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gjch13柱及暗柱钢筋(1)0615_第1页
lbgjch13柱及暗柱钢筋(1)0615_第2页
lbgjch13柱及暗柱钢筋(1)0615_第3页
lbgjch13柱及暗柱钢筋(1)0615_第4页
lbgjch13柱及暗柱钢筋(1)06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1.普通柱钢筋的抽取2.暗柱钢筋的抽取3.芯柱钢筋的抽取4.构造柱钢筋的抽取13.1构件向导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如图13-1。鲁班钢筋支持较多类型的砼柱筋计算,对于上(下)层变截面、上(下)层截面偏心、变筋、中柱角柱边柱、错位接头等处理均非常快捷、准确,并支持众多的箍筋形式及箍筋尺寸的细部自定义,较好地解决了规范/非规范柱筋的计算问题。图13-113.2矩形柱正方形柱的四边边长均相等,设置矩形柱的“截面尺寸”b边=h边就相当于正方形柱,为了能最大程度地复制利用现有数据,作者强烈建议使用“矩形柱”而不要使用“正方形”柱构件;比如,某柱在底层是正方形,但在二层时变为矩形,如果一层柱采用正方形构件,将无法选择一层柱复制后修改为二层;再如,A柱为正方形、B柱为矩形,A、B柱筋绝大部分参数均相同,如果先用正方形构件翻样A柱,则无法选择A柱复制后修改为B柱。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中“柱>矩形柱”,单击[确定];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下一步(N)]按钮;进入到“柱子属性”对话框,如图13-2。图13-213.2.1矩形柱操作步骤如下:1[类型]下拉选择:点击类型右侧的下拉箭头,选择相应的类型,如基础层、中间层、顶层、墙上柱、梁上柱、单层柱等,下方及右侧图形自动改变。备注:(1)“基础层柱”的配筋包括一层的钢筋;(2)“梁上柱”、“墙上柱”均指根部层(首层),“梁上柱”及“墙上柱”的其他层采用“中间层柱”、“顶层柱”计算;(3)“墙柱重叠一层”见平法P39“柱与墙重叠一层”大样,墙柱重叠层的柱主筋从楼板面起始而没有锚固概念,平法P7第二条“当柱与剪力墙重叠一层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往下一层的结构层楼面标高”。2[变截面型式]下拉选择:默认为等截面型式,点击其右边的下拉箭头,选择相应的变截面型式,如上部变截面、下部变截面等,软件会自动改变下方及右侧图形,软件将根据平法P38、P44变截大样,并依据变截尺寸、偏心尺寸自动判定是采用“下弯锚、上插筋”还是“下略弯并连续伸至上层”的配筋方式。鲁师傅问答:问:柱子变截面时如何操作?答:上下楼层的柱变截面时,有两种情况:1)变截面且偏心,即中心不相同而且需要按一根柱考虑,这时就需要分别输入x方向的偏心和y方向的偏心距离,值的正负同一般的坐标方式(即x方向向右为正,y方向向上为正),再输入上、下不同的钢筋类型;2)变截面但不偏心,这时只需输入上、下不同的钢筋类型即可。3[顶层柱型式]下拉选择:如果在类型中选择了“顶层柱”、“单层柱”,则需下拉选择顶层柱的型式,选择柱在图中的平面位置(中柱/角柱/边柱)及配筋型式(见03G101-1平法图集第37、38、43、44柱顶纵筋构造),软件会自动改变右侧图形。关于中柱的判定:参照平法P11判断,除去最外轴线eq\o\ac(○,A)、eq\o\ac(○,D)、eq\o\ac(○,1)、eq\o\ac(○,7)上之外的所有柱均属中柱。关于顶层中柱的型式判定:(1)“中柱(向内弯锚)”:当直锚长度<一个锚固长度时选用,构造直锚长度≥0.5倍锚固长度;(2)“中柱(向外弯锚)”:当直锚长度<一个锚固长度、且顶层为现浇砼板、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选用,构造要求直锚长度≥0.5倍锚固长度;(3)“中柱(直锚)”:当直锚长度≥一个锚固长度时选用;(4)“中柱(自动判断)”:软件根据前面三种情况智能判断中柱的顶层柱配筋型式,计算中柱时建议首选“中柱(自动判断)”。关于角柱/边柱的判定:指位于最外轴线上的柱子,参照平法P11判断,eq\o\ac(○,A)、eq\o\ac(○,D)、eq\o\ac(○,1)、eq\o\ac(○,7)四条轴线上的所有柱子均属边柱,如果eq\o\ac(○,A)交eq\o\ac(○,1)eq\o\ac(○,7)、eq\o\ac(○,D)交eq\o\ac(○,1)eq\o\ac(○,7)四个交点上有柱子,则这四根柱属角柱。关于顶层角柱/边柱的纵向钢筋构造型式[见平法P37构造(一)]:(1)“柱顶纵筋构造B”:当顶层为现浇砼板、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选用;(2)“柱顶纵筋构造C”: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1.2%时选用;(3)“柱顶纵筋构造A”:不满足构造B、C条件的其他条件时选用。关于顶层角柱/边柱的纵向钢筋构造型式[见平法P37构造(二)]:(1)“柱顶纵筋构造E”:当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1.2%时选用;(2)“柱顶纵筋构造D”:不满足构造E条件的其他条件时选用。选用构造(二)类型时,D、E构造对柱主筋要求均相同,仅对边柱/角柱处的梁上部纵筋弯锚长度有不同要求,故软件中为“角/边柱(柱顶纵筋构造DE)”。具体选用构造(一)还是构造(二),由设计指定;当设计未指定时,由施工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选用。4修改下方“截面”及右方“立面”图中绿色数据:鼠标移动至数据位置,会显示黄色提示条,左键单击,会自动弹出类似“修改变量值”的对话框,输入(或选择)相应的数据(或选项)。(1)“截面”图形区域:输入/修改本层(上层)的中部主筋、变截偏心值、截面尺寸、四角主筋、箍筋、拉筋等参数。5[水平边(b边)中部主筋HORZJ]:指的是单边的中部钢筋根数,软件自动按对称布筋。单击此参数后弹出“钢筋属性修改”对话框,输入/修改本层(或上层)水平边(b边)一侧中部主筋,是单边的中部钢筋根数,软件按对称配筋考虑;根据平法P8第4条、P9第2.3.2条,“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如图13-3,表示水平边一侧的中部主筋为4根二级钢、直径20(水平边两侧中部主筋总根数为8根)。图13-3鲁师傅问答:问:输入“根数”之后,需要移动鼠标下拉选择“级别”,再移动鼠标指针到“直径”输入框中单击后再输入参数,如此交替操作导致效率较低,有没有较好的操作方法?答:用键盘操作可提高效率,用Tab键(位于键盘左方、CapsLock键的上方)来移动输入焦点。如上图,当前输入焦点在“根数”处,直接输入数字比如“4”;按键盘上的[Tab]键,输入焦点自动移到“级别”处,如果要选择第一个选项请按[Home]键,如果要选择最后一个选项请按[End]键,如果要选择前一个选项请按左方向键[←]或者上方向键[↑],如果要选择后一个选项请按右方向键[→]或者下方向键[↓];选择好“级别”之后再按[Tab]键,输入焦点自动移到“直径”处,输入数字比如“22”;(参数填写完毕,回车键即确认修改);再按[Tab]键,输入移到[确定]按钮上,可以看出灰色的无效参数将被自动跳过;再按[Tab]键,输入焦点移到[取消]按钮上,如果放弃修改则此时按回车键;再按[Tab]键,输入焦点又回到“根数”处,…如此循环。[垂直边(h边)中部主筋VERZJ]:单击此参数后弹出“钢筋属性修改”对话框(同b边),输入或修改本层(或上层)垂直边(h边)一侧中部主筋。鲁师傅问答:问:什么时候仅需输入本层参数?而什么时候需要输入本层及上(下)层的参数?答:鲁班钢筋是较为智能的软件,该软件自动根据平法规范及用户下拉选择的柱子类型、变截类型、顶层柱型式等各种选项,智能过滤出什么参数需要填写、什么参数不需要填写,鲁班钢筋软件的所有构件均具有这一特点;请记住一点:凡是黑色的输入框或下拉选择框,均需逐一输入数值或下拉选择某选项;凡是灰色的输入框或下拉选择框,均不需要输入或选择,您也无法输入或选择。7[X方向偏心]:当变截面型式为“下部变截面”或“上部变截面”时,此参数有效;图中默认值是0,指的是本层变截面柱的纵向中心线与上层柱的纵向中心线间的距离,以mm为单位;单击后在输入框中填写数值并确定即可,是软件自动判定主筋方式是采用“下弯锚、上插筋”还是“下略弯并连续伸至上层”的必要参数之一。8[Y方向偏心]:当变截面型式为“下部变截面”或“上部变截面”时,此参数有效;图中默认值是0,指的是本层变截面柱的水平中心线与上层柱的水平中心线间的距离,以mm为单位。9[截面尺寸JM]:输入或修改本层(或上、下层)柱子的截面尺寸;单击该提示条后弹出“截面尺寸修改”对话框,如图13-4。图13-4如果尺寸b边=h边则当前柱为正方形,相当于使用“柱>正方形”构件。鲁师傅问答:问:在柱向导中,柱子截面图中括号内的的数据代表什么意思?答:括号内的数据代表变截面的上部尺寸,括号外的数据代表下部尺寸。10[四角筋SJJ]:输入或修改本层(或上、下层)柱子的四角主筋;单击该提示条后弹出“钢筋属性修改”对话框,如图13-5;由于四角主筋根数总是为4,故软件不再让您填写根数,以减少出错的机率。图13-511[箍筋GJ]:箍筋的属性及输入方法同梁。12[横向拉筋HORLJ]、[纵向拉筋VERLJ]:分别指水平方向单肢S拉筋、垂直方向单肢S拉筋;单击该提示条后弹出“钢筋属性修改”对话框,如图13-6,“根数”指在柱截面或箍筋大样中能够直接看到的根数;拉筋总根数=[上下加密区之和/加密区间距+(层高-上下加密区之和)/非加密区间距]*根数,即根数=0时表示没有拉筋;设水平拉筋根数=2、上下加密区之和800+800、层高3000、加密间距100、非加密间距200,则本层拉筋总根数=[1600/100+(3000-1600)/200]*2=23*2=46根。图13-6“立面”图形区域:输入/修改本层(或上层)是否按默认规范、楼层层高(基础高度)、下部离板高度、梁的高度或楼板的厚度、本层上部加密区长度、本层下部加密区长度、基础弯折长度、基础内箍筋根数、插筋弯折离基础底部高度等立面参数。13[□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默认为打勾,指的是主筋的搭接(接头)位置、箍筋的加密位置及长度按选用“规范”自动计算(执行主菜单“工具>缺省设置”,可查看或修改选用规范)。即“按规范自动计算”前打勾的情况下,“本层下部离板高度XBGD、上层下部离板高度SBGD、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XJMQ、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SJMQ”这四个参数是不允许修改的,软件按照规范自动计算其值;如果需要修改这四个参数,请把“按规范自动计算”前的勾取消,即可输入自定义值。鲁师傅问答:问:柱子的构件向导中,我单击使“按规范自动计算”为未选状态,计算结果正确吗?答: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勾选“按规范自动计算”只是保证立面图中的参数按规范同步,如果图上的数据和实际不符时直接修改该数据;如果发现有些数据不能修改,只要将“按规范自动计算”前的选中标志去掉就可以修改了;所有立面数据修改完成后,软件按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仍符合规范。14[基础高度或下层梁高度JCGD]:当为基础层柱、单层柱或梁上柱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数值型,如“700”15[楼层高度LCGD]:本层楼层层高,数值型,如“3000”;用户应特别注意,当为基础层柱或单层柱(基础上)时,层高应加上基础顶面至±0.00米处的距离,设一层层高为3000、基础顶面标高为-0.600米,则该基础层柱的LCGD值=3000+600=3600mm16[上部楼层高度SLCGD]:上一层楼层层高,数值型,如“3300”;当“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勾选时,此时需要填写SLCGD,它会影响到“上层下部离板高度SBGD”17[基础弯折长度JCWZCD]:当为基础层柱、单层柱(基础上)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数值型,如“100”;也可为多少倍直径,如“10d”、“10D”、“10*d”、“10*D”[箍筋根数GJGS]:当为基础层柱、墙上柱、梁上柱、单层柱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表示在基础(或墙、梁)内配置的箍筋根数,默认为“2”鲁师傅问答:问:为什么当柱类型为基础层柱、墙上柱、梁上柱或单层柱时,我计算的箍筋根数总是多出100根?答:您肯定是在输入“箍筋根数GJGS”参数时,误认为是输入“基础弯折长度JCWZCD”参数,并且填写为100;请检查这两个参数填写是否正确。19[离基础底部高度JCLDGD]:当为基础层柱、单层柱(基础上)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数值型,一般要求桩头应伸入基础内100,故默认值为“100”2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XBGD]:为数值型,如“500”;指第一层第一个焊接点或第一个搭接点离楼板或基础顶的距离,见平法P36、39、42、45纵筋大样,归纳为:A、抗震KZ基础层的XBGD≥Hn/3、楼层或顶层的XBGD≥Max(Hn/6,hc,500);B、抗震QZ、LZ所有楼层的XBGD≥Max(Hn/6,hc,500);C、非抗震KZ、QZ、LZ所有楼层绑扎搭接时的XBGD≥0、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的XBGD≥21[上层下部离板高度SBGD]:为数值型,如“500”22[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XJMQ]:为数值型,如“600”;本层基础顶面或楼面上方区域的箍筋加密区长度,见平法P40、45大样,归纳为:A、抗震KZ基础层(即底层柱根)的XJMQ≥Hn/3,并且底层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500;B、抗震KZ楼层或顶层、QZ所有楼层、LZ所有楼层的XJMQ≥Max(Hn/6,hc,500);C、非抗震KZ所有楼层的XJMQ≥纵筋搭接区范围DJQ;根据平法P42,绑扎搭接时DJQ=搭接长度Ll+错位0.3Ll+搭接长度Ll=2.3Ll23[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SJMQ]:为数值型,如“900”;本层梁高度区域及梁下方区域的箍筋加密区长度,见平法P40、45大样,归纳为:A、抗震KZ、QZ、LZ所有楼层的SJMQ≥本层顶部梁高hb备注1:如果施工图未作具体要求,则表示按规范配置,此时仅需将24[□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勾选,则8、9、10、11这四个参数均无需用户填写,软件根据平法图集自动计算(填写)其值;如果这四个参数中有些按规范设置、有些又是设计定义值,则先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勾选,软件会自动按规范填写这四个参数,再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取消选择,然后手工填写那些设计定义值即可。备注2:如果箍筋及拉筋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即全高加密或不加密,此时没必要关注[下部加密区XJMQ]、[上部加密区SJMQ]的值,此时它们不会影响翻样结果。25[梁的高度或楼板厚度LBGD]:为数值型,如“600”;本层的梁高度或没有梁时的楼板厚度,即平法图集中标注的参数hb值,它会影响到“离板高度XBGD、SBGD”、“加密区XJMQ、SJMQ”26箍筋属性定义同梁27附加箍筋同梁13.2.2矩形柱实例分析本节以平法P10的eq\o\ac(○,3)交eq\o\ac(○,D)轴处的KZ1为例,为方便数据分析,设该KZ1仅有1根,分析很有代表性的1层(基础层)、5层(中间层、上部变截)、16层(顶层),让读者掌握矩形柱的翻样,并掌握柱筋算法。03G101-1规范、一级抗震、根数四舍五入、锥螺纹连接、1层C40、5层C35、16层C25,本例按没有地下室、基础高度为800,基础顶面标高为-0.63m。13.2.2.1矩形柱实例分析>基础层一、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需要增加柱的节点,比如“一层>柱”;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单击选中“柱>矩形”节点,再单击[确定]按钮。2.自动进入“构件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接头类型”为“锥螺纹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如图13-73.自动进入“柱子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类型”为“基础层柱”,“变截面型式”为“等截面”(默认值),并单击“截面”及“立面”图形区域中的各个绿色数据进行参数的填写,如下图13-8图13-8注意:(1)[基础弯折长度]可以输入数值或多少倍直径,如“600”或“12d”;(2)[本层下部离板高度]、[上层下部离板高度]、[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这四个参数设计未作特定要求,我们只需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前勾选即可,不需要手工逐一填写;(3)请注意[楼层高度LCGD]需加上-0.03至基础顶面-0.63之间的距离,即LCGD=4500+(0.63-0.03)=5100。4.点击进入“箍筋属性”对话框,如图13-9:图13-95、点击“默认箍筋”,在箍筋标法中选择“03G标法”;符合方式选择“5*4”;内部形式选择“普通”;点击“设为默认”图13-106、勾选“默认附加箍筋”点击进入“附加箍筋”,单击选择左方的单选按钮,平法P10的KZ1是没有附加箍筋的,单击选项“无”即可;但为了分析附加箍筋的算法,在此请单击选择最后一种附加箍筋类型,如图13-11:设置好参数后单击“确定—完成”图13-116.软件自动关闭“矩形柱>附加箍筋”对话框并进入钢筋软件主界面并提交钢筋到“钢筋列表栏”中,鼠标自动停留在目录栏中的构件“一层>柱>新柱\矩形”,直接输入该矩形柱名称“KZ1*1”,并且在主界面中的“相同构件个数”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写“1鲁师傅问答:问:此矩形柱的名称为何输入“KZ1*1”答:对于软件来说,“KZ1”与“KZ1*1”是一样的效果,但这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某些用户经常忘了输入“相同构件个数”这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导致输出结果相差非常大;“KZ1*1”能够提醒我们,当前柱有1根,从而记起还需输入“相同构件个数如果发现某个参数有错误需要修改,或校对一遍各个参数是否正确,请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一层/柱/KZ1*1”,执行主菜单“操作>修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修改]按钮,则弹出“KZ1*1”对话框,如图13-12,单击上方的“构件属性、柱子属性、箍筋类型、附加箍筋图13-12二、实例分析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一层/柱/KZ1*1”,执行主菜单“文件>打印预览报表”,单击选中“指定节点搭接汇总表”表13-1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一层/柱/KZ1*1”,执行主菜单“文件>打印预览报表”,单击选中“指定节点清单表”表13-21.[基础插筋第2行]:L=A[基础高度800-离基础底部高度1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1466]+弯折段B[12d]=(700+1466)+300=2466mm。2.[基础插筋第1行]:L=A[基础高度800-离基础底部高度1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1466+错位接头35d]+弯折段B[12d]=(700+1466+875)+300=3341mm。可以看出,用户不需要考虑错位搭接或焊接,软件根据规范智能处理;第1、2行插筋根数为总纵筋根数的一半,即24/2=12根。3.[对应第2行插筋的纵向主筋]:L=楼层高度51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1466+上层下部离板高度750=4384mm,根数=12根。4.[对应第1行插筋的纵向主筋]:L=楼层高度51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1466-错位接头35d+上层下部离板高度750+错位接头35d=4384mm,根数=12根。由于级别、直径、简图、单根长度均相同,软件将其纵向主筋合并为24根纵向主筋。5.[箍筋、拉筋、附加箍筋]根数=(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1466+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1450)/加密区间距100+(层高5100-下加密区1466-上加密区1450)/非加密区间距200+基础内箍筋根数2=40.08+2=42根。如果出现42的倍数比如84根,会不会吓到用户?肯定没有错误,因为鲁班钢筋软件会将相同的箍筋进行合并,其根数进行相加。应注意,“箍筋类型”对话框中的拉筋根数最后需要加上“基础内箍筋根数GJGS”,“柱子属性”对话框中的水平拉筋、垂直拉筋根数最后不能加上“基础内箍筋根数GJGS”。6.[箍筋]长度通用式=参数A段*2+参数B段*2+箍筋弯钩增加长25d;[拉筋]长度通用式=参数A段+弯钩增加长2*6.25d。A、B段参数请查看“箍筋类型”对话框图形区域中对应的各个绿色数值即可,各数值详下述分析:710=截面b边尺寸750-柱保护层30*2+箍筋直径10*2;660=截面h边尺寸700-柱保护层30*2+箍筋直径10*2;267=(截面b边尺寸750-柱保护层30*2-四角筋直径25/2*2)/总空位6个*中间箍筋箍套空位2个+中部主筋直径25/2*2+箍筋直径10*2;其中总空位6=中部主筋根数5+1;250=(截面h边尺寸700-柱保护层30*2-四角筋直径25/2*2)/总空位6个*中间箍筋箍套空位2个+中部主筋直径25/2*2+箍筋直径10*2;其中总空位6=中部主筋根数5+1。7.[附加箍筋]其直径同一般箍筋,如果其直径与一般箍筋不相同,请在钢筋表格栏中选中该附加箍筋,将其直径手工修改即可;该类型附加箍筋长度公式为:A*2+B*4+C*2+弯钩2*12.5*d,A、B、C段参数请查看“附加箍筋类型”对话框图形区域中对应的各个绿色数值即可,各数值详下述分析:A=242=?B=325=?C=226=?13.2.2.2矩形柱实例分析>中间变截层一、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需要增加柱的节点,比如“五层>柱”;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单击选中“柱>矩形”节点,再单击[确定]按钮。2.自动进入“构件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接头类型”为“锥螺纹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3.自动进入“柱子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类型”为“中间层柱”,“变截面型式”为“上部变截面”,并单击“截面”及“立面”图形区域中的各个绿色数据进行参数的填写,如图13-13图13-13注意:(1)[本层下部离板高度]、[上层下部离板高度]、[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这四个参数设计未作特定要求,我们只需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前勾选即可,不需要手工逐一填写;(2)括号内的数据表示上层柱的数据,但是仅计算本层柱筋,软件依据上层柱的数据来自动判定本层柱纵向主筋是采用“下弯锚、上插筋”还是“下略弯并连续伸至上层”的配筋方式;(3)变截时偏心尺寸的计算方法:设n层柱的某边长为bn=b1+b2;n+1层柱的对应边长为bn+1=b1a+b2a,如果b1=b2且b1a=b2a则偏心值为0;如果b1=b1a则偏心值=(b2-b2a)/2,同理如果b2=b2a则偏心值=(b1-b1a)/2;如KZ1的b边尺寸b5=375+375、b6=325+325则其x方向偏心值=0;如KZ1的h边尺寸h5=150+550、h6=150+450,则其偏心值=(550-450)/2=50。4.点击进入“箍筋属性”对话框,如图13-95.点击“默认箍筋”,在箍筋标法中选择“03G标法”;符合方式选择“5*4”;内部形式选择“普通”;点击“设为默认”6、勾选“默认附加箍筋”点击进入“附加箍筋”,单击选择左方的单选按钮,平法P10的KZ1是没有附加箍筋的,单击选项“无”即可;但为了分析附加箍筋的算法,在此请单击选择最后一种附加箍筋类型,如图13-11:设置好参数后单击“确定—完成”7.软件自动关闭“矩形柱>附加箍筋”对话框并进入钢筋软件主界面并提交钢筋到“钢筋列表栏”中,鼠标自动停留在目录栏中的构件“五层>柱>新柱\矩形”,直接输入该矩形柱名称“KZ1*1”,并且在主界面中的“相同构件个数”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写“18、如果发现某个参数有错误需要修改,或校对一遍各个参数是否正确,请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五层/柱/KZ1*1”,执行主菜单“操作>修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修改]按钮,则弹出“KZ1*1”对话框,如图13-14,单击上方的“构件属性、柱子属性、箍筋类型、附加箍筋图13-14二、实例分析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五层/柱/KZ1*1”,执行主菜单“文件>打印预览报表”,单击选中“指定节点清单表”表13-3(1)[第1行主筋2B25]:L=A[(梁高700-梁保护层25)+(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本层错位接35d)]+B[Y方向偏心值50+200]=(675+1275)+250=2200mm。[下错位、上锚]下错位:纵向主筋长度扣减本层错位接35d作者称为下错位;下未错:纵向主筋长度未扣减本层错位接35d称为下未错;上错位:纵向主筋长度扣减上层错位接35d作者称为上错位;上未错:纵向主筋长度未扣减上层错位接35d称为上未错。(2)[第2行主筋2B25]:L=A[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本层错位接35d)]+B[梁高700/cos4]+C[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1275+702+650=2627mm。[下错位、上未错](3)[第3行主筋3B25]:L=A[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B[梁高700/cos8]+C[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2150+708+650=3508mm。[下未错、上未错](4)[第4行主筋2B25]:L=A[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本层错位接35d)]+B[梁高700/cos8]+C[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上层错位接35倍上层主筋直径22]=1275+708+1420=3403mm。[下错位、上错位](5)[第5行主筋6B25]:L=A[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B[梁高700/cos4]+C[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上层错位接35倍上层主筋直径20]=2150+708+1350=4208mm。[下未错、上错位](6)[第6行主筋4B25]:长度同第2行主筋。[下错位、上未错](7)[第7行主筋2B25]:L=A[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B[梁高700/cos2]+C[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上层错位接35倍上层主筋直径22]=2150+701+1420=4271mm。[下未错、上错位](8)[第8行主筋2B25]:L=A[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错位接35d]+B[梁高700/cos0]+C[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1275+700+650=2625mm。[下错位、上未错](9)[第9行主筋1B25]:L=A[楼层高度3600-梁高7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750]+B[梁高700/cos0]+C[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上层错位接35倍上层主筋直径22]=2150+700+1420=4270mm。[下未错、上错位]累计第1行至第9行:下错位12根、下未错12根,正好=本层主筋根数24/2,接头百分率为50%;(10)累计第1行至第9行:上错位11根、上未错11根,正好=上层主筋根数22/2,接头百分率为50%。(11)[箍筋、拉筋]根数=(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750+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1450)/加密区间距100+(层高3600-下加密区750-上加密区1450)/非加密区间距200=29根。(12)[附加箍筋]:梁高度范围为变截区域,变截范围不设附加箍筋,故根数=(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750+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1450-梁高700)/加密区间距100+(层高3600-下加密区750-上加密区1450)/非加密区间距200+1=23根。(13)[箍筋、拉筋、附加箍筋]单根长度同13.2.2.1节。注:计算一根柱的某一层就需输入如此多的必要参数,鲁班钢筋以“某层柱”为单位翻样柱子钢筋,工作效率肯定会很低吧?甚至有用户在论坛上发表“柱子电算不如手算快”的观点,如果您有同样想法,请务必认真理解以下几点:(1)某些同类软件的柱子构件可以从基础底一直计算到顶层,其工作效率可能会略高、但很难做到准确,细心的用户可能会发现,对于上下层变截面、上下层截面偏心、变主筋、错位接头、分层汇总、数据最大限度共享等细节要求,其他软件能否处理好呢?而准确性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2)通过前面的分析,应该发现鲁班钢筋翻样较为准确,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呢?通过“复制、移动、重命名”构件夹或构件节点,实现“数据最大限度共享”是根本点,鲁班钢筋以“某层柱”为翻样单位,可实现不同楼层、不同柱之间的数据复制,甚至实现同一根柱的不同层之间的数据复制;而从基础底一直计算到顶层的柱子构件,只能是较相似的整根柱子的数据复制;如果读者理解了这一点,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将显而易见。在下节中,将采用“复制、移动”第5层的柱子,通过简单修改成为顶层柱,体验一下效率是怎样提升的;通过复制相邻层而生成新构件您可能会有“飞速”感觉。13.2.2.3矩形柱实例分析>顶层一、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源节点“五层>柱>KZ1*1”,单击工具栏按钮[复制节点](或执行主菜单“操作>复制节点”、或单击右键执行“复制节点”),此时在节点“五层>柱”下面将有两个“KZ1*1”2.单击选中其中的某个“KZ1*1”构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其移动到节点“顶层>柱”节点上方、当该节点呈选中的蓝色状态时放下鼠标左键(此操作称为“拖放”移动),此“KZ1*1”构件即移动到节点“顶层>柱3.单击选中“顶层>柱>KZ1*1”构件,单击工具栏[修改…]按钮(或执行主菜单“操作>修改”命令),自动弹出“KZ1*1”对话框,如图13-15,单击窗体上方的“构件属性”、“柱子属性”、“箍筋属性”、“附加箍筋4.单击“构件属性”切换按钮,将“混凝土强度等级”下拉选择为“C25”5.单击“柱子属性”切换按钮,下拉选择“类型”为“顶层柱”,“变截面型式”为“等截面”,“顶层柱型式”为“边柱(柱顶纵筋构造B)”,其他参数如图13-16。请注意紫红色字符“紫红色的为外边”,因KZ1的550长边对应着外边,所以把截面输为“500*550”、垂直边中部筋为“5B22”、水平边中部筋为“4B20”。图13-15图13-166、点击“箍筋属性”对话框,图13-17:图13-177、点击“默认箍筋”对话框,选择03G标法的4*4箍筋,图13-18图13-188.选择“默认附加箍筋”,点击“附加箍筋”,如图13-19:图13-199.所有属性修改完毕之后,单击“确认--提交修改”按钮确认修改即可。二、实例分析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顶层/柱/KZ1*1”,执行主菜单“文件>打印预览报表”,单击选中“指定节点清单表”表13-41.[纵向主筋5B22第1行]:靠外边的垂直边中部主筋,L=A[(梁高700-梁保护层25)+(楼层高度3600-下部离板高度550-梁高700)]+B[1.5*Lae-(梁高700-梁保护层25)]=(675+2350)+579=3604mm。2.[纵向主筋5B22第2行]:靠内边的垂直边中部主筋,L=A[(梁高700-梁保护层25)+(楼层高度3600-下部离板高度550-错位接头35d-梁高700)]+B[12d]=(675+1580)+264=2519mm。3.[纵向主筋4B20第3行]:水平边中部主筋,L=A[(梁高700-梁保护层25)+(楼层高度3600-下部离板高度550-梁高700)]+B[12d]=(675+2350)+240=3265mm。4.[纵向主筋4B20第4行]:水平边中部主筋,L=A[(梁高700-梁保护层25)+(楼层高度3600-下部离板高度550-错位接头35d-梁高700)]+B[12d]=(675+1650)+240=2565mm。5.[纵向主筋2B22第5行]:靠内边的四角筋,L=A[(梁高700-梁保护层25)+(楼层高度3600-下部离板高度550-梁高700)]+B[12d]=(675+2350)+264=3289mm。6.[纵向主筋2B22第6行]:靠外边的四角筋,L=A[(梁高700-梁保护层25)+(楼层高度3600-下部离板高度550-接头错位35d-梁高700)]+B[1.5*Lae-(梁高700-梁保护层25)]=(675+1580)+579=2834mm。7.[箍筋、附加箍筋]的根数(应加尾根1)及长度计算式请参照13.2.2.1节分析。13.3圆形柱本节不作重点讲解,着重于功能介绍,读者可参考13.2章节矩形柱。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中“柱>圆形”,单击[确定];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详见3.5构件属性),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下一步(N)]按钮;进入到“柱子属性”对话框,如图13-20。图13-2013.3.1圆形柱>柱子属性对话框1.[类型]、[变截面型式]、[顶层柱型式]等选项与章节“13.2矩形柱”构件完全相同。2.[X方向偏心]、[Y方向偏心]:当变截面型式为“下部变截面”或“上部变截面”时,此参数有效;图中默认值是0,指的是本层变截面柱的纵向(横向)中心线与上层柱的纵向(横向)中心线间的距离,以mm为单位;单击后在输入框中填写数值并确定即可,是软件自动判定主筋方式是采用“下弯锚、上插筋”还是“下略弯并连续伸至上层”的必要参数之一。3.[柱子直径JM]:圆柱的外直径,数值型,如600;注意某些图纸可能会标注为半径值。4.[柱主筋SJJ]:指圆柱的所有纵向主筋,目前版本仅直接支持一种主筋类型,如有多种类型的主筋,请提交钢筋后在“钢筋表格栏”中手工修改即可。5.[箍筋GJ]:输入本层/上层箍筋的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6.“立图”图形区域与“8.1矩形柱”完全相同。13.3.2圆形柱>箍筋属性对话框“柱子属性”对话框中各项参数修改完成,点击“下一步”,软件自动进入“圆形柱-箍筋”的对话框,如图13-21所示。单击选择箍筋是“螺旋形”、还是“圆形”。图13-21螺旋形:平法P8,当圆柱采用螺旋形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例LΦ10@100/200,表示采用螺旋形箍筋,I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圆柱螺旋箍筋构造详见《平法》P40、P64。圆形:未有字母“L”开头时,如Φ10@100/200即为一般圆形箍筋。此时如果发现前面对话框中设置的某些参数可能不正确,可单击[<上一步(B)]按钮退回即可修改;各项数据修改完成,点击“完成”,软件自动关闭“圆形柱>箍筋”对话框并进入钢筋软件主界面并提交钢筋到“钢筋列表栏”中,鼠标自动停留在目录栏中的构件“新柱\圆形”,直接输入该圆形柱名称,并且在主界面中的“相同构件个数”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写柱的根数,至此该柱钢筋翻样完成。13.3.2圆形柱实例分析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需要增加柱的节点,比如“三层>柱”;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单击选中“柱>圆形”节点,再单击[确定]按钮。2.自动进入“构件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接头类型”为“锥螺纹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图13-223.自动进入“柱子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类型”为“中间层柱”,“变截面型式”为“等截面”,并单击“截面”及“立面”图形区域中的各个绿色数据进行参数的填写,如下图,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下一步(N)>]按钮。注意:[本层下部离板高度]、[上层下部离板高度]、[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这四个参数设计未作特定要求时,我们只需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前勾选即可,不需要手工逐一填写。4.自动进入“圆形柱-箍筋”对话框,单击选择“形状”为“螺旋形”,单击[完成(F)]按钮提交钢筋。图13-23图13-23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三层>柱>新柱\圆形”,执行主菜单“文件>打印预览报表”,单击选中“指定节点清单表”并单击[确定],清单表的主要内容如表13-5。表13-51.[纵向主筋1]:根数=总根数4/2=2根;L=楼层高度35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650+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3500mm。2.[纵向主筋2]:根数=总根数4/2=2根;L=楼层高度35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650-错位接头35d+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50+错位接头35d=3500mm。由于主筋1、2的级别、直径、简图、单根长度均相同,软件将其合并为4根纵向主筋。3.[螺旋箍筋]:钢筋参数栏中各字母意义:A为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箍筋直径,即直径650-保护层30*2+箍筋直径10=600;B为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1150;C=本层层高3500-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1150-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650=1700;D=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650;E为非加密区间距200;F为加密区间距100。螺旋箍筋为1根通长,其长度公式为:[(B/F)*sqrt(F*F+3.1416*A*3.1416*A)]+[(C/E)*sqrt(E*E+3.1416*A*3.1416*A)]+[(D/F)*sqrt(F*F+3.1416*A*3.1416*A)]+3*3.1416*A+弯钩长;sqrt(计算式)函数:求出括号中计算式的结果值的平方根。请读者参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由田永复编著的《基础定额与预算简明手册》第297页,螺旋箍筋长度=螺圈个数×EQ\R(2,(螺距)2+9.87×(螺箍直径)2)+两端勾长;螺圈个数=构件长/间距。上部加密段螺箍长=[(B/F)*sqrt(F*F+3.1416*A*3.1416*A)]=(1150/100)*EQ\R(2,(100)2+9.87×(600)2);同理得下部加密段、中间非加密段。根据《平法》P40页,“螺旋箍开始与结束的位置应有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即:开始水平段+结束水平段=1.5*3.1416*A+1.5*3.1416*A=3*3.1416*A。鲁师傅问答:问:本例钢筋接头形式为锥螺纹连接,软件将纵向主筋、螺旋箍筋等均按锥螺纹连接,而实际上螺旋箍筋不可能采用锥螺纹连接,该如何处理?答:柱子的螺旋箍筋的接头个数是根据柱子的定尺长度计算的,如果实际的螺旋箍筋的定尺长度超过柱子原先设定的定尺长度,那么可以在钢筋软件的主界面上调整:将螺旋箍筋点亮,再点击工具栏中的[搭接调整]命令,在下面的对话框中将接头个数改为0即可或者将定尺长度改动也可,并单击“使用当前值”按钮即可,图13-24。图13-24如果选择的是“圆形”箍筋,则其根数=加密区长之和(1150+650)加密区间距100+(层高3500-加密区之和1800)/200=26.5=27根;长度=3.1416*(650-30*2+10)+搭接段500+2*12.5d=2635mm。13.4暗柱鲁班钢筋软件支持梯形、L形、斜角L形、T形、斜角T形、十字形(双箍筋)、十字形(四箍筋)、F形(三箍筋)、F形(四箍筋)、Z形等十种暗柱,如果遇到其他特殊形状的暗柱,则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暗柱组合进行翻样,前提是对其构造要求要掌握。各种形状的暗柱,其操作步骤、算法均相同,其最大的不同点是箍筋的组合不同,本节以“T形”暗柱为例。13.4.1暗柱>T形参数介绍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中“柱>暗柱>T形”,单击[确定];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详见梁构件属性),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下一步(N)]按钮;进入到“柱子属性”对话框,如图13-25。图13-25(一)“截面”图形区域参数1.[□计算约束构件]:当选择的是梯形、L形、T形暗柱时该选项有效;据《平法P12》,编号以字母“Y”开头的均属约束构件,见《平法P18》的YAZ(约束边缘暗柱)、YDZ(约束边缘端柱)、YYZ(约束边缘翼墙(柱))、YJZ(约束边缘转角墙(柱))等应将此选项勾选;勾选后与勾选前如下图所示,勾选后将计算“λv/2区域”的拉筋图13-26。图13-262.[约束构件沿墙肢长度计算]:当选项[□计算约束构件]呈勾选时该选项有效,单击后弹出“设定”对话框;一般情况下设计图中均会标注出Lc值,将其手工输入到Lc1或Lc2之后的输入框中,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如果设计图未标注Lc时,则让软件帮助用户填写,单击选择“设防烈度”、并在“剪力墙墙肢长度1”或“剪力墙墙肢长度2”中输入墙肢长度、单击[按条件计算]按钮,软件将根据平法P49页规范计算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并将Lc值自动填写到Lc1或Lc2之后的输入框中;图中的“抗震等级”由软件自动引用由“新建工程向导”的第一步操作设定的抗震等级、或由主菜单“工具>缺省设置”设定的抗震等级,此处不可修改;单击[查看规范]按钮将弹出“长度Lc图13-27备注:(1)据平法P49页,“λv/2区域”中的箍筋或拉筋由设计标注;最常见的是拉筋,就拉筋而言[约束构件沿墙肢长度计算]功能无实质性意义(有可能是开发者预留的箍筋功能接口),因为此区域的拉筋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我们仅需将[□计算约束构件]选项勾选即可;3、[箍筋属性]:同矩形柱箍筋。4.[水平箍筋GJB]:指图形所示横方向上的黄色封闭箍筋。5.[向上箍筋GJH]:指图形所示纵方向上的黄色封闭箍筋。6.[水平拉筋LJB]:指图形所示横方向暗柱上的S形的黄色拉筋。7.[向上拉筋LJH]:指图形所示纵方向暗柱上的S形的黄色拉筋。[水平箍筋GJB]、[向上箍筋GJH]、[水平拉筋LJB]、[向上拉筋LJH]:格式均为“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如“A10@100/200”表示有加密区,“A10@200/2008.[主筋ZJ]:暗柱的所有纵向钢筋,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根数级别直径+...”,如“10B20”、“10B20+4B22+3B209.[L边拉筋LLJ]、[B边拉筋BLJ]:横向暗柱上左方、右方的“λv/2区域”中的S形拉筋(位于封闭箍筋之外),图形中的浅蓝色钢筋,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如“2A10@100/200”,如果输入为“A10@100/200”软件则视为“1A10@100/10.[H边拉筋HLJ]:纵向暗柱上的“λv/2区域”中的S形拉筋(位于封闭箍筋之外),图形中的浅蓝色钢筋,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如“2A10@100/200”,如果输入为“A10@100/200”软件则视为“1A10@100/11.[L边拉筋根数LLJGS]、[B边拉筋根数BLJGS]:横向暗柱左方、右方处于暗柱大箍筋之内的S形拉筋,图形中的黄色钢筋,格式为数值,如“2”12.[B边拉筋根数HLJGS]:位于纵向暗柱封闭箍筋之内的S形拉筋,图形中的黄色钢筋,格式为数值,如“2”13.[主筋ZXZJ2]: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如“4B14”;也可以将ZXZJ2输入为“0”,将其加到[主筋ZJ]参数中;例“ZJ=10B25、ZXZJ2=4B14”相当于“14.[B1、B2、B3]、[H1、H2]:为暗柱横方向、纵方向上的构件尺寸,按图输入即可,如“600”;B1、H1两个参数值在设计图纸上必须标注,其余参数值如果设计未注、则一般按平法P18“标准构造详图”(二)“立面”图形区域参数输入/修改本层(或上层)是否按默认规范、楼层层高(基础高度)、下部离板高度、梁的高度或楼板的厚度、本层上部加密区长度、本层下部加密区长度、基础弯折长度、基础内箍筋根数、插筋弯折离基础底部高度等立面参数。首先应单击“类型”下拉选择框,正确选择类型之后再填写立面图形区域参数。①[□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默认为打勾,指的是主筋的搭接(接头)位置、箍筋的加密位置及长度按选用“规范”自动计算(执行主菜单“工具>缺省设置”,可查看或修改选用规范)。即“按规范自动计算”前打勾的情况下,“本层下部离板高度XBGD、上层下部离板高度SBGD、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XJMQ、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SJMQ、纵筋顶部弯折长度ZWANZHE”这五个参数是不允许修改的,软件按照规范自动计算其值;如果需要修改这五个参数,请把“按规范自动计算”前的勾取消,即可输入自定义值。②[基础高度或下层梁高度JCGD]:当为基础层柱、单层柱或梁上柱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数值型,如“700”。③[楼层高度LCGD]:本层楼层层高,数值型,如“3000”;用户应特别注意,当为基础层柱或单层柱(基础上)时,层高应加上基础顶面至±0.00米处的距离,设一层层高为3000、基础顶面标高为-0.600米,则该基础层柱的LCGD值=3000+600=3600mm。④[上部楼层高度SLCGD]:上一层楼层层高,数值型,如“3300”;当“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勾选时,此时需要填写SLCGD,它会影响到“上层下部离板高度SBGD”。⑤[基础弯折长度JCWZCD]:当为基础层柱、单层柱(基础上)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数值型,如“100”;也可为多少倍直径,如“10d”、“10D”、“10*d”、“10*D”均表示基础插筋的弯折长度为10倍直径。梁上柱LZ、墙上柱QZ的主筋底部大样详平法P39。⑥[箍筋根数GJGS]:当为基础层柱、墙上柱、梁上柱、单层柱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表示在基础(或墙、梁)内配置的箍筋根数,默认为“2”。⑦[离基础底部高度JCLDGD]:当为基础层柱、单层柱(基础上)时,软件才显示此参数;数值型,一般要求桩头应伸入基础内100,故默认值为“100”,可以理解为基础插筋弯折段的保护层厚度。⑧[本层下部离板高度XBGD]:为数值型,如“500”;指第一层第一个焊接点或第一个搭接点离楼板或基础顶的距离,软件取值为:A、基础层的XBGD≥Max(Hn/3,500);B、楼层或顶层的XBGD≥Max(Hn/6,500);Hn为所在楼层的净高、Max函数取括号内各参数的最大值。⑨[上层下部离板高度SBGD]:为数值型,如“500”;指第二层第一个焊接点或第一个搭接点离楼板面的距离;取值规则同XBGD。⑩[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XJMQ]:为数值型,如“600”;本层基础顶面或楼面上方区域的箍筋加密区长度,软件取值为:A、基础层焊接或机械连接时XJMQ≥Max(Hn/3,500),基础层搭接时XJMQ≥Max(500,Hn/3+2.3*L1e);B、中间楼层或顶层焊接或机械连接时XJMQ≥Max(Hn/6,500),中间楼层或顶层搭接时XJMQ≥Max(500,Hn/6+2.3*L1e)。⑾[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SJMQ]:为数值型,如“900”;本层梁高度区域及梁下方区域的箍筋加密区长度,软件取值为:A、基础层焊接或机械连接、搭接时SJMQ≥本层顶部梁高hb+Max(Hn/3,500);B、中间楼层、顶层焊接或机械连接、搭接时SJMQ≥本层顶部梁高hb+Max(Hn/6,500)。⑿[纵筋顶部弯折长度ZWANZHE]:当“类型”为“顶层柱”、“单层柱(基础上)”、“单层柱(墙上)”、“单层柱(梁上)”时,软件默认纵筋从梁底整体锚固Lae(La),即默认弯折长度=锚固长度Lae或La-(梁高LBGD-柱保护层);用户也可先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取消,再输入自定义弯折长度值,例如:“12d”或“350”。备注1:如果施工图未作具体要求,则表示按规范配置,此时仅需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勾选,则8、9、10、11、12这五个参数均无需用户填写,软件根据平法图集自动计算(填写)其值;如果这五个参数中有些按规范设置、有些又是设计定义值,则先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勾选,软件会自动按规范填写这五个参数,再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取消选择,然后手工填写那些设计定义值即可。备注2:如果箍筋及拉筋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即全高加密或不加密,此时没必要关注[下部加密区XJMQ]、[上部加密区SJMQ]的值,此时它们不会影响翻样结果。⒀[梁的高度或楼板厚度LBGD]:为数值型,如“600”;本层的梁高度或没有梁时的楼板厚度,即平法图集中标注的参数hb值,它会影响到“离板高度XBGD、SBGD”、“加密区XJMQ、SJMQ”等参数的值。图中各项数据修改完成,点击“完成”,软件自动关闭“柱子属性”对话框并进入钢筋软件主界面并提交钢筋到“钢筋列表栏”中,鼠标自动停留在目录栏中的构件“新柱\暗柱\T形”,直接输入该柱名称比如“YYZ1*2”,并且在主界面中的“相同构件个数”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写“2”13.4.2暗柱>T形实例分析>约束构件•中间层以平法P20的GYZ2为例,第1层柱(标高范围-0.030~4.470,属约束边缘构件)、C35砼、一级抗震。一、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需要增加柱的节点,比如“一层>柱”;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单击选中“柱>暗柱>T形”节点,再单击[确定]按钮。2.自动进入“构件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接头类型”为“锥螺纹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图13-283.自动进入“柱子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类型”为“中间层柱”,“立面”图形区域仅需手工填写“楼层高度、上层楼层高度、梁的高度”三个参数,单击[□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呈勾选状态、软件将智能填写“立面”图形区域剩余的其他参数。GYZ2大样未标注“λv/2区域”的拉筋,为分析约束区域的拉筋,单击[□计算约束构件]选项呈勾选状态,并单击填写“BLJ”、“LLJ”、“HLJ”三个参数均为“2A6.5@400/400”;然后再单击“截面”备注:请注意大样说明“未注明的尺寸按标准构造详图”,详见平法P18的YYZ大样,已注尺寸bf=300=H1、bw=250=B1,据标准构造详图得B2=B3≥Max(bf,300)=300、H2≥Max(bw,300)=300。图13-29设置好参数后单击[完成(F)]按钮,软件自动关闭“柱子属性”对话框并进入钢筋软件主界面并提交钢筋到“钢筋列表栏”中,鼠标自动停留在目录栏中的构件“一层>柱>新柱\暗柱\T形”,直接输入该柱名称“GYZ2*2”,并且在主界面中的“相同构件个数”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写“2”如果发现某个参数有错误需要修改,或校对一遍各个参数是否正确,请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一层>柱>GYZ2*2”,执行主菜单“操作>修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修改]按钮,则弹出“GYZ2*2”对话框,如图13-30,单击上方的“构件属性、柱子属性图13-30二、实例分析单击选中主窗口目录树中的“一层>柱>GYZ2*2”,执行主菜单“文件>打印预览报表”,单击选中“指定节点清单表”表13-61.[纵向主筋50%]:L=楼层高度45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650+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00=4450mm,根数=总根数20/2=10根。2.[纵向主筋50%]:L=楼层高度4500-本层下部离板高度650-错位接头35d+上层下部离板高度600+错位接头35d=4450mm,根数=总根数20/2=10根。由于级别、直径、简图、单根长度均相同,软件将其纵向主筋合并为20根纵向主筋。3.[箍筋A10@100/100]:根数=(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650+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1250)/加密区间距100+(层高4500-下加密区650-上加密区1250)/非加密区间距100=45根;4.[箍筋]长度通用式=参数A段*2+参数B段*2+箍筋弯钩增加长25d;如水平箍筋(第二行)L=A[B1+B2+B3-保护层*2+箍筋直径*2]*2+B[H1-保护层*2+箍筋直径*2]*2+25d=A[250+300+300-30*2+10*2]*2+B[300-30*2+10*2]*2+25*10=810*2+260*2+250=2390mm。5.[拉筋2A6.5@400/400]:根数=(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650+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1250)/加密区间距400+(层高4500-下加密区650-上加密区1250)/非加密区间距400=4.75+6.5=5+7=12根;每个平面上有2根,故每一种拉筋总根数=12*2=24根。6.[拉筋]长度通用式=参数A段+弯钩增加长2*6.25d;如b边拉筋L=A[H1-保护层*2+箍筋直径*2]+12.5*6.5=A[300-30*2+6.5*2]+81.25=334mm。鲁师傅问答:问:端柱采用什么形式的暗柱构件来翻样?答:根据平法P48“注: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故端柱不能采用暗柱构件来翻样、而要用“柱>矩形”构件进行翻样,构造边缘端柱同一般矩形柱,8.3.313.4.3约束边缘端柱的翻样实例本节以平法P21的GDZ1为例,第4层柱(标高范围12.270~15.870),C35砼、一级抗震。鲁班钢筋当前版本未提供现成的构件让我们使用,但通过“组合使用”两个“矩形柱”构件,同样非常方便、快捷地进行翻样,“组合使用”是变通使用软件的一个重要技巧,读者应认真理解、掌握,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设计图。比如,某管道井处的剪力墙暗柱呈“Π”形状,可组合“L形”、“梯形”两个构件来翻样;当然您也可用“Z形”构件来翻样“Π”形暗柱;再如“回”字形柱,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两个“L”形柱,在输入尺寸时稍做变通处理即可。一、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需要增加柱的节点,比如“四层>柱”;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单击选中“柱>矩形”节点,再单击[确定]按钮。2.自动进入“构件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接头类型”为“锥螺纹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图13-313.自动进入“柱子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类型”为“中间层柱”、“截面”为“等截面”;“立面”图形区域仅需手工填写“楼层高度、上层楼层高度、梁的高度”三个参数,单击[□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呈勾选状态、软件将智能填写“立面”图形区域剩余的其他参数;然后再单击“截面”图形区域中的其他绿色数据进行参数的填写,如下图13-32,单击[下一步(N)>]按钮。图13-324.箍筋为2肢箍,附加箍筋没有,选择无,单击[完成(F)]按钮,软件自动关闭对话框并进入钢筋软件主界面并提交钢筋到“钢筋列表栏”中,鼠标自动停留在目录栏中的构件“四层>柱>新柱\矩形”,直接输入该柱名称“GDZ1*6a”,并且在主界面中的“相同构件个数”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写“6”5.单击选中目录栏中的构件“四层>柱>GDZ1*6a”,单击工具栏中的[复制节点]按钮;将在其下方生成新的“GDZ1*6a”构件,单击选中它,再单击它,将进入重命名状态,将名称修改为“GDZ1*6b”,以提示自己GDZ1由不同构件a、b等组合;单击工具栏中的[修改…]按钮,将弹出“GDZ1*6b”对话框。6.单击切换按钮[柱子属性]切换到“柱子属性”对话框;①先单击[□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呈未勾选,以免修改截面尺寸导致离板高度、加密区范围等四个参数被自动修改,“立面”图形区域不需作任何修改;②“截面”图形区域按下图13-33修改。图13-338.单击[箍筋属性]切换到“箍筋类型”对话框,单击箍筋类型为03G标法的4*3,如图13-34。附加箍筋没有(注:如果有“附加箍筋”,当修改了截面尺寸等参数之后应注意单击其他选项再单击需要的该选项以更新其数据)。图13-34修改完各对话框的各参数后单击[提交修改]按钮即可。注意:(1)GDZ1的a、b构件的主筋根数之和应为22,但b构件的“中部主筋”根数会影响到箍筋尺寸,应正确输入,再将剩下的主筋根数输入到a构件;(2)主筋断点、加密区等与“hc柱截面长边尺寸”密切相关,所以应先翻样最大边长的组成部分,再复制修改为其余的组成部分,这样可大大减少参数的输入量;(3)为便于构件管理和复制,可在“四层>柱”下面新建构件夹“GDZ1”,再在GDZ1下面新增构件a、b等,复制构件夹GDZ1即同时复制了a、b等所有子构件;(4)理解施工图中的箍筋形式、妙用[□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是“组合使用”的关键点;(5)如果“组合”翻样较为复杂的暗柱,可让a构件仅翻样主筋、不翻样箍筋(箍筋拉筋参数为0),让b、c等构件仅翻样箍筋、不翻样主筋(主筋设为0),并且要使用最简单、最必须的构件来翻样箍筋(即:没有多余的箍筋、提交钢筋后不需要删除),否则不利于复制修改,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提交钢筋,可能我们自己都搞不清到底哪些钢筋要保留、哪些钢筋要删除。二、报表示意图清单表的主要内容如表13-7、表13-8,请读者参照矩形柱自行分析。表13-7表13-813.4.4其他暗柱类型图样介绍各种形状的暗柱,其操作步骤、算法均相同,其最大的不同点是箍筋的组合不同,故其他类型的暗柱不再详细讲解。本节针对可能从未接触过鲁班钢筋的读者,对功能方面作个简介,图13-35。图13-3513.5芯柱XZ根据结构需要,在某些框架柱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如设计未注明其尺寸,请按平法P46的芯柱配筋构造施工。13.5.1芯柱>矩形其操作步骤、参数与一般矩形柱基本上没有区别,本节以平法P10的XZ1实例(KZ1的芯柱、第一层、标高范围为-0.03~4.47、C35砼)讲解芯柱的翻样方法。一、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需要增加柱的节点,比如“一层>柱”;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单击选中“柱>芯柱>矩形”节点,再单击[确定]按钮。2.自动进入“构件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接头类型”为“锥螺纹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图13-363.自动进入“柱子属性”对话框,下拉选择“类型”为“中间层柱”,“变截面型式”为“等截面”,并单击“截面”及“立面”图形区域中的各个绿色数据进行参数的填写,如图13-37,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下一步(N)>]按钮。图13-37注意:(1)[本层下部离板高度]、[上层下部离板高度]、[本层箍筋下部加密区]、[本层箍筋上部加密区]这四个参数设计未作特定要求,我们只需将[□按规范自动计算]选项前勾选即可,不需要手工逐一填写;仅需填写楼层高度、上层楼层高度、梁高度等三个参数;(2)根数=0或直径=0均表示没有钢筋,如本例的外围中部筋“0B25”、外四角筋“4B0”,此处仅填写芯柱的主筋;(3)请注意参数颜色与表示该主筋的点的颜色是对应的;(4)[截面外形JM]参数指该框架柱的外围尺寸、而不是芯柱的尺寸。4.自动进入“箍筋属性”对话框,可以单击图形区域中的某个绿色数据进行自定义,如图13-38,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下一步(N)>]按钮。图13-38备注:(1)[采用系统计算值]:箍筋图中的各尺寸默认为系统计算值,但如果我们手工修改了某尺寸,要想恢复为系统值,请单击此按钮;(2)据平法P46,图中水平边内箍尺寸250=Max(750/3,250)、垂直边内箍尺寸250=Max(700/3,250);如果为圆柱(直径为D),其芯柱尺寸≥Max(D/3,250)。5.自动进入“附加箍筋”对话框,本例仅计算芯柱钢筋,肯定没有附加箍筋,单击[完成(F)]按钮。6.软件自动关闭“矩形柱>附加箍筋”对话框并进入钢筋软件主界面并提交钢筋到“钢筋列表栏”中,鼠标自动停留在目录栏中的构件“一层>柱>新柱\芯柱\矩形”,直接输入该芯柱名称“XZ1*1”,并且在主界面中的“相同构件个数”后面的输入框中填写“17.由于本例仅对芯柱部分翻样,仅需保留芯柱内箍250*250,其余710*660、710*250、660*250三种箍筋应删除,在“钢筋表格栏”中按住鼠标左键拖拉以连续选择(用ctrl+左键单击跳跃选择钢筋),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钢筋]将其删除。二、清单表示意表13-9表13-9备注:芯柱构件同时翻样外围的框架柱,但外围的框架柱箍筋稍微复杂便不好处理,所以建议用“柱>矩形”构件翻样框架柱、用“柱>芯柱>矩形”构件翻样其芯柱部分,如本例。13.5.2柱>芯柱>圆形与矩形芯柱非常相似,本节以图示主讲圆形芯柱的不同点。图13-39图13-39仅“截面”图形区域参数有所不同:1、[附加主筋AHORZJ]:图形中白色点表示的纵筋,它处于方形箍筋之外、圆形箍筋之内,如图中“0B20”2、[内垂直边中部主筋NVERZJ]:图形中绿色点表示的纵筋,它处于中心正方形箍筋的垂直(h)边中部,输入根数时应输入单边根数,软件自动按对称配筋计算,如图中绿色的“1B20”3、[内水平边中部主筋NHORZJ]:图形中灰色点表示的纵筋,它处于中心正方形箍筋的水平(b)边中部,输入根数时应输入单边根数,软件自动按对称配筋计算,如图中灰色的“1B20”4、[截面JM]:指外围圆柱的直径D,如图中的“700”5、[箍筋内主筋SJJ]:圆形箍筋之内的红色点表示的纵筋,如图中的“8B0”6、[内四角筋NSJJ]:用蓝色点表示、处于柱中心位置、正方形箍筋之内的四角主筋;其根数限定为4根,如图中的“4B20”总结:圆柱中心芯柱主筋=内垂直边中部主筋NVERZJ*2+内水平边中部主筋NHORZJ*2+内四角筋NSJJ;圆柱外围主筋=箍筋内主筋SJJ+附加主筋AHORZJ。7、[箍筋GJ]:该参数表示外围圆形箍(或螺旋箍)、水平方向矩形箍、垂直方向矩形箍、中心正方形箍筋等所有箍筋,如图中的“A10@200/200”8、[水平拉筋HORLJ、垂直拉筋VERLJ]:在目前版本中无用,如图中的“0A10@100/200”图13-40图13-40中箍筋的绿色尺寸可以自定义;660=截面D700-保护层30*2+箍筋直径10*2;250=Max(截面D/3,250)。图13-41图13-41中“圆形柱-箍筋”对话框请参见13.3.2节,单击选择左边的形状即可。提交钢筋后其清单报表如表13-10。表13-10第四行螺旋箍筋分析同8.2.3节圆柱;第二行箍筋根数=横向矩形箍根数19+纵向矩形箍根数19=38根,参见《实用五金手册第六版》第3.3页弓形的弦长公式c=2*EQ\R(,h(2r-h))=2*EQ\R(,205(2*330-205))=2*305.4=611mm,其中h=(660-250)/2=205mm。备注:圆形芯柱构件同时翻样外围的圆形柱,注意填写箍筋内主筋SJJ及附加主筋AHORZJ参数即可。13.6柱>牛腿一、操作步骤1.在软件主界面的构件目录中,单击选择需要增加柱的节点,比如“顶层>柱”;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单击选中“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