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2)悦复大道1:500竣工图;(3)重庆两江新区直管区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报告(2014-2020);(4)《后河(悦来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悦来新城D线二级截污干管工程施工图》(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年10月);(5)《水土高新园悦港纵一路道路工程(二标段)施工图》(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8年06月);(6)业主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 (7)沿清溪河污水管网工程工程勘察初步报告;(8)《悦港北路道路工程(K0+840~K1+550段)施工图》(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8年05月);(9)《水土高新园E标准分区配套路网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8年07月);(10)《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排水专项规划(修编)》(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年04月);(11)《B线道路初设图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12月);(12)《B线道路挡墙支护方案》(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20年3月);(13)本司设计方案图纸(2019年04月);(14)业主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2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06)(2016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8)(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2)《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号06MS201)(13)《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GBT11836-2009)(15)《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8-2011)(16)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17)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与规定3上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须修改完善的意见: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号至第八号)已废止,应按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回复:已删除《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号至第八号)》,采用《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详见说明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按渝两江管办发(2018)70号雨污管网的检查井原则上应采用装配式建造,特殊情况可采用整体现浇回复:根据《水土公司市政导则》及业主要求,本工程检查井采用整体现浇检查井。提升泵站设计参数应明确最高日最高时流量及泵站满足远期设计流量的技术措施,泵站工艺图中进水管管径应与总平面图一致回复:按意见增加设计参数与技术措施,详见说明4.5泵站规模;按意见统一泵站进水管管径与平面图中管径。WB-26-6至WB-26污水管与现状DN2000雨水管交叉,应补充该处雨水管标高回复:已复核补充交叉处标高,满足规范间距要求。WB-21至WB-22污水管与现状DN400燃气管道交叉,应复核现状管道标高,交叉处设计标高应满足间距要求回复:已复核补充交叉处标高,调整管线平面,满足规范间距要求。补充压力污水管管材回复:泵站出水压力污水管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范围到泵站截止。补充完善桥上污水管设计,应满足安装及维护要求回复:按意见补充完善桥上污水管设计,桥梁上会预留检修孔方便管道检修,详见说明2.2过河段设计与桥梁部分图纸。4工程地质条件4.1地形地貌场地属剥蚀丘陵地貌。地形纵向均比较平缓,地形坡度角约10~25°,横向局部为斜坡,地形较陡,地形坡度角约20~35°,场地内最高240.14,最低高程182.79,场地地貌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4.2气象、水文气象:建设场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8~18.0℃之间。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极端最高气温43℃,出现日期: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湿度: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66.6mm(出现在2007年7月17日),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1m/s。水文:勘察区靠近双口河,勘察期间为枯水期,河流中极少水流,勘察期水位约在180.50m左右,水深约0.3m,流速约1~2m/s,最高水位在184.0m。4.3地质构造场地地质构造属于忠县背斜东翼,根据地面调查,本次勘察管线位于铜锣峡背斜东南翼,产状多为278~286°∠8~11°,优势产状为282°∠10°,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对应场地内基岩出露地段测得岩层裂隙产状。未见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主要构造裂隙特征如下:①裂隙:46°∠58°。裂隙间距1.0~3.0m,延伸3.0~6.0m,一般张开宽度约1~3mm,压扭性裂隙,裂隙较发育,无充填,裂面平整,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②裂隙:329°∠72°。裂隙间距2.0~4.0m,延伸2.0~5.0m,一般张开2~5mm,压扭性裂隙,裂隙较发育,无充填,结合程度差,裂面平整,属硬性结构面。场地构造裂隙较发育,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分布,地质构造简单。4.4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工程场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dl+el)组成,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的砂岩。由新至老对各岩土层描述如下:一、全新统(Q4)①素填土(Q4ml):褐灰色、杂色,主要成分以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石组成,呈块状、次棱状,含量约占5~25%,粒径10~200mm,呈强风化状态,含量分布不均。结构稍密,稍湿,属机械抛填,填龄一年左右,沿线部分地段分布。钻探揭露厚度0.30m(ZK87)~6.30m(ZK120)。②粉质粘土(Q4el+dl)褐黄色,主要由粉粒及粘粒组成,成分均匀。刀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湿~饱和,呈可塑状。分布于整个场地内,层厚普遍较薄,钻探揭露厚度0.30m(ZK39)~3.30m(ZK51)。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③泥岩:紫红色。主要成分由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长石、石英。砂质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岩芯质较软,强度较低;中等风化层岩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质较硬。与砂岩呈互层状产出。④砂岩:浅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次为云母、暗色矿物及岩屑,钙泥质胶结。层位稳定,分布于大部分场地,为场地次要岩层。三、风化带特征及基岩面起伏情况场地大部地段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基岩面总体与地形基本一致,基岩面起伏较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度角为2~15°,地面调查局部为陡坎。基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质较软,手易折断岩芯,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基岩中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局部块状,岩质较硬,构造裂隙不发育。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各岩土层标高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4.5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场地内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与素填土中,受大气降水补给,赋存条件主要受堆积物分布范围、厚度和渗透性控制,由于填土孔隙性好,透水性强,赋水性差。(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上部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补给,场地基岩主要为泥岩、砂岩,泥岩均属于相对隔水层,赋水条件差,砂岩为良好的含水层,但由于的隔水作用,砂岩含水层连续性较差,不利于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和赋存,故场区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少。二、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由于场地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地下水补排条件改变,以至于现状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差,大气降水部分向场地内低洼处排出,部分向下渗入在深厚填土底部及基岩顶部风化裂隙发育的地段赋存,形成风化裂隙水或土层中形成孔隙水。暴雨后填土内可能存在地下水,管线开挖时可能在基槽内出现涌水或渗水现象,建议配备抽水设施,尽量选择旱季施工。勘察期间,对所施钻孔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所有钻孔终孔24小时后,靠近河边的钻孔水位均有恢复,水位高程在180.50m。场地及邻近未发现污染源,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场地周围环境条件及当地建筑经验判定,场地环境水、地下水对砼结构、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层主要为素填土,无腐蚀性土层存在,周边无污染水源流入场地,根据当地建筑经验,判定场地土层对砼结构、钢筋砼结构中钢筋、钢结构等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4.6不良地质现象经地质调查和钻孔揭露,场地内未见断层、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管线勘察范围经地表调查、钻探未见对拟建物不利影响的埋藏物。无塌陷、岩土体无滑坡变形,现状岩土边(斜)坡未发现变形崩塌、滑坡现象,公路无变形沉降。4.7地震效应评价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16),场地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拟建管网工程为5.1.6条所述建筑类型外,拟建管线抗震设防分类属标准设防。根据相邻场地区实验值及相关经验,素填土剪切波速取130m/s,粉质粘土剪切波速取170m/s;素填土属软弱土,未来填土的剪切波速暂按此值考虑,待填土压实后重新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后,再对场地建筑及地段划分进行校核。场地现有人工填土为软弱土,粉质粘土为中软土;强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取经验值500~800m/s,中等风化泥岩剪切波速取经验值500~800m/s,为稳定极软岩,中等风化砂岩剪切波速取经验值500~800m/s,为稳定软岩。详见下表:管道分段地震效应评价表拟建(构)物名称井编号最大覆盖层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值(s)地段类别截污管道W1~W306.3130Ⅱ0.35一般地段截污管道W24~W321.7130Ⅰ10.25一般地段截污管道W33~W672.6164.3Ⅰ10.25一般地段D600架空管1#桥梁W30~W316.2130Ⅱ0.35一般地段4.8结论与建议经对场区实地调查和钻探结果,场地内未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下伏基岩为砂泥岩,岩体分布连续、稳定,岩石地基基础稳定性较好,场区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总体简单,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合当地建筑经验,适宜本拟建工程建设。基础开挖临时坡度值建议:土层取1:1.5,岩层取1:0.75。施工时应备排水设备,及时抽排积水。注意不同岩土作基础持力层的衔接部位,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设置沉降缝)防止岩土分界处产生不均匀沉降。建议对填土持力层进行压实处理或换填,确保压实系数及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管道底设置碎石垫层,采用柔性连接,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对管道产生的不利影响。临时基坑边坡严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勘察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边坡施工建议采用分段跳槽、自上而下、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施工,边坡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施工法,并设置相应的变形观测点进行变形监测;施工中应加强对现有地下管网的保护,不得盲目施工。排污管道建成后,上部回填时不得强夯重压,并应在两侧设置保护线。施工中加强验槽和现场检测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通知设计方、我司及参建单位到现场解决。5工程概况5.1工程基本情况清溪河沿岸污水管网位于重庆市水土技术产业园水土绕城以南清溪河北岸。本次设计污水管网A线的起点接悦来智慧城压力管线以及万华东侧,终点排入悦来预留倒虹井;本次设计污水管网B线分别起于悦复大道现状污水检查井和后河连接道桩号K0+680西侧,终点排入悦来悦来截污干管D线污水提升泵。5.1设计内容范围1、埋地截污管网:管径:DN400,管道长度:613m;管径:DN500,管道长度:855m;管径:DN600,管道长度:170m;管径:DN800,管道长度:918m。2、人行桥:清溪河人行桥:桥梁全长124m,兼具截污管网走廊。3、提升泵站:一体化泵站:规模22000m3/d,扬程60米。5.2现状概况本项目上游悦复大道管网已施工完成、下游越来截污干管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水土绕城以南部分道路已完成施工图设计,但是未形成系统,区域内污水散排至河道水系。5.3规划概况根据《水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后河(悦来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悦来新城D线二级截污干管工程施工图设计》、《悦来智慧城交通规划图》等相关资料本次设计污水管网布置位置,农林用地居多,清溪河沿线截污管网转输上游污水后排入悦来新城D线二级截污干管。区域用地规划如下:6设计原则(1)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截污管道一次性建设的原则,力求技术合理、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利于维护管理。(2)工程设计要依据相关规划和具体地形地貌情况,尽量做到少拆迁、少占地,合理布置管线,处理好与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规划道路的关系。(3)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尽可能采用重力流排水,降低能耗,简化运行管理。(4)在确定污水管网平面位置及高程时考虑与周边规划管网的交叉及高程衔接,尽可能使服务范围内污水管网重力流接入截污干管。(5)结合现状拟实施的污水截污干管,合理确定管道埋深。7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7.1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7.2污水系统设计参数为保证污水管道的正常运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对如下设计数据做了规定:①设计充满度h/D我国规定污水管道按不满流(h/D≤1)进行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如下:管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②设计流速根据《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规定: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Vmax=10.0m/s塑料管:Vmax=8.0m/s(雨水排放);Vmax=6.0m/s(污水排放)③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参见下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2.32.0④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问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按下表的规定取值:管径或暗渠净高(mm)最大间距(m)污水管道雨水(合流)管道200~4004050500~7006070800~100080901100~15001001201600~20001201207.3污水量计算本次设计中的服务面积和规划区的服务面积一致。本工程污水量根据《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排水专项规划(修编)》、《水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对各类用地用水量进行预测。污水收集率为90%。水力计算见水力计算表。(1)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其中,QS=式中:Qmax——设计流量(l/s);KZ——总变化系数;QS——平均生活污水量(l/s),按给水量的85%计,并考虑90%的收集率;Qg——平均工业废水量(l/s);N——设计人口数量;q——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l/cap.d);1.1——地下水和其他未预见渗入量。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参照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按下表确定:污水量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2.32.0(2)管线水力计算水力计算采用曼宁公式:v=式中n(管道粗糙系数)取值为:HDPE管时n=0.01,混凝土成品管时n=0.014,钢管时n=0.012。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流速0.6m/s,塑料排水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5m/s。(3)污水管网水力计算根据《水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规划、《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排水专项规划(修编)》及《后河(悦来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悦来新城D线二级截污干管工程施工图》等相关资料绘制汇水分区复核计算污水管管径,计算如下:管网水力计算表管段汇水面积(ha)设计流量(L/s)管径(mm)坡度(‰)流速(m/s)设计充满度(h/D)WA1-WA29301.00234.480031.550.34WA60-WA2922.6219.240030.780.25WB26-6-WB26111.2579.160031.160.29WB1-WB33109.7078.250031.180.37WB33-WB36220.95145.880031.330.278污水管网系统设计8.1平面设计本次设计截污管线主要为解决水土绕城以南污水排放问题,下游悦来截污管线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本次设计污水管线分为三段。第一段(WA1-WA29):此段管网主要转输悦来智慧城北片区污水。设计污水管网沿清溪河沿岸道路敷设,起于万华地块西侧,地面标高212.500m,管内底标高210.70m,终于悦来截污干管D线预留检查井管内底标高204.00m,地面标高209.000m,本次设计管内底标高207.344m,污水管线管径d800,坡度0.3%,管道埋深1-5m。局部管道覆土不足时采用现状土回填,回填至管顶覆土≥0.6m。第二段(WA60-WA29):此段主要收集万华地块污水。设计污水管网沿清溪河沿岸道路敷设,起于万华地块东侧,地面标高214.957m,管内底标高213.360m,终于悦来截污干管D线预留检查井管内底标高204.00m,地面标高209.000m,本次设计管内底标高205.000m,污水管线管径d400,坡度0.3%,管道埋深1-6m。局部管道覆土不足时采用现状土回填,回填至管顶覆土≥0.6m。第三段(WB1-WB36):此段主要服务水土绕城以南区域污水。分别起于悦复大道现状污水检查井,地面标高238.22m,管内底标高232.687m和后河连接道桩号K0+680西侧,地面标高223.000m,管内底标高217.800m,终于本次设计污水提升泵,自然地面标高211.60m,污水进水标高约205.0m,污水管线管径d500-d800,坡度0.3%。WB5-WB6敷设于河床底;WB6-WB9位于后河连接道范围内,由后河连接道道路工程施工;WB9-WB18需要填方至标高208.8m,满足管道覆土要求;WB25-WB27位于WB25-WB36段新建人行桥1座,兼具截污管网走廊功能,桥梁全长124米,详见桥梁设计内容;管道埋深1-5m,局部管道覆土不足时采用现状土回填,回填至管顶覆土≥0.6m。计流量范围内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并小于6m/s。8.2平面节点设计1.本工程WB35-WB36段新建人行桥1座,兼具截污管网安装功能,桥梁全长124米,起点接至儿童公园人行系统,详见桥梁设计章节及景观专业设计内容;2.本工程WB9-WB18需要填方至标高208.8m,满足管道覆土要求北侧按1:1.5放坡,南侧配合景观公园按1:3放坡;3.本工程WB25-WB27位于堆土斜坡段,由B线道路工程治理边坡:设置悬臂式路堤桩板挡墙,然后清除桩前土体。本段施工在边坡治理完成后进行;4.本工程WA59-WA58段采用斜管跌落,WA58采用消能井。8.3过河段设计本工程采用人行管桥的方式跨越清溪河大桥,已召开《清溪河污水管网工程污水管桥安全专项论证》专家评审会。管道位于桥梁箱梁内,箱梁内设有砂浆基础稳定管道,每隔9米设置镇墩稳固管道,以免管道发生偏移;每隔40米桥梁上设置有检修孔,具体设计详见桥梁章节。管道进出桥台处管节位置设置成品伸缩节,防止管道随桥梁伸缩损坏。9泵站设计9.1泵站服务范围根据悦来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和水土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两个泵站服务分区内各种用地指标面积和用水量预测如下表:泵站水量预测表序号名称面积(ha)用水指标(m3/hm2·d)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1二类居住用地72.7160(50~130)95(50~130)2商业商务用地10.8960(50~200)95(50~200)3住商混合用地27.9570(50~200)105(50~200)4其他商务用地71.8760(50~120)95(50~120)5中小学用地8.150(40~100)70(40~100)6医疗卫生用地6.5480(70~130)130(70~130)7宗教用地2.3460(50~100)80(50~100)8服务设施用地3.635(25~50)50(25~50)9一类工业用地14.02100(30~150)150(30~150)10日用水量(m3/d)1388221592根据最高日用水量和基本参数计算服务区域内污水量如下表:序号名称2020年2030年1泵站用水污系数0.850.853污水收集率0.950.954地下水渗入系数1.051.055泵站污水量11770183089.2提升泵站设计采用一体化污水泵站,泵站设备材料由厂家供应,设备由厂家统一安装调试完成,生产订货前与设计院进行技术交底。9.3.泵站压力出水管设计根据已设计施工图资料显示,提升泵站出水管管道长度595m,管径DN600mm。管道水力计算管径日变化系数总变化系数管段设计流量(L/s)水力坡降(h/m)设计流速m/s(mm)DN6001.21.532800.00210.959.4泵站扬程计算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悦来组团D、水土组团E标准分区(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泵站需将污水提升至龙堰湾支路与四号路交点,龙堰湾支路重力管起点标高为256.00m,则本次设计将污水提升至257m。本次设计压力管终点接规划压力管至龙堰湾支路与四号路交点处。扬程计算表长度管径设计流量水力坡降(h/m)水头损失(m)进水管底最高管底(m)(mm)L/s标高(m)标高(m)1133DN6002800.00212.38203.0257.00由上表可知:静扬程:54m沿程损失:2.38m局部损失:2.62m安全水头:取1m总扬程:取60m9.5泵站规模本次设计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泵站,最高日最高时流量为22000m3/d,泵站规模近期规模为14500m3/d,远期总规模22000m3/d,扬程60米,自然地面标高约211.60m,污水进水标高约205.0m,污水泵站底标高约200.5m。采用潜水泵3台,2用1备,单台设计参数为Q=460m3/h,H=60m,N≤155kW。清溪河百年一遇洪水位标高203.62m,本次设计泵站地面标高211.6m左右,满足百年一遇洪水位要求。10管材、基础、接口及附属构筑物(1)按照《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市政交通、管网设施设计导则》及业主要求,本工程重力流排水管采用塑料管内模混凝土管涵,管系列:钢筋混凝土管涵,原料:内衬管为HDPE排水管SDR26系列(SN4),适用于管径≤800mm,内衬管执行标准:CJ/T358-2010《非开挖铺设用高密度聚乙烯排水管》。外为钢筋混凝土管涵。内衬管控制指标:项目要求环刚度SDR26系列(SN4)≥4kN/m2环柔度(压缩50%)内壁应圆滑,无反向弯曲,无破裂冲击强度(TIR)≤10%拉伸屈服应力≥20Mpa纵向回缩率(110℃)≤3%断裂伸长率≥350%蠕变比率≤4(2)河床底段采用涂塑钢管。WB5-WB6河床底段采用D530×8涂塑钢管,壁厚8mm;其采用内外均有涂塑保护层,中间为增强焊接管件或无缝承压钢管的复合结构。执行标准:基管:用于涂塑的钢管材质、规格、尺寸和防腐层执行《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标准,防腐层采用环氧树脂,内面涂塑层最小厚度0.4mm,外面涂塑层最小厚度0.45mm。(3)斜管跌落段采用球墨铸铁管:WA59-WA58斜管跌落段采用球墨铸铁管,外径429mm,壁厚8.1mm。球墨铸铁管防腐:水泥砂浆衬里,按GB/T17457执行;外壁:喷锌后涂沥青防腐,按GB/T17456、GB/T17459执行。其中喷锌密度不低于130g/m2,沥青漆厚度不低于70μm,并已在制造厂内完成。(4)过桥段管材采用HDPE缠绕结构壁B型管,热熔连接。HDPE缠绕结构壁B型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04)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5)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3.2接口(1)塑料管内模混凝土管涵接口方式详见变形缝、施工缝设计图,内衬管连接方式:热熔连接,HDPE缠绕结构壁B型管:热熔连接;(2)球墨铸铁管道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3)涂塑钢管接口采用不锈钢垫片焊接,焊接接口处涂抹环氧树脂进行防腐。3.3基础(1)塑料管内模混凝土管涵采用C20混凝土基础,详见沟槽开挖大样图。3.4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根据最新规范要求,检查井需设置防坠落设施。爬梯采用球墨铸铁材料。(3)埋深<6m检查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检查井。(4)本工程中,管径d=400~600mm污水检查井采用直径1000mm圆形混凝土检查井,参照06MS201-3第21页;管径d=800mm污水检查井采用直径1250mm圆形混凝土检查井,参照06MS201-3第25页。井墙及底板混凝土改用C30砼,垫层改用C20砼,钢筋改用A—HPB300级钢,C—HRB400级钢,同时考虑抗震强度8级,抗渗等级P6,钢筋强度提升两级,钢筋锚固长度35d;低流水槽用C30砼制作。(5)跌水井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跌水水头大于1米需要设置跌水井,本次设计跌水井跌水高度最大约为6m。跌水井的具体做法详见大样图。本工程WA59、WB5、WB33-1、WB33-8采用跌水井,做法详见大样图。(6)沉泥井沉泥井就是带有沉泥槽的检查井,该井可以把污水中泥土等杂质聚集起来,泥土可以在该井内沉淀,所以叫沉泥井。本设计中,在管道上桥之前设置一个沉泥井,在排入预留倒虹井之前设置一个沉泥井,WA29、WB33、WB35为沉泥井。11沟槽开挖及回填11.1管渠沟槽开挖管沟槽开挖放坡坡比根据所开挖的地质岩层情况和地勘报告确定,同时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3条的要求。排水管沟沟槽开挖要求及开挖时工作面宽度详见管道沟槽开挖断面图。(2)开挖时如发现不良地质,则需根据有关施工规范对沟槽作支撑处理,防止垮塌事故,同时应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3)沟槽开挖建议采用人工开挖,沟槽开挖应控制超挖。对于填方地段,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11.2地基处理管道及排水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施工时,沟槽须保持干燥)。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当沟槽内有地下水时,必须将地下水降至槽底以下不小于0.5m,做到干槽施工。当降水不利、地基被扰动时,应进行地基处理,达到要求的承载能力。11.3沟槽回填(1)沟槽回填时,需对称回填并分层压实。管两侧及管顶以上1m范围内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3m。回填必须在管及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后才可进行。(2)槽底至管顶以上1m范围内,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应采用细粒土回填。(3)排水管道沟槽回填时,柔性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详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大样图;混凝土排水管道管胸腔两侧及管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6条相关规定执行。排水管道沟槽回填的填料、回填方法及其他要求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条相关规定执行。(4)检查井周围的回填要求:a检查井砌体或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回填。b井室及井筒周围的回填应与管沟槽回填同时进行。c井室及井筒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d井室及井筒周围0.5m范围内应采用砂卵石或碎石回填。未尽事项按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执行。12闭水试验管道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执行。1、管道闭水试验前应符合如下要求:(1)试验管段应按照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2)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均已验收合格。(3)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4)全部预留孔应进行封堵,不得渗水。(5)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不大于水压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2、管线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0米计。(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0米计。(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米,但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试验应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注:其他未见验收事宜参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相关规定。13施工便道本工程采用20cmC30水泥砼板面层,15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5%)施工便道,长545米,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