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一、课程设置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二、课程设置调整的必要性1、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进行适当调整2、从2005年开始,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作了调整,新的教学内容与现行研究生阶段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复。构建与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衔接的、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有必要性3、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进行了改革,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调整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内容的新要求三、课程设置调整的原则1、课程的导向性——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贴近研究生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2、课程的层次性——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形成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内容相衔接、层次有区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3、课程的实效性——紧密联系研究生思想实际和学校教学实际,合理设置和安排有关课四、“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思路1、以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为背景2、“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1)“把握重点、专题深入”方式:把握重点问题,有选择地讲授每一讲中主要内容和突出问题(2)“问题切入,专题结合”方式:从一定问题切入,把不同讲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组合成不同的教学模块,以适合有不同理论需要的研究生选择(3)“逐次递进,专题拓展”方式:由“概述”的相关内容切入,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深化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获得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真谛(4)“问题发掘,专题融汇”方式:明确问题,从对问题的分析中导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和视角,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知与行融汇一体,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5)“整体为先,专题为主”:首先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整体问题,“分专题”才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才能有深邃的理论支撑、才能有深广的实践依托,对“导论”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的透彻理解和把握,是“分专题”的基本前提3、与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衔接,实现螺旋式上升状态的“步步高”4、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五、“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导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金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2、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3、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金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3、中国的经济发展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金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3、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金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2、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金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2、保障和改善民生3、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4、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金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金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2、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金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1、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2、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的历史性变化3、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4、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导论教学基本要求金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金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金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要求。金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导论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金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整个教学大纲的主旨和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金导论部分对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整体性的理论阐述;同时,也对硕士研究生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如何学习这门课程作出概要说明。金根据整体为先的原则,导论部分的教学应当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导论部分的教学主要涉及的内容金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金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金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一步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金关于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的主题第一目引语之解读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金把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艰辛奋斗、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继承性、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中国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一目结构之分析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个目之下,教学大纲设立了两个小目,一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金重点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在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关系,突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完成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关系。这也是导论的第一目要讲的主要内容。引语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金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继承性、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对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一)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纵向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金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需要回望过去中国所走过的道路。金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尽沧桑,其历史文化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金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国家、人民的境遇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金是否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金把历史的中国、近代中国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而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联系起来2、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金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金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金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这三件大事的落脚点,与本课程要反映的当代中国的主题完全衔接起来。3、三件大事对国家、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影响“一个根本上”“两个不可逆转”“两个连接”指出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进而揭示出当代中国历史任务与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未来中国发展的关系。4、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金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金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历史前提与根本目的、物质基础)5、奋斗目标与两大历史任务、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历史使命的关系金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金2020建成全面小康一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金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关系金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用“三个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明)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说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可以有不同的概括。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界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可以从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这三个方面来概括。3、关于中国特色金实践特色金民族特色金时代特色(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由来金党的纲领是一面旗帜金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金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表述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明确的总之,教学大纲导论的第一个目涉及到的问题较多,它涉及到当代中国和历史中国、未来中国的关系,涉及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的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金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金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金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金关于四个基本问题的不同表述(4个并列一1+3)(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内涵、特点及其影响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三个阶段性成果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及其具体体现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金对道路重要性的概括:两个必由之路@准确表述金科学内涵金重大意义:创新之路、伟大创举、历史贡献金坚持这一道路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金对理论体系重要性的概括: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金为什么称作理论体系?(包括三个阶段性成果;涵盖内容丰富)金这一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什么问题?金坚持这一理论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性的概括: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的解释: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五个有利于;)“五个不搞”4、旗帜与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结论个高举,三个坚持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金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金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及其影响,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关于第三个目之总体说明金导论的第三个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学大纲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来源于实践、扎根于实践,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拓展。金教学大纲用两个小目,分别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历史性变化:金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金社会发展的成就和面貌金执政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金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二)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全面推向前进?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道路的主要内容)金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思想前提和发展动力)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和力量之源)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基本方针)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和风险,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金必须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三)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继续推进其进一步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金分别从理论上和社会实践上看,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事业,在其发展中、前进中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金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问题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问题都会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回答。金深入研究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责任。(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金目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金意义:帮助硕士研究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金要求:“两个掌握”、“一个坚定”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应该更加注重学习的理论性、研究性,更加注重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独立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努力达成新认识、收获新体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三个结合”金一是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金二是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金三是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最初是作为私有社会种种弊端的矫正物而出现的。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批判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中对未来社会的基本轮廓做出了预测性描述。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建立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社会生产。个人消费品采取按劳分配的方式,劳动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并具有直接的社会性。苏联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恢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新经济政策,最终形成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其中国家所有制要占主导和决定作用)和计划经济。这一模式很长时间被视为社会主义国家唯一的也是必然的选择。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经济体制的选择上,也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作用1、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历史条件在我国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最终建立,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第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第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进行经济重建和发展的需要。第三,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快速增长的示范效应。第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是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因素第五,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特征。2、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历史作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的最优选择,也曾经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历史作用首先,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宏观有效率的强调使国家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保障重点,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依靠政府的力量,以公私合营、合作社的形式来实现改组、兼并和重组,可以在再不增加投资或少量增加投资的条件下,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实现由落后、分散的小生产向先进、集中的大生产的逐步转变。再次,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分配短缺资源更有利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二)计划经济的弊端第一,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活力。第三,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样,严重压抑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片面强调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发展,否定和限制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造成所有制单一,非公有制在发展经济、活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无从发挥。(三)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论十大关系》党的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历经29年的曲折之后终于迈向胜利之途的重要转折点。放权让利、扩大经营自主权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早在改革初期,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就对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在邓小平、陈云、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积极推动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逐步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1992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新的经济体制的建议,得到邓小平的赞同,并在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被最终确认。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21世纪前十年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并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阶段已经结束,中国已经进入深度市场化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市场机制的缺陷:第一,市场机制难以保证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第二,市场调节本身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第三,市场机制难以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第四,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和服务。第五,市场机制容易造成外部不经济。第六,市场机制不能消除垄断。2、市场经济的共同经济特征、:第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包括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支配和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第二,微观经济主体自主、能动。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信号的指导下自主决策,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第三,政府通过间接手段控制经济。政府宏观调控不是通过直接行政指令实施,而是主要运用经济规划、经济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调节市场供求,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第四,法治在市场经济中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第五,具有和健康的市场经济相适的文化支撑体系。第六,建立覆盖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第一,美国和英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第二,德国、法国等位代表的欧洲大陆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第三,日本的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第三,在宏观调控上,我们坚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第一,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第二,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第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第四,政府职能转换取得积极进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正从“划桨”向“掌舵”、从“全能”向“有限”转变。第五,收入分配改革逐渐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第六,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第七,同时,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经济体,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从十四大报告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未达到最终目标,需要不断完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第三,转变政府职能;第四,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第五,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第六,进行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三)“中国模式”的主要思路及其意义1、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是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三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财政部)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同意并接受这些主张往往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和任何发生危机的国家接受援助的条件。“后华盛顿共识”不仅关注增长,还关注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它还指出市场力量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应该让政府在经济成长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后华盛顿共识”是在总结了“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休克疗法”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倒退后提出的,是对激进式转轨的否定和以中国为主的渐进式转轨的肯定。2、“北京共识”的提出雷默认为“北京共识”的特点是不受银行家意图的驱使、切合基本需要并寻求高质量增长的一种发展途径,对要求私有化和自由贸易遵循极为慎重的原则。其内涵是艰苦、主动地创新和试验(如经济特区),坚决捍卫国家疆土和利益(如在台湾问题上),深思熟虑、不断积聚能量并以其作为手段(如4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标是在坚持独立的同时寻求增长。其准则是解决问题时灵活应对,因事而异,不强求划一;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来改善社会。其主要经验是使其他国家了解到,如何通过创新和实验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环境。除了经济策略,“北京共识”还考虑到了社会和国家安全策略。雷默认为这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发展很重要。雷默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映,中国的快速发展及支撑其快速经济增长的独特的“中国模式”一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3、中国模式的主要思路(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国情,是因地制宜的改革和创新;(3)采取“分步走”的渐进改革方式,从重点突破、分部推进到整体转换;(4)在坚持公有制主体性和国有经济主导型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公有制和非国有经济;(5)把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6)地方政府在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7)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一个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复杂的整体性过程,改革中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全面发展;(8)在改革过程中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以人文本的目标;(9)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保持政治体制的相对稳定,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0)在现实中根据时间的需要不断调整改革目标。第二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本讲最初设计思路: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标题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强调“科学发展是主题、以人为本是核心、改革开放是动力”。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主要讲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学生认清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认清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一、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什么现在要突出地强调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该结束了?我们都知道,我们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邓小平有一个判断,就是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中国将达到中国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NP将达到4000美元。而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已经可以结束了?其二,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外被迫承认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而已经成为经济强国。(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达到1.8亿人。高等教育入学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1978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9.85%,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0.71%,排名第97。到2009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39.27%,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24.53%,排名第57,基本赶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较,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更是相差悬殊。(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远快于世界平均增长。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155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的4.44%,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9.61%,发达国家人均GDP的1.68%。2010年为4392美元,世界人均GDP为10671美元,发达地区达到38417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4810.56美元;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175位,2010年,在世界排名第121位。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会仍居100位以后。(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提高了92%。经过此次大幅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也由2010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的近十分之一。(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中国自然资源先天脆弱: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国所有的资源都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没有一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排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目前中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人人口城市化率为18.72%,世界人口城市化率平均水平为46.64%。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7.93%,发达地区达到76.77%,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8.8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为56.29%;中国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为44.9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3.03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1.87个百分点。(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已经整体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水平相当。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落后,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的消耗量也高于世界及发达国家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三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世界三产占比为47.43%;而发达国家三产占比是54.78%,发展中国家的三产占比是44.46%,而中国三产占比是23.9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到了2010年,世界三产占比上升为58.17%;发达国家三产占比为70.32%,发展中国家三产占比为56.25%,而中国2010年三产占比为43.1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03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低于其13.11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的三产占比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这一定的差距,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正是基于以上一些事实,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2009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时,胡锦涛同志强调了“两个没有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金结论一:“三个没有变”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大国。一时间,国内外有人认为,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没有变”。胡锦涛强调:“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明确“两个没有变”到“三个没有变”,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金结论二“三个世所罕见”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胡锦涛还强调:“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世所罕见”也是对国家现状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需要说明的是,变是绝对的,没有变是相对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说明,世情、国情、党情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要说明,总的国情并没有变化,需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做多维度的解读。二、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必然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会面对不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把握在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2009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时,胡锦涛再次强调: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其一,经济效率不高;其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其三,结构性矛盾突出;其四,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改革。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就巨大,但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金一是就整体而言,基尼系数在逐年提高。金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三是地区间差距也在扩大。金四是行业收入差距也在扩大。金五是财富分布不均加剧。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我国的财产集中度极高,收入差距处于高度不平等状态。截止2010年,我国1%的富裕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而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这说明,我国已成为全球贫富收入差距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在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信息化已跨入中等水平的国家行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初见成效。城镇化已进入加速时期,城镇化率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际化发展日益深刻,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世界融合更为紧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将处于“五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如何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是指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时机、境遇和形势,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机遇期是指机遇存在并能发挥作用的时期。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与一般的机遇期相比,它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等特点。战略机遇期的提出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学校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纵观全局,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段话当年被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从国际形势看,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为我们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3)经济全球化带来良好机遇。(4)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继续迅猛发展,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第二,从国内看,提出这一问题的根据是:金其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金其二,中国进入矛盾凸现期,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金其三,中国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金其四,中国进入从全面开放的关键时期。金其五,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具备了实现经济起飞的诸多有利条件。重提“战略机遇期”的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战略机遇期10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又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人们在怀疑,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呢?质疑战略机遇期消失的依据是:金第一,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这次危机影响深远且至今没有结束,中国也深受金融危机之害,未来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变数,如何走出危机还是未知数。金第二,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接踵而至,境外敌对势力策应下发生的西藏、新疆事件也牵扯了我们许多精力。金第三,从2009年起,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加快。此外,中国同美国等大国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摩擦不断。金第四,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之后,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进入到所谓“中等发达陷阱”阶段,我们国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建设滞后、群体性矛盾冲突不断等问题,也在海外不断被放大。这一切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之路已经走到头,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针对上述情况,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我国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有如下理由:金第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中国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实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且创造竞争新优势。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很难打起来。国内学者认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意图是要守住既有势力范围,美国现在也在逐渐接受中国崛起这一事实,美国也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充满激烈冲突的亚洲。金第二,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未来十年,适逢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和全球技术革命关键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把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以期尽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轮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中,哪个国家率先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哪个国家就能取得全球经济发展的先导优势,引领世界经济增长。金第三,“后危机时代”发达世界自顾不暇。全球经济的大萧条还将持续5到10年,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财政危机、失业、反恐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今日欧洲,债务危机阴霾依然笼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国的反恐战争仍在艰难中继续;在中东和北非,突然间的政权更迭让欧美和以色列焦虑难安……在许多专家看来,在“后危机时代”,从政治到经济、军事的多重挑战,使得西方国家自顾不暇,这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战略机遇期。金第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城乡统筹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日益明晰和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已经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金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金第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经在思考“中国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使得全世界都开始注目。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提升,中国对世界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中国国际规则话语权将不断提升,反过来将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的许多舞台,中国已从“沉默的角色”转化为“积极的角色”。要说明的是:金第一,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不仅仅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也不仅仅是哪个领域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意义。金第二,战略机遇期不仅仅对中国而言,其他国家也存在着战略机遇期。比如说美国、日本、俄罗斯。值得指出的是,“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国际性的提法。这个机遇期可以反映十年、五十年,也可以反映上百年。世界各个大国都有其对战略机遇的估计。金第三“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一个清醒的判断。根据这两个判断,我们党提出了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两个意识。我们在这“两个判断”和“两个意识”上统一了思想,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始终充满信心,始终保持清醒。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概述金一是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金二是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金三是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制度体现);金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金五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金六是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金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金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金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金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金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金6•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金1•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金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金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二、教学中重点讲解的几个专题(一)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金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及作为其重要准备的新文化运动,非常响亮地发出了对民主和科学的强烈呼唤。金在爱国民主运动的滚滚洪流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金在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中,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金抗战胜利后,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等一系列斗争,中国共产党努力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民主力量的胜利•全国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金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为实现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保障。金新时期,党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金面临新挑战一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单极与多极的斗争依然长期而复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威胁世界安全.国际上四大争夺海洋.极地.外空.网络(二)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三权分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金第一,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其他各种具体制度;金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源泉。我国的其他制度,比如婚姻家庭制度、民事商事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为什么中国要确立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体呢?金政体是国体的体现,是与国体相适应的。金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方式,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同西方议会制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这一优势更为明显。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金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相互制衡。金从理论渊源上说,“三权分立”最早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政体三要素论(议事、行政、审判)。后来,英国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创立者约翰•洛克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与外交权三权分立、制衡的主张,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思想,逐渐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金从实践上看,在封建社会末期,新生的资产阶级顺应客观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各种试图打破封建束缚的政治要求。他们主张设议会以限制王权,设法院以维护自由(自由买卖)、公平(等价交换)、人权(财产权)。最初的“三权分立”实质上是阶级分权,有削弱王权、反对封建的意义。它最初就是资产阶级要求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其典型的形态是英国模式,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向封建阶级争夺政权的产物。金总之,“三权分立”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精巧设计。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金其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权力结构大体上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权力结构,是行政权高于立法权、司法权,这就是所谓的专制权力结构,它是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广泛采用的一种权力结构形式;第二种权力结构,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平行制衡,其表现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等;第三种权力结构,是代表民意的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这种权力结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历史发展决定的,而且与其阶级特性密切相关。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总统制,一种是议会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近代史上,我国曾经几次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搞“三权分立”,都失败了。金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同我国的国体相适应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与这种国家性质相适应的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金钱民主”和资本统治。金其三,“三权分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止腐败的最佳政体。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在分权和制衡权力方面有积极意义,对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和权力腐败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严重的弊病,主要是导致相当一部分权力在相互牵制中抵消,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并没有有效地防止腐败。政治游说是一种公开的政治腐败行为。苏联东欧剧变后,一些国家社会动荡不,腐败严重,甚至战乱频仍,教训是深刻的。三)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特点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如果不顾条件,脱离国情,照搬别国的制度,往往事与愿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既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多党制?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金其一是具有短期行为,强调竞争,强调选票,执政党只做对自己政党选举有利的事,这样就必然缺乏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金其二是多党竞选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政治深受利益集团的操纵和控制。金其三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为了拼选举,各政党相互攻击对方,引起拥护各自政党的民众对立。金其四是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如美国枪支问题)再次,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尽管有许多弊端,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有一定实力,法制也比较健全,使人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制度,因而其弊端也就在大众的容忍范围之内了。但是在一些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大众民主意识比较欠缺、缺乏实行民主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的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行得通。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入了长期纷乱之中。苏联解体后,政党林立,社会冲突不断。(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金一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选举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金二是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中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一些国家用几百年才建成法律体系的任务,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金三是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成效明显。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进行了6次大的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金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全面推行职务任期制和领导干部退休制,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金五是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以宪法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金第一,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金第二,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金第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金第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金第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金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总是互为条件的。金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是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必然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金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金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金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金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金五是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金六是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金这条道路包括:金指导思想;金前进方向;@主题与根本任务;金出发点和落脚点;金三个面向与民族科学文化的文化内涵;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金文化强国目标。二、教学中重点讲解的几个专题(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如何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自古以来,树立信仰(包括宗教)有六大要素(六个字):经(经典著作);僧(专职布道者:僧侣、牧师、教师);众(信众,广大群众);庙(寺庙、教堂、学校);像(神像、十字架、孔子像、领袖像);礼(礼仪、升旗程序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经验主义(没有理论创新就难有实践突破);一是教条主义・(反对洋\古\马的教条化)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弘扬雷锋精神: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金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金锐意进取、自强不惜的创新精神;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的形成:对比;追求;反思;弘扬雷锋精神:层次;岗位;机制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政治国际影响力还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出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还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金在文化交流中我国相对处于弱势;金努力实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金宗教渗透与意识形态的争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努力方向: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金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金一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关键是要建立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金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金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金四是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文化工作者更应“走转改”。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本章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框架1、基本思路:金首先,是一个内容概述。金中间两节是主体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金最后是加强社会管理问题。2、重点要解决好利益关系和谐的问题,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3、主要讲改善民生理论和协调利益关系理论,这两个问题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首先,要从理论上搞清楚,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什么?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经济利益关系和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解决好这一问题,不可能建立和谐社会。其次,经济利益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或者说,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和谐。金经济利益关系是形成政治关系的基础。利益关系的实质是人们对社会财富占有和支配的关系,或是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支配权力的关系。金其次,经济利益关系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人们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关系,一定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因此,和谐社会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二、关于改善民生的问题改善民生涉及到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因为改善民生的主体一定是政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之间不协调。我们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放在改善民生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金一是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金二是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金三是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金四是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三、协调社会利益关系1、收入差距拉大是有客观原因的,是不可避免的,应该看到这一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认真地去解决好问题。金其一,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是收入差距拉大的制度原因。金其二,市场经济是收入差距拉大的体制原因,包括不同产业之间的差距。金其三,不同人群、地区的先富是收入差距拉大的政策原因。2、收入差距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或者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使差距不至于过大,或有所缩小。3、和谐社会建设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缩小差距,谁来缩小差距,主要靠政府,靠政府的政策和措施。金一是政策要更加体现公平,这里的公平是指通过政策使一部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既要考虑由国家财政支付工资的群体,要也考虑由企业支付工资的群体。金二是措施要更加有力。运用国家税收手段,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运用财政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运用社会力量,提高第三次分配对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金三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最根本的是提高法治化水平,同时强化道德在社会管理中的功能。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本章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框架基本思路是:金首先,一个内容概述,主要讲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金其次,两个主体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二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思想。金最后中国是应对全球环境、气候问题的重要建设性力量。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生态我们建设首先一是观念问题,二是理论问题、利益问题,三是涉及到法律问题、技术问题。我们主要是讲前二个问题。观念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对发展认识的深化。具体体现就是学科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什么位置,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思想,怎样丰富了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内容。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遇到的是利益关系,观念、理论、法律都是解决好社会的不同利益关系。实际上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是高度社会化的社会,社会的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比,具有至高无上的优越性。法律和技术问题:必须要有法律制约和技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和保障,需要法律建设和技术条件。三、建立“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就狭义生态或自然生态来说,就是资源和环境问题,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发展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污染的无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在追求发展速度的阶段,资源问题是不会放在第一位考虑的,环境问题也是放不到主要位置来考虑的。但在追求发展质量的阶段,必须要考虑资源环境问题。二是人类自身生活家园的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更多的要考虑环境问题。在一个劣质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高的生活质量。国家重视环境投入,社会倡导环境建设,企业重视环境生产,个人重视环境居住。要把“两型”社会的建设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教学基本要求:金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金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金认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本专题的特点及其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金从内容上看,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五大建设的关系(关键、保证)金从形式上看,由于是党建专题,因而与五大建设的阐述形式基本一致,有一节“概述”,但没有类似经济和经济建设、政治和政治观、文化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与生态文明等基本概念和范畴的阐述。金整体优先与专题为主金本章既可视为整体(与伟大事业相联系的伟大工程),也可作为专题(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本专题的主要内容: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金关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性质、地位、作用,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金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相关概念:金政党与政党建设金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一、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三个关系:订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建设,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金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