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课程标准呈现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结合图片及实际案例,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并正确区分其应用的领域,提高综合思维素养。2.结合教材图片及案例,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高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0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遥感技术1.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_______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2.特点:具有探测________,获取信息________、周期短、__________,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______、______监测。3.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__________,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远距离范围大速度快信息量大实时动态形成过程影响范围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______的一种地理信息技术。2.组成: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3.特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4.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______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5.应用(1)利用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__________。(2)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__________,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导航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北斗精确定位求救信号三、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2.功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__________。3.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__________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叠加分析灾害损失图表点拨读教材图6.21“卫星遥感技术原理示意”,思考:(1)

说出与传统的实地调查相比,卫星遥感技术的突出优点。试答

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2)

简述该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主要作用。试答

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动态监测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进行精准预报、预警;能快速识别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知识拓展遥感的分类按传感器的运输工具不同把遥感分为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按电磁波的工作区域,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和多波段遥感等。按被探测的目标对象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海洋遥感和水文遥感等。思考感悟如何理解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试答

(1)遥感能够精确地观测到距离更遥远、范围更广阔的事物。(2)遥感能够更及时、更持久地监测事物的发展变化。(3)遥感能观察到可见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活动提示教材第119页活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判断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影响”提示

:1.对比分析灾前和灾后的影像,发生变化的地区即为泥石流影响的范围。2.如果要估算泥石流冲毁的住宅数量,还需要灾区住宅分布图、住宅密度图及相应的比例尺。3.要完成估算泥石流冲毁住宅数量,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入、处理、查询、分析等功能。0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点一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情境探究

2022年12月15日2时2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材料探究:(1)

说明遥感技术的特点。提示

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时、动态监测。(2)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提示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的调查和监测,环境和灾害的监测等。方法突破一、遥感技术的四大工作特点二、遥感技术的应用实践应用1.不同的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不同,遥感技术就是通过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区分不同地物。2.遥感技术能够提供灾前、灾中、灾后的灾区图像,为判断受灾的范围、受灾程度提供依据。应用体验

目前,我们使用的某App欢迎界面(如图)是由中国“风云四号”卫星从太空拍摄的气象云图。据此回答1~2题。1.

中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气象云图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A2.

中国“风云四号”卫星观测的优点有(

)

B①探测范围大

②获得信息快

③效率高

④不受地面条件限制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探究点二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情境探究

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自驾游”越来越多,尽管人们对某地道路一点也不熟,但只要有车载卫星导航系统,一切都迎刃而解;二是将目光投向人迹罕至的地区,过去人们在这些地区极易迷失方向,遭遇危险,现在只要配有信号接收机,安全就得到了保障。(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开车出行有什么好处?提示

规划出最佳路线;引导驾驶;随时掌握前方路况,提高出行效率;了解出行目的地的停车状况。(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防灾减灾还需要哪些地理信息技术支持?提示

定位、导航。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3)

你认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起到哪些作用?提示

交通导航、紧急救援、地震监测等。结合材料探究:方法突破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减灾的关系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实践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防灾减灾中可用于交通导航、绘制地图、灾情跟踪、人员搜救、地震监测等方面。应用体验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集卫星定位、短信报文、精密授时于一体,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信息传递,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3题。1.

可能引发滑坡的是(

)

D①干旱

②暴雨

③采矿

④开挖坡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

预防滑坡灾害的合理措施包括(

)

C①建设护坡工程

②禁止乱砍滥伐

③避免陡坡开垦

④居民全部迁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滑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是(

)

AA.动态监测、预报预警

B.确定受灾范围、受灾程度C.制定防灾、减灾预案

D.评估灾害损失、指导灾后重建探究点三

地理信息系统情境探究下图示意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图层、功能分区图层、地价图层。(2)

材料提供的图层中,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________;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宜选择在______。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有哪些作用?西南风丁地提示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结合材料探究:(1)

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优点?提示

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完备;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方法突破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实践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像传统的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预测性分析。2.灾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遥感等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灾害损失。应用体验

为了研究防灾减灾,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某河沿线的4个聚落进行洪水模拟实验。实验选取聚落及周边面积相等的区域,平均分割成1

600网格,从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的第1网格开始计时,记录洪水淹没每个聚落相同网格数的时间。下表反映模拟实验结果。据此回答1~3题。聚落编号聚落1聚落2聚落3聚落4洪水淹没至100格的时间/秒7575洪水淹没至200格的时间/秒207137洪水淹没至300格的时间/秒8710259最终成灾区域/网格数量3336645401

0931.

该实验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