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简《日书》中的出行禁忌_第1页
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简《日书》中的出行禁忌_第2页
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简《日书》中的出行禁忌_第3页
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简《日书》中的出行禁忌_第4页
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简《日书》中的出行禁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简《日书》中的出行禁忌

a《日书》1第66-67号的标题为:“虞不能选择太阳。有一个城市,三个禹步,三个城市,三个城市。他把它画了下来。”。’”86乙种《日书》第165简曰:“禹须臾·行不得择日:出邑门,禹步三,乡北斗,质、画地,视之曰:‘禹有直五横,今利行,=毋咎,为禹前除道。’”95下面,我们逐一对简文中出现的名辞术语及其含义加以诠释和解读。一、“禹浚”篇的拟名“须臾”在这里作为选择方术的特定术语。如《后汉书·方术传》载:“其流又有……挺专、须臾、孤虚之术。”李贤注:“须臾,阴阳吉凶立成之法也,今书《七志》有武王《须臾》一卷。”简言之,这里所谓“须臾”就是能够快速查找出阴阳、吉凶之对应结果的一种数术。2而“禹须臾”作为出行择日禁忌的一种快捷形式,多见载于秦汉出土资料中。为何称为“禹须臾”呢?这或许与战国、秦汉时“大禹”作为“行神”而被世人所奉祀有关3。事实上,目前已知的秦汉出土简牍《禹须臾》篇中内容均与出行有关。换言之,“禹”代表外出远行,而“禹须臾”就是涉及出行择日(时)、择向及趋吉避害的一种快捷查找方式,具有简便易行、操作快捷等特点,故以“须臾”冠名。“禹须臾”在睡虎地秦简中计有2次(均出现于《日书甲种》),放马滩秦简中出现4次(甲种《日书》计3次,乙种《日书》计1次),孔家坡汉简中残存见有1次。根据上述情况看,笔者认为“禹须臾”应为一种大的总目冠名(或作限定修饰语而使用),其下还应包括“行日”“所以见人日”“行憙”“行不得择日”等子目分类篇题4。此外,放马滩秦简发掘报告中指出甲种《日书》第73简和42简、66简、67简下栏均属《禹须臾》篇。122笔者认为第73简恐非《禹须臾》篇中内容,而从第42—72简则均属《禹须臾》篇2,其中第42简—72简上栏文字为《禹须臾·行日》内容;第42简—53简下栏文字为《禹须臾·所以见人日》内容;第66简—67简下栏文字属《禹须臾·行不得择日》内容3。此外,乙种《日书》第25—54简上栏虽无原题,但内容与甲种《日书》第43—72简上栏基本相同,故应拟名《禹须臾·行日》篇(发掘报告中称此内容为《方位吉时》篇);同样,乙种《日书》第25—34简下栏内容与甲种《日书》第42简—53简下栏文字大抵一致,故亦应拟名《禹须臾·所以见人日》(发掘报告将此部分称为《地支时辰吉凶》篇)。又据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禹须臾”篇可知,放马滩秦简乙种《日书》第78—82简上栏文字也应归入前者所云《禹须臾》篇之类(发掘报告中称此内容为《行》篇),孙占宇将此部分拟名为《禹须臾·行憙》篇5,笔者以为较切题而沿袭之。释文整理者还将乙种《日书》第165简定名为《禹步》篇,126然其与前引甲种《日书》第66—67简下栏文字近乎一致,且就文意而言亦非旨在讨论禹步,故将此简定名为《禹步》篇恐非确切,若拟名《禹须臾·行不得择日》似更妥贴。二、出行时无法出行择吉《说文·行部》训曰:“行,人之步趋也。”放马滩秦简《日书》“行不得择日”篇中“行”尤指远行——至少是离开所栖居的乡邑驻地。据出土资料及传世文献证实,战国、秦汉时人已十分注重出行择日的问题。除前述放马滩秦简《日书》外,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6、孔家坡汉简《日书》7、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汉简《日书》8等均收录了出行前慎重地选择吉日(方)的“行日”、“所以见人日”之类的《禹须臾》等内容。换言之,这些都属于“行得择日”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种一种情景:某人遭遇特殊情况或执行迫切任务时,必须立即动身或在指定的时日出发,根本就无选择时日之回旋余地(无暇或无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应对呢?放马滩秦简《日书》(甲、乙种)中《禹须臾·行不得择日》篇讨论的就是无法出行择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及防御护性手段。准确地说,出行时无法择日或不得已必须在凶日时涉足远行等场合下所进行的禳解方术,是对无法出行择吉情况下的一种变通处理方式,藉此祈求路途平安无虞。而若能从容地选择吉日出行,则应该是不需要进行禹步、“直五横”仪式的。三、“邑门”、“出邑门”与“出邑门”《释名·释州国》训曰:“邑犹悒也,邑人聚会之称也。”《周礼·地官·里宰》:“里宰,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畜、兵器,治其政令。”郑玄注:“邑犹里也。”贾公彦疏:“邑是人之所居之处,里又训为居,故云‘邑犹里也’。”故而,这里的“邑门”就是指乡城或县城的城门。诚如日本学者工藤元男所言:“(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乡’是用‘邑’之名称来表达的,放马滩秦简的‘邑门’也大致相当于乡城的门。……放马滩秦简《禹须臾》中提到的‘邑门’,具体指的就是乡城、县城的城门,是和睡虎地秦简的‘邦门’大致相同的概念。”250-251那么,“出邑门”就是指远行者从家中出发、步行到了乡/县城的城门外,先在此演行禳除方术,然后再踏上漫漫征程9。“出邑门”三字虽然十分简洁,但却明确交待了禹步、“直五横”仪式的举行地点乃系在“邑门”外,同时也再次印证了本文“行不得择日”中的“行”字应是特指远行,至少是出离了本境(县、乡)的辖区。出了城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家乡,而中国古人历来对远行——离开自己熟悉的辖境到另一个陌生领域内,有着本能的恐惧感。这就迫切地需要进行相应的反制或应对措施,来舒缓心中的恐惧和不安10。故而也就有了择日出行、“祖道”11及禹步、“直五横”等禁忌风俗和方术仪式。四、“完善的道教”是其本质特征顾名思义,“禹步”就是大禹行走迈步的步法。传世文献中的夏禹,始终是作为墨家、儒家所推崇的圣王面貌而示人(位居“三皇五帝”之一),近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及秦汉简帛资料则重新再现出了大禹形象的多面性。工藤元男论述了大禹的“行神”特征,笔者大抵同意他的看法。但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先秦时人(特别是社会下层民众)之所以将“大禹”奉为“行神”而特加崇拜,恐怕并不完全因为他常年在外奔走治理水患获得成功后所塑造的圣人形象以及圣人崇拜心理,而更多是基于世人眼中的大禹作为“山川神主”所拥有的对山川河流统御能力的神化12。这恰是道教将“禹”视为神祇化身及“禹步”在道教法术中大行其道的重要理论支撑13。必须指出的是,现今“一步”与古人所说的“一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今人“一步”是指行走时跨步迈出后、左右两脚间的距离,而在古代称作“跬”——即半步之义,而只有两脚各跨出一次后的那段距离才叫作“步”,即如《小尔雅·广度》所云:“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弄懂了这一点,笔者才能更好地理解“禹步”的基本步法及为何会有“三步九迹”之说。有关“禹步”的由来,《尸子》(卷下)介绍说:“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生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703鉴于大禹神话的影响,古代巫士及部分世人通过模仿大禹走路时的姿势和步法14,希望藉此获得了大禹的庇护或拥有超越自然的神力15。嗣后,禹步为道教所继承和改造,并作为最重要的法术步法而不断强化和累次神化16,乃至成为道教法术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诚如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所言:“凡作天下百术,皆宜知禹步”17。此外,《抱朴子内篇》还收录了当时盛行的两种禹步之走法18,日本学者坂出祥伸根据葛洪的描述而绘制出了这两种踏法的步伐图。83(图版1)这两种禹步所踏步法都是直线式的“三步九迹”,差别在于先迈出左足抑或右足(《仙药》篇先跨左足、《登涉》篇先跨右步)。而后世道教“步罡(纲)踏斗”时,对于左足与右足哪个先迈,是有严格规定的。北宋元妙宗编《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八《太上正法禹步斗纲掌目诀法国文》“禹步斗纲诀”条云:“夫禹步者,法乎造化之象,日月运度之行也。一月三交,一交三旬,三旬者,三盈数也。一时三交,三交者,九旬也。是以一步一交,一交三迹,三步九迹,象一时也,并足象天交也。先举左足者,春秋之步也。先举右足者,冬夏之步也。春秋之孟者,阳辰也。冬夏之孟者,阴辰也。故生杀制御用春秋,收藏积聚用冬夏也。又云:男当用春秋,女用冬夏也。”由此可知,禹步时先迈左足还是右足,是根据季节或性别而决定的。“禹步”的本质特征就是“三步九迹”,“三”、“九”均为阳数,“九”更为阳数之极,故“禹步三”实为跨出三“步”(古代之步,即“倍跬”)、完整地实现“禹步”的一系列步骤。那么,秦汉出土文献中反复出现的“禹步三”19是否存在重复三遍“禹步”的可能性呢——即九步、二十七迹?对此,笔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其原因有如下几点:其一、禹步及直五横等动作均应在临时清整出来的祭坛内进行(古代及当今道士均是如此),这个划定的坛场地域即象征仪式时的圣域空间,这就决定了这个空间通常不会很宽阔(尤其“行道”更是如此),据《抱朴子内篇·仙药》所云“如此三步,当满二丈一尺,后有九迹。”若按照东晋时的度量制度标准(东晋1尺等于24.5厘米换算,“二丈一尺”即为5.145米。“三步九迹”(走直线)共计5米多的场地实属正常范围,若按照“禹步三”就是重复三次“三步九迹”走直线禹步的说法则需要长达15米左右的场地,如此宽旷的场地实属罕见,尤其对于出行“祖道”仪式更不可能;其二、或许还有人问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从A地“禹步三”到达B地,再从B地“禹步三”折回A地,旋即又从A地“禹步三”重新回到B地,从而实现九步之可能,即←⃗→←→→20。笔者认为似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古人行进过程中原路折回(俗称“走回头路”)是很忌讳的,尤其不可能出现在祈求出行平安的“祖道”仪式中。后世道士步罡(纲)踏斗时仿照北斗星象或八卦九宫等图案进行迂回、曲折式地行进,藉此拟象随斗运转之意,所踏步法已非直线(见《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禹步法”、《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禹步罡”)。道门中人又将“禹步”称作“宇步”“羽步”,并将其步法复杂化,除了最常见的“三步九迹”外,又新增出了“十二迹”“十五迹”“二十八迹”“三十五迹”等说法21。原题李淳风注《金锁流珠引》22卷九“上元上部将军步纲图”条注曰:“禹受三等禹步:一、三步九迹,二、十二迹,三、二十八迹。”五、《抱廉德仙药》“乡”通“向(向)”,即为面对、朝向之涵义。《集韵·漾韵》训曰:“乡,面也。或作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放马滩秦简所言“乡北斗”意指面向北斗的方向(即北方)23。这与秦汉出土文献中反复出现的“北乡(向)”具有相同的涵义24。北斗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占据了崇高的地位,古代先民很早就形成了崇祀北斗的信仰,并不断地赋予其丰富的象征含义25。“禹步”与“北斗”有很深的渊源关系。约成书于12世纪的日本阴阳道文献《小反闭作法并护身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禹步”的步法(图版3),文字曰:“次禹步:谨请天逢、天内、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180-181随后绘制了十一个脚印,其中画面底端绘有并排的左右二足印、并标注“左”“右”字样(代表左足、右足),藉此表示禹步开始前、双脚平行站立;其后九个脚印则代表“三步九迹”,九个脚印中分别标注“一”—“九”字数,藉此表示步伐的前后次序;九个脚印依次旁注“天蓬”—“天英”星宿神名,指明了每一步所召请北斗九宸中的哪一个星宿,同时表示乃系漫步于北斗星辰的神圣空间中(藉此获得神祇的佑护和神秘的力量)。整个画面形象地再现了《抱朴子内篇·仙药》中所言“禹步”的步法:“禹步法: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右,右过左,左就右。”值得注意的是,《抱朴子内篇·杂应》云:“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头,以罡指前。”所谓“罡”是指位于“杓”的柄状三星——玉衡、开阳、瑶光,“魁”则是指组成“斗”的前端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后世道士秉承了此一传统,行禹步及踏斗时根据天罡的指向来判明方位。此外,《小反闭作法并护身法》还谈到踏“禹步”完毕后,需站立念诵一段咒语:“次禹步立留呪曰:‘南斗、北斗、三台、玉女,左青龙避万兵,右白虎避不详,前朱雀避口舌,后玄武避万鬼,前后辅翼,急急如律令。’”180-181显然,这与道书中所见每踏一步均需念诵咒语的情况不同。将禹步与北斗九星(古人认为北斗不只是七颗星,而计有“七明二隐”九颗星)结合起来,这其实是道教“步罡(纲)踏斗”中“踏斗”的拟象化。余欣认为“(《小反闭作法并护身法》所绘禹步图)其步法与《抱朴子内篇·登涉》相同(守诚按:其步法乃与《仙药》篇相同而非《登涉》篇),但每步均以道教的九星命名,则不见于任何中国典籍或出土文献。”这个结论下得过于草率和武断。其实,中国道教早已将禹步与罡斗结合起来,将三步九迹与北斗(七星或九星)配合演行乃系唐宋以降道门科仪之传统26,并且不断地精细化而析分出顺、逆两种踏斗步法:即从天蓬到天英为顺行,从天英到天蓬为逆行。如元末明初编纂的《道法会元》卷一七二《元应太皇府玉册·赞皇猷篇》“禹步”条所云:“册曰:玄斗之妙,在乎十二辰,契大化之数,秉三明以历九宫,齐七政以随(一作循)八门也,出生制逆皆应。推之坎卦,三元起甲子日,时天蓬顺行出天英也;离卦,三元起甲子日,时自天英出天蓬也。……筌曰:右禹步玄斗者,言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冲、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此外,部分道门文献则根据纪日天干划分出阳日和阴日,并据此排定踏罡的步法及顺序。如《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云:“甲、丙、戊、庚、壬,阳日(先立天英):天内,左足八;天柱,左足三;天心,两足旋左足践四;天英,左足起一;天禽,左足五;天蓬,右足天蓬出;天辅,左足左跷六;天冲,左足七;天任,左足二。乙、丁、己、辛、癸,阴日(先立天蓬):天内,右足二;天柱,左足七;天心,右足六;天英,左足九;天禽,左足五;天蓬,左足一;天辅,左足四;天卫,左足三;天任,右足八。”782概言之,阳日踏斗采用逆行原则(即从天英到天蓬),阴日踏斗则遵循顺行规律(即从天蓬到天英),乃系基于阴阳和合之意。(逆行踏斗步法详见图版4)六、“画地”“通交演变”说考究“质”字之义,《说文·贝部》训曰:“以物相赘。”《汉语大字典》诠释说:“通‘贽’。古时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六书故·动物四》:‘质,亦作贽,通作挚。’《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载质。’赵岐注:‘质,臣所执以见君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惠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汉书·外戚传》:‘深念奉质共修之义。’”3649又清代俞樾注《礼记·效特牲》“扫地而祭于其质也”之句时说:“樾谨按:郑注不释质字,盖即以为文质之质。若然,当云‘贵其质也’文义方明,乃曰‘于其质也’义不可通矣。《广雅·释言》曰:‘质,地也。’《仪礼·乡射礼》记郑注曰:‘白质、赤质,皆谓采其地。’是古谓地为质。郊本祭天,乃扫地而祭者,以天体空虚而地则实有形质。故就其有形质之处而祭之。所谓‘于其质也’,下文曰‘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盖于其质而祭之,故既取象于天,亦兼取象于地矣。”27据上所述,笔者认为“乡(向)北斗质”之句的含义是指:面向北斗的方向(即北方)清整出一块场地作为祭坛,并在坛内陈设供品、施予祭拜。28“画地”作为先秦以来世人习见之熟语,屡见载于历代典籍中。《楚辞·天问》云:“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东汉王逸注:“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此外,《战国策·齐二》、《史记·楚世家》和《魏其武安侯列传》《盐铁论·繇役》《西京杂记》卷三及汉代碑刻“唐公房碑”(原碑篆书额题“仙人唐君之碑”)29等均见“画地”之语,皆指择地勾划某符字或图形。值得注意的是,睡虎地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出土文献中也出现了“五画地”说法。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第111—112简背面):“行到邦门困(阃),禹步三,勉壹步,謼(呼):‘皋,敢告曰:某行毋(无)咎,先为禹除道。’即五画地,掓其画中央土而怀之。”223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第13行)“诸伤”条:“一,伤者血出,祝曰:‘男子竭,女子酨。’五画地□之。”27整理小组注曰:“五画地,在地上画五下。”27前述引文中“五画地”并没有说明所画(划)的图案或字形,从字面理解就是划地五次(下)。有学者认为“‘五画地’的‘五’通交午之‘午’,有午贯交叉之义。这段文字大意是说,远行者通过城邑门坎时,先走三个禹步,继之用力并足行步,同时高呼:‘皋!敬告某神,让我出行无灾!现在我先为大禹清除道路。’呼毕,在地上画个交叉图形,拾取图形中央即交叉点上的土揣在怀内。”72笔者则认为:上古音韵中“五”、“午”虽同隶属鱼部疑纽,“午”字也确有纵横交叉之义,但将睡简“五”字训为“午”、并将“五画地”解释成“在地上画个交叉图形”则似有不妥当。查睡虎地秦简中也并无“五”字通“午”的其它语例用法,而放马滩秦简“直五横”中的“五”显然也不能通“午”,故不足为据。必须指出的是,周家台三〇号秦墓简牍《病方及其它》第345—346号简文曰:“马心:禹步三,乡(向)马祝曰:‘高山高郭,某马心天,某为我已之,并□侍之。’即午画地,而最(撮)其土,以靡(摩)其鼻中。”30这里的“午”字究竟是作纵横交叉解,抑或通“五”字,尚难定论31。对于放马滩秦简“乡北斗质画地”之句的含义,发掘报告认为:“意即出行前,先在地上画北斗,然后按禹步之法占吉凶,择日而行。”12232另有学者提出:“按照‘禹须臾’之术,出行要择日出发,走出邑门的时候,要行三次禹步,面向北斗即面朝北,审视在地上所画图形的日影,然后作出今天利于出行的判断。这样,出行的时候,就不必再高喊‘为禹除道’(替禹开路)的话,也会得到出行的吉利。”60无论是“在地上画北斗”抑或“审视地上所画图形的日影”,类似解说不仅有过度诠释之嫌,而且多系毫无文本依据的凭空想象,均不足信。笔者认为放马滩秦简所言“乡北斗质画地”乃系择地划“直五横”,而非北斗或其它图形。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医书中频见画地作“十字”“五字”“土字”“王字”及“蠼形”,并取其土,或“水服之”、或“糁之”、或“唾和涂之”,藉此治疗各种疾病33。这应当是秦汉出土文献中所见“画地”方术之孑遗。七、原简“直五横”三字含义为“直”工藤元男、胡文辉等坚持认为此处“直”当作“纵”解,即表示竖线,从而得出最早的“四纵五横”之说法,其依据是《山海经·大荒北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郭璞注曰:“直目,目从也”。笔者认为郭氏注解系晚出,而且引文“直目”及注文“从(纵)目”中的“直”与“从(纵)”均是形容词、修饰语,而不能等同于代表平线的名词——“直”与“纵”。此外,还有学者将“直”诠释为“再画一竖画,竖直穿过这五条横画”,亦甚谬矣。查阅秦汉简帛文献材料可知,“直”有二义:其一、通“值”,即“当也”,意为当值、轮职或价值、价钱等,此种用法所见甚多,兹举二例为证:放马滩秦简乙种《日书》第53号简云:“门忌:乙辛戊,宿直胃、氐,不可开门窦及祠。”89此处“直”当作轮值之义;又如《里耶秦简[壹]》(第八层)第1287号简牍曰:“大奴一人直钱四千三百,小奴一人直钱二千五百?凡直钱六千八百”,66此处三个“直”字均为价值;其二、正直、公正,亦即指合乎正义,兹举二例: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第93号简文曰:“论狱【何谓】‘不直’?……罪当重而端轻之,当轻而端重之,是谓‘不直’。”115又睡简《为吏之道》第1—2号简文曰:“凡为吏之道,必精絜(洁)正直”云云。167总之,秦汉简帛文字中并未见到能与“纵”互换、表示竖线的名词——“直”字的语例用法。故将放马滩简“直五横”中的“直”说成是表示“纵”向竖线,恐怕不能成立。概言之,“直五横”三字的含义就是笔直的五条直线——要将五条平线画地笔直、不要弯曲了。笔者认为,放马滩秦简《日书》“直五横”与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周家台三〇号秦墓简牍《病方及其它》中“五(午)画地”说系出一源,也是后世道教“四纵五横”方术的滥觞。工藤元男认为:“我们推测原简脱了一个‘四’字。这样的话,这段咒文的末尾‘为禹前除得’和睡虎地秦简‘先为禹除道’句式相同,因此前者的‘得’可能是‘道’之误释。”253经过文字梳理及查验图版,笔者判定工藤氏提出的原简脱漏“四”字的看法恐不能成立,且据证据显示秦汉时尚未形成“四直(纵)五横”的说法,而仅见“五(午)画地”、“直五横”等,故不宜贸然判定原简漏书“四”字(且据公布的放简《日书》甲种与乙种图版均写作“直五横”,故而排除了脱漏的可能性)。至于放简《日书》甲种中“得”字,因图版此字迹处甚为模糊,尚无法判明系当年抄手之误书,抑或当今整理者之误释。余欣借鉴了刘乐贤及工藤元男等人的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