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应祥仕履考略_第1页
郭应祥仕履考略_第2页
郭应祥仕履考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应祥仕履考略

郭英祥是南宋中期的诗人。有《笑声词》。在大家辈出的南宋中期词坛上,郭应祥的词名不甚彰显,故历来研究者对其染指甚少。本文以《笑笑词》为主要依据,参以其他文献,试对郭应祥的生平仕履作一梳理。宋人廖行之《省斋集》有郭应祥题跋:“淳熙辛丑春,余侍试南宫,始识廖天民(廖行之字天民)于临安客舍。后五年,余为巴陵簿,天民实领尉曹。……觞咏追随之乐殆月无虚旬也。……后两年,天民有子登进士第,与舍弟应龙为同年生,亦尝寓书交相贺也。后二年,余外移衡阳丞,心独喜,念他日造官下,天民倘犹里居,当追讲旧游也。辛亥之秋,余就簿宦期,……则天民之亡既除丧矣。……甲寅孟春因假其集至官舍,庄诵数过,敬书此以归之。”由此可推出:郭应祥于淳熙八年辛丑(1181)应进士第;①1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为巴陵县主簿;绍熙元年庚戌(1190),移衡阳县丞,绍熙二年辛亥(1191)秋始就任;绍熙五年甲寅(1194)春尚在衡阳。郭应祥的《笑笑词》多著年干,从词作题序来看,最早为宁宗嘉泰三年(1203),最晚为宁宗嘉定二年(1209)。嘉泰三年所作[鹧鸪天]《癸亥十一月十四日为内子寿》,内容为一般寿词,可略而不论。嘉泰三年词作可考者仅此一首。郭应祥嘉泰四年甲子(1204)作[鹧鸪天]《甲子重阳》云“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据《宋史·地理志》卷四十一“江南西路·吉州”:“龙泉望宣和三年改泉江。绍兴复旧。”此“泉江”似指江南西路吉州龙泉县。“湄湘”指其故乡新淦(宋属临江军)。清同治九年《新淦县志》卷一《地理志》:南河口水,一名湄湘水,在治南二里。味词意,应是词人到泉江不久。又[昭君怨]《乙丑九日前二日携元择、茂叔、季功登高作》上片:“去岁银山塔上。今岁金山塔上。屈指到泉江。再重阳。”“乙丑”为开禧元年(1205),据词意,则作者嘉泰四年、开禧元年在泉江,且游金山塔、银山塔等名胜。清光绪年间所修《吉州府志》卷二《龙泉县山》:金山在县西一里。形如金字与银山对峙。银山在县东一里,其巅与金山巅并有塔。则词中所指“泉江”为龙泉无疑。[好事近]《丙寅重阳》又云:“又向银山高处,为黄花一醉。”“泉江风物饱相谙,瞥眼过三岁。”“丙寅”为开禧二年(1206),则词入自甲子至丙寅一直在龙泉。又[传言玉女]《五月四日孙佥判四昆仲携具稽古堂观竞渡有作》云:“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下有小注:自甲子至丁卯。甲子为宁宗嘉泰四年(1204),丁卯为开禧三年(1207)。即自嘉泰四年至开禧三年端午节都在稽古堂前观竞渡。则稽古堂应为龙泉名胜,郭应祥至开禧三年端午节尚在龙泉。宋人李嗣立撰《集验背疽方》一卷,卷首郭应祥序云:“始予奉亲携幼来官泉江,未入境,首问邑有良医师乎?又问市有佳药肆乎?……。”疑其官龙泉令。郭应祥[传言玉女]《甲子十一月十四日寿内子》云:“暂时花县飞凫舄,新看芝庭捧鹤书。”“花县”、“飞凫舄”皆为咏县令的典故。则郭应祥自甲子起为龙泉县令无疑。按,淳熙三年后,县令职以三年为任,②2则郭应祥自甲子至丙寅应是在龙泉县令任上。[点绛唇]《祗林寺劝农》:“小队郊坰,耆倪争看铜章吏。来宣德意。劝相遵彝制。夜雨连明,百谷应滋遂。真奇事。开禧元二。总是丰登岁。”“铜章吏”即“铜印墨绶”,为咏县令的典故。《宋史·职官志》卷一百六十七县令“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开禧元二”即开禧元年、开禧二年。则郭应祥甲子、乙丑、丙寅为龙泉县令无疑。又《吉安府志》卷十二《龙泉县》:郭应祥,嘉定四年任。疑“嘉定四年”为“嘉泰四年”之误。郭应祥在开禧三年丁卯曾归故乡。其[菩萨蛮]《同僚友泛舟作》:“泉江三遇昌阳节。棹歌还向中流发。急浆更轻桡。看谁夺得标。明年归紫淦。尚忆同舟泛。应有旧双。能讴菩萨蛮。”“昌阳”即菖蒲别名。宋时端午节悬蒲艾、饮菖蒲酒,还有龙舟竞渡等风俗。据词意,此“昌阳节”当指端午节。郭应祥自甲子年(1204)起在泉江过端午节,则此词应作于开禧二年丙寅(1206)。“明年归紫淦”,指将于开禧三年丁卯(1207)归故乡新淦。据《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新淦县:本汉旧县,属豫章郡。南有子一作紫淦山,因以为名。”“子淦山……在新淦县北六十里。”则“紫淦”指故乡新淦无疑。[菩萨蛮]《三月六日静胜小集》云:“去年今日游稽古。斓斑曾著莱衣舞。四世共团栾。津然一笑欢。归期今不远。孥累俱先遣。犹有社中人。相从寂寞滨。”“稽古”指龙泉名胜“稽古堂”,察词意,应是将离龙泉之作。则此词只能作于丁卯年(1207)。又作于丁卯年的[传言玉女]《五月四日孙佥判四昆仲携具稽古堂观竞渡有作》,已有“归期渐近,划地萦心绪。何日斑衣,更看迎门儿女”等语;正与前词“归期今不远。孥累俱先遣”相呼应。[菩萨蛮]《六月十三日,同官携具,以予被荐》又有“归期在眼前”之语,联系前两首词,则此词亦应作于丁卯年。[鹊桥仙]《丁卯七夕》上片:“今年七夕,新秋三日,已觉凉生院宇。吾乡风物胜他乡,那更著、莱衣起舞。”按词意,应是在丁卯七夕已归故乡与家人团聚。又[渔家傲]《丁卯生日作》有“去岁簿书丛里过”、“归来方是闲当座”等语,应是归故乡所作。[鹧鸪天]《丁卯寿内子》云:“方是闲堂寿宴开。今回生日胜前回。慈闱斑貌看看到,别驾除书鼎鼎来。分彩服,滟金杯。缓歌慢舞不须催。明年此际称觞罢,醉向裴亭与定台。”从词意可知,“方是闲”为词人家乡厅堂。“裴亭与定台”指长沙裴公亭与定王台。清·乾隆十二年刊《长沙府志》卷十二“古迹志”:长沙善化二县:定王台善化县北,汉长沙王发筑以望母唐姬。益阳县:裴公亭在白鹿山顶,唐裴休读书处。据[鹧鸪天]《甲子十一月十四日寿内子》知其妻生日在农历十一月十四日。则丁卯十一月词人已除潭州别驾。清·同治九年修《新淦县志》卷八“人物志”:郭应祥,字承禧。淳熙中进士。悴长沙,有宦声。“倅”即为别驾别名。则郭应祥为潭州别驾无疑。[鹧鸪天]《戊辰生日自作》作于长沙。戊辰为嘉定元年(1208)。其中云“古遂长沙千里遥。三年三处做生朝。”据清·光绪年间修《吉安府志》卷一:龙泉县,……晋改曰遂兴。卷三:龙泉县水:遂水在县治南门外。源出左右二溪。至城南李派渡合为一,形如遂字,故名。又自嘉定元年(1208)起上推三年,是开禧二年丙寅(1206),此时词人正在龙泉县任上。则“古遂”应指龙泉。有词[临江仙]《丙寅生日作》。开禧三年丁卯(1207)在故乡,有词[渔家傲]《丁卯生日作》;嘉定元年在长沙又逢生日,故有“三年三处作生朝”之语。此时词人应是已在潭州别驾任上。嘉定二年[鹧鸪天]《已巳生日自作》:“屈指新年五十三。未嫌垂领雪毵毵。设弧届旦人交贺,题座无功我自惭。荣莫羡,富休贪。寿龄也不慕彭聃。只思了却痴儿事,一榻香凝晓梦酣。”“题座”出自清·仇兆鳌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周景为豫州刺史,辟陈藩为别驾,不就。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更辟,藩惶恐,起视职。”①3词人出任潭州别驾是县令任满后经举荐而得,②4故引用此典,表明有愧荐举人对自己的期待。此是谦词。郭应祥自嘉定元年至嘉定三年春应任职于潭州别驾。又《新淦县志》卷八“人物志”云郭应祥“终于倅次”,疑其终于再任通判。郭应祥[采桑子]《老人生日》词:“中秋过了还逢社,寿我亲闱。百里熙熙。尽道平反赖母慈。浏川水阔吾山峻,福禄如斯。禄鬓青眉。子又生孙孙又儿。”“百里”一词常用作咏县令或县吏的典故。“尽道平反赖母慈”为事典,出《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多被用作称颂地方长官母亲贤德的典故。合此二典,则郭此时为县令无疑。又[鹧鸪天]《梦符置酒于野堂,出家姬歌自制词以侑觞,次韵》云“我离浏川七载强。去思那有召公棠”。引用“召公棠”的典故,自谦为政浏川,未能留下突出政绩。此亦为郭应祥任职县令的佐证。清·康熙四年修《浏阳县志》前有史大成序,云:“浏固山邑也。大围绕其东,巨湖耸其西,天马亘其南,石柱壮其北;其间巨川细流分合盘曲折而趋湘。”卷三“舆地二·浏水”条有小注云:“(水经)注云浏水出县东江州豫章首裨山(即大围山),……县凭水以得名也。……按舆图浏水为浏川河,一名浏渭河。”据县志考察郭应祥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