次对上表进所有出具分析数据的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识编号。4.4.3.4公司对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包括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辅助设备或相应组合装置),投入使用前实施核查、检定或者校准及周期核查、检定或者校准。4.4.3.5对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满足计量溯源性要求,可能时,溯源到SI单位或者有证标准物质。4.4.4仪器设备期间核查4.4.4.1设备管理员制定核查计划,检验检测人员按照《期间核查程序》进行期间核查。4.4.4.2便携式仪器设备,建立出入验收记录,记载该仪器设备出入前后功能和校准状态。4.4.4.3对有疑问、进行过修改的仪器设备应开展期间核查。4.4.5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维护和维修4.4.5.1设备管理员是实施仪器设备有效维护的责任人。4.4.5.2仪器设备维护和维修由技术负责人批准,设备管理员实施,经验收、检定合格后投入使用。使用和维护的有关资料由设备管理员收集整理,资料员归档保存,便于有关人员取用。4.4.6标准物质4.4.6.1标准物质的参数在使用、储存过程中会有变化,而标准物质参数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为保证标准物质量值的准确性,特引入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以确保其校准状态的可信性。4.4.6.2

核查人员负责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定期对标准物质、自配标准滴定溶液及由标准物质配制稀释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

4.5支持文件《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管理程序》ZLWJ-CXWJ-C/0-06《量值溯源程序》ZLWJ-CXWJ-C/0-07《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ZLWJ-CXWJ-C/0-085管理体系5.1总则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并确保该管理体系能够得到有效、可控、稳定实施,持续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条件以及相关要求。5.2管理体系的建立2.1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素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和保持与承担的检验检测工作类型、范围、工作量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它涵盖了公司固定、可移动检测设备、设施和从送样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全部过程的质量活动。5.3管理体系文件5.3.1概述公司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规定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等。检验检测机构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当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并有效运行。建立《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现行和有效。5.3.2管理体系文件要求5.3.2.1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文件包含政策、制度、计划、手册、程序和作业指导书,以恰当的文件形式体现。文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5.3.2.2为保证管理体系应当有效运行,具有体系运行相应的记录。a)管理体系文件标识、批准、发布、变更和废止控制记录;b)客户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处理和服务客户记录;c)检验检测不符合工作的处理记录;d)检验检测机构采取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和改进记录;e)检验检测样品全过程控制记录;f)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g)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记录。5.3.2.3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当对机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能力确认作出规定。公司依据管理体系建立的人员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不限于教育背景、培训经历、资格确认、授权、监督的相关记录。公司依据管理体系规定开展人员的管理、技术、安全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5.3.3文件管理5.3.3.1综合办公室是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职能部门,其内部设有资料员,负责文件标识、发放、回收等管理和控制工作。5.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文件的控制和管理。5.3.4文件批准、发布和控制5.3.4.1内部文件编制完成后经编制人签字、审核人审核、经理批准后发布。5.3.4.2外来文件需经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确认后使用。5.3.4.3公司资料员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详细记录文件的修订状态、发放部门、领用日期和领用人等,以便查阅和防止使用无效、作废文件。5.3.4.4综合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文件的审查和清理,以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的持续有效、适用和满足使用要求。5.3.4.5新文件发布后,无效和作废文件及时撤出、回收,并加盖“失效作废”印章。对需要保留的作废文件(如法律等)要加盖“失效作废、保留禁用”印章。5.3.5文件标识5.3.5.1管理体系文件具有唯一性标识,包括:状态标识、文件编码、发布日期、版次/修订状态、页码、总页数及发布机构等。5.3.5.2管理体系文件唯一性标识,由资料员的对所编制的文件进行标识。5.3.6文件更改5.3.6.1对于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由原编写、审批人负责进行编写、审核和批准。如需指定其他人员进行更改,被指定更改人应具备相应的职位并能获得进行审核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5.3.6.2管理体系文件更改或新增内容,在程序文件相应部分的内容中有所显示,并在修改页中注明更改日期和更改人。5.3.7支持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ZLWJ-CXWJ-C/0-95.4合同评审5.4.1概述要求、标书、合同是指本检测公司与客户之间以任何(书面或口头)方式设立、变更、终止服务关系的协议,是双方建立服务关系前对差异的理解、认同和解决的表达形式。要求、标书、合同评审的目的是明确和理解客户要求,并使双方均能接受和承认,达到双赢。建立《合同评审程序》,确保客户的要求得到满足。5.4.2评审内容5.4.2.1客户提出所有要求。5.4.2.2公司的能力和资源能否满足客户要求(包括法律、财务和交付时间等)。5.4.3评审时间5.4.3.1综合办公室主任是合同评审负责人。负责组织新的、复杂的、重要的合同评审。5.4.3.2综合办公室是合同评审职能部门,负责常规的、简单的重复的合同评审和合同管理。5.4.3.3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前进行,通过评审解决与客户之间的分歧,取得对合同一致认同。5.4.3.4口头方式合同,在检验检测工作开始前首先要得到客户有效确认。5.4.4偏离与变更5.4.4.1相关要求、标书、合同的偏离、变更应当征得客户同意并通知相关人员。5.4.4.2由于公司原因发生要求、标书、合同不符合工作,综合办公室应及时与客户沟通,协调解决。5.4.5评审记录要求、标书、合同评审应有记录(包括口头合同的确认记录),要求、标书、合同评审负责人负责记录,要求、标书、合同评审记录由综合办公室保存。5.4.6支持文件《合同评审程序》ZLWJ-CXWJ-C/0-105.5服务和供应品5.5.1概述服务和供应品是进行检测工作和质量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外部支持服务(如计量检定和校准服务;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服务)和供应品(如检测仪器设备和辅助设备;消耗性材料和试剂等)质量实施控制,确保检测质量。5.5.2采购文件编制、审批5.5.2.1检测公司所有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必须执行招标或比价采购,建立《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5.5.2.2各部门提交采购计划和申请,经经理批准后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购置。5.5.3供应方选择5.5.3.1技术负责人对供应方资质、能力进行评价和认定,建立名录。对认定合格的供应方,在价格、质量相同条件下作为优先选择对象。5.5.4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5.5.4.1技术负责人按照批准的计划进行采购,出现问题及时同经理沟通。5.5.5验收和储存5.5.5.1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支持服务(设施环境的设计、安装、调试等)和仪器设备、试剂和易耗品在使用前进行符合性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5.5.5.2技术负责人按《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组织验收、予以记录,并交综合办公室保存相关记录和资料。5.5.7支持文件《服务与供应品采购程序》ZLWJ-CXWJ-C/0-115.6检验检测方法5.6.1概述公司为能正确使用有效的方法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对检验检测方法进行有效的确认、验证和控制,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措施。公司使用的检验检测方法是法律法规所承认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建立《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5.6.2职责5.6.2.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方法要素的控制。5.6.2.2综合办公室和检测部负责检验检测方法的管理。5.6.3检验检测方法分类5.6.3.1标准方法(国际标准、国际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5.6.3.2非标准方法(知名技术组织、科学书刊公布的或仪器设备制造商指定的)。5.6.3.3其他方法(超出其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或经过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等)。5.6.4检验检测方法选择5.6.4.1优先选择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的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5.6.4.2可以选择多种标准方法进行检验检测,应征求客户意见,并签订委托协议,选择合适的标准方法。5.6.4.3当没有对应标准方式时,可以选择非标准方法开展内部的试验。5.6.5作业指导书的编写5.6.5.1为了避免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对检验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技术负责人根据检验检测方法要求,组织编写适应公司实际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维护。5.6.5.2作业指导书包含内容:设备操作规程、样品的制备程序、补充的检验检测细则等。作业指导书与公司开展的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5.6.6检验检测方法控制5.6.6.1标准方法引入综合办公室资料员应定期开展标准方法查新,保留查新记录,证明所用方法正确有效,对新引入的标准方法进行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5.6.6.2标准方法变更综合办公室资料员应定期开展标准方法查新,并做好查新记录,对需要变更的标准方法进行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并做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准(方法)变更审批表》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5.6.6.3标准方法验证在使用标准方法前应进行验证,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标准方法进行验证,按《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方法的验证和确认要求》RB/T063-2021及《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进行,并保留验证记录。5.6.6.4非标准方法确认及验证在使用非标准方法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非标准方法进行确认,再验证,按《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方法的验证和确认要求》RB/T063-2021及《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进行,并保留相关方法确认记录和方法验证记录。5.6.6.5当检验检测方法发生了变化,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对检验检测方法重新进行验证,保证检测公司所使用的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5.6.6.6检验检测方法确认及验证要通过检查、评价,并有客观证据证实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准确性及预期用途。5.6.6.7非标准方法、超过预期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充和修改过的标准方法的确认按《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进行。5.6.6.8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后,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和客户接受,并将该检测方法进行文件规定。5.6.6.9技术负责人对检测公司所使用的检测方法的适应性和执行标准的有效性负责;对检测活动制定相关程序,并保证检测方法和制定的程序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和有关检测的标准规范一致。5.6.7支持文件《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ZLWJ-CXWJ-C/0-125.7测量不确定度5.7.1概述为评价公司检测/校准结果的可信程度,规范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方法,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7.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应用要求5.7.2.1当本公司申请的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中,相关检验检测方法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时,应建立并保持《测量不确定度程序》,以用于科学地开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活动。作为评审时检验检测结果的必需应有的程序,本机构应给出相应检验检测能力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案例。5.7.2.2下列过程获得的数据进行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是本公司测量不确定度评价工作的重点:a)本公司作为规定测量程序或能力验证的数据来源方检验检测机构时使用的某种检测方法,需要对该方法所得分析结果已识别的来源进行不确定度影响的评价;b)规定的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结果;c)为了确认检测方法而在一些有能力的检验检测机构间进行的协同试验的结果;d)用于评价本公司分析和检测能力而进行的水平测试项目的结果;e)本公司所开展内部校准的活动要求;f)必要时(诸如检测方法要求时、客户要求时、据以作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按CNAS-CL08:2006《评价和报告测试结果与规定限量符合性的要求》进行符合性判定时),本公司对检测活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5.7.2.3在评定时,将努力找出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做出合理评定,并确保结果的表达方式不会造成对不确定度的错觉。评定应依据本公司对方法性能的理解和测量范围,并尽可能利用诸如过去的经验和确认的数据。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对给定条件下的所有重要不确定度分量,均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加以考虑。5.7.2.4本公司要求各检验部要根据资质认定能力范围中的产品参数、设备特点、内部校准的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应有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案例。5.7.2.5当需要在检验检测结果报告中包含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时,要按照《检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正确应用其做为结果判定的依据。5.7.2.6当需要对检验检测结果报告所包含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提出意见和解释时,要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检验检测报告结果做出意见和解释,或指定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实施。5.7.3支持性文件《测量不确定度程序》ZLWJ-CXWJ-C/0-135.8检验检测报告5.8.1概述检验检测报告是检验检测结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本公司检验检测质量的最终证明和提交给客户的最终“产品”。检验检测报告一经授权签字人签发即确立了本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民事责任关系,并关系到客户的利益和本公司的信誉。本公司制定《检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对检验检测报告进行管理。5.8.2职责5.8.2.1技术负责人负责结果报告要素。5.8.2.2授权签字人审核批准检验检测报告。5.8.2.3业务部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打印、盖章、发送、归档等事宜。5.8.2.4综合办公室负责归档检验检测报告的管理。5.8.3检验检测报告要求5.8.3.1报告应当客观真实、方法有效、数据完整、信息齐全、结论明确、表述清晰、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符合检验检测方法的规定。5.8.3.2公司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原始记录信息能有效支撑对应出具的报告内容。5.8.3.3公司出具的报告至少应当包括:标题、唯一性标识、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专用章或者公章、授权签字人识别、客户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样品的识别、样品接收时间和检验检测时间、签发时间、存在抽样时的抽样信息和存在分包时的分包信息。5.8.3.4使用电子签名,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5.8.4报告更正5.8.4.1报告发出后发现错误,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回收检验检测报告,并重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不得使用涂改方式对报告进行更正,报告回收更正重新发放应做好记录。5.8.4.2需要重新进行检验检测的应告知客户原因。5.8.4.3报告更正后应重新对报告进行审核签字盖章,

5.8.4.4新的更正或增补后的检测报告重新发布,收回原检测报告并归档保存。若原检测报告不能收回,应在发出新的报告时同时声明原检测报告作废,并注明新的更正或增补后的报告所替代的标明原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的原检测报告。5.8.4.5报告更改由综合办公室填写《报告更改记录表》,内容包括更改的时间、日期及负责更改者的签名。5.8.5检验检测报告的交付5.8.5.1公司打印检验检测报告二份,一份上传至平台并留档,一份交付给客户。5.8.5.2交付报告需对客户身份进行确认方可交付,对客户信息进行保密。5.8.5.3客户需要报告解释的由技术负责人或者授权签字人对报告内容进行解释说明。5.8.5.4向客户说明,未经检测机构盖章的报告只能用作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5.8.4.5防止发生对检测数据的修改,公司仅对加盖公司印章的书面结果报告负责。3支持文件《检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ZLWJ-CXWJ-C/0-145.9记录5.9.1概述记录是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见证性文件,是完成或达到预期效果的客观证据,对记录进行控制可为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依据。建立《记录控制程序》,确保记录得到有效控制。5.9.2记录的管理范围5.9.2.1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共同负责记录要素控制。5.9.2.2综合办公室负责记录的管理、收集、归档、保管和销毁。5.9.2.3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包括不限于:a)管理体系文件标识、批准、发布、变更和废止控制记录;b)客户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处理和服务客户记录;c)检验检测不符合工作的处理记录;d)检验检测机构采取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和改进记录;e)检验检测样品全过程控制记录;f)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g)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记录。5.9.3记录要求5.9.3.1记录应当信息充分、清晰、完整。5.9.3.2记录管理内容包括记录标识、贮存、保护、归档留存和处置等。5.9.3.3具备保存记录和相关文件的场所,该场所的环境设施及环境条件符合保存要求。5.9.4记录格式和填写5.9.4.1记录格式中要容纳足够的信息量,以保证质量和技术活动情况的体现。记录格式的设计执行《记录管理程序》,部分记录应具有编制、审核和批准。5.9.4.2记录要清晰客观、真实准确。5.9.4.3当记录错误需改动时,采用杠改,将正确内容填写其上方或侧边,改动人签章。有法律法规或标准规范不允许更改的,应重新记录。记录更改应做好更改记录。5.9.4.4电子储存记录的更改执行《记录管理程序》。5.9.5记录保存5.9.5.1综合办公室负责记录的建档、编目、收集、保存和处理。5.9.5.2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有标准规范或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应在6年基础上,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定的期限进行保存。5.9.5.3公司保存记录应保存在综合办公室、档案室,保存文件的地方做好防潮、防火、防鼠、防虫等安全措施,重要档案应做好备份和保密措施。电子记录应做好备份和加密措施。5.9.6借阅5.9.6.1普通记录借阅应通过综合办公室登记后,方可借阅,较为重要资料应通过综合办公室同意方可借阅,特殊和重要的资料必须经过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借阅。5.9.6.2借阅记录应由综合办公室人员做好记录,特殊资料和重要资料应向总经理进行确认后,方可借阅。借阅记录应做好借阅人、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等记录。5.9.7记录作废5.9.7.1记录超过规定保存期限可以由综合办公室向总经理申请进行作废处理。5.9.7.2记录失效,由综合办公室主任审核后,进行作废处理。5.9.7.3记录错误,记录存在错误,应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更正,无法更正的应进行重新记录,被作废原记录。5.9.7.4作废的记录应加盖作废章,或者按规定直接销毁,做好保密工作。5.9.8支持文件《记录控制程序》ZLWJ-CXWJ-C/0-15《投诉处理程序》ZLWJ-CXWJ-C/0-16《检验检测不符合工作处理程序》ZLWJ-CXWJ-C/0-17《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程序》ZLWJ-CXWJ-C/0-18《样品管理程序》ZLWJ-CXWJ-C/0-19《内部审核程序》ZLWJ-CXWJ-C/0-20《管理评审程序》ZLWJ-CXWJ-C/0-215.10数据信息管理5.10.1概述为了加强本公司计算机和自动设备管理,保护计算机等设备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保密性,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保证其正常运行,使计算机能更好地为我公司业务工作服务。建立《数据保护程序》

5.10.2职责5.10.2.1

技术负责人应负责本程序监督工作,负责对检验用软件的使用进行审批。使用计算机和附带计算机的自动化设备的部门和操作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5.10.2.2业务部在编制检验检测报告时负责按时开展数据备份、报告备份等。5.10.2.3网络维护员负责对计算机进行系统维护,计算机设置密码。5.10.3数据管理5.10.3.1公司计算机内部联网限定

本公司业务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并正式启用内部管理系统软件,实行内部各部门(办公室可例外)计算机联网运行。

5.10.3.2

利用计算机录入和查阅信息的限定

各部门用微机查阅信息时,为保证信息的保密性,计算机管理人员应制定各科查阅信息的权限,经负责人批准后,限定查阅范围。

5.10.3.3自编计算机软件应文件化,由办公室保管。

5.10.3.4未经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改动,移动、删除计算机内各种应用程序、文件及文件夹。

5.10.3.5主要技术文件、资料由计算机管理人员每月在硬盘上备份一次,做好记录;每年在U盘上备份一次,并交办公室归档保存。

5.10.3.6为避免计算机病毒感染,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下载软件使用,计算机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电脑病毒防治情况和提示,及时升级杀毒软件。

5.10.3.7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不得频繁开关主机电源及显示屏,在通电状态下禁止移动主机。

5.10.3.8计算机使用部门指定一名人员负责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定期维护,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不得自行处理。

5.10.3.9操作人员要严格确保计算机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5.10.3.10公司应定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检测数据、传输进行核查,查看检测数据是否完整、正确。5.10.3.11公司应对所使用的自动化软件,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并保留相关活动记录。5.10.3.11带计算机的自动化设备使用和管理

5.10.3.12计算机数据处理(采集)软件的信息量和数据处理结果在准确度、精度等方面应满足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

5.10.3.13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采集)软件获得的图、表应包含图、表所应具有的信息,使其具有可读性。输出的书面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含相关原始记录所应具有的足够的信息量,并且由操作人员审核人员签字,方可有效。

5.10.3.14输出的书面原始记录应连同其他相关的技术文件一起交综合业务部存档。

5.10.3.15使用人员应严格规范操作,防止意外破坏计算机数据处理(采集)软件。5.10.3.16应设置计算机使用权限密码,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使用,防止非授权人员调用或修改数据文件。

5.10.3.17在需修改计算机数据处理(采集)系统的技术文件时,应经过实验室主任批准,由检测科或办公室负责人通知指定的操作人员进行修改,并做好记录。

5.10.3.18数据处理(采集)软件需要更新、维修和升级换代或由于相关标准、规程、规范被修订需要更新软件时,相关检验室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由总经理审批后再进行。

5.10.3.19所有计算机数据处理(采集)软件应采取防病毒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10.3.20如使用自行编制的数据处理(采集)软件,须进行人工验证或采用其他方法验证,并做好记录。首次使用前须经技术管理者审批。

5.10.3.21批准使用的外来软件首次使用前须先杀病毒,慎重使用,防止病毒感染造成数据混乱或丢失。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外来软件。5.10.4支持文件《数据保护程序》ZLWJ-CXWJ-C/0-225.11质量控制5.11.1概述公司应当实施有效的数据、结果质量控制活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建立《质量控制程序》。公司通过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偏离预先判据时,将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5.11.2职责5.11.2.1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5.11.2.2检测部室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实施、质量控制记录和数据分析。5.11.2.3质量负责人负责联系能力验证计划和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参加,整理上报验证或比对结果,对验证或比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5.11.2.4

检测部负责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准时将检测结果报送质量控制室。

5.11.2.5

技术负责人审核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5.11.2.6经理批准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实施计划、验证或比对结果不满意时制定的纠正措施计划。

5.11.3管理要求5.11.3.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实施有效的数据、结果质量控制活动,质量控制活动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数据、结果质量控制活动包括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和外部质量控制活动。5.11.3.2公司开展的数据、结果质量控制活动与其开展的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5.11.3.3质量监控计划在开展新的检验检测项目时,技术负责人规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质量监控计划包含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1)本公司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检验检测业务量;b)检验检测结果的用途;c)检验检测方法本身的稳定性与复杂性;d)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e)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f)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g)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h)必须关注所有不满意的检验检测结果。(2)本公司制定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或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内部质量控制结果;b)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可获得性。对没有能力验证的领域,应有其他措施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年度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至少要对质控项目、时间/时机、频次、人员、所用方法、评价手段、结果评价、利用和处置做出明确规定。(4)当发现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需要采取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时,可以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制定附加的质量控制计划。5.11.3.4控制措施: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选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方法,指导检验部按规定的方法和计划实施监控。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留样再测、盲样考核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等。5.11.3.5一些特殊的检验检测活动,其结果无法复现,难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质量控制,本公司应关注人员的能力、培训、监督以及与同行的技术交流,采用技术校核方式来验证检验。5.11.3.6结果处理:实施质量监控时,应及时记录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数据和结果,做出正式的报告。技术负责人应对所采用的监控方法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对不能保证检测质量的措施及时予以调整,以使监控方案不断改进与完善。5.11.3.7偏离处理:技术负责人应该对所得到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当发现偏离预先目标时,或者有偏离的趋势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采取的纠正措施按照《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程序》来执行。5.11.3.8业务部搜集资质认定部门、政府部门、专业技术评价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能力验证计划或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信息,提出参加的具体计划;5.11.3.9检验部负责拟定参加计划的具体方案,然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5.11.3.10能力验证或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报告及相关记录要及时归档。5.11.4支持文件《质量控制程序》ZLWJ-CXWJ-C/0-23质量手册文件编号:ZLWJ-ZYSC-C/0文件版本:C/0附件文件页码:共3页实施时间:2023年12月1日附件附件一营业执照略附件二资质认定证书略附件三组织机构框图XXX市场监督局XXX市场监督局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综合办公室检验部业务部内审员检验员业务员资料员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设备管理员主任附件四任命文件任命书根据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设置的需要,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任命: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质量负责人。XXX、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内审员。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员。XXX、XXX、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监督员。XXX、XXX、XXX同志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授权签字人。XXX检测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XX月XX日附件五质量职能分配表质量职能分配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