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广式虾饺》(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预制菜 广式虾饺》(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预制菜 广式虾饺》(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预制菜 广式虾饺》(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预制菜 广式虾饺》(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T/GBAS60—2023预制菜广式虾饺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广式虾饺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追溯、管理体系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预包装预制菜广式虾饺的生产和经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22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5009.2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GB/T10220感官分析方法学总论GB/T16291.1感官分析选拔、培训与管理评价员一般导则第1部分:优选评价员GB/T16291.2感官分析选拔、培训和管理评价员一般导则第2部分:专家评价员GB16869鲜、冻禽产品GB/T23786速冻饺子GB31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GB3164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食品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GB/T39947食品包装选择及设计GB/T40963冻虾仁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T/GBAS19质量安全要求动物性水产品T/GBAS24质量安全要求调味品T/GBAS30预包装食品标签规范T/GBAS31质量安全要求通则T/GBAS34质量安全要求速冻食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预制菜广式虾饺prepareddishes—Cantoneseprawndumplings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制作成皮,以虾仁为主要原料,配以猪肉、竹笋等其他辅料制作成馅,经皮馅组合成型、熟制或不熟制、灭菌、速冻等工艺制成的,需经加热后食用的预包装产品。4技术要求4.1原辅料要求3T/GBAS60—20234.1.1淀粉淀粉应符合GB31637的规定。4.1.2虾仁虾仁应符合GB/T40963中优级品的规定,其安全指标应符合T/GBAS19的规定。4.1.3畜禽肉畜禽肉应符合GB2707和GB16869的规定。4.1.4其他原辅料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4.2生产要求4.2.1生产卫生要求应符合GB31646的规定。4.2.2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流程示例见附录B。4.3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符合广式虾饺应有的外观,形状均匀一致且具有虾饺现制菜肴应有的口感和特征风味,滋4.4品质指标品质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品质指标水分/(g/100g)蛋白质/(g/100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馅含量/(%)脂肪含量/(g/100g)4T/GBAS60—20234.5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应符合T/GBAS31和T/GBAS34中速冻面米食品的规定。4.6净含量偏差净含量偏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净含量偏差9 — 93—— 1 5检验方法5.1感官要求分析在冻结状态下,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的白瓷盘中,按表1的规定,在自然光下检查有无异物及其用外观和色泽。将试样根据产品包装上的食用方法进行加热后,由感官评价小组(5位及以上专家评价员或优选评价员)对照虾饺现制菜肴的外观、口感和特征风味对加热后试样的外观和口味还原度进行评价,讨论后形成符合或者不符合的结论。感官分析应按照GB/T10220的规定进行,感官评价员应按照GB/T16291.1和GB/T16291.2培训和选拔。5.2品质指标检验5.2.1水分水分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5T/GBAS60—20235.2.2蛋白质蛋白质按GB5009.5规定的方法测定。5.2.3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按GB5009.227规定的方法测定。5.2.4馅含量馅含量按GB/T23786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5.2.5脂肪含量脂肪含量按GB5009.6规定的方法测定。5.2.6挥发性盐基氮挥发性盐基氮按GB5009.228规定的方法测定。5.3安全指标安全指标按T/GBAS34规定的方法测定。5.4净含量偏差净含量偏差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6检验规则6.1组批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生产线的产品为一批。6.2抽样从成品库同批产品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抽样数量应满足检验和留样的需要。6.3出厂检验6.3.1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6.3.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净含量偏差、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6.4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中规定的全部项目。型式检验每半年1次,有下列情况之一,亦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时;b)正式投产后,如原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质量时;c)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6.5判定规则6.5.1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判为符合本文件的规定。6.5.2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判为不符合本文件的规定。7标签标识6T/GBAS60—20237.1预包装食品标签应符合T/GBAS30的规定。7.2运输包装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7.3包装上应标识产品解冻和食用方法。食用方法示例见附录C。7.4产品标识应注明速冻、生制或熟制、即食或非即食。8包装包装应符合GB/T39947的规定。9运输和贮存9.1运输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日晒、雨淋,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冷链运输要求宜符合T/GDCCA001。9.2贮存9.2.1贮存条件应符合产品标签标识要求。9.2.2仓库应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施,配备温、湿度控制设施。冷藏贮存要求宜符合T/GDCCA001。9.2.3产品应离墙、离地存放,以利于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10产品追溯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信息化追溯系统,确保对产品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11管理体系要求生产企业生产活动应获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体系认证。7T/GBAS60—2023(资料性)广式虾饺简介及图片A.1广式虾饺简介及图片虾饺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种特色小吃,属于粤菜系,该菜品始创于20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已经有百年历史;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虾肉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其中钙的含量为各种动植物食品之冠,适宜老年人和儿童食图A.1预制菜广式虾饺图A.2广式虾饺菜肴8T/GBAS60—2023(资料性)预制菜广式虾饺生产工艺流程(示例)B.1制饺B.1.1在淀粉中缓慢加入沸水,混合均匀,揉成面团后放置醒面,将发醒面团经机械或手工制成饺子皮,备用;B.1.2将制作饺子馅丸的原辅料混合拌匀后经机械或手工包制成饺子馅丸;B.1.3将饺子皮与饺子馅丸,由饺子机或手工制成广式虾饺。B.2灭菌备用的广式虾饺,经紫外线灭菌,得到灭菌后的广式虾饺。B.3速冻将包好的虾饺整齐摆在托盘上放入速冻设备中速冻,至虾饺中心温度达-18℃。B.4组合包装将速冻后的虾饺和托盘整体放入在一个外包装内。9T/GBAS60—2023(资料性)预制菜广式虾饺食用方法(示例)D.1煮制沸水取锅加入适量冷水烧开,放上蒸屉。D.2蒸制虾饺无需解冻,取出虾饺间隔排列在蒸屉中,沸水蒸8-10分钟即可。D.3起锅装盘夹出虾饺装盘即可食用。T/GBAS60—2023参考文献[1]T/GDCCA001冷藏冷冻预包装食品流通作业规范[2]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3]食物内有害物质规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32章,附属法例AF)[4]食物内防腐剂规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32章,附属法例BD)[5]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32章,附属法例CM)[6]食物内染色料规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32章,附属法例H)[7]食物内甜味剂规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32章,附属法例U)[8]食物掺杂(金属杂质含量)规例(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