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物理_第1页
2019-2020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物理_第2页
2019-2020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物理_第3页
2019-2020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物理_第4页
2019-2020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物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九年级物理(考试时间:90总分:100)一、单选题(2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细雨濛濛B、桂花飘香C、雪花飞舞D、树叶飘落【标准答案】B【解析】细雨蒙蒙、雪花飞舞、树叶飘落都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体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B符合题意.【end】(2分)2.点火爆炸实验中,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点燃盒中洒精蒸气,产生的燃气将塑料盒盖喷出很远.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类似于汽油机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标准答案】C【解析】塑料盒相当于一个气缸,塑料盒的盖相当于活塞,酒精在塑料盒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塑料盒盖运动,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与热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类似.故选C.【end】(2分)3.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方法,把它们分别连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可使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的接法是()A、B、C、D、【标准答案】C【解析】要想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应让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只有C选项中符合要求.故选C。【end】(2分)4.下列各组物体中全部属于导体的是()A、铝、陶瓷B、橡胶、铜C、油、大地D、石墨、水银【标准答案】D【解析】A.铝是导体,用在电线中;陶瓷是很好的绝缘体;故A错误;B.铜是导体,常用作导线;橡胶是绝缘体,常用在电线的外包装;故B错误;C.大地是导体,油是绝缘体;故C错误;D.水银属于金属,是导体;石墨是导体,常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故D正确;故选D.【end】(2分)5.将两个充气后的气球悬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充气的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我们观察到两气球分开,这是因为()A、两气球带上异种电荷B、两气球带上同种电荷C、两气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D、无法确定【标准答案】B【解析】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由于摩擦起电,气球会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带使两气球接近时,它们会彼此分离,不再碰到一起,故选B。【end】(2分)6.如图所示,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A、B、C、D、【标准答案】A【解析】分析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电流表、灯泡L1、开关、灯泡L2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A图与实物图符合;B图两灯泡并联,与实物图不符合,C图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了,与实物图不符合.D图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了,与实物图不符合;故选A.【end】(2分)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B、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标准答案】D【解析】从实物电路图中看出,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并在L1的两端,测的是L1的电压,选D.【end】(2分)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则电路的故障情况可能是()A、灯L断路B、灯L短路C、电阻R断路D、电阻R短路【标准答案】B【解析】A.灯L断路时,电路中没有电流,故A错误;B.灯L短路时,灯不会亮,但电路中有电流,即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同时被短路,所以没有示数,故符合题意;C.电阻R断路时与电源负极不通,电压表、电流表都不会有示数,故C错误;D.电阻R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故D错误;【end】(2分)9.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标准答案】C【解析】A.由I-U图象可知,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A错误.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乙电流为0.5A,所以此时乙的阻值为故B错误.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U=U甲+U乙=1.5V+0.5V=2V,故C正确为答案.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I=I甲+I乙=0.2A+0.4A=0.6A,故D错误.【end】(2分)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到最右端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移动滑片P到最左端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A、6V20ΩB、12V20ΩC、6V10ΩD、12V10Ω【标准答案】A【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源的电压:U=IR1=0.6A×10Ω=6V,故BD不符合题意;当滑片位于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R==3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2的最大阻值:R2=R﹣R1=30Ω﹣10Ω=20Ω,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end】二、多选题(3分)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标准答案】B;D【解析】A.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错误;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正确;C.0℃的冰变成0℃的水,吸收了热量,尽管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故C错误;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冰块的内能增大,故D正确。【end】(3分)12.下列知识结构正确的是()A、B、C、D、【标准答案】B;D【解析】A.弹弓将石头弹出,即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B.对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来说:物体放热,内能减少;物体吸热,内能增加;对于做功改变内能来说: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故B正确;C.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的形状;对于气体来说,既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故C错误;D.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且其中的用电器互相影响,而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且其中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故D正确。【end】(3分)13.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标准答案】A;C;D【解析】A.由图可知,通过导体a、b的电流都与其电压成正比,故A正确;B.由图象可得,当电压为2.0V时,Ia=0.4A,Ib=0.2A,a的电阻Ra==5Ω,b的电阻Rb==10Ω,Ra<Rb,故B错误;C.b导体两端电压是1V时,通过的电流是故C正确;D.将a、b两导体串联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时,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流中的电流故D正确。【end】三、填空题14.手靠近火炉会变暖,这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手内能;冬天两手反复摩擦感到暖和,又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手的内能.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_.【标准答案】(1).热传递(2).做功(3).比热容较大【解析】【思路分析】手靠近火炉会变暖,是通过热辐射即热传递的一种形式增加了手的内能.手反复摩擦,双手克服摩擦做功,摩擦生热,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比热容较大.【解题过程】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是其他形式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的过程.【end】15.爆米花是同学们喜爱的小食品之一,爆玉米花时,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加热,玉米粒中的水分受热后,温度____()__,内能增大;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迅速增大,将厚实的壳涨破,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______能.【标准答案】(1).升高(2).机械【解析】爆玉米花时,将玉米粒放入铁锅内加热,玉米粒从铁锅吸收热量,其中的水分吸热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迅速增大,将厚实的壳涨破,此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end】16.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_____的结果.【标准答案】(1).同种(2).排斥【解析】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即静电球是带电的,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头发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头发越梳越蓬松.【end】17.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_()_Ω;当它两端电压为0V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Ω.【标准答案】(1).15(2).15【解析】[1]导体的电阻为R==15Ω,[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当电压为0时,电阻不变,仍为15Ω.【end】18.教室的日光灯之间是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___V。【标准答案】(1).并联(2).220【解析】[1][2]教室的日光灯的额定电压,即正常工作电压都是220V,为了都能正常工作,并且互相不影响,各用电器都并联在电路中。【end】19.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曲轴转速为3600转/分,则该柴油机活塞1秒对外做功______()__次。如图所示的是________冲程,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标准答案】(1).30(2).压缩(3).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析】[1]飞轮转速为3600r/min=60r/s,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2周,做功1次,该柴油机活塞每秒做功30次;[2][3]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燃料混合物,温度升高,属于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end】20.从物理学角度看,如图中甲、乙、丙所示的情景部说明了()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标准答案】做功【解析】【详解】敲打物体、弯折铁丝、搓手的过程中,都是对物体做功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都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end】21.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若电阻R1、R2并联且能正常工作,则甲表是________()表(填“电流”或“电压”),乙表是________表(填“电流”或“电压”)。【标准答案】(1).电压(2).电流【解析】[1][2]要使电阻R1、R2并联,由图可知电流必须从开关S分别流入支路R1、支路R2和仪表乙,然后流回负极,所以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end】四、实验探究题22.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15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end】2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end】24.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end】2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_______(选填“a”“b”“c”或“d”).(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测得几组数据如下表.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A.第2次实验后,算出的电阻值是_____Ω,第3次实验后,算出的电阻值是_____Ω,待测电阻值为_____Ω.【标准答案】(1).发生变化(2).保持不变(3).d(4).018(5).15.0(6).15.6(7).15.2【解析】(1)如图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电源电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电流表的示数将发生变化,由于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将保持不变;(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应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连接错误的导线是d,导线d接在定值电阻左边的接线柱.【end】(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_____()___。(要求连线不得交叉)(2)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_。A.50Ω1.0AB.30Ω1.0AC.20Ω1.0A。【标准答案】(1).见详解(2).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A(4).2(5).A【解析】(1)将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可再接上面任意一个接线柱,如图所示;(2)分析图丙图象,曲线上每点对应的电流和电阻的乘积都等于2V,由此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即滑片向A移动,直到电压的示数达到2V为止;(4)由图丙知,电路的最小电流I=0.1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R=6V﹣2V=4V由I=U/R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滑=U滑/I=4V/0.1A=40Ω则选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0A”。【end】(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其目的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2)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b物质是_____,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的吸热能力强.【标准答案】(1).质量(2).吸收的热量相等(3).煤油(4).a(水)【解析】【思路分析】1)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中应控制的物理量有:质量、吸收的热量;用相同的热源对液体加热,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2)①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时,物质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②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多的物质,其吸热能力强.【end】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匀降低(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式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标准答案】(1).②(2).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3).A(4).①【解析】1]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热奶的温度比水温高,热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则由图象可知:热奶的温度随时间降低的是曲线②;[2]热奶和容器中的水发生热传递时,直到二者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开始的5分钟温度极速降低,5-10分钟降低的比较缓慢,而10-15分钟内温度只降低几摄氏度,所以变化特点是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1)[3]参考这个实验的图象,沸水放在房间里,和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应该相似,即是先快后慢的规律,故选A;(2)[4]一杯热奶咖啡冷却时,根据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先快后慢的规律可知:开始时温度自然降低的快,不必加冷牛奶,5min后在温度降低比较缓慢的时候再加一匙冷牛奶,效果会比一开始就加冷牛奶到热咖啡中好一些。【end】五、计算题26.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