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1页
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2页
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3页
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4页
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复习思考题(一)元代文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以创作“铁崖体”而闻名于元代诗坛的诗人是C。A王冕B萨都刺C杨维桢D刘因2.被称为“曲状元”的是A。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张养浩3.下列戏剧作品描写了“富贵弃妻”现象的是B。A《梧桐雨》B《潇湘雨》C《荆钗记》D《平山冷燕》4.被称之为“南戏之祖”的是B。A《荆钗记》B《琵琶记》C《西厢记》D《离魂记》5.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的是B。A《拜月亭》B《西厢记》C《墙头马上》D《倩女离魂》6.下列不属于元诗四大家的是C。A虞集B范梈C杨维桢D揭傒斯二、多项选择题1.《西厢记诸宫调》又名为CDE。A《西厢记》B《莺莺传》C《董西厢》D《弦索西厢》E《西厢搊弹词》2.元杂剧中被称为“四大爱情剧”的是BCDE。A《汉宫秋》B《拜月亭》C《墙头马上》D《倩女离魂》E《西厢记》3.位列“元曲四大家”的有ABCE。A关汉卿B郑光祖C白朴D王实甫E马致远4.下列剧作属于关汉卿社会剧的是ABC。A《窦娥冤》B《鲁斋郎》C《蝴蝶梦》D《望江亭》E《救风尘》5.属于元杂剧前期剧作家的有ABC。A王实甫B马致远C纪君祥D郑光祖(后期)E乔吉(后期)三、填空题+赏析题(请记住名句,能分析其出处,并能进行简要赏析)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主要写景,在选择意向上,偏向秋得凄凉与别离之意。秋之萧瑟。抬头望去,北雁南迁,此情此景,与人之离去相照应,更是凄凉。大雁秋去春归,人一别何时归?“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由经霜的红叶这一暮秋之景发出疑问,以红叶醉酒的比拟由景入情,引出离人泪。秋之萧瑟配以离人的伤心泪。烘托出离别之际的悲伤,抒发了崔莺莺心中的悲痛之情,表现出深深的离愁别绪。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姹紫嫣红开遍”指美丽娇艳的鲜花开遍的迷人春色。“断井颓垣”是说,井也干涸、回填,废了的院墙也坍塌了,残缺不全,一片破败两句意味开始是争奇斗艳,百芳吐华,到后来还是一样的只剩下颓圮的残井断土。花开了,花谢了。花开花谢,映照着主人公心绪的辗转。杜丽娘于“姹紫嫣红开遍”之时,看到了“断井颓垣”,纵是“良辰美景”,也难抵韶光易逝,繁华背后的苍凉,一个“遍”字,看透了人间!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冷冷清清,座落的小桥,似给旅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汀的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流水”“人家”,似喜似怨;万里原野,“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水,愁绪任横流。4.元杂剧前期创作中心是大都,后期创作中心南移至临安。戏剧依主唱角色来区分,《汉宫秋》是末本戏,《窦娥冤》是旦本戏。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5.被称为南戏“四大传奇”的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五、搭配题:A.请将下列人物前的字母填写到对应的作品前面的括号里.《救风尘》赵盼儿;《墙头马上》李千金;《倩女离魂》王文举……B.请将下列作家前的字母填写到其创作的作品前面的括号里。《高祖还乡》睢景臣;《潇湘雨》杨显之;《赵氏孤儿》纪君祥;《双献功》高文秀………六、问答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1.论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1)在创作方法方面,关汉卿的杂剧以现实主义为主。对时代与人生进行了真实地描绘;对元代的生活图景进行了全面地展现;对社会现实中一些带有本质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示。(2)在人物塑造方面,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通过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突出人物的性格发展;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人物(尤其是同一阶层人物间)的个性差异;漫画式的手法:(3)在剧作结构方面,缜密精巧,紧凑多变,富于戏剧性效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4)在戏剧语言方面,通俗自然,朴实生动,被公认为本色派的代表。2.请结合作品分析《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西厢记》的结构宏伟而紧凑,严整而巧妙,呈现出纵横交错、跌宕多姿的复杂面貌。(2)《西厢记》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等戏剧典型。(3)《西厢记》的语言自然而华美,典雅而富丽,具有诗意浓郁、情趣盎然的独特风格。(4)《西厢记》对杂剧的体制也有所创新。首创五本二十折的长篇巨制,没本第四折末尾都有“题目正名”作为转折段落和特别饿哦的一曲〔络丝娘煞尾〕,有些段落还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3.简要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张生两个人物。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似这等女子,张珙死也死得了。”才气与勇气——追求爱情和解决危难果断、机智、大胆。“傻角”——软弱、忠厚、傻气。“小生姓张,名珙,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莺莺:(1)美丽而多情——离经叛道,不满父母包办的婚姻,追求理想爱情。“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临去秋波那一转”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2)内热外冷——受封建礼教约束,感情丰富而外表贞静,常有“假意儿”。“休叫老夫人知道。”“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若更为之,与足下决无干休。”5、请分析《琵琶记》的艺术成就。(1)人物塑造取得较大成功。蔡伯喈优柔寡断、委曲求全,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赵五娘善良朴素,刻苦耐劳,糟糠自咽,剪发买葬,体现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秀品德。(2)双线结构颇具特色。一条写蔡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在家中的种种苦难。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场景对比衔接,使贫富悬殊的情景形成强烈反常。形成“苦乐交错”的戏剧排场。(3)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这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辞藻华丽。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相协调。曲词尤佳:有“北西厢南琵琶”之说。王世贞《曲藻》、吕天成《曲品》都给予很高评价。复习思考题(二)明代文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对A语言特色的评价。A《三国演义》B《水浒传》C《金瓶梅》D《聊斋志异》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真正完成“西游”故事由历史向神话转变的是C。A《大唐西域记》B《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D《西游记平话》3.明代小说中获得“第一奇书”美誉的是D。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金瓶梅》4.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为A回。A七十B七十一C八十D一百5.现存《三国演义》最早的刊本是A。A嘉靖本B李评本C毛本D罗本二、多项选择题1.明代三大传奇是指ABC。A《宝剑记》B《浣纱记》C《鸣凤记》D《红蕖记》E《紫箫记》2.下列属于唐宋派的代表人物有ABCD。A王慎中B唐顺之C茅坤D归有光E王廷相3.明初诗文三大家是指ABD。A宋濂B刘基C于谦D高启E李东阳4.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徐渭,他的代表作《四声猿》包括ABCD。A《渔阳弄》B《翠乡梦》C《雌木兰》D《女状元》E《歌代啸》第二,《水浒传》也是一部忠义思想的颂歌。《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或《忠义传》,描写了一批“共存忠义于心、公主功勋于国”的英雄的“忠义”悲歌,而宋江便是这样的化身之一。第三,《水浒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掺加进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因此它又是一部英雄的颂歌、是一部勇力和智慧的颂歌。复习思考题(三)清代文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之称的是C。A《通天台》B《清忠谱》C《桃花扇》D《四婵娟》2.下列属于阳羡词派作家的是B。A纳兰性德B陈维崧C佟世南D顾贞观3.“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B小说结构的概括。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水浒传》D《金瓶梅》4.对《红楼梦》的创作影响较大的是下列哪部作品A。A《金瓶梅》B《水浒传》C《儒林外史》D“三言”5.“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C。A《琵琶行》B《感事》C《圆圆曲》D《悲落叶》6.下列属于浙西词派作家的是A。A朱彝尊B陈维崧C佟世南D王士贞7.继《红楼梦》之后描写大量女性并给予充分肯定的中国古典小说是BA《恶姻缘》B《镜花缘》C《玉娇梨》D《平山冷燕》二、多项选择题1.对《长生殿》的创作主题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ABD。A白居易《长恨歌》B陈鸿《长恨歌传》C汤显祖《牡丹亭》D白朴《梧桐雨》E杨显之《潇湘雨》2.四大声腔是指ACDE。A海盐腔B梆子腔C弋阳腔D昆山腔E余姚腔三、填空题+赏析题(请记住名句,能分析其出处,并能进行简要赏析)六、问答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1)《儒》的讽刺特征:①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如马二先生,头脑迂腐醉心举业,处处显出可笑性格。但他同时又有心地善良,慷慨仗义、急人之难的品格。②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使其既是儒林“丑史”,更是儒林“痛史”。作者善“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从生活的绝对庸俗里发现悲剧”(2)《儒》的讽刺手法①对照法。堂皇言辞与卑鄙龌行为对照:如严贡生强圈别人猪,却自夸“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对同一对象的矛盾态度对照:梅玖对周进的前倨后恭;②夸张法。对最富特征的细节、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如严监生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2、简要分析《红楼梦》的多重悲剧意蕴。(1)家族悲剧:《红楼梦》所写的四大家族的家族悲剧,主要以贾府的衰亡过程为描写对象。详细记述了康乾时期勋臣世家的日常生活,深刻揭示了造成家族衰亡的真正原因,勾画了这个百年望族兴衰荣辱迅速转递的历史图景。(2)女儿悲剧:《红楼梦》写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的悲剧。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以“金陵十二钗”为主体的一群青年女子的人生悲剧。(3)时代悲剧:曹雪芹通过封建贵族世家盛衰的描写,则较全面地表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造成的时代悲剧。纵观中国历史,正是在上层社会蔓延的种种腐败现象,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至导致国力的衰微、王朝的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贾府的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一面镜。(4)文化悲剧:通过作品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而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封建文化要求每个“个体”去做的事最好不要去符合心中的欲望,这样才会获得社会的好评。薛宝钗就是这种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做人理想的其中一个。我们从宝钗这一形象的毁灭过程,可以看到封建文化深层意识是如何蚕食人的灵魂与消磨人的个性。曹雪芹这种历史沉郁中的文学的思考,的确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觉醒。(5)人生悲剧:《红楼梦》从哲学上思考生命的本质,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几乎不思考有关个人的存在等基本哲学问题,以宝玉为例。开始宝玉不怕生活、正视生活,对生活抱有幻想,并确定了自己的生存价值。然而,生活中他总是感到世事无常、人生迷茫、对生活失去原本的希望,致使对人生的绝望,走向佛门,这种人生的悲剧就演绎在《红楼梦》全书中。4.简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eq\o\ac(○,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六朝志怪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迷信;《聊斋》虽也写怪异,但为的是反映现实,抒发“孤愤”。eq\o\ac(○,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聊斋》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又有超越:A.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B.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C.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