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02T12-2023高粱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02T12-2023高粱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02T12-2023高粱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02T12-2023高粱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02T12-2023高粱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1402IDB1402/T12—2023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播前准备 4.1地块选择 4.2秋整地 4.3施肥 4.4地膜选择 25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 25.1品种选择 25.2种子质量 26播种 26.1播期 26.2种植密度 26.3播种方式 2 27.1破除板结 27.2化学除草 2 28病虫害防治 38.1防治原则 38.2防治方法 3 310残膜回收 311档案管理 3DB1402/T12—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同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大同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TS/TC0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大同有机旱作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同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一中、杨彬、杨芳、白文斌、姜超、范昕琦、张春、陈阔、温艳斌、曹昌林、张建华、柳青山、梁笃、张晓娟、郭琦、聂萌恩、王良羽、刘新旺。1DB1402/T12—2023大同市高粱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旱作高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残膜回收。本文件适用于高粱旱作高产栽培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GB/T8231-2007高粱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3735-2017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1997-2011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覆膜栽培将专用塑料薄膜覆盖于栽培地表面,以达到增温、保墒、防草的作用。4播前准备4.1地块选择高粱对土壤和茬口无特殊要求,但以土层深厚、质地松软、肥力较高的地块为宜;高粱不宜重茬,前茬以豆类作物、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为宜;不宜选用可产生农药药害的地块。4.2秋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早进行秸秆粉碎还田、秋深耕,耕翻深度25cm~30cm,并及时耙耱保墒2次,可在耕地前施农家肥3m3/666.7m2~5m3/666.7m2。4.3施肥播种时施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不低于42%的复合肥50kg,肥料使用方法应符合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的要求。2DB1402/T12—20234.4地膜选择选择厚度在0.010mm以上的地膜。5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5.1品种选择选择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的适宜当地种植的高粱优良品种,以适宜机械化品种为宜。5.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国家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的要求。6播种6.1播期播种期以5月上旬到5月中旬为宜。当5cm地温稳定在10℃~12℃、土壤相对持水量达到50%以上即可播种。6.2种植密度密植品种适宜栽培密度为10000株/666.7m2~12000株/666.7m2;稀植品种适宜栽培密度为8000株/666.7m2~10000株/666.7m2。6.3播种方式膜上播种时:膜间行距60cm,膜上行距40cm,穴距13cm~15cm,每穴点1粒~2粒,播深3cm~膜侧播种时:膜间行距40cm,膜上行距60cm,穴距13cm~15cm,播深3cm~4cm。7田间管理7.1破除板结出苗前遇雨板结,应及时破除土壤结皮。7.2化学除草除草剂使用应符合NY/T1997-2011的要求。在播种后出苗前及时喷施,每666.7m2用38%莠去津悬浮剂300mL或96%金都尔乳油100mL或50%异丙草·莠悬浮剂150mL,兑水30L,均匀倒退喷雾于地表,不可重喷、漏喷。高粱出苗后5叶期~7叶期茎叶防治,每666.7m2用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160g及专用助剂100g或50%二氯喹啉酸50g,兑水30L,均匀定向喷雾于杂草叶片表面。7.3中耕生育期中耕1次。3DB1402/T12—20238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对常发性、为害重的病虫害,应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农药合理使用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8.2防治方法8.2.1高粱丝黑穗病选用抗病品种,施行轮作措施;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拔出病株;播种前采用包衣种子或自行药剂拌种,拌种方法为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6g~9g拌100kg高粱种子。8.2.2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结合耕翻每666.7m2用3%辛硫磷颗粒剂3kg~4kg,或用5%毒死蜱颗粒剂2kg~3kg,拌10kg沙土均匀撒施土壤表面,耕翻在土层中。8.2.3蚜虫点片发生时及时防治,每666.7m2用6%啶虫脒150mL,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g,兑水30L,田间喷雾。9收获在籽粒达到蜡熟末期,叶片枯死,籽粒变硬且有光泽,穗下部籽粒挤压时无乳状物,内含物为蜡状,此时籽粒含水量为15%~20%,用高粱籽粒收获机进行机械化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至籽粒安全水分14%以下入库。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