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1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2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3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4页
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汉语韵母和声调的发展本讲主要内容:1、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2、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重点掌握内容:韵尾的发展和声调的演变规律。本讲主要叙述两个问题,韵母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的发展,声调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一、韵母的发展汉语从上古发展到中古,韵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古汉语三十韵部,按照主要元音和韵尾的不同分为阴(9)、阳(10)、入(11)三类十一组。到魏晋南北朝42个韵部(见王力《汉语语音史》113页)。到中古《广韵》九十五韵部(61阴阳34入声韵部)。这之间,韵部的分合显得十分复杂。比如上古的“之”部韵分化出中古的“咍、侯、灰、皆、之、尤、脂”七个韵。趋势是韵部的划分越来越细密。从中古到近代,韵母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广韵》95韵部,206韵,141个韵母,到平水韵106韵,再到《中原音韵》19个韵部,46个韵母。总的发展趋势是整个韵部系统大大简化。我们知道,汉语音节中的韵母一般是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构成,而韵头和韵尾最能体现汉语语音的特征。所以,我们从韵头和韵尾两方面来看韵母的发展。1、韵尾的发展韵尾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p、-t、-k尾的消失;、-m尾的消失。[-p]、[-t]、[-k]是塞音,听起来很紧促,所以带这种韵尾的音节叫“促音尾”音节,也叫“塞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之为“入声韵”;[-m]、[-n]、[-g]是鼻音,用鼻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鼻音尾”音节,音韵学上称“阳声韵”。戏曲界又把阳声韵中收[-m]尾的音节叫“闭口韵”。塞音尾和鼻音尾因为都是唯闭音尾,听着不敞亮,所以合称“闭音节”。用元音充当韵尾的音节叫“元音尾”音节,没有韵尾的音节叫“开音节”。这两种音节在音韵学上合称“阴声韵”。[-p]、[-1]、[-k]都是“唯闭音”,即只把双唇、舌尖、舌根急促地一闭就完了,并不让气流冲出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类韵尾了。但在现代粤方言广州话中,普通话里同音的“力、栗、力”三个字分别读作【lap】、【101】、【lk】,还保留着韵尾[-p]、[-1]、[-k]。那么,这类韵尾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我们知道,韵尾[-p]、[-1]、[-k]和入声是有连带关系的,没有[-p]、[-1]、[-k]韵尾,也就没有入声。入声是以发音短促为特征,没有[-p]、[-1]、[-k]这些促音尾,音节也就没有了短促的音色,那么,入声也就不存在了。元代黄公绍的《古今韵会》(成于1292年以前)已经没有收[-p]的入声字了,收[-P]的入声字已经并入到收[-t]的入声里去了。到了十四世纪,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时,入声就完全消失了。这说明,十四世纪(或更早)的北京(大都)话里,韵尾[-p]、[-1]、[-k]就已经消失了。至于它开始消失的时间可能更早。[-p]、[-1]、[-k]消失以后,闭音节成了开音节。例如“哭”k'ukkuo有些韵类在促音节消失后,又发生元音高化。如“郭”kuak---kuo。韵尾[-m]的消失是在[-p]、[-1]、[-k]的消失之后,在《中原音韵》里有了一个开端,就是声母为唇音而韵尾为[-m]的字,韵尾一律变为[-n]。这样一来,本来不同韵尾的字,变为同韵尾的同音字了。例如:烦繁[-n] 饭贩[-n]牝[-n]>[-n] >[-n] >[-n]凡帆[-m] 范犯[-m] 品[-m]这种音变,语音学上称为异化作用。如果声母是唇音,韵尾[-m]也是唇音,在发音上不是十分便利的,所以韵尾很容易起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必然的,今天有些方言如客家话仍保留有[-m]尾。《中原音韵》十九韵部是十四世纪北方话的实际语音系统。这十九韵部如下(教材160页):一东钟二江阳三支思四齐微五鱼模六皆来七真文八寒山九桓欢十先天十一萧豪十二歌戈十三家麻十四车遮十五庚青十六尤侯十七侵寻十八盐咸十九廉纤其中“侵寻”、“盐咸”、“廉纤”三个是闭口韵,可见,《中原音韵》基本上还保存着[-m]尾。那么[-m]尾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在北方话里,[-m啲全部消失,不能晚于十六世纪,因为写于十七世纪初叶(1626)的《西儒耳目资》(法国传教士金尼格著,供西洋人学习汉语用的音韵学著作)里已经没有[-m]尾韵了。但是,卜m]并入[-n]并不是从十七世纪才开始的。这种变化从唐代已经开始了。唐人胡曾《戏妻族语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十” [-ap];“石”[-ak])唤‘针'将作‘真'“针”[-m];“真”[-n])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因”[-in];“阴”[-im])在胡曾看来,“针、阴”二字要念成收[-m]尾的闭口韵才算“正”,妻子娘家人念成收[-n]尾的,就成了“真、因”二字了,是很可笑的。这说明:唐代有的方言中已经把[-m]尾字读成[-n]尾字了。但语音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北方[-m]尾的消失要到《中原音韵》时代以后。那么,[-m]尾字并入[-n]尾后,《中原音韵》仅存的三个闭口韵:侵寻并入了真文,盐咸并入了寒山,廉纤并入了先天。后来,桓欢也和寒山合流了。这样,十九韵部减为十五韵部,基本上代表现代了普通话的韵部。以上是着眼于韵尾看韵母的发展。下面从韵头来看韵母的发展。2、韵头的转化根据韵头的不同,可以把韵母划分为四类,即四呼。四呼是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特征,开、齐、合、撮四呼之间可相互转化,韵头的转化是具有普遍规律的。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①开口和齐齿的交替:即韵头i的插入和失落。A、韵头i的插入,即开口呼一齐齿呼。本来没有韵头的开口呼,在发展过程中插入了韵头i。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是喉音字(指见溪疑影哓匣六母);②必须是二等字。例如:街kai—Mie鞋xai—pie奸kan—Mian雁号an—ian牙期a—ia家ka—Mia江ko号—Mia号巷TOfl—piagB、韵头i的失落,即齐齿呼—开口呼。本来有韵头i或全韵为i的齐齿呼,在发展过程中,或者韵头i失落,或者全韵为i的变为这主要是受卷舌声母(t»t訂、》乙)的影响。例如:社ziaf§9 世pisi^gl昌舫ia号ft§ag脂Mi—tgl手piu—§ou(温州方言还念piu)②开口与合口的交替:即韵头u的插入和失落。A、韵头u的插入,即开口呼---合口呼。本来没有韵头的开口呼,在发展过程中插入了韵头u例如:(歌韵)多ta—tuo施t‘a—t‘uo娑sa—suo挪na—nuo(铎韵)讬t‘akft‘uo洛lak—luo作tsak—tsuo现代北京话里的韵母o,在舌齿音声母后面写成uo:duo、tuo、nuo、luo、zhuo、chuo、shuo。但唇音后面可以写成bo、po、mo、fo。C、韵头u的失落,即合口呼一-开口呼。本来有韵头U,在发展过程中失落了韵头。这种情况在各地方言中是很普遍的。现代北京话在两种情况下失落了韵头u(1)唇音后面。(2)灰韵的泥、来两母字和魂韵的泥母字。例如:灰韵:杯puni^pei(不是Pui) 每muni^mei(不是mui)内nunifnei(不是nui)雷luniflei(不是lui)魂韵:嫩nunfnn(不是nun)本punfpn(不是puin)门munfmn(不是mun)金b‘unfp‘n(不是p‘un)此外,还有撮口向开口、合口的转化,齐齿向合口、撮口的转化,这里不去细说,可参看教材P164-168。二、声调的发展声调是汉语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据史料记载,南朝梁、沈约发明“四声”。其实他只是发现“四声”这个语言事实,并提倡诗文创作讲究声律。这说明,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很早就存在了。古汉语的“四声”不同于今天的“四声”。古代的“四声”叫“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平、上、去、入”。今天普通话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阴、阳、上、去”。古代汉语的“四声”如何发展演变为今天普通话里的“四声”的?有哪些规律?概括起来有三大规律:浊上变去、平分阴阳、入派三声。1、浊上变去。浊上变去,是指古代全浊上声字变为去声。这里“浊上变去”的“浊”是指“全浊”(全浊声母:並、奉、定、澄、从、床、群、邪禅、匣10个),至于“次浊”的上声字今天并没有变为去声,比如“马”(明)、“努”(泥)、“鲁”(来)、“忍”(日)、“尾”(微)、“有”(喻)、“雅”(疑),(共七个次浊声母)到今天还念上声。浊上变去,这种变化,从八世纪即唐代就开始了。我们根据什么知道唐代就开始了呢?唐李涪《刊误》批评《切韵》“字同一声,分为两韵”:“恨怨之恨则在去声,佷戾之佷则在上声;又言辩之辩则在上声,冠弁之弁则在去声;又舅甥之舅则在上声,故旧之旧则在去声;又皓白之皓则在上声,号令之号则在去声。”“恨辩舅皓”是全浊上声字,“佷、弁、旧、号”是全浊去声字。李氏以为这四对字分别同音,表明全浊上声字“恨、辩、舅、皓”已经读为去声。韩愈《讳辨》说:“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杜”是全浊上声,“度”是全浊去声。韩愈认为“杜、度”同音。也可表明全浊上声字“杜”已经读为去声。宋词用韵中全浊上声常与去声押韵。例如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做飘••零水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其中的韵脚字“负”是上声字,其余都是去声字。这些都表明全浊上声已读成去声。不过在宋人韵图里,全浊上声字仍然列为上声,并没有列入去声韵里。到《中原音韵》才打破传统韵书的限制,正式把中古全浊上声字归入去声。全浊上声变去声是从中古到近代乃至现代汉语声调发展的规律之一。全浊上声变去声的常用字,可参见教材227-228页。2、平分阴阳所谓“平分阴阳”,是指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种调类。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是把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类的第一部书。周德清在这部书序言中说:“字别阴阳者,阴阳字平声有之,上去俱无。上去各止一声,平声独有二声;有上平声,有下平声。”周氏所谓上平声即指阳平,所谓下平声即指阴平。声调的阴阳和声母的清浊是有对应关系的,清音平声字发展为阴平,浊音平声字发展为阳平。换句话说,声调分化为阴阳的原因,是受声母的影响。声母有清浊之分,随着语音的发展,浊音和清音的音高差别逐渐增大,于是产生了调类的分化。例如:“通,他红切”。“同,徒红切”。中古“通”和“同”本来是属于同一声调的,都属平声。但是,“通”,是透母字,属清声母;“同”,是定母字,属浊声母;由于清浊音的影响,“同”的声调和“通”的声调实际上并不完全相同,这个细微的差别逐渐显著,最后形成了两个调类:“通”读阴平,“同”读阳平。又如:“充,昌终切”。“虫,直弓切”。“充”和“虫”中古都是平声。“充”,是穿母字,属清音;“虫”,是澄母字,属浊音。后来,“充”是“阴平”,“虫”是“阳平”。3、入派三声汉语发展到元代,即十四世纪时,入声[-p]、[-t]、[-k]韵尾消失。《中原音韵》把中古入声字分别派入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没有入声字。分析《中原音韵》的入声字,我们可以看出“入派三声“有以下三条规律:A、 全浊入声归阳平《中原音韵》里属于中古并、定、群、从、邪、澄、床、禅、奉匣10个全浊声母的入声字有176个,其中166个派入阳平,只有少数字例外。如:并:白勃拔别奉:伏服伐乏定:狄敌独达澄:直泽浊轴床:实食舌赎禅:石孰折勺从:疾杂昨捷邪:夕席袭俗群:及局杰竭匣:学合核活B、 次浊入声归去声《中原古韵》里属于中古明、微、妮(娘)、来、日、疑、喻7个次浊入声字共188个,其中有187个字派入去声,只有一个“抹“(明派入上声,例如:明:蜜木灭微:勿物袜妮(娘):纳捏聂来:乐腊列日:日入肉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