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12-T 22-2023 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种植技术规范_第1页
DB4412-T 22-2023 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种植技术规范_第2页
DB4412-T 22-2023 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种植技术规范_第3页
DB4412-T 22-2023 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种植技术规范_第4页
DB4412-T 22-2023 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种植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20.20CCS

B

05

4412肇 庆 市 地 方 标 准DB

4412/T

22—2023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种植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Yuanyang

Guiwei

cultivation 发布DB

4412/T

22—2023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德庆县柑桔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德庆县柑桔研究所、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庆县鸳鸯桂味荔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广东优农科技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肇庆市标准化计量协会、肇庆市质量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益波、钟春燕、李霜霜、罗小玲、林培华、李建国、黄永敬、朱丛一、刘保艳、唐政、孔妹连、曾祥平、张钊、陈光志、叶坤盛、张庆珍、何春林、郑钦烽、李志毅。IDB

4412/T

22—2023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定植管理、土壤管理、树冠管理、施肥管理、花果管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包装。本文件适用于德庆鸳鸯桂味荔枝的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GB

4806.7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84 GB/T

5737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478-2013

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荔枝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德庆鸳鸯桂味荔枝

Deqing

Yuanyang

guiwei

litchi种植于德庆县行政区域内的桂味荔枝品种,果实上常附有一颗小果实,形成一大一小的“鸳鸯”特征。成熟果实呈圆球形或近圆球形,果顶混圆,果肩平,果

凸起呈不规则圆锥形,裂片峰尖锐刺手,裂纹显著,缝合线明显,窄深且有凹陷,肉厚核小,果肉呈半透明的凝脂状,肉质爽嫩,香甜多汁,有桂花香。4 建园园地选择土壤环境符合GB

15618的要求;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能良好,保肥保水能力强,地下水位1

m以下,坡度20°以下,宜东南向、无霜冻的山坡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设施建设2株、行距一般为(4

m~5

m)×(5

m~6

m

株、行距一般为(4

m~5

m)×(5

m~6

m

m

。根据果园地形条件,完善排灌系统。有条件可修建蓄水池(塘)及灌溉管(渠)等灌溉系统,配备灌溉设施。5 定植管理苗木选择5.1.1 嫁接苗a)

应选择生长健壮、品种纯正的嫁接苗;b)

以怀枝、迟熟山枝等亲和性好的品种作砧木为佳;三月红、黑叶等早、中熟品种不适宜作其砧木;c)

植株生长正常,茎、枝无破皮或断裂等机械损伤;d)

苗木高

45

cm

以上,嫁接口处茎粗

以上;e)

两次梢以上老熟,叶片完整,叶色浓绿,富有光泽,无病虫为害;f)

嫁接口愈合良好,无肿大、粗皮或缚带绞缢现象。5.1.2 圈枝苗a)

选择丰产性优、生长健壮的结果树枝条进行圈枝培育的苗木;b)

以树冠中上部向阳枝条为圈枝材料;c)

苗木基部茎粗

d)

根系萌发两次以上。定植密度2 2定植准备根据预先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在定点处挖长宽深为80

cm×80

cm×60

cm的种植穴,施足腐熟有机肥,与表土混匀后回填,形成直径60

cm、高25

cm

的定植土墩。定植时间春植宜在春梢萌发前或老熟后的2月下旬~4月上旬,秋植宜在秋梢老熟后的9月~10月,选择晴天下午或无大风的阴天进行定植。定植方法5.5.1 嫁接苗5.5.1.1 裸根嫁接苗修剪过长根系、短截枝条。直立苗干,舒展根群,回土、踏实。5.5.1.2 容器嫁接苗弃除育苗袋后,适度修剪枝叶、根系,将植株放入种植穴,直立苗干后回土覆盖,轻轻压实,覆土深度以盖过泥团6.0

cm~8.0

cm为宜。淋足定根水,注意淋水保湿。3DB

4412/T

22—20235.5.2 圈枝苗适度短截过长的枝叶,小心去除根部的包裹材料,将植株放入种植穴,直立苗干后回土覆盖,轻轻压实,覆土深度以盖过泥团6.0

cm~8.0

cm为宜。淋足定根水,注意淋水保湿。6 土壤管理改良土壤从定植第二年开始,结合施用有机肥逐年进行深翻扩穴改土。改土材料因地制宜,选择各种农家肥、饼肥、秸杆和绿肥等有机肥,必要时加入钙磷肥。间种幼年果园可间种蔬菜、花生、绿豆、黄豆等作物,间种作物距树基部1

m以上。覆草、中耕和培土6.3.1 定植后

1年~2

年树盘覆草,厚度

2

次~3

次中耕培土,每次培土平均厚度不超过

5

cm。6.3.2 可适当保留浅根性杂草,适时割草用于覆盖或填埋改土;每年采果或末次梢老熟后进行全园除草,中耕松土、培土。7 树冠管理幼龄树

7.1.1 定干在定植后

2

年内完成,高度

cm~60

cm。选留分布均匀、长势均衡的主条

3

条~4条,主枝与主干的夹角45º~60º。每一主枝距主干30cm处选留副主枝2条~3条。用拉、撑、顶、吊等方法调整枝条生长角度和方位。7.1.2修剪与整形应同步进行,用摘心、短截、疏删、抹芽等方法抑制枝梢生长和促进分枝。结果树母枝老熟时,合理修剪过密枝、荫枝、下垂枝、弱枝、落花落果枝、病虫枝和枯枝等,保留阳枝、强壮枝及生长良好的水平枝;果树进入盛产期,当树冠交接后,视植株生产长情况,进行回缩修剪或间伐;对位置较好且有一定空间的侧枝可适当短截;对生长过旺的枝条,可在枝条基部环割。老龄树对衰老大枝可适当回缩更新,时间宜选择3月~5月进行。根据植株枝条衰老程度和挂果能力,选择轮换修剪部分骨干枝或全树冠整体修剪。8 施肥管理施肥方法视土壤和天气情况采用穴施、淋施、撒施、根外追肥等方法。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4DB

4412/T

22—2023幼树施肥定植后,在第2次抽梢前5天~10天开始施肥,每次新梢即将抽出前和新梢叶由红转绿时各施1次。第一年每次每株施肥量为:尿素20

g~25

g,或复合肥25

g~30

kg~0.15

kg。第二年起,每次每株施肥量应提高,均比上年增加50

%~100

%。结果树施肥8.3.1 花前期花穗抽出前

15

天施肥,施肥量按每产出

kg

荔枝施花生麸

5

kg

10kg~16

kg。在第一批雄花开放后、雌花少量开放时喷

8.3.2 壮果期第

2

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施肥,施肥量按每产出

100

荔枝施复合肥(15-15-15)1

kg,同时根外施肥

2~3

次,每次喷施

%硫酸钾。间隔

天~15

天。8.3.3 促梢期分三期施肥,施肥量按每产出

荔枝折算。采果前后至秋梢萌发前施复合肥(22-7-11)0.8kg~1.0

kg;第一次秋梢老熟前施复合肥(15-15-15)0.5

kg;第二次秋梢老熟前施复合肥(12-11-18)0.5

kg。在每次秋梢老熟前根外施肥

1~2

次,间隔

天~15

天,喷施

%磷酸二氢钾+0.2

%硝酸钾。根外追肥根据果树生长情况,在枝梢转绿期、抽穗期、花期、幼果期等物候期,可根外追肥,喷施0.2

%磷酸二氢钾+0.2

%硝酸钾,施肥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佳,间隔7天~10

天。9 花果管理促花第二次秋梢老熟后,可通过控水、控肥、修剪、环割等措施进行促花。授粉盛花期采用放蜂、人工辅助授粉、雨后摇花、高温干燥天气喷水、灌水等措施。疏花在花穗抽生5

cm~10

mg/L~300

mg/L的乙烯利缩短花穗,提高雌花比例。依据树势、结果母枝粗壮程度和叶片数确定枝条留花量。疏果对结果过量的植株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人工疏果。疏去小果、畸形果和过于分散的果,并依据

树势、结果母枝粗壮程度和叶片数确定枝条留果量。10水分管理5DB

4412/T

22—2023灌溉在白点期、花蕾期、果实膨大期和秋梢抽发期遇旱应及时灌水。灌溉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排水及时清淤,疏通排灌系统。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及时排水。11 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农业防治11.2.1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形成良好土壤结构,增加树体营养,提高抗病虫害能力。11.2.2 建园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综合运用防护林带、蜜源植物、行间间作或生草等技术,构建有利于果树生长和天敌生存而不利于病虫生长的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11.2.3 加强树体管理,通过荔枝抽梢期、花果期和采果后的修剪,去除交叉枝、过密枝,适期放梢,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11.2.4 疏除病虫枝、叶、花、果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害传染源。物理防治11.3.1 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11.3.2 采用黄板诱杀荔枝褶粉虱。11.3.3采用诱粘剂诱杀桔小实蝇。生物防治11.4.1 优先选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11.4.2 选用对捕食螨、食蚜蝇和食螨瓢虫等天敌杀伤力小的杀虫剂防治害虫。11.4.3 人工释放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天敌控制害虫。化学防治病虫害防治中使用的农药应符合GB

8321的要求,按NY/T

C和附录

D规定的使用方法执行。12 采收和包装采收时间6月中旬~7月上旬。采收要求6DB

4412/T

22—202312.2.1 根据成熟度分期采收,果皮已基本转红,龟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