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_第1页
梨状肌综合征_第2页
梨状肌综合征_第3页
梨状肌综合征_第4页
梨状肌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梨状肌综合征传统康复一、概述梨状肌综合征指的是梨状肌急性或慢性损伤产生肿胀、炎症刺激,在骨盆出口处压迫、刺激坐骨神经干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状,以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酸痛、麻木为特征。本病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二、解剖生理梨状肌位于臀部中层,分布于小骨盆内面,起自2~4骶椎前面的骶前孔外侧,经坐骨大孔进入臀形成一狭细抵止腱止于股骨大转子顶部。受骶1~骶2神经发出的肌支支配。作用:收缩时使大腿外旋梨状肌体表投影三、病因病理1、梨状肌的变异:正常解剖结构: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方穿出。变异情况:①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中穿出;②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分为腓总神经及胫神经,其中胫神经从梨状肌下穿出,而腓总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③胫神经从梨状肌下穿出,而腓总神经从梨状肌上穿出我国解剖学家潘名紫对722例成人尸体的研究结果:正常型占61.6﹪;变异型占38.4﹪。

这些变异的解剖结构为坐骨神经受梨状肌压迫准备了先决条件。当大腿用力外旋或局部受寒,梨状肌收缩痉挛、充血(水肿)增粗时,由于肌束幅度改变,肌肉间隙减小,压迫穿过其间的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而出现症状。2、损伤:多因大腿由内旋、下蹲位突然站立,或腰部由前屈位伸直时,骨盆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伤;亦可在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而致伤。损伤的病理反应为出血、渗出、肌紧张或筋膜破裂、肌束隆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损伤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以上病理改变使梨状肌上、下孔变狭窄,通过其间的神经、血管受到刺激而发生炎症改变:局部瘀肿、缺氧及功能障碍。久之,则引起臀部及下肢筋肉萎缩和发凉等继发性改变。3、劳损或受凉:部分病人可因劳损或受凉导致梨状肌产生无菌性炎症或痉挛,刺激周围神经、血管而引发坐骨神经痛。四、临床表现梨状肌损伤后常波及梨状肌上、下孔所通过的神经、动脉、静脉,所以除了局部症状外,常表现出相应的神经受压症状与体征。(一)大部分患者有扛抬重物或蹲、站时下肢的“闪”、“扭”等外伤史,部分患者有夜间受凉史(二)臀部困痛,一侧臀部深在性酸胀,并伴随一侧下肢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痛,偶有小腿外侧麻木(腓总神经穿过梨状肌时受压)(三)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夜不能眠(四)腹压增加时,压力经小骨盆腔波及梨状肌引起疼痛(五)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短缩,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六)臀肌和下肢相应肌肉萎缩。五、检查1、沿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深层有明显压痛,有时压痛点扩散到坐骨神经分布区域。

2、在梨状肌处可触及条索样改变或弥漫性肿胀的肌束隆起。日久可出现臀部肌肉松软、萎缩。

3、患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时,疼痛反而减轻。4、梨状肌紧张试验:病人俯卧。术者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手握踝,屈膝90度,使小腿外展。此时,股骨大转子外旋,拉紧梨状肌,若臀部与下肢出现疼痛,再将小腿内收,使梨状肌放松,疼痛减轻或消失。六、诊断及鉴别诊断单纯的梨状肌损伤,根据外伤病史、臀部疼痛及同侧坐骨神经痛、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压痛及条索状物,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等,即可做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于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部体征。若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则可兼有两者的症状、体征,而以明显的腰部体征和坐骨神经受压为主要特征。臀上皮神经损伤:疼痛位于臀部及大腿后侧,痛不过膝,压痛点在髂嵴中点下方2cm处,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字试验阳性,足跟叩击征阳性,X线片可确诊。七、治疗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施术部位:患侧臀部及下肢。取穴:环跳、居缪、承扶、风市、委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悬钟、昆仑。手法:滚、按、揉、点、弹拨、推、摇、牵抖、擦法。操作:急性期手法宜轻柔,在恢复期手法可稍重,并配合弹拨法,一般能获得较好效果。操作方法:1、松解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柔和而深沉的滚法沿梨状肌体表投影反复施术3至5分钟,然后施掌按揉法于患处2至3分钟,再在患侧大腿后外侧施滚法和拿揉法,充分使臀部及大腿后外侧肌肉放松。2、弹拨止痛法:医者用拇指弹拨法于梨状肌肌腹呈垂直方向弹拨10多次,并点按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以酸胀为度,以达通络止痛之目的。3、理筋整复法:施掌推法或深按压法,顺肌纤维方向反复推压5至8次,力达深层,再以肘尖深压梨状肌2至3分钟,以达理筋整复之目的。4、舒筋活血法:医者一手扶按髋臀部,一手托扶患侧下肢,作患髋后伸、外展及外旋等被动运动,反复数次,使之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最后施擦法擦热局部。5、其他治疗:局部封闭,用醋酸强的松龙25mg,加1%的普鲁卡因10ml,作痛点浸润注射,每周1~2次。可消炎止痛。

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患。各个流派专家都很重视本病的治疗,其手法各具特色。(一)上海中医学院:(最为常用)因梨状肌位于臀大肌深层,梨状肌损伤后大部分压迫坐骨神经,因坐骨神经的疼痛引起臀大肌紧张,为本病手法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要想使手法作用能够达到梨状肌,首先要解除臀大肌的痉挛。2、舒筋通络:①在臀大肌充分松弛情况下,用深沉缓和的滚、按、揉手法并配合大幅度下肢后伸、外展,以放松深层梨状肌②肘压阿是穴处10秒钟,镇痉止痛③用肘尖或大拇指按在梨状肌阿是穴处,由轻到重弹拨。此为治疗重点手法④理筋,沿肌纤维方向用拇指罗纹面或肘尖作推压法

3、活血化瘀:①掌揉阿是穴处,以透热为度②沿梨状肌肌纤维走行方向用擦法,透热为度,可配合热敷③搓、抖下肢,病久有粘连者,做下肢屈伸及直腿高举扳法(二)张安祯等人只取弹拨法治疗患者俯卧位,放松肌肉,上肢向后伸直,医生拇指按压梨状肌,并用力向下按压片刻后再沿梨状肌肌纤维方向反复拨动和按摩。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适当休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