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_第1页
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_第2页
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_第3页
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_第4页
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思岭与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试考夏志刚定海区西厢的岑港镇在唐宋之间称为“六国港”,因面对横水洋对面的宁波招宝山,又具有四面避风的优良条件,一直是舟山本岛的主要港口,《康熙定海县志.岑港岙图说》中该港“口南舟航鳞集于此,故定邑为东浙之门户,而岑岙又为定邑之要冲”,舟山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这个地方密不可分。古人自定海城区出茅岭,经野岙岭入西皋岭,再翻郑思岭才能看到“两碶夹山、海尾冲入”的岑港,郑思岭上至今仍留存有座北面南的路亭遗址和较为完整的石弹驿路,在紫微一侧还有“郑思岭下”的地名。那么这个颇有古意的“郑思岭”地名因何而来?所思之“郑”又是何人?目前记载舟山历史的典籍最早的当属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再有元代大德《昌国州图志》,但都因年代久远无图可查无字可寻,只有明代天启六年何汝宾所撰的《舟山志》记“郑思岭”,可见该地名应出现在明代之前。地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在中国古代为纪念重要的人物而改易地名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针对在一地较得人心的官员,那么这个“郑”会是何人?根据清《光绪定海厅志》所记,明代之前曾任职舟山的官员只有南宋嘉定年间的知县郑伯谦,“宣教郎嘉定九年到任十一年满,增置学田”,而再无字号、籍贯、著述、经历等信息。《宋元学案》有“郑伯谦,字节卿,永嘉人,官修职郎、衢州府学教授,著《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发挥《周礼》之义”的明确记载。《太平经国之书》一书为汉唐以来私人刊行专事研究财政经济问题的少有著作,从理论上阐述会计的原则与作用,主张扩大会计的监督范围,提高会计官署的权位,以便能充分执行其“纠察钩考”的职能,为后世研究开创了先例。在历代的研究者眼里,郑伯谦与他的族兄郑伯熊、郑伯英等一并被列为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温州地方志记他为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永嘉学派”十分注重研究当时朝政的财政、经济、军事等实际问题,被称为重视经世实用之学,或言“功利之学”。郑伯谦继承、发扬了永嘉学派之学风,致力于财政、经济等实际问题的研究,从而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重视会计的一代思想家。郑伯熊学生的许及之曾有一首《送郑节卿赴新喻丞并呈李谏议》:“南漳抚字溢三年,当路文章喜荐贤。鹤发有亲须禄养,鹗书无地足常员。为丞盍过滕王阁,诣府欣依刺史天。谏议恩深曾一顾,烦君为我道拳拳。”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两条线索,可能郑伯谦进士及第后先被安排到湖北襄阳的南漳县任主簿或教谕,三年之后经过当时文章名士的推荐补了个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今新余市)的县丞。新喻县丞任满后正当南宋宁宗庆元初年,又恰逢导致南宋历史大逆转的拐点“庆元党禁”,庆元三年(1197),当权的韩侂胄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逆党”,开列“伪学逆党”党籍五十九人,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受到牵连,直至嘉泰二年(1202)。作为被打击对象,郑伯谦还算是幸运的,估计只是延长了新喻县丞的任期,而于党禁解除后的嘉泰、开禧年间转任衢州府学教授。唐贞元十九年(803),大文豪韩愈被贬任广东清远市的阳山县令,当地因韩愈而留下燕喜山麓的“燕喜亭”和连江边的“钓矶亭”。根据《阳山县志》记载,“钓矶亭”由阳山知县郑伯谦于嘉定元年(1208)二月修建,在这块韩愈钓鱼坐憩的大石上留下了“上游仙迹”题刻,并自署“永嘉郑伯谦”。结束阳山任期后的郑伯谦以“宣教郎”的名头转赴舟山,昌国县虽然地处江南,离京城(临安)也近,但毕竟要跋涉风涛,幸而朝廷明确可以享受“欠发达地区”政策。据《宝庆四明志》介绍,昌国县的官员享受工资不打折(其俸免折支)、家里祭祀用地免征田税(圭田过六顷用万户令格)、满任后允许抽签挑选岗位(许“占射差遣”)等优惠政策,“占射差遣”的政策于嘉定初年重新实行,而郑伯谦是第一个享受的。郑伯谦在舟山的时间相对是会宽裕些的,在早年堂兄郑伯熊的影响下,加上有了多年地方行政经验,编撰《太平经国之书》条件是比较成熟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叶时《礼经会元》与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体例略同,议论多相出入,二书成书时间相去不远。郑伯谦简化了叶时的书,或叶时根据郑伯谦的书而扩写,这都有可能。据《竹野先生传》中称叶时晚年居嘉兴,才著《礼经会元》并传给学生翁合,那么时间应当在宋理宗宝庆年间。至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为郑伯谦在《奉养》一篇中说汉文帝的节俭不好,而怀疑他是否为了仕途而曲意迎合贾似道,就有些难为古人了。毕竟刚刚经历力行节俭的宋宁宗时期,以理财开源、拉动消费为思路提出过于节俭对国家不利,既符合当时南宋“求和偏安”的大众氛围,也符合其“太平经国”的理念,更何况贾似道要在其后30多年的宝祐二年(1254)才登上宰相的舞台。郑伯谦在舟山工作期间的政绩已经湮灭无闻,但可以肯定的是应当还干得不赖,因为在他任内还为昌国县学增加了不少“学田”。按照宋朝的官员考核制度,办学虽然也是县令的职责之一,但一般都要求重点完成“劝农”、“平讼”、“断狱”等事务。昌国县学自熙宁八年知县张懿文初建后,多次搬迁重建,最后定址在县衙南边的“芙蓉洲”,经过韩晦、郑伯谦、闻韶、赵大忠等多任县令的努力,用于养士的“学田”也增加到“水田五百六十亩二角二十五步、山地屋基竹(木养)九百一十三亩一角四十三步”,每年能收入“米一百九十七石二斗、租钱三百二十七贯七百八十四文”。鉴于郑伯谦经世实用的学术思想,在其任内做到“爱民如子”想来是可能的,那么在他离任之时百姓送到岑港渡口也是可能的,再把回首目送郑伯谦归帆的山岭呼为“郑思岭”也可以理解。离开舟山后,郑伯谦应当还干了个通判的职务,只不过很快就去哪个道观充任“管勾”(主管)。据《宋会要辑稿》抄录,“嘉定十六年三月三日,临安府通判黄顺卿罢黜;郑伯谦、赵汝阴并与祠禄,理作自陈。以臣僚言:「省试差官有总辖诸司一员,系以临安府通判为之,预差下黄顺卿。及期,顺卿以子弟妨试,托疾求免,改差通判伯谦、汝阴,又复辞难。」故有是命。”这条记载说当年朝廷要举行科举考试,让临安府通判黄顺卿去干管理“省试”的“总辖诸司”一职,黄顺卿借故推辞,换郑伯谦、赵汝阴前去,但这两位通判也推托,所以黄顺卿给罢了官,而郑、赵则给了个自请管理道教宫观继续吃俸禄的“祠禄”处分。宋代尤其是南宋后期,科举考试作弊方法层出不穷,叫卖文帖(准考证)者有之,涂改乡贯(生源籍贯)者有之,改换父祖姓名者有之,冒名顶替者有之。加上当时福州、温州、宁波三地中举者多、考生也多,出身福建的黄顺卿、郑伯谦不肯干这份得罪人的差事,当也在情理之中。祠禄官为宋朝所特有的官员安置方式,因为崇奉道教的缘故,各地主要道教宫观一般都会设置官员,而不同政见、年老体弱、暂时候补等官员也会经常得到这份待遇。但根据岳飞的孙子岳珂所说,“今世出仕者,年至二十始许莅官,七十致仕”,郑伯谦此时约50多岁,他还有机会再续仕途。“祠禄”没多久时间,郑伯谦的名字就出现在江西临江军(治所清江在今江西樟树市临江镇),《隆庆临江府志》载他于嘉定末年出任“知临江军州事”。可能就在这次行前,在时任临安府通判的赵汝淳(字子野,宋太宗八世孙)官舍,同为绍熙元年进士的隐士刘宰留下了唱酬之作《同叶恭叔郑节卿饮于赵子野官舍(分得壶字)》:“相望各千里,相逢酒一壶。交情贯金石,诗思渺江湖。夜雨滋园菊,秋风落井梧。归欤吾有日,聚散一长吁。”赵汝淳刚刚从临江军的清江知县任上回来,估计那一晚的秋风夜雨之中,杜举扬觯之间诗篇飘落应能解好友临别之愁,然此时郑伯谦的已经是心向“仙家”了。宋理宗端平改元(1234)“夏五月朔旦,金华洞元天璧壶道人郑伯谦拜手谨叙”的文字出现在了《抱一子参同契解》序中。《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著,为仙家必读,有“万古丹经王”之称,历来注家颇多,《抱一子参同契解》是号抱一子的显微道人陈希贤所著。郑观应刻本《关尹子九篇》说陈希贤为宋理宗时官御史,因乱世辞官修道,四十五岁化度,四十八岁成道;《正统道藏抱一子参同契解•郑伯谦叙》称“抱一先生陈君,嘉定癸未(1223)遇至人于淮之都梁,尽得金丹真旨”,那么陈希贤应与郑伯谦是同朝为官、意趣相投。回顾郑伯谦“祠禄”宫观的经历,加之家乡曾经出过被宋徽宗拜为国师的道士林灵素,郑伯谦的弃官修真也不是难以理解,只是不知道这位“璧壶道人”是否还曾造访昌国,在“郑思岭”之上驻足歇脚。南宋永嘉学派郑伯谦年谱简表宋孝宗(在位:1162年—1189年)隆兴1163年一1164年2年乾道初年出生?乾道1165年一1173年9年淳熙1174年一1189年16年十八年一月宋光宗即位沿用宋光宗(在位:1189年一1194年)绍熙1190年一1194年5年五年七月宋宁宗即位沿用绍熙元年进士,湖北南漳县主簿?宋宁宗(在位:1194年一1224年)庆兀1195年一1200年6年江西临江军新喻县丞嘉泰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